小班建构区活动教案范文

2024-01-14

小班建构区活动教案范文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长方形和圆形的连接表现公共汽车的外形特征。

  2、能在观察汽车的基础上大胆建构,体验建构成功的快乐。

  3、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经验:建构过实心圆、方形,观察过马路上公共汽车

  物质:各色雪花片、公共汽车图片

  活动过程:

  1、回忆观察过的汽车并比照范例图片,了解公共汽车的外形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车?”(公共汽车)“汽车有哪几部分?车身看起来像什么形状?”(方形)“车身下面有什么?(车轮)车轮是什么形状的?”

  师生共同小结。

  2、出示方形及圆的半成品范例,了解公共汽车的接插方法。

  教师:“这是什么形状?方形的车身四条边是什么样的”“圆形接在哪里就像车轮?怎么接呢?”

  (3)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鼓励运用已有技能接插方形车身,并将车身与车轮接插成汽车。

  师幼共同小结方法:

  方法一:将车轮直接插在车身下。

  方法二:将车轮插在车厢底两旁。

  2、幼儿建构,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接插紧凑,注意车轮对称。

  (2)鼓励幼儿大胆建构,启发能力强的幼儿添加车窗,尝试表现公共汽车的车头、车灯等细节部分。

  3、小结评价。

  (1)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展台上,相互欣赏。你最喜欢那辆汽车?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谁来介绍你插的汽车?怎么把方形和圆形连起来的?你还插了什么?”

  (3)听音乐,师生共同玩开车游戏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完善公共汽车的建构。

小班建构区活动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会用围合的方法建构表现三角形的彩旗。

  2、尝试将大小颜色不同的旗面进行匹配装饰,感受彩旗的美丽。

  3、乐意向同伴介绍作品,感受建构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已认识三角形。

  物质:各色雪花片、小棍若干、彩旗实物。森林场景、舞蹈音乐。

  活动过程:

  1、参观场景,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文艺演出了,瞧,他们正在布置场地呢?”

  2、观察实物,认识彩旗的特征。

  (1)观察三角形彩旗,巩固对三角形的认识。

  教师:“彩旗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2)集体讨论建构方法,巩固围合的技能。

  教师:“怎样才能插出三角形的彩旗呢?”

  帮助幼儿回忆用三根小棍围合建构三角形的已有经验。

  3、幼儿建构,教师指导。

  (1)激发幼儿建构兴趣。

  教师:“动物园的彩旗不够用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建构颜色要求:

  教师:“小动物们要一批色彩鲜艳的彩旗,什么样的彩旗才好看呢?”

  引导幼儿用大小颜色不同的卡纸进行装饰彩旗。

  (3)幼儿建构,教师指导。

  4、结束活动。

  (1)师幼共同布置场景,感受活动的快乐。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重点巩固围合的方法和色彩的表现。

  (3)师生共同舞蹈,感受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活动延伸:

  幼儿为班级插彩旗。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孩子建构手帕。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建构不同大小、颜色的手帕。

小班建构区活动教案范文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球体和椭球体的连接方法,尝试表现熊猫的各种动态。

  2、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插一插的方式探索表现熊猫不同动态的部位连接。

  3、学会解决困难的方法,感受建构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认识熊猫,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

  物质:课件、熊猫馆场景、雪花片、半成品(椭圆形、圆形、小球等)、熊猫的分解小图

  活动过程:

  1、猜猜看游戏,巩固对熊猫外形特征的认识。

  观看课件。分别出示圆形、椭圆形等图形组合引发幼儿对图形的想象,逐步形成的熊猫特征的印象。教师:请你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2、出示组图,感知熊猫的动态变化。

  (1)出示熊猫的动态图片,幼儿自由介绍动态特征。

  教师:“你喜欢哪只熊猫的样子?这只熊猫在干什么?”“谁来学一学它的动作?”

  “它的身体是怎样的?四肢呢?”

  鼓励幼儿能清楚地表述图片的位置和熊猫的动态。(如:第几排,第几个。)

  (2)摆一摆分解小图,感知熊猫不同动态的部位连接位置。

  教师:“桌上有许多熊猫的分解小图,请你动手试一试为熊猫摆一个造型。”

  3、建构表现可爱的熊猫。

  (1)介绍场景“熊猫馆”,出示熊猫阿宝,激发幼儿建构兴趣。

  教师:“熊猫阿宝想找朋友,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它找些好朋友来。”

  (2)幼儿建构表现,能表现出熊猫的动态。及时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4、交流、分享建构作品。

  (1)展示幼儿作品,自由交流。教师:“猜猜看,小朋友插的熊猫在干什么。”

  (2)对照摆放的图,请幼儿介绍建构作品,重点介绍动态表现。

  (3)交流分享在建构中遇到的困难,提升幼儿建构经验。

  教师:“在建构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迁移动态表现的建构经验在区域活动中建构表现其他动物、人物的造型。

小班建构区活动教案范文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运用形体组合的方法表现健身广场的各种器械。

  2、在合作建构中能与同伴协商,合理分工,体验合作建构成功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幼儿有参观过健身广场的经验

  物质:雪花片及半成品、图片、展台、音乐、标记、幻灯

  活动过程:

  1、欣赏参观健身广场器械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我们小朋友很喜欢去中华门健身广场玩健身器械,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器械?”

  2、出示图片,了解健身器械的基本特征。

  (1)提问:“你最喜欢玩哪一个运动器械,它是什么样的'?”

  (幼儿边讲述教师边出示图片)

  (1)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分析器械组成部分的形状。

  教师:“仔细瞧一瞧,器械的每个部分有点像什么形状?”

  3、幼儿商量分工,明确任务。

  教师:“今天我们要建一座美丽的健身广场,你想和谁合作,用雪花片插什么器械?找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

  幼儿商量合作,教师指导,请个别幼儿介绍。

  4、幼儿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合作建构,提醒幼儿又快又好。

  (2)提醒幼儿将建构好的作品展示在健身广场上。

  5、评价:幼儿介绍作品,体验成功。

  (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中介绍作品:

  “今天我们建构了许多有用的健身器械,谁来向大家介绍你们的健身器械?”

  (鼓励幼儿能和同伴大方、响亮地介绍)

  (2)欣赏和同伴共同布置的健身广场,听音乐律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做做运动吧。”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尝试在区域活动中建构运动的人,体验运动的快乐。

小班建构区活动教案范文 篇5

  设计思路:

  在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建构区内五颜六色的插塑非常感兴趣:孩子除了喜欢把积塑按规律摆放在桌子上(有的按颜色摆,有的按形状摆),更多的孩子热衷于拼插各种立体造型的楼房、机器人等等。这说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不满足于平面造型,对三维立体造型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幼儿的这一兴趣点出发,我在活动区内投放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形体的积木,引导孩子们在掌握各种形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建构。

  活动目标:

  1.能分清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形体的基本特征,尝试摆出各种建筑物,并能清楚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作品。

  2.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体验与伙伴一起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建构区提供充足的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形体的积木。

  2.各种建筑物如高楼、亭子、桥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建构区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看,这里来了这么多的新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体,互相交流各种形体的特征,并能正确的说出它们的名字。

  2.巩固对几何形体的认识。

  (1)游戏“说说我的好朋友”。

  每位幼儿自选一种形体,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如:我的好朋友是红色的正方体。

  (2)游戏“看谁反应快”。

  教师发出各种口令如“正方体好朋友请起立,圆柱体好朋友招招手……” 请手拿该形体的幼儿迅速站立并作出相应的动作。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变换几何形体并不断加快速度,以增加难度。

  3.玩游戏“我是小小建筑师”。

  (1)观察各种建筑物的图片,激发幼儿自主建构的兴趣。

  师:建筑工人叔叔能造出各种各样漂亮的楼房,今天我们小朋友也来做小小建筑师,用这些几何形体造出漂亮的楼房。

  (2)引导幼儿分组讨论:造出的楼房怎样才能既坚固又好看

  (3)幼儿自由分组建构,教师巡回指导。

  (4)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和分享小组协作的乐趣。

小班建构区活动教案范文 篇6

  活动目标:

  1、会建构实心圆,乐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会拿一片插一片,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会插直线,部分幼儿会插小花。

  2、物质准备:墙面有许多没有轮子的孩子汽车的作业,图片小动物,手偶,雪花片,玩具汽车。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起孩子兴趣。

  教师边操作手偶,边提问:“班上来了许都小动物,今天小动物要坐我们的汽车外出玩。宝宝们愿意吗?”小狗说:“宝宝的汽车少了什么?”宝宝看看我们的汽车少什么?(车轮)

  2、分析了解车论的外形。

  (1)教师边出示玩具汽车,边提问:“车轮是什么样子的?”(是圆圆的)汽车有几个轮子?宝宝我们给汽车装上轮子吧,怎么做车轮呢?看桌上有什么?(雪花片)我们就用雪花片插轮子,怎么插呢?

  (2)请个别孩子来演示插轮子。

  (3)教师小结:把一个雪花片上的齿全插满,插时拿一片插一片。插好后就给汽车装上轮子。

  3、宝宝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教师观察宝宝建构方法,鼓励孩子大胆的接插。

  (2)帮助个别孩子接插牢固,完成作品。

  (3)提醒孩子插时拿一片插一片。

  4、宝宝开汽车。

  我们的汽车真漂亮,请宝宝们带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一起出去玩吧。把动物图片贴在车厢里,孩子当小司机,开车出教室。(鼓励孩子说出带动物们到那里玩。

小班建构区活动教案范文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形体拼接的方法建构表现桥的基本特征。

  2、乐意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雪花片以及半成品、场景

  活动过程:

  1、欣赏幻灯,感受桥的结构:

  (1)“小朋友们,前两天我们一起参观了长干桥,它是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欣赏幻灯,引导幼儿观察桥的结构及不同形态,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3)教师小结桥的构成部分,帮助幼儿熟悉桥的各部分名称及形态。

  桥是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组成。上部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包括桥墩和桥台。

  2、尝试设计建构美丽的大桥:

  (1)“今天,我们都来用雪花片为秦淮河重新造一座桥,你想插什么样的桥,和谁合作,怎么插?”

  (2)幼儿自由交流表达想法。

  教师:“谁愿意介绍你和谁合作,你插什么?”

  (3)幼儿建构,教师观察.

  观察指导幼儿协商分工,合作设计建构。

  鼓励幼儿大胆建构,表现桥的基本特征。

  3、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1)“谁愿意来介绍你建构的桥,你是怎么插的?”

  (2)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4、延伸:

  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尝试建构立交桥

小班建构区活动教案范文 篇8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行组合的的方法大胆表现金鱼的外形特征。

  2、乐意参与建构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3、喜爱小金鱼,愿意与小金鱼做朋友。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认识过各种各样的鱼;

  已会插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物质准备:金鱼的图片;

  各色雪花片;

  “小池塘”场景布置;

  “小金鱼”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猜谜,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说出谜语:“鼓鼓的眼睛阔嘴巴,大大的尾巴像朵花,水中生来水里长,小朋友们都爱它。”请幼儿猜一猜。

  (幼儿自由讨论交流。)

  2、出示图片,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

  (1)教师出示小金鱼的图片,提问:“小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象什么形状?”幼儿观察讨论。

  (引导幼儿用平面几何图形来概括小金鱼的外形特征。)

  (2)继续观察图片,提问:“小鱼的身体还有什么?”“是什么样子

  的?”

  (引导幼儿发现鱼身上的各部位,如眼睛、鱼鳍、尾巴等。)

  3、建构活动:“快乐的小金鱼”

  (1)鼓励幼儿大胆表现金鱼的外形特征。

  (2)提醒幼儿用鲜艳的颜色建构小金鱼。

  (3)帮助个别幼儿插紧雪花片。

  4、评价

  (1)幼儿将小鱼作品送入池塘,互相欣赏交流。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引导幼儿从建构方法、鱼的细节表现方面来介绍。

  (3)集体歌表演“小金鱼”结束活动。

小班建构区活动教案范文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建构的方法表现几种树叶的外形特征。

  2、能与同伴共同建构大树,体验合作建构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树叶标记、树干半成品、各色雪花片、有关树及树叶的课件、“小树叶”音乐。

  经验准备:观察过树叶,知道其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

  1、观察树妈妈的照片,激发幼儿打扮树妈妈的欲望。

  “看,这是谁的照片?”“你觉得树妈妈美吗?哪儿美?”

  2、观察树叶照片,引导幼儿概括树叶的特征。

  (1)“你见过什么形状的树叶?”

  (2)观察图片,概括形状。

  “看,这片树叶有点象什么形状?”

  3、合作建构。

  (1)“那里也有一些树妈妈,它们看到刚才那些树妈妈的照片可羡慕啦。它们也想打扮打扮,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你想怎么打扮树妈妈呢?”

  (3)大家都觉得树妈妈身上有许多小树叶时最美,有什么办法用最短的时间打扮好树妈妈呢?”

  (4)自由结伴协商建构内容,“用什么样的树叶打扮树妈妈”、“怎样建构”

  (5)合作建构

  4、展览、评价。

  (1)介绍作品及合作过程。“你觉得哪棵树妈妈最美?”

  (2)评价:从叶形及合作两方面进行评价。

小班建构区活动教案范文 篇10

  活动目标:

  1、认识画舫,感知画舫船体、船舱和华盖的形体特征。

  2、初步运用线形组合的方式建构画舫,尝试表现画舫的主要特征。

  3、能坚持独立完成自己作品,体验感受建构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经验:幼儿去过夫子庙,有乘坐画舫的经验。

  物质:幻灯片“美丽的画舫”、各色雪花片、秦淮河的场景、场景音乐、底板半成品。

  活动过程:

  1、观看幻灯,引导幼儿分析画舫的基本特征。

  (1)教师:“你们坐过画舫吗?”(出示幼儿坐画舫的照片,激发幼儿观察的愿望。)

  (2)观察画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画舫的各部分:船体、船舱、华盖等,了解画舫的外形特征。

  教师:“你看到的画舫是什么样子的?画舫上有什么?”“你们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华盖?”

  (3)小结:画舫分船体、船舱、华盖三部分,最漂亮的是顶部的华盖,有的像小房子,有的像亭子、像宝塔,还有的华盖是双层的,虽然画舫上的华盖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翘起的飞檐。

  2、幼儿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选用半成品建构表现出画舫的基本特征,并大胆想象建构华盖部分。

  (2)提醒幼儿注意色彩搭配。

  3、欣赏交流作品。

  (1)师幼展示作品,互相交流欣赏。

  (2)个别幼儿介绍作品。

  教师:“请你大方地介绍一下你建构的画舫,华盖有什么特点?你还插出了什么?”

  活动延伸:

  进一步了解夫子庙,在区域中尝试运用建构方式表现夫子庙的古典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