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常识教案

2024-01-06

中班常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3、体会手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花片、图画纸,水彩笔

  开始部分:引出课题

  (1)教师带幼儿玩"请你照我这样做"的模仿游戏,最后把双手放在背后。

  (2)启发诱导,你们把什么放在背后去啦?告诉幼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

  基本部分:

  一、观察手的外形特征:

  ①数手指及手指的名称。

  ②比较手指的长短及粗细。

  ③观察手指上长着什么?(指甲)并教育幼儿指甲长了要剪,进行卫生教育。

  ④引导幼儿再观察,每只手除了有手指外,还有什么?(手心、手背),手心、手背合起来就是手掌。

  教育幼儿手脏了要洗干净,洗手时,要把手心、手背、手指都要洗干净。

  ⑤巩固练习:发给每人一个花片,教师分别说用手指把花先拿起来,把花片放在手心、手背上。

  二、认识手的功能:

  我们都有一双手,手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你的小手会做什么?(让幼儿自己说)你用小手都做了什么?

  教师小结: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用自己的小手做了很多的事情,以后,我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吃饭、穿衣服、穿鞋袜、洗脸、刷牙还要帮助别人做事情,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画手的图形画:

  老师把手放在纸上花出手的轮廓。幼儿也画出自己的手的轮廓画。?

  结束部分:小朋友的画和老师的比一比看看谁的手大?谁的手小?

  活动延伸: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手花变成其他的东西,看老师的把它变成了手套·······小朋友可以自己想象变化自己的画,可以添画可以加画。

中班常识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调味品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品。它贴近幼儿的生活,但往往被忽视;调味品具有比较独特的口味,鲜亮的颜色,是幼儿感兴趣的。在日趋注重饮食的当今,调味品的地位就显得更为突出。根据《纲要》探索求知部分所提倡的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发现,并结合幼儿实际水平,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通过认识调味品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看、摸、比、尝、闻,使幼儿了解调味品的显著特征并能正确区分调味品。

  2、能将自己的感受用清楚的语言表达出来。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三人一份调味品(盐、糖、醋、酱油、辣椒面、五香面)。

  2、每人半杯水,盘、勺各一套。

  3、每桌一份菜肴:盐拌胡萝卜丝、糖拌西红柿、醋拌黄瓜丝、酱油拌豆腐、辣肉、五香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介绍自己知道的味道。

  “小朋友,你们知道一些什么味道?”

  二、引导幼儿通过看、摸、比、尝、闻等手段说出调味品的特性。

  “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

  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它们有什么味道?”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品尝东西要少一点。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操作,自由交谈。如:“这些东西除了尝(闻、摸、放入水中、混起来搅拌……),还可以怎样玩?”

  2、引导幼儿表达操作结果并逐一认识调味品。

  “刚才你玩什么了?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  (调味品的特性附后) 

  三、引导幼儿正确分辨调味品(糖与盐、醋与酱油、辣椒面与五香面)并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分辨的缘由。

  如:分辨糖与盐可以从颜色、粘手程度、看、尝来快速辨别。

  四、请幼儿品尝菜肴,进一步加深对各种调味品的认识。

  “老师给小朋友做了几道菜,请你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看看还有什么调味品,那些调味品有什么特性。

  [活动评析]

  本活动以调味品独特的味道为载体,引导幼儿通过看、摸、比、尝、闻展开一系列探究、研讨活动。从活动进程可以看出,幼儿的思维是活跃的,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他们自己确定的,因此对自己在探索活动中的体验能清楚地表达出来。此活动对幼儿的情趣、语言、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促进作用;幼儿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师生互动式的活动。

  附:调味品的特性

  名 称     颜  色    味 道       特     征

  盐      白色      咸       像细沙子一样、放入水里会化、水变咸了

  糖      乳白色    甜       像粗沙子一样粘手、亮晶晶、放入水里会化、水变甜

  醋      浅褐色    酸       会流动、放入水里颜色变浅、味道很淡

  酱油      深褐色    咸、甜     会流动、放入水里颜色变浅、味道很淡

  辣椒面    红色      辣       软软的像面一样、很刺鼻

  五香面    褐色      有点麻嘴    软软的像面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中班常识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季是果实丰收的季节,能区别出干果和水果,并进行分类。

  2.让中班幼儿介绍家乡的果实,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

  3.提高幼儿观察、陈述能力,初步培养其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秋季水果(橘子、柿子、猕猴桃……)、干果(核桃、栗子……)、实物若干。

  2.一棵挂满果实的树,篮子若干只。

  3.每人一碟果肉带牙签。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摘果子”

  1.师:秋天到了,果园的果子都成熟了,我们去采果子吧,小朋友快准备好。

  2.幼儿随着音乐到果园去采果子。

  二、幼儿常识活动

  1.第一次尝试活动。

  师:小朋友采了很多果子,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吗?请小朋友互相介绍一下。幼儿分组观察、交谈。

  小结:这些果子长在树上,都是果实,有的可以生吃,有营养。

  2.第二次尝试。

  师:这些果实有哪些不一样?怎样吃?果肉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尝试观察、操作和品尝果肉。

  小结:这些果实有的水分多,有的水分少,有的皮容易剥开,有的有硬壳,我们把水分多的果子称为水果;水分少的果子称为干果。

  3.第三次尝试。

  师:你们还见过或吃过哪些果子,它们是干果还是水果?为什么这样分类?

  请小朋友将桌上的果子分类,并比较异同。

  幼儿尝试分类、比较。

  三、幼儿游戏“开商店”

  1.让幼儿根据果子的种类送到商店摆放好。

  2.启发幼儿设计“开商店”的游戏角色。

  3.指导幼儿向客人介绍我们商店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