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我家的房子 篇1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周长的比较。课本8990页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景中,学习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周长与面积。
重点难点:
面积、周长的区分及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
检查、订正上节课的作业。
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让学生说说石膏线的意思。
问: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可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房间要用多长的石膏线?房间要浦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师:求石膏线有多长是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生:求长方形周长=长2+宽2
师:求铺多少木地板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生:求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你自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好吗?
合作交流: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对于有错误的同学,共同找出它们的错误。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三方面进行区分。
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2两个问题分别求什么?第2问要引导学生,先求什么?(面积)
自主练习3是一道实际应用题,首先让学生明确动物的围墙指的哪些边?两个问号分别求的是什么?
自主练习4是几个形状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比较周长是否相等。先让学生猜想,再计算验证。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体会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进行扩展练习:画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算算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
作业:自主练习1
板书设计:
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教后反思: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了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巩固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对面积和周长大部分同学能够区分开,并能正确计算,对学习较差的同学,课后多给予辅导。
大班语言教案:我家的房子 篇2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中班下册主题画《我家的房子》。本节课是在幼儿学习了添画、涂色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幼儿对主题画的认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染纸、意愿画打下基础,结合《幼儿指导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所以在《我家的房子》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想象并粘贴出幼儿心中的房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幼儿回忆家中房子的外形结构、幼儿观察、教师的示范、讲解等形式使幼儿掌握各种房子的外形以及做房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幼儿观看多媒体、观察老师的家、动手粘贴等活动去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大胆创作粘贴的`能力。
活动重点和难点:教学重难点体现了幼儿“学”和教师“教”的主要方向,只有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教法以及学法,使教师有目的的引导“重点”,化解“难点”,本着这样的观念,我设计本次学习活动重点为:让幼儿想象做出自己最喜欢的房子。难点是:教幼儿学会粘贴的方法和技能。
二、说教法:
根据活动需要,我主要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幼儿通过美术活动的教育,加深对艺术的认识。还采用了示范讲解法,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三、说学法:
为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并从中感受美创造美。因此我主要运用了观察法、操作法。
四、说活动过程:
为了实现三维目标,更好点的凸显重点,有效的化解难点,体现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我打算用两此活动来完成本主题内容。活动一:让幼儿粘贴出心中的房子,使幼儿对自己心中的房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活动二:让幼儿画出心中最美的房子。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对美的提炼和升华。今天我打算只完成活动一的教学内容:
整个活动流程我用了五个环节来完成的,每个环节的过渡都是由浅入深的进行导入,最后达到使幼儿有很强的求知欲的这种境界,特别想做出心中最美的房子。
我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谈话活动:“现在的家”。通过幼儿平时的观察和课堂上的回忆让幼儿畅所欲言的说一说现在的家在哪,房子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我的第二个环节是课件展示:“美丽镇巴的房子”和“卡通王国的房子”。这一环节我收集了几张镇巴的图片通过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房子的不同外形,后来又把幼儿引入到卡通王国里去观察房子的不同外形。现在他们已经对不同外形的房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接下来以一个小小的游戏把幼儿引入到第三个环节:“我的家”(关于老师家的画),通过师幼谈话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家多漂亮,从而生出自己造漂亮房子的愿望。
第四个环节:幼儿粘贴:“心中的房子”。这一环节中就是示范清楚幼儿粘贴的步骤和方法。幼儿亲手操作的时候,我要给予引导或指导个别幼儿。
第五个环节:展示幼儿作品。表扬做得好的幼儿,鼓励需要进步的幼儿,同时还要教育幼儿爱自己的小家,还要爱幼儿园的大家。跟随着音乐走到外面再仔细看看我们美丽的大家园。
总之,对本节活动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幼儿想象能力的培养。
大班语言教案:我家的房子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会讲述自己家房子的样子及周围的景物,并能运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2、欣赏优秀的儿童画,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中房子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3、能大胆想象创作新房子及周围的景物。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二、活动准备:
两张优秀的儿童画范画一张白纸、铅笔及蜡笔若干三、活动过程:
1、课堂引入:师:小朋友们每天被爸爸妈妈从幼儿园接走后都去哪啊(引导小朋友们说"回家")家在小朋友们的印象中是什么啊?(引导小朋友们说"是一幢大房子")那小朋友们的家的房子都长什么样子啊?(举手发言讲述)老师现在给每位小朋友发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小朋友们把自己脑海中家里房子的样子简单的画出来,五分钟后老师看看谁画的最好哦
2、欣赏优秀儿童画师:老师手上有两张画也是关于新房子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出示第一幅:《蘑菇房子》
提问:这是一幢长的什么样子的房子啊?是用什么建造的啊?有什么颜色啊?里面都住了谁呀?房子周围都有什么啊?
(注:这是一幢蘑菇式样的房子用蘑菇造的有一扇木门屋顶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蘑菇点房子周围有小草和木栅栏)
(2)出示第二幅:《冬日里的房子》
提问:图画中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啊?是什么季节啊?房顶上覆盖着什么啊?房子旁边的小树、小草是怎么了啊?房子前边的路是什么样子的啊?
(注:房子是红色的有烟囱屋顶上覆盖了雪是冬季的房子小树枯了小草黄了屋子前边有石子路)
3、图画创作:
(1)师:如果小朋友们有一幢新房子,你们想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想房子的周围有些什么呢?(幼儿进行自由讨论)
(2)请幼儿发言说出自己心目中新房子的样子,教师出示范画(例如草地上的房子)
4、展示交流:
幼儿分组进行互相欣赏,互相提意见看法。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掌握了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适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我注重观察指导,十分珍惜把每一点成功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最后的作品欣赏,我不作好与坏的绝对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后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周围的环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
大班语言教案:我家的房子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体会合作的快乐。
2、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3、引导幼儿回忆家中房子的形状的结构,用组合粉笔画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活动准备:
范例、画纸、画笔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家房子的外形特征。
1、师:每位小朋友都有一个家,有的`住在楼房里,有的住在平房里;有的家有阳台,有的家没有阳台,门窗也不一样。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家住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你家的房子从外面看像什么,有几层。
2、你们想知道刘老师的家吗?现在刘老师就把家拿出了给你们看看。看看老师的家有几层。家的周围有什么?
二、老师示范讲解。
老师先画出房子,再画上房子周围的东西。上面有马路、树木、最后再涂颜色。请小朋友把你家的房子也画上去,先想一想画在哪里合适。选好地方,想好了再下笔。
三、幼儿自由绘画。
1、请你们也来画一画,看看谁画的房子最好、最漂亮。
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大胆下笔。提醒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均匀涂色。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指导幼儿对画面进行简单布局,鼓励幼儿用鲜艳的颜色涂色。
四、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大班语言教案:我家的房子 篇5
活动目标:
1、在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作画中初步培养幼儿线描的兴趣。
2、初步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初步培养幼儿认真做事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粗细不一的记号笔若干、8的纸张若干、教师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近阶段,来小猪胖胖的公园的游客越来越少,于是他决定把最简单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楼大厦吸引游客,小猪问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把最简单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楼大厦?(画的高点、顶天立地;装饰的漂亮点、可以是各种形状的门和窗。)
2、今天我们画高楼大厦的时候要和线条一起做游戏,你们知道的都有哪些线条呢?(直线、曲线)
二、出示范例图片、观察欣赏1、这个美丽的图案是用哪个线条画的,是用一个什么好办法画出来的'?(粗细的变化)教师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进行讲解。
2、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线条粗细的变化画出很多美丽的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还可以装饰我们的房子呢?
3、出示范例观察,看潘老师为小猪设计的房子。
你喜欢哪撞房子?最喜欢它什么地方?为什么?(要求幼儿把话说明白。)小结:原来不用涂颜色,用线条一样可以把房子打扮的很漂亮。
三、引导创作及指导
1、提出创作要求:小猪的高楼大厦画的要顶天立地。打扮房子的时候先想一想,你用哪个线条,用什么好办法来打扮小猪的房子?
2、介绍有创意的图案,鼓励大家学一学。
3、激励绘画中认真作画的幼儿,鼓励幼儿向他们学习。同时要学习小猪一样不怕困难。
四、延伸活动:今天我们为小猪设计了漂亮的房子,接下来请小朋友把走廊上的“娃娃新城”也设计的漂亮一点。
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够参与进来,个别有自主创新意识,还能够做出别的作品。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设计出不同的应对方案。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大班语言教案:我家的房子 篇6
活动思路:
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绘画基础、能力及兴趣来设想的。而房子又是平时孩子们最熟悉、最常见的物体,中班的孩子对房子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给孩子们奠定了绘画的基础,让幼儿觉得活动较简单,同时激发孩子们愿意去想、去画的情趣。
活动目标:
1、学会讲述自己家的房子,引导幼儿了解房子的构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模型,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创作,在看看、说说、想想、画画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3、在幼儿合作学习中,培养幼儿从小爱家的`情感。
活动重点:
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运用简单的线条绘画房子。
活动难点:
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绘画和涂色。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动感《蜗牛》卡片1张、立体房子教具3个、音乐《童年的回忆》。
2、幼儿准备:16K白纸、水彩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情境导入:听,是谁在叫我?(教师做出听的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提问:猜猜这个壳是谁的家?(教师出示蜗牛图片)
3、引入主题“房子”。(教师敲小蜗牛的房子,让幼儿确定自己猜对了。)
4、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家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出示教具,引导幼儿观察、想象。
1、教师:我把自己设计的房子带来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呀?出示彩色卡纸制作的各种房子让幼儿欣赏。
(1)出示楼房“高哥哥”:我是高个子,你们可以叫我高哥哥,认识你们很高兴。
(2)出示平房“矮胖胖”:我是矮个子,你们可以叫我矮胖胖,嘿!小朋友们你们这么乖,我非常想和你们做朋友。
(3)出示蘑菇房,让孩子们观察它和前面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它为什么不好意思见大家?
2、教师示范,幼儿一起加入画完蘑菇房。
3、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想要修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分组讨论)
三、在轻轻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作画。
1、教师介绍每组操作的材料,及操作方法。
2、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当小小设计师吧!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操作要求: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画,注意彩笔的去放和桌面的清洁。
四、作品展示。
让每组幼儿都参加秀作品。(个别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孩子将自己的绘画作品贴到外墙供大家欣赏。
大班语言教案:我家的房子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水墨画的基本技法,使幼儿更好地控制水、墨和毛笔的特性。
2.尝试用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方法画房子、人物。学会水破墨、墨破水的绘画方法。
活动准备:毛笔、清水、墨汁、宣纸、毛毡。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导入
1.欣赏名家绘画作品。
2.让学生比较和观察黑白水墨画和彩色水墨画的特点。
3.教师演示水破墨和墨破水的简单技法以及简单的`构图方法。
注:水破墨是先落墨纸上,然后以饱含水分的笔破之。墨破水与之相反,水破墨表现的效果丰富,墨破水表现的效果厚重。
4.请学生讨论我们住的房子的特点以及人物特点。
二、绘画过程
评价: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水墨画,他们对此充满好奇,非常激动。画完之后,孩子们学会了正确的执笔方式,也学会了水破墨、墨破水的基本表现技法,并觉得水墨画很好玩。
画完后,孩子们发表自己的感受:
水和墨它们俩也可以打架,墨最厉害每次都能把水变成自己的颜色……
水在纸上是透明的,像天上的白云一样,想变成什么样子就可以变成什么样子。
墨在纸上像小草一样,有粗的有细的、有枯萎的有新长出来的,各种各样。
水和墨在纸上像花一样,有深色的花、有浅的花,很漂亮很神奇,想要多大就有多大。
大班语言教案:我家的房子 篇8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绕口令的形式,流畅、快速地朗读儿歌《房子》。
2、能认真倾听,读准相似字音"方"和"房"。
3、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语言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找一处可以用石头作画的场地。
2、教师示范用的纸、笔,小石头若干。
3、幼儿用书18页。
4、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
绕口令的形式,流畅、快速地朗读儿歌《房子》。
四、读准相似字音"方"和"房"。
五、活动过程:
出示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小朋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
六、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带有游戏性质的童谣,我充分利用彩色小石子,引导引导幼儿边念童谣,边用小石子在地上作画,体验语言的趣味性,幼儿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的整体环节我把握的.比较好,幼儿被深深地吸引进去了。我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对于一节活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少经验,在最后的活动环节中,没有对孩子活动前提出正确的规定,致使最后有些混乱。我会吸取这次活动的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好的把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