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成员小班教案 篇1
目标:
1、了解五官的作用,爱护自己的五官。
2、学习歌曲,并且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过程:
1、 练声《小动物的叫声》
2、 谈话引出课题:请幼儿说一说人的五官长在那里?应怎样保护好自己的五官?
3、 学习歌曲《五官歌》。
(1) 欣赏《五官歌》2~3遍,提出要求:认真倾听,歌曲唱的五官是什么?
(2) 告诉幼儿这首歌的名称。
(3) 教幼儿念一遍歌词。
(4) 教师完整地教幼儿唱歌曲《五官歌》1~2遍。
(5) 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唱歌,并边唱边做动作正确的指出五官。
4、复习歌曲《办家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基本用汉语流利说出五官,少数幼儿还需加强练习。
幼儿园成员小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动物小白兔、各种动物图片若干。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到“动物王国”参观,丰富孩子们关于动物的知识。
1、师:“今天我要开车到动物王国去和小动物交朋友,谁愿意和我一起去?”请幼儿上车坐好。教师提出要求:“小动物们喜欢安静,我们到了那里能不能大声说话?”
2、来到“动物王国”,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动物图片,并简单了解它们的特征。
3、惊奇地发现用布遮盖起来的动物:“咦?这里面会是哪个小动物呢?猜一猜。”
二、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基本特征
1、“这只兔子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一样的白颜色?”
2、“小白兔的.耳朵是什么样子?和小朋友的一样吗?你来学一学。”
3、“小白兔的眼睛什么颜色?小朋友的眼睛什么颜色?”互相看一看。谁知道小灰兔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4、“小兔子的嘴巴什么样?和我们的嘴巴有什么不一样?”
互相看一看,总结——三瓣嘴。
5、“看一看小兔子的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
6、小兔子穿着什么衣服?“轻轻地摸一摸小兔子的毛,什么感觉?”
(熟悉词语)“这种感觉就叫做毛—茸—茸。”还有哪些小动物身上长着毛?如果有的幼儿回答出鸟类,可以让幼儿区分羽毛与毛。
7、小兔子有几条腿?小朋友有几条腿?
总结小白兔的特征:1条短尾巴 2只红眼睛 3瓣嘴 4条腿 穿着一身毛茸茸的白衣服
8、你知道小兔子是怎样走路的吗?学一学。(音乐起,教师引导孩子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小兔跳)
三、音乐停止,问小白兔累了,它想歇一会吃点东西,谁知道小白兔喜欢吃什么?
幼儿回答后,请幼儿选择食物喂小白兔。
四、结束:小白兔吃饱了,我们和它一块做游戏去吧。
幼儿园成员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小鸭,知道小鸭喜欢游水。
2、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并进行涂色。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具小鸭一只
2、水池形白纸若干
3、纸制小鸭若干
4、学习音乐游戏《数鸭子》
活动过程:
1、“宝宝,今天呀,有一位小客人要来我们班,他长什么样啊?”(用猜谜的方式导入主题,让孩子知道小鸭的特征)
2、老师模仿小鸭,说:“你们和我一起玩玩吧。”(表演《数鸭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对小鸭喜爱的情感)
3、(出示水池形白纸)“小鸭想游泳了,可是,现在水池里边没有水呀,怎么办呢?”
“放点水……装满水……”
“那好,老师就来给他装水。”(用蓝色水彩笔从“水池”底部涂起,并伴随发出“咕噜噜”的声音,因起孩子兴趣,集中注意力)
桌上都有小水池,你也让你的小水池装满水,小鸭就到你的水池里来游泳了。(让幼儿自己涂色,教师引导“水池里的水越多,小鸭就越喜欢来玩。”)
4、让孩子和小鸭一起玩,并说说自己的小鸭在干什么。教师可让孩子互相欣赏,加以点评。
5、表演《数鸭子》,让幼儿做进一步感受,让幼儿在玩耍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可将小鸭子变成小鱼或其他水里的小动物,提高孩子学习兴趣。
活动反思:
由于小班幼儿的涂色学习比较枯燥,为了避免孩子的厌烦心理,因此,我在设计这次活动时,注重了学习情境的创设,让孩子在此情境中开心的玩,有趣的学。
活动一开始,活泼可爱的小鸭子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随着我的语言引导,孩子犹如身临其境,玩得十分投入,课程进行的也很顺利。到了孩子自己涂色时,少数幼儿的兴趣就开始渐退了,但我都及时的鼓励了他们,帮助他们继续进入游戏情境;而多数的幼儿一直陶醉在小鸭的游戏中,整个活动能较成功地实现我的教学目的。
幼儿园成员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斑马线是幼儿十分常见的,一次在让幼儿看动物世界里的斑马的时候,孩子们第一反应,斑马身上的花纹像马路上的斑马线,可见,斑马身上的花纹是比较容易让幼儿观察到的。在本次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小斑马穿新衣”的情景,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给小斑马画上黑白条纹,进行一次线条练习。同时,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斑马身上条纹的特点与作用,明白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
活动目标:
1、尝试在轮廓线内画纵向横向的条纹,了解小斑马身上条纹的特点与作用。
2、在“小斑马穿新衣”的情境中,感受自我服务的快乐。
活动准备:
斑马图片、画好斑马轮廓线的图画纸、构线笔等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感知斑马的主要特点
谜语导入:说它是马猜错了,穿的衣服净道道,把它放进动物园,大人小孩都爱瞧?是谁呀?斑马长的是怎么样的?
小结:斑马穿的衣服很特别,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让人一眼就认出它来了。
二、教师示范——共同给小斑马穿新衣,感受自我服务的快乐
情景过渡:妈妈对小斑马说:“宝宝,妈妈给你穿新衣服吧!”小斑马说:“不要,我们长大了,可以自己穿衣服了。”
教师示范重点:在小斑马的轮廓内从上到下画直线。
关键提问:你们知道小斑马的条纹衣服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吗?
小结:小斑马的衣服黑白相间,一根根竖起来的条纹,真漂亮,在森林里,黑白条纹的衣服可以迷惑敌人,不容易被发现,这是保护自己的一种好方法。
三、幼儿操作——尝试在轮廓线内画黑白纵向条纹
观察指导重点:幼儿是否能在轮廓内画纵线横线。
小结:认真给自己穿上衣服的小斑马真漂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了不起。
活动延伸:
用斑马装饰主题墙,让幼儿感受自己作品能够装饰的快乐。
幼儿园成员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渔网练习渔网的抛撒动作,锻炼手臂肌肉,发展幼儿全身协调性。
2、体验捕鱼的乐趣。
活动重点:
掌握渔网的抛撒动作技能。
活动难点:
将渔网洒的又远又准。
活动准备:
渔网若干,小鱼若干、运动场地一块。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透过游戏活动全身各个关节,达到热身的目的。)
1、游戏:过渔网
布置一块鱼塘,将渔网撒在鱼塘上,布置成远近,疏密不同的陷阱,幼儿扮演小鱼,在鱼塘中或快或慢,或跑,或跳地躲开陷阱。
2、过渡语:渔网真好玩,你们想想看,渔网除了玩这个游戏外还可以怎么玩呢?
二、好玩的渔网
(探索渔网的不同玩法,掌握渔网的抛撒动作技能,感受渔网的有趣。)
1、自由探索渔网的不同玩法。
(夹腿跳、旋转渔网、抛接渔网、间隔跳渔网等。)
2、师幼共同体验探索出来的好玩的渔网动作。
3、探索将渔网抛撒得远、准的方法。
第一次探索:你是怎样将渔网撒出去的呢?
动作要领:双手握住渔网的两边,两脚蹬地,将渔网由后至前抛出。
第二次探索:怎样才能将渔网撒得又远又准?
动作要领:全身协调用力,两脚用力蹬地。
第三次探索:请用正确的方法将渔网撒远,看谁撒得远。
3、游戏巩固
(1)捕不游动的鱼
导入语:你们看,鱼塘里有好多的鱼呀!大家快去捕鱼去。
要求:在池塘外面撒网,不要掉到鱼塘里去了。记得尝试捕远一点的鱼哦!
(2)捕四处游动的鱼
导入语:池塘里的小鱼都是游动的,现在谁来当小鱼,谁来当渔夫,我们一起玩捕鱼的游戏咯。
要求:扮演小鱼的人可以在池塘内四处游动,渔夫在池塘岸上撒网捕鱼,若被渔网套中就要回到岸上。
三、放松运动(放松身心)
1、放松游戏:晒渔网。
2、集体整理道具,回教室。
幼儿园成员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并置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
2、学习将一组物体并置对应摆放在另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
2、贴绒娃娃8个,猫7只,鱼6只。
3、盆子1只,8个娃娃的卡片1张,纸剪苹果7个,帽子7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将8个娃娃排成竖行。
教师:今天娃娃来到我们班作客,有多少娃娃呀?
二、演示提问
1.将7只猫一一对应并置在娃娃右边图。
教师:她们养了许多猫,娃娃和猫是不是一样多?
(一样多)
2.启发幼儿说出娃娃多1个,猫少1只。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娃娃和猫变成一样多呢?
(添1只猫或减少1个娃娃)
娃娃要回家了,小朋友们和娃娃说:再见
3.启发幼儿说出猫多1只,鱼少1只,并想办法使猫和鱼的数量一样多。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
请猫吃鱼了哦,1只猫吃1条鱼(将鱼一一对应并置在猫的右边)
比一比猫和鱼是不是一样多?(猫多1只,鱼少1只)
怎样才能使猫和鱼变成一样多?
三、操作活动。
1、请小朋友把盆子中画有许多娃娃的卡片拿出,给娃娃分苹果,把苹果一个对一个地摆放
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苹果是不是一样多?
(不一样多。)
2、启发幼儿说出娃娃所1个,苹果少1个。
用什么办法使娃娃和苹果一样多呢?
3、给娃娃戴帽子。
1个娃娃戴1顶帽子,一个对一个地放在娃娃的上面,比一比,娃娃和帽子是不是一样多?
(娃娃多,帽子少)
四、巩固复习
趣味练习--比较数量。
怎样才能使它们变成一样多呢?
(老师再给每个幼儿1顶纸剪的帽子)
幼儿园成员小班教案 篇7
设计背景
对于小班孩子,从家庭走进幼儿园,开始了一种集体生活方式,孩子无论是情感上、生活习惯及与人交往等多方面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版式画面,初步懂得应快快乐乐上幼儿园。
2、学说短句:“你好!与老师好!”
3、体验故事中的愉快之感。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学说短句:“你好!与老师好!
通过故事应懂得快快乐乐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1、小兔子头饰。
2、 纸鹤、眼镜。
3、 歌曲《我上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手指游戏激趣。通过手指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幼儿是否愿做好孩子。激发幼儿表现兴趣。
(二)、教师推出板式画面情景讲述。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三)、设疑提问,引导幼儿进行角色转移,将故事中的小兔子想象为自己。
(四)、邀请幼儿与老师一起表演故事,突破重难点。
①、请幼儿戴上小兔子头饰,相互用:你好!
②、教师戴上小兔子头饰与眼镜扮演大象老师,幼儿与老师相互问好
活动结束与小结:
Ⅰ、今天咱们去了动物幼儿园,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上幼儿园的,谁想跟它们学习?给自己鼓鼓气。
Ⅱ、与幼儿一起表演歌伴舞《我上幼儿园》。
教学反思
1、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与生活活动中,应引导幼儿见到小朋友与老师相互问好,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2、教师应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给幼儿创设快乐有趣的情景体验,从而,引导幼儿形成乐观、开朗、自信的性格。
幼儿园成员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学说“我找到春天了,春天有…,有…,还有…。”
2、在看看、说说、听听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幼儿课前与家长一起找春天的照片 ;《找春天》PPT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故事《小熊蜜蜜找春天》
1、提问:今天我要请你们听一个关于谁的故事呢?
小结:你们真聪明,学会了仔细观察。今天要听一个关于小熊蜜蜜的故事。
2、观看PPT《小熊蜜蜜找春天》(完整播放)
提问:
①在什么时候,小熊蜜蜜会从冬眠中醒过来呢?蜜蜜醒过来了,他发现自己的房子怎么了?
小结:春天的时候,小熊冬眠中醒过来,发现房子经过一个冬天到处是灰。
②蜜蜜把房间打扫完了,觉得房间里缺了什么?发现房间里没有春天,蜜蜜 决定做一件什么事情?
小结:小熊蜜蜜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发现房间里没有春天,于是就去找春天。
③小熊蜜蜜找到春天了吗?小熊蜜蜜找到了什么?小熊蜜蜜是怎么说的?
个别幼儿说,最后整合起来。我们一起学学小熊蜜蜜是怎么说的。
总结:我的到春天了,春天有小燕子;有蝴蝶;还有青蛙。我找到春天了,春天有青青的小草;有绿绿的柳树;还有红红的桃花。
3、学会说“我找到春天了,春天有…,有…,还有…。”(播放最后一段总结句)
过渡语(课件小熊蜜蜜说):我找到了春天,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二、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春天。
1、观看PPT《我找的春天》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春天。
提问:你找到春天了吗?春天有什么?
总结:我找到春天了,春天有…,有…,还有…。
2、边看PPT边和朋友说说找到的春天。
三、唱一唱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
原来春天那么美,相信春天的歌也一定非常好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幼儿园成员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会用“我要........"大胆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
2.在教师和同伴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需求。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有小部分性格内向的幼儿不愿意与老师沟通,接受时间比较慢
活动准备
1.flsh制作:我要小便
活动过程
一. 看flsh:我要小便
情景1:幼儿园的几个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丁丁跑到老师身边说:“老师我要尿尿。老师说;”快去吧。过了一会图图坐在草地上小声的哭了,老师问:为什么哭了?孩子小声的说,我尿裤子了~~~
二.提问
1.片子里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再次讲述片中故事
提问:他们两个谁做的对,你喜欢谁?
3.引导幼儿讨论:
想尿尿了应该怎么说?如果尿裤子了应该怎么说?
4.教师小结:
当小朋友们想要小便的时候要说:老师,我要小便。如果不小心尿裤子了要及时的告诉老师:老师,我尿裤子了。
三.看flsh情景2,重复说出我要....加强印象
提问:图图今天又想要尿尿了,他要说什么?
四.活动延伸:
1.灵活重复运用我要......在日常生活中,请孩子说出自己的其他需求。如:渴了要说,我要喝水
2.用礼貌用语向老师和同伴表达自己的需求。如:请,谢谢,
五.家园同步:请家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需求。
教学反思
1.在新课标的学习中,我用到了多媒体动画制作,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这一节课的印象,在活泼生动的课堂里里让孩子学会了表达需求,但是对于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课程内容。
2.由于对动画制作了解不多,制作的画面,内容比较单一。
3.语言方面有漏洞,还请老师多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