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鞋店》教案

2024-01-03

《小小鞋店》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的优点。基于以上的安排,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

  1、利用知识的迁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统计意识,也形成了基本的统计数据的能力,利用知识的迁移,着眼于“引”,启发学生去“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新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性思维。

  2、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完成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的过程后,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的优点,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数据整理的结果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都得到提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好吗?它和本节课的学习有关哟!

  出示谜语:小小两只船,没桨又没帆。白天带它到处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学生自主猜谜。

  (如果没有学生猜出,师公布答案:鞋)

  师:淘气和同学们想开一家小小鞋店,应该怎样进货呢?我们一起来帮一帮他们吧!

  (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确定调查的'内容。

  选两名同学到前面模拟开鞋店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忙进货。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进货”需要调查哪些内容?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师巡视倾听)

  个体汇报:

  预设

  生1:应进一些款式新颖的鞋。

  生2:应主要考虑鞋号的问题,应调查一下同学们都穿多大号码的鞋。

  生3:我也认为应根据同学们的鞋号去进货。

  2、以本班学生为例,对学生们的鞋号进行调查。

  (1)小组讨论调查方法。

  (2)指名汇报。

  (3)选两名鞋店成员,一名调查女生鞋号,另一名调查男生鞋号。

  (4)用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5)学生汇报并展示调查结果。

  师:看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男生鞋最大号码是38号,最小号码是33号;女生鞋最大号码是37号,最小号码是32号。

  生2:穿34号鞋和35号鞋的人比较多。

  生3:男生穿34号鞋的人最多,有7人;女生穿34号鞋的人最多,有8人。

  小结:通过统计表我们发现穿34号鞋、35号鞋的同学居多。

《小小鞋店》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结合淘气班模拟开鞋店所调查的数据,尝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过程,探索借助画图方式整理和表示数据的方法。

  2、根据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特征,作出推断或决策,实现调查数据的初衷。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教学用具: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淘气班的同学想模拟开一个鞋店,为了“进货”出现了一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

  二、引出问题:

  1、说一说需要进行哪些调查;

  2、可以怎样调查;

  3、谁的统计方法好,为什么;

  4、你会怎样统计。

  三、探究新知:

  1、设计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2、妙想是怎样做的,你看懂了吗;

  3、用妙想的方法完成画图;

  4、对于“进货”说一下自己的建议。

  四、拓展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二题;

  2、说一说第二题的两种统计方法优缺点。

  五、课堂小结

  说本节课自己的表现,有哪些地方不满意,哪些地方感觉成功,今后展示有什么打算。

  课后反思:结合淘气班模拟开鞋店所调查的数据,尝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过程,探索借助画图方式整理和表示数据的方法。根据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特征,作出推断或决策,实现调查数据的初衷。

《小小鞋店》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结合淘气班模拟开鞋店所调查的数据,尝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过程,探索借助画图方式整理和表示数据的方法。

  2、根据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特征,作出推断或决策,实现调查数据的初衷。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教学用具: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淘气班的同学想模拟开一个鞋店,为了“进货”出现了一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

  二、引出问题:

  1、说一说需要进行哪些调查;

  2、可以怎样调查;

  3、谁的统计方法好,为什么;

  4、你会怎样统计。

  三、探究新知:

  1、设计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2、妙想是怎样做的,你看懂了吗;

  3、用妙想的方法完成画图;

  4、对于“进货”说一下自己的建议。

  四、拓展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二题;

  2、说一说第二题的两种统计方法优缺点。

  五、课堂小结

  说本节课自己的表现,有哪些地方不满意,哪些地方感觉成功,今后展示有什么打算。

《小小鞋店》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小小鞋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数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年级上册——“分类”,二年级下册——“调查与记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

  本单元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所用的方法有列表、画图等。为后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认及平均数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在学生调研中我发现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他们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如举手、投票等。在整理数据方面会用填统计表、画正字、写符号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整理。可见学生已初步积累了数据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和经验,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了解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在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呈现数据的结果,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过程中,体会数据的价值。

  3、在活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在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呈现数据的结果,能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过程中体会数据的价值。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教学策略: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要解决开鞋店“进货”问题,需要知道我们班同学的鞋号,因此分组调查班中同学的鞋号,从班里要开“小小鞋店”这一实际需要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对“进货”需要调查鞋号、款式、进价等问题的思考,引发对调查数据的研究和讨论。

  教学策略:

  通过分男、女生两个小组分别调查鞋号,引导学生体会收集数据的方式,并从中体会数据于现实生活,以及收集数据的随机性。学生在调查数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

  活动二:学生独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学习画点线图整理数据。由于统计表比较乱,所以需要进行整理。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原始数据,学习用点线图整理数据的方法,从中体会数据整理的多样性,以及数据整理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整理数据的有序性可以使数据的准确性更高,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策略:

  活动三:通过看整理后的点线图寻找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决策。通过从整理后的数据中寻找,发现有用的信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最后为解决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活动四:能过练习巩固,再次体会统计的重要。

  本节课设计遵循原则: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遵循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找到有用信息和做出抉择的全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据调查与分析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意义,感受统计的价值。通过经历统计调查活动的全过程,完善方法,提高思想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小小鞋店》教案 篇5

  第七单元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小小鞋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对数据简单的统计整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较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让学生体验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对数据简单的统计整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 法:创设情境与引导学习相结合。

  学 法:动手操作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投影平台、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穿的鞋是多大号的呢?今天淘气班的同学们想开一个模拟的鞋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分析统计表.

  这就淘气班所有同学的鞋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生小组自由发言,然后全班汇报)

  (2)绘制统计图.

  为了更直观的看出全班同学鞋号的情况,还有什么好办法?引导学生回答出绘制统计图.

  (3)教师提示: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学会了制作统计图, (课件出示几个以前学过的统计图),这些你们还记得吗?

  (4)(课件出示80页的统计图)瞧.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先小组商量商量,然后再独立解决在书上!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商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巡视全班,对个别又困难的小组或个人予以及时的帮助,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全班订正.

  (3)简单的分析.

  A: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自己说说!

  B:学生在自己说的基础上,教师请人说给大家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三.当堂训练.

  1. 练一练第2题.

  课件出示2题的统计图.

  要求: (1)学生独立审题,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组织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答案.

  四、课后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回家从报刊、书籍、杂志、或网络中找一些有关统计图表的资料,明天课堂上交流.

  板书设计:

  小小鞋店

  教学反思

《小小鞋店》教案 篇6

  《小小鞋店》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小小鞋店》这一教学情境,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统计过程,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学具:

  表格、尺子、课件、鞋号

  教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猜谜语:小小两只船,没桨又没帆。白天带它到处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淘气和同学们想开一家小小鞋店,应该怎样进货呢?

  二、 探究发现

  1、选两名同学到前面模拟开鞋店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忙进货。

  生1:进一些款式新颖的鞋。

  生2:应主要考虑鞋号的问题,应调查一下同学们需要一些多大号码的鞋。

  生3:我也认为应根据同学们的鞋号去进货。

  生4:同学们穿的多的应该多进一些。

  2、以本班学生为例,进行鞋号调查问题。

  (1) 小组讨论调查方法。

  (2) 指名汇报。

  (3) 选的两名鞋店成员一名调查女生鞋号,一名调查男生鞋号。

  (4) 用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5) 学生汇报并展示调查结果。

  师:看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1:男生鞋号是38号,最小鞋号是33号,女生鞋号是37号,最小鞋号是32号.

  生2:穿34号和35号的人比较多。

  生3:男生穿34号鞋的人最多有7人,女生穿34号鞋的人最多有8人.

  小结:通过统计表我们发现穿34号、35号鞋店同学居多。

  3、探讨简单的记录方法

  师:有没有更简洁的记录方法?

  (1) 小组活动交流,探索记录方法。

  (2) 组内互相说一说,再把较好的方法记录下来。

  (3) 请组长汇报本组的记录方法。

  可以画圆圈、写正字、写对号等等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讨和发现,你对鞋店的进货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穿那种鞋号的人多,就多进那种鞋。

  三、 理解应用

  1、练一练第一题

  (1) 学生独立思考

  (2) 指名汇报

  2、练一练第二题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 总结归纳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开展调查的方法。

  2、学会用画符号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例 题:

  淘气班的同学想模拟开一个鞋店,为了进货需要调查。说一说,可以怎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整理一下并把结果表示出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对鞋店进货有什么建议?

  1、调查的方法:

  (1)确定调查的内容

  (2)确定调查对象

  (3)调查的方法

  举手法、投票法、询问法等等

  1、记录数据方法

  记录数据时,一个物体可以用一个符号表示,也可以用一个数字或字符表示。

  2、解决问题

  穿几号鞋的人最多就多进几号鞋。

  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哪些内容?

  培优创新

  在1——50中,数字4出现过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