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硬笔书法教案

2024-01-12

小学硬笔书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硬笔字的历史,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与例字类似的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教学难点:

  学生在例字中归纳和总结书写的要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汉字书写历史文化。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硬笔书写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和母体,作为书写工具,毛笔的大量出现和使用是秦代以后的事,先秦时期,中国书法都是硬笔书法。根据文献考证和实物对比,甲骨文、金文、篆、古隶、秦隶等书体都可判定为硬笔书体。

  字体,又称书体,是指文字的风格式样。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草书。中国文字有篆、隶、草、楷、行、燕六种书体。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欧阳询)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等等。有一种字体,却不是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来命名,这就是宋体字。现在也指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中文字、字母、数字的书写形式。

  作为中国人,要写好硬笔行楷字,从书法技法上讲,关键有两条。一是笔画,即要掌握好自然连带这一最基本的笔画组合规律;二是结构,即要掌握笔画之间的搭配、布白。总的来说,写好笔画是为结构服务的。因此,归根到底是要写好结构。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二、出示例字,分析结构,授之写法。

  1.“永”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2.出示例字,分析“十” “千” “上”的书写规律。

  教师总结:一般这样的字在书写时要让它横平竖直,这样结构比较稳重——稳定原则。

  拓展例字:“丁”、“干”、“王”、“士”等。

  3.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十”、“千”、“上”、“丁”、“干”、“王”、“士”的写法。

  (1)学生练习

  (2)交流探讨

  (3)展示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描仿、对临活动中实践,培养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写字的质量和速度,并能在书写中有自己独特的表现)

  4.出示例字,分析“人” “火” “央”的书写规律。

  教师提问:“人” “火” “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讨论)

  教师总结:有撇有捺的字,撇捺的长度可能不同,但是撇捺的角度一般是对称的,而且撇捺的末端右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对称原则。

  拓展例字:“八”、“九”、“冬”、“大”等。

  5.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人” “火” “央”、“八”、“九”、“冬”、“今”、“大”的写法。

  (1)学生练习

  (2)交流探讨

  (3)展示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几种不同字例的书写练习,及时巩固写法,增加练笔次数,进一步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书写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三、总结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一种文字。它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汉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经验综合性特征,它倾向于对事物作经验的整体把握。倾向于让步,中和,这些思维特点都在汉字中有所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更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小学硬笔书法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

  教学目的:

  通过讲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写字姿势

  1、头正身直:眼睛和本子距离一尺左右,头要端正,背要伸直、自然,向前微倾,切不可扑向桌子,弯得像大虾。

  2、臂开肩平:两臂平放桌面上,两肘相对,左右一样,双肩要平,不可左右高低不同。

  3、足安胸舒:胸与课桌要保持一拳距离,不能紧抵桌沿。要使全身各部位感到舒服,轻松、自然、灵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放地上,不可并拢或一前一后,更不可交叠。

  4、本子放正:写字时,本子不能斜放,从上到下书写,本子随之由下往上移动。否则,会影响保持正确姿势,把桌面文具盒及多余课本放入课桌里。

  二、正确的执笔姿势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三指执笔,五指并用。

  1、大姆指、食指、中指轻握笔杆。食指与大姆指相对不相碰,距笔尖2cm左右。

  2、姆指在左,食指在右,中指第一指节(指甲盖与肉相连处)与指甲间在内上托,以取得平衡。无名指与小指紧靠中指后面。

  3、掌心要虚空,虎口要圆。小手指和掌外侧成环状轻贴纸面,随之上下左右移动。

  4、笔杆斜靠虎口处,笔杆向右下方偏斜,与纸面成45°左右,与方格对角线相符。

  5、食指在大姆指前面。如大姆指在食指前面,则要遮住视线,头自然会向左偏斜,影响写字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