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会保护自己安全教案

2024-01-05

小学学会保护自己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并会拨打119.120.110等急救电话,知道在什么危险时拨打什么号码。

  2、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3、培养学生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5、初步了解保护自己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重点:

  学生认识并牢记119.120.110等急救电话。知道并学会在危险面前保护自己,学会逃生。

  难点: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19、120、110号码片、玩具电话、小动物头饰,小手绢人手一份。

  2、警笛声录音、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逃生录像及图片。

  活动过程

  第一个环节:听警笛声,激起学生兴趣,引出主题。

  1、出示警车警笛声。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早上来学生园的路上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你们想不想听听。(出示警笛声)

  2、让学生讨论这是一种什么声音,是什么发出的这种声音。

  3、依次出示消防车、救护车的声音。提问:这三种声音一样吗?引导学生仔细听一听每种声音的不同并进行讨论。

  4、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代表了什么

  5、出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警笛声代表了什么?让学生了解每种车发出的警笛声不同,代表的意思也不同。

  第二个环节:认识110.119.120急救号码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车上的号码。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注意在不同的车上有三种不同的数字。(出示图片)

  2、鼓励学生说一说这些数字,了解这些数字的意义。

  3、出示号码片加深学生的认识。

  4、出示图片,让学生进行连线

  师:小朋友,咱们刚才认识了110.119.120三种不同的急救号码,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谁记清楚了哪种车上是哪种号码,哪种号码代表了哪种救护方法。(出示图片,让学生进行连线)

  5、请学生做评判看一看连线对不对,说出自己的理由。

  第三个环节:加深印象,学生分组进行场景表演

  1、设置场景,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并一名学生回答讨论的结果。

  (1)、小鸭花花发现小兔家失火了,花花应该做些什么?

  (策略)拨打火警电话119,说清楚发生火灾的位置,请消防员帮忙。

  (2)、小牛噜噜发现小狐狸偷了母鸡家的两个鸡蛋,该怎么办?

  (策略)拨打报警电话110,请公安叔叔来抓坏人。

  (3)、小松鼠在路上发现了受伤的山羊公公,应该怎么做呢?

  (策略)拨打急救电话120,请医生来救护山羊公公,并在医生来之前先陪伴山羊公公。

  2、学生自由分组,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头饰,进行场景表演。

  3、请几组学生为大家进行表演

  在进行情景表演时老师可提醒学生如何正确拨打求救电话,叙述事情时尽量要完整,准确。

  第四个环节:观看自然灾害图片及逃生录像,学会逃生。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已经学会了发生危险时的求救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应对危险,知道发生危险时该如何撤离危险地带、如何保护自己,现在咱们来观看一些自然灾害图片(出示幻灯片)。

  1、引导学生观看并说出这是什么危险。

  2、鼓励学生说出遇到这种危险时该怎么做。(学生集体讨论)

  3、观看逃生录像,在观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小朋友的动作。

  4、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做,请学生进行模仿。

  5、全体师生开展游戏:逃生。拉响警笛,学生进行逃生演练。在演练中要提醒学生听到警笛后,立刻停止一切活动,按照老师的要求(抱头或用小手绢捂住口鼻)一个接一个的离开,在跑的过程中不要推挤,防止摔倒。可多练习几次

  第五个环节:活动结束,到户外进行演练

  小朋友咱们今天不仅认识了不同的求救电话,还在室内进行了火灾、地震逃离方法,现在咱们去户外练习一下吧。

  教学反思

  《教学纲要》指出,要培养孩子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学生不是被动的“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学生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护学生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习生活中的自理技能。为了让中班学生掌握发生危险时的保护,逃离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更好的健康成长,因此我设计和组织了《保护自己我知道》这个教育活动。

小学学会保护自己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活动准备:

  在语言角内增设《橡皮膏朋朋》的图书若干册及相应的录音带,以便于学生听听、讲讲、议议。 提供若干组成对的安全行为与危险动作的图片如:“有秩序地玩滑梯”和“争先恐后挤滑梯”。 设立“安全角”,提供若干个安全品或危险物的实物与卡片。如:空药瓶、易碎物(卡片)、尖锐物(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分组感知讨论,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1)在语言区角内,增设《橡皮膏朋朋》图书若干册和录音带,供学生阅读、倾听。并适时设问,引导学生讨论。如:朋朋的鼻子怎么会又红又肿呢?它的头上为什么经要贴橡皮膏了?朋朋应该怎样做就不会变成橡皮膏朋朋了呢?

  (2)带领学生观察他班学生的体育锻炼,让学生找找哪些是安全行为,哪些是危险动作(老师作好记录)。并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做这些危险动作容易造成怎样的伤害?”“如果是你在玩,该怎么做?”等。

  2、学生集体或分组操作实践, 利用日常生活或创设特定情景,让学生学习保护自己身体安全的行为。

  (1)小心关门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为什么会哇哇大哭?”“应该如何地小心关门或开门?”并请个别学生示范

  (2)安全使用剪刀

  强化巩固日常生活中自我安全保护行为,为奠定良好的习惯打基础。

小学学会保护自己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通过本教学活动,使学生有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

  2 学生在遇见突发事件时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3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重点:

  学生在遇见突发事件时能够使用正确地方法保护自己。

  活动难点:

  学生能够使用通讯工具求救,能够做到拒决陌生人的带领。

  活动准备:

  场景1、场景2

  相关图片[坏人做坏事图,陌生人骗小孩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场景1(发生突发事件,有坏人入园,并挟持学生并其领走)教师观察有而反应并记录。

  2说一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小朋友怎麽做的?我们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什么?

  二 基本部分

  1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发生什么事。

  2 请学生说说如果自己遇见此类事件应该如何对应。

  3 教师指导学生在遇见突发事件时应当如何解决(打电话求救或呼喊救命)

  4 场景2,考验学生是否使用正确方法保护自己。

  5 根据场景2再次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 结素部分

  谈话: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其它突发事件,我们如何解决。

  活动反思:

  我们知道,每一年有多少可爱的小生命因为意外伤害事故而受到了多么无情的摧残。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学生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今天当我们的教育倡导着教育活动生活化、情景化时,我们力求把孩子带到真实的世界中,让他们真实的去感知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意味着要放开成人的.庇护,让他们自由的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学生的安全和为了使孩子自主地成长,活动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险性”结合起来呢?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中,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学生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