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2023-12-26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1

  第四周

  备课人:罗业艳

  本周教学目标:

  安全与常规:

  1、清点好班上幼儿人数;

  2、教育幼儿爱护园内公共物品,了解危险区域,教育幼儿保护好自身安全;

  3、教育幼儿不吃、拿陌生人的东西,不告诉陌生人自己家人的信息;

  4、不带危险物品入园;

  5、不玩危险游戏,人多的时候不在操场快速奔跑。

  5、学习整理自己的东西。

  语言:1、通过为四季选太阳,理解散文诗所表现的内容。2、能够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仿编内容,发展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太阳、要太阳,感受参与仿编的乐趣。

  美术:1、通过意愿画表现孩子们眼中的春天,抒发喜欢春天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合理布置画面。

  科学:

  1、向幼儿介绍太空有许多星球,他们都是朋友,如:太阳、月亮是地球的好友。

  2、激发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每日生活环节:

  一、来园活动

  1、认真做好晨检工作,检查幼儿有无带危险品入园,身体状况是否正常。

  2、组织幼儿晨间游戏。

  二、安全教育。

  1、清点幼儿人数。

  2、讲解当天幼儿特别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

  三、早操

  1、组织幼儿排好队伍认真早操;

  2、要求幼儿排队迅速,早操动作整齐。

  四、教学、游戏活动

  五、放学前安全教育

  1、清点好要回家吃午饭幼儿并组织排队;

  2、提醒幼儿带好随身物品;注意交通安全。

  六、组织幼儿有序离园。

  七、组织在园幼儿安静午餐、午休。

  八、下午来园活动

  1、认真做好午检工作

  2、清点幼儿人数。

  九、教学、游戏活动

  十、放学前安全教育

  1、交通安全

  2、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拿陌生人的东西,离园时主动告诉本班老师。

  十一、组织幼儿有序离园。本周详细教学内容如下:

  语言活动:四个太阳活动目标:

  1、通过为四季选太阳,理解散文诗所表现的内容。

  2、能够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仿编内容,发展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太阳、要太阳,感受参与仿编的乐趣。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四个太阳》,操作用的四季背景图一幅、四种颜色的太阳各一个,磁性黑板一块。

  2、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四季的特征,对四季的景物变化有一定的基础经验。

  重点:能够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仿编内容,发展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能用散文诗的格式进行仿编。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激发兴趣。

  1、教师出谜:“有位老公公,满脸红彤彤,天晴就出来,一早就出工。”(谜底:太阳)

  师:老师非常想知道在小朋友的眼里太阳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能告诉我吗?在老师眼里太阳也有许许多多的颜色,我最想要四个太阳,红的、绿的、黄的和彩色的。

  (二)幼儿选太阳。(幼儿的表述为理解诗歌内容做辅垫。)1、出示四个太阳,让幼儿来为四季选太阳。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出示图片)如果真的有四个太阳让你选,你会给什么季节选一个什么颜色的太阳呢?(请个别幼儿先来说说想法。)

  2、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意见。

  (三)欣赏、学习散文诗《四个太阳》。

  师:老师也为四季选了太阳,你们愿意来听听吗?1、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散文诗《四个太阳》第一遍。 2、提问:老师把什么颜色的太阳都送给了什么季节?

  3、带着问题“它们又带来了什么呢?”欣赏散文诗第二遍。

  提问:“四种颜色的太阳都带来了什么?”(边说边出示字卡)3、师生共同读散文诗一遍。

  (四)幼儿表述仿编——我想要的太阳。

  师: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什么?你们有想要的太阳吗?你想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太阳,你会送给谁,它会带来什么?下面请我们小朋友自己动手画画自己想要的太阳,然后说一说,你画了一个什么颜色的太阳,你会送给谁,它会带来什么?1、教师用范例来引导幼儿用诗的格式来仿编。

  2幼儿自由交流想要的太阳,教师引导幼儿用诗的格式来进行仿编。 3,请个而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述,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地说清楚自己仿编的内容。

  附:

  我想要四个太阳送给四季,红的、绿的、黄的和彩色的。

  我想要一个彩色的太阳送给春天,它会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我想要一个绿色的太阳送给夏天,它会给火热的空气带来清凉,

  我想要一个黄色的太阳送给秋天,它会给人们送来丰收的果实

  我想要一个红色的太阳送给冬天,它会温暖小朋友的手和脸。我还想要许许多多的太阳,去送给需要他们的人??

  教学反思

  科学活动:月亮和太阳

  活动目标:

  1、向幼儿介绍太空有许多星球,他们都是朋友,如:太阳、月亮是地球的好友。

  2、激发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只,放大镜一面,黑色纸片一张。

  2、宇宙图片一张。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太阳和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

  活动难点:知道地球、太阳、月亮之间运转的形式: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它们一直都不离开。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宇宙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问: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神秘的太空中有什么?(幼儿这样回答)[教师出示宇宙图]

  2、在太空中有那么多的星球,他们之中谁是地球的好朋友呢?为什么?

  小结:月亮离地球最近,一直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又围绕着太阳转,它们一直都不离开。

  二、介绍太阳

  1、实验一:昼夜之分

  师问: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你知道要多长时间?(一年)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教师运用地球仪和手电筒进行实验操作)

  小结: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是,自己也在自转,地球转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2、实验二:利用太阳光使纸燃烧,介绍同样的作用。

  师问:太阳是一个燃烧的巨大火球,温暖的阳光能使地契上的动物、植物得以生存,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光做那些事情吗?

  (太阳灶;太阳船;太阳能电池可用于手表、计算机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还可用来发电??)

  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瞧瞧太阳光的威力吧!(在太阳光下利用放大镜演示纸片燃烧)

  三、介绍月亮

  师问:月亮也是地球的好朋友,它围绕着地球不停地转,晚上,我们可以看到皎洁的月亮,那么月亮他本身回发光吗?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太阳的光。)

  四、延伸活动

  师:在广阔的宇宙中还有许多星球,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金星、水星、木星??)

  它们隐藏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小朋友长大了去探索。

  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主题意愿画《春天》活动目标:

  1、通过意愿画表现孩子们眼中的春天,抒发喜欢春天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合理布置画面。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户外观察“春天”。

  2、收集关于春天的照片,制作欣赏范例《春天的故事》相册一本。 3、空白画册一本。

  4、油画棒、彩笔、棉签(多于幼儿数)图画纸(同幼儿数)。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讲述

  眼里的春天天气给小朋友什么样的感觉?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用好听的词说一说春天的变化

  二、集体欣赏《春天的故事》相册,感受春天的整体特征

  (一)说一说

  1、春天刚来时候是什么样子的?2、小草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3、谁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河有什么变化?

  4、春天里有哪些花开放了?花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5、小朋友在春天里做了哪些开心的事。

  (二)找一找春天的色彩

  在花、草、小河、小动物及小朋友身上找一找认识的颜色。并说一说春天哪种颜色最多?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三、创作

  (一)出示空白画册,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思考

  最想画什么?怎样画会画得更美?用什么工具绘画最合适?

  (三)示范使用不同绘画工具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线条的粗细变化提示幼儿:画大的轮廓时使用棉签,画细小的地方使用彩笔,大面积涂色时使用油画棒或者棉签。

  (四)指导幼儿绘画

  1、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眼中的春天。

  2、提示幼儿把最想画的东西画得明显些、注意物体的颜色、大小、位置等。 3、指导不同能力的幼儿绘画。

  (1)引导能力强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解决绘画上的困难。

  (五)展评

  1、集中幼儿作品,放到画册里2、组织幼儿欣赏并自由讲述。 3、教师简单小结,自然结束活动

  四、延伸

  (一)将幼儿集体作品——《春天的画册》放入语言区供幼儿讲述春天使用。

  (二)将准备的材料放置美工区供幼儿进行组合式绘制春天画册使用。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京剧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虽然不是孩子们经常遇到的熟悉事物,但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孩子,符合孩子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孩子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而后在欣赏的基础上,了解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以脸谱色彩的绚丽及表情的夸张来吸引孩子,让他们对"对称"、"夸张"的美术表现形式有所了解与尝试,进而自主创作。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教学难点:

  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大胆设计脸谱。

  教学切入点:

  从听京剧片段、欣赏京剧脸谱入手,而后进行大胆、夸张地设计脸谱。

  教学特色:

  根据幼儿不同的美术表现能力准备了四种层次材料,让幼儿创作京剧脸谱。

  教具:

  京剧片段VCD光盘、多媒体课件、"脸谱"字卡、四种脸谱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目标:

  1、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2、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3、萌发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京剧片段VCD光盘、多媒体课件、"脸谱"字卡、空白脸谱、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京剧片段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师:孩子们听听,这是什么曲子呢?对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和大熊猫一样珍贵。

  评析:通过观看京剧的片段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初步感知京剧,萌发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脸谱,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1、感受京剧演员们特有的服装和脸部的色彩。

  师:唱京剧的人很特别,我们来看这张图片,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脸上是怎么样的?

  评析:教师应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演员脸上的表情和色彩,因为孩子们对演员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很感兴趣,但忽略了脸上色彩的丰富性和表情的夸张性。

  2、欣赏讨论京剧脸谱的颜色及图案代表的意义。

  师:唱京剧的人脸上画了一张张大花脸,我们叫"脸谱"(出示脸谱字卡)。你喜欢哪个京剧脸谱?它上面有什么颜色、图案呢?你知道这些颜色、图案代表什么意思吗?

  教师小结:在京剧里有红、黄、蓝、绿、黑、白等,色彩鲜艳,一看就很吸引人,观众可以从脸谱的颜色上分辨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如红色、黑色在京剧里代表好人,黄色、白色在京剧里代表坏人,蓝色代表勇士,金、银颜色代表神话里的人物。

  3、欣赏京剧脸谱中对称的表现形式。

  师:京剧脸谱和我们不化妆的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都有眼睛、鼻子、眉毛、嘴巴、牙齿、耳朵)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京剧脸谱上的图案、花纹和颜色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对称的,眼睛、嘴巴、眉毛、胡子用夸张的方法,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

  评析:这一环节借助课件的形式,让幼儿通过观看脸谱图片,感受脸谱色彩的鲜艳及表情的夸张,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三、幼儿初次尝试给脸谱涂色。

  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张已经勾好线条的京剧脸谱,我要帮他化化妆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自己动动手帮它们化化妆?

  幼儿给脸谱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教师事先准备勾好线条的脸谱,降低难度,让幼儿在已有欣赏经验的基础上给脸谱涂上鲜艳的颜色,为第二课时的设计脸谱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活动准备:

  准备四种层次材料:第一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第三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第四层次是一张空白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展示交流上次幼儿的脸谱涂色活动。

  师:这是小朋友上次涂的脸谱,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最喜欢哪张,为什么呢?(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颜色、图案)评析:通过欣赏幼儿前一次活动的作品,让幼儿进一步地感知脸谱色彩的鲜艳及表情的夸张,为后一环节的设计脸谱提供参考。

  二、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充分感受京剧脸谱的丰富色彩,体验到各种色彩和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京剧脸谱》含反思这篇文章共5804字。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前一阶段的色彩活动中,我们主要是以动物、花卉、风景等幼儿较熟悉的景或物为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些描绘对象渐渐不感兴趣了,如果继续照着进度画下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幼儿的厌烦情绪。偶有一次,一位孩子带来了一个孙悟空的面具玩具,全班幼儿都对这个面具非常感兴趣,我总能在自由活动时,见到好多孩子围着这个面具说这说那的,还轮流戴面具玩。碰到这种情形,我突然得到一个灵感,既然孩子们的兴趣点在脸谱上,何不就让他们用水粉来表现一下各种各样的脸谱呢?由于脸谱的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又丰富,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脸谱不拘泥于一种表现形式,更加适合孩子表现。

  于是,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慢慢地,孩子们对脸谱有了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关于京剧脸谱的初浅知识。

  2.有创意地大胆表现京剧脸谱。

  3.学习用对称的方法来表现脸谱。

  ●重点:能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脸谱。

  ●难点:理解对称的美,并能有创意地表现脸谱。

  ●活动准备:

  1.京剧表演VCD

  2.京剧脸谱范例

  3.京剧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京剧音乐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幼:很吵的声音,有人在敲锣,有人在打鼓。

  幼:有人在唱戏,是京剧。

  2.教师简单介绍京剧

  师:京剧艺术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表演艺术家们都要在脸上涂上浓重是油彩,穿上特制的戏服,才能塑造出剧目中的人物形象。

  3.请幼儿观看京剧VCD。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京剧表演,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演员形象?他们身上穿服饰又是怎样的?演员们的脸部化妆又有什么特点?

  幼:我看到的演员穿了一件白衣服,头上戴了一个象皇冠一样的东西,他还有长胡子,脸上画着红颜色。

  幼:我看到的演员是一个黑脸,也有长胡子,头上还有一个月亮形状的东西。

  幼:我看到了一个演员的脸的当中有一块白色的,他总是蹲着走路。

  幼:我看到一个漂亮的公主,她穿着漂亮的裙子,脸上化妆很美,头上也戴着皇冠还有两根长长的毛。

  4.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特征

  (教师出示脸谱图片)

  师: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脸谱有什么特别?注意观察脸谱上哪些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很相似,而且每个脸谱上都必不可少的?又有哪些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不一样?

  幼:每一个脸谱都有眼睛、鼻子、嘴巴。

  幼:还有头发和耳朵。

  师:是的,脸谱和我们的脸一样,都有五官。再看看还有哪些特点?

  幼:脸谱上有许多颜色,我们的脸上没有。

  幼:脸谱上的花纹很漂亮,是对称的。

  师:对,脸谱最重要的特点是这些花纹,左边有的花纹,右边也有,每一个脸谱上的花纹都是对称的。

  5.引导幼儿想象心中的脸谱

  师:你喜欢这些脸谱吗?最喜欢怎样的脸谱?你希望怎样变化?

  幼:我喜欢画一个兰色的脸谱,然后画上象蝴蝶一样的花纹。

  幼:我想画一个老虎脸谱。

  幼:我想把那个白色的脸谱加上胡子,再在白色上画些花。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把你心中想的漂亮脸谱画出来好吗?

  6.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造或改变脸谱。

  教师提出作画要求,幼儿创作。

  7.展示与讲评。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鲜艳的色彩和对称的图案设计脸谱,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欣赏了解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京剧脸谱范例

  3.京剧音乐磁带

  重点:能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脸谱。

  难点:理解对称的美,并能有创意地表现脸谱。

  活动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昨天我们听了京剧,又看了京剧演员的服饰,今天我们来看看京剧演员,脸部的化妆好吗?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京剧脸谱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三、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了解其特点。

  1.观察脸谱颜色: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

  2.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来看一看。

  3.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4.观察额头上有特殊图案的脸谱:额头的图案也表示一个人物

  如:包公:半月代表他清正廉洁,办案公正,月亮是包公的象征。

  四、幼儿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1、师:现在有许多艺术家把京剧脸谱制作成艺术品,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大艺术家来制作京剧脸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2、提出要求:

  1)脸谱要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

  2)可以选择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

  3)可以自由创作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

  五、将画好的脸谱剪下后表演京剧给家长看。

  大班刮画:家乡的夜景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了解脸谱夸张、对称、色彩鲜明等基本特征。

  3.初步体验京剧脸谱各种色彩所赋予的象征意义。

  活动准备:

  1.京剧表演音像片段。

  2.教学挂图:《京剧脸谱》、没有颜色的京剧脸谱一副、水粉颜料、画笔。

  活动过程:

  1.播放京剧片段,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播放京剧片段,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在表演什么?他们脸上画着什么?穿什么样的衣服?你看到这样的表演有什么感觉?与其他表演有什么不同?你喜欢这样的表演吗?

  (2)幼儿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这是中国特有的'京剧表演,这些演员的脸上都是画着各种各样的脸谱。

  2.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脸谱对称的特点。

  (1)教师:你知道这三张脸谱分别是谁吗?脸谱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教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观察。

  3.引导幼儿讨论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1)请幼儿观察京剧脸谱,教师引导幼儿猜测并介绍脸谱颜色代表的含义。

  提问:表演京剧的时候为什么要在演员脸上画脸谱?你看到红色(黑色、白色)脸谱时有什么感觉?你认为红(黑、白)脸的角色是什么样的人?(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手法。

  教师: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演的是什么角色。

  4.教师出示未涂色的京剧脸谱,幼儿合作进行脸谱涂色。

  (1)教师出示未涂色的京剧脸谱,鼓励幼儿思考在自己设计的脸谱上涂什么颜色。

  (2)请幼儿上台涂色,教师强调注意颜色的布局和对称。

  (3)作品欣赏,师幼小结。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有关京剧的图片和道具,给幼儿更多深层次接触京剧文化的机会。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6

  本月我们的教学主题是《我的祖国叫中国》,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地域风貌,知道中国地大物博,让幼儿深深地了解中国多彩的文化艺术。那么在本次的美术活动《京剧脸谱》中,教学目标是为:欣赏并认识典型的京剧花脸脸谱,初步了解脸谱颜色代表的意义;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在本次的美术活动中,京剧脸谱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能够充分的吸引住孩子,激发其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在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特点,我采用了图片法,通过欣赏让幼儿从视觉上感受京剧艺术魅力,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对京剧艺术和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对京剧脸谱的特征也一定的了解。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出示了各种各样的脸谱图片,引导幼儿看一看,京剧脸谱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画你会怎么样画?接下来再引导幼儿对脸谱的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讨论,大部分幼儿只能观察到脸谱上只有几个不同的形状、线条与颜色。为了让幼儿更能形象地了解脸谱的特征,为接下来为了操作作铺垫。我将一幅脸谱图沿着中心线对折,很快幼儿就发现了左右对称的特点。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幼儿的动手操作中,我发现我们班幼儿在绘画时模仿力太强,每个小朋友都只模仿画跟教师一样的范画,在教学目标中显示是让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那么通过幼儿的操作来观看发现这个目标还没有达到。而且发现我们班幼儿的绘画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能力强的幼儿能自主完成自己的作品,能力弱的幼儿半天都不知道画了什么。因此在今后的绘画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并异进行不同程度的绘画内容。同时我们也要多培养、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认知: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情感,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情感: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

  教学分析:

  重点:观察、分析京剧脸谱的谱式和色彩方面的基础知识。

  难点:感受京剧脸谱人物

  教学媒体:

  教师:课件、实物投影仪、半开脸谱图、磁带等。

  学生:课本、脸谱资料。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京剧《说唱脸谱》,上课铃响,音乐停止。

  上课,师生互相问好。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在录音机里播放的歌曲是什么吗?歌词中又唱了些什么内容呢?

  师:对。这五颜六色的脸谱能表现某些舞台男性形象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等综合特征。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的重要表现。京剧脸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京剧脸谱

  板书课题:《京剧脸谱》

  一、了解京剧的角色 认知哪些角色画脸谱

  课件演示京剧角色

  生:戏曲表演角色主要类型之一,一般用作净、丑以外的男角色统称。

  旦: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女角色之统称。

  净: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装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

  丑: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喜剧角色。面部化装用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

  师:哪些角色运用了脸谱?

  生:净角和丑角

  总结:对。在京剧表演艺术中有角色之分,划分为生、旦

  净、丑四大类型,只有净角和丑角画脸谱。

  二、分析京剧脸谱 了解京剧脸谱分类

  课件演示各种京剧脸谱的谱式,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谱式的特点。

  1、整脸:是一种常见的谱式。是在整个面部先涂上一种颜色作为主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的部位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理,表现出人物的神态。此类脸谱画法极有讲究,要求笔锋准确有力,形象传神。

  如:《水淹七军》中的关羽,勾“红色整脸”,形象庄重威严。

  2、三块瓦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法,用线条勾出两块眉、眼窝,一块鼻窝,所以称“三块瓦脸”。它要求对称,用笔严谨,色彩多种多样。

  如:《盗玉马》中的窦尔敦,勾成“蓝花三块瓦”谱式。

  3、 十字门脸:由“三块瓦”发展而来,特点是将主色缩小为一个色条,从脑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个色条来象征人物性格。主色条与眼窝在构图上形成一个“十”字形,故命名“十字门脸”。

  如:《芦花荡》中的张飞,勾“黑十字门花脸”。

  4、六分脸:是由“整脸”发展而来。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约占全脸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故称“六分脸”。

  如:《群英会》中的黄盖。

  5、碎花脸:由“花三块瓦”演变而来,保留正额主色,而在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种类丰富,构图形式多样,线条复杂而细碎,故称“碎花脸”。

  如:《黑旋风》一剧中的李逵,勾“黑碎花脸”。

  6、歪脸:顾名思义可知是一些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的人物。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

  如:《三打祝家庄》中的祝彪。

  7、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角色不同,“豆腐块”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方、有圆、有三角、有菱形,再配上不同的眉、眼、鼻、嘴以及表情动作,以表现不同的人物

  解说:京剧脸谱因人物性格不同,各个部位的线条勾画与色彩处理也就各异,使每个人物都富有各自的个性,而决不雷同。

  提问:

  小结: 京剧脸谱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色彩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心理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

  三、播发《说唱脸谱》,和学生分析讨论脸谱色彩的意义

  京剧脸谱的表现色彩十分丰富,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切性格特点尽情展示于色彩中。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主要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色彩不同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色彩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师生互动活动:结合京剧脸谱谱式认知人物特征(1)京剧脸谱谱式(2)京剧脸谱色彩(3)京剧脸谱人物个性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认识不同脸谱的主要特点,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创作自己喜爱的脸谱图案。

  2.了解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激发幼儿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3.能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脸谱图片、水粉工具、面膜纸、垫板。

  活动过程

  一、观看京剧短片,激发幼儿对中国京剧的喜爱之情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短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京剧是一种我国独有的舞台艺术,深受观众们喜爱,连外国的朋友也喜欢看我们的京剧表演呢。作为中国人,我们多自豪呀!

  二、认识京剧脸谱造型夸张、图案对称、色彩鲜艳的特点

  师:这些是京剧脸谱的图片,它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它的造型是怎样的(夸张)?左右的花纹是怎样的(对称)?它的色彩是怎样的(鲜艳)?

  师: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看,这是包公,脸谱以黑色为主,代表正直勇敢。这是关羽,脸谱以红色为主,代表忠心耿耿。这是曹操,脸谱以白色为主,代表狡诈等。

  三、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创作自己喜爱的脸谱

  师:你们喜欢这些有趣的脸谱吗?老师也做了一个,像刚才的大将军吗?

  师:我们尝试用新的材料——面膜纸来制作脸谱。

  师:这是一支有魔法的笔,谁想试一试用它在面膜纸上变出美丽的对称花纹呢?(请一位幼儿出来示范,提问其他幼儿:“你想设计什么花纹?”)

  师:以鼻子为中心,图案颜色都是一样的,就是对称。

  师:来,我们拿起魔法笔,创作自己喜爱的脸谱吧。

  (鼓励幼儿设计左右对称的花纹图案,用色是先浅后深。)

  四、幼儿互相评价,并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

  延伸活动:

  给脸谱添画头饰。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 “碎花脸”、“歪脸”等。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设计: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教学难点设计: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教学方法设计: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指导制作法、多媒体演示法

  资料收集:教师、学生:戏剧的种类,脸谱的谱式及特点,脸谱图片、脸谱工艺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1、播放京剧唱腔片断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音乐?

  学生回答(戏剧或京剧)

  有谁能唱一曲或学着刚才的京剧哼一曲。

  学生表演,其他学生掌声鼓励。

  2、播放京剧表演片段(点击课件片段欣赏)

  学生欣赏并思考:京剧中的人物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小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 屏幕显示:京剧脸谱)

  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哪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3、京剧脸谱的谱式:(课件出示各种谱式)

  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讲解: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1)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2)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3)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4)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5) 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4、脸谱色彩知识

  (1)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2)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5、意义:

  问: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三、欣赏:(课件显示各种脸谱、有脸谱图案的服装、工艺品。)

  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各脸谱谱式及人物的性格特征。

  选几个学生穿上文化衫(上有脸谱图案)进行时装表演。激发形式的创作热情。

  口头小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脸谱艺术还被广泛地运用到时装、工艺设计和其他的艺术之中。

  四、示范(点击课件:示范画法)

  选择不同颜色的海棉纸,画头形、定五官

  1、在海绵纸上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

  的中轴线。

  2、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确定人物类型

  用线画纹样

  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用剪刀见下纹样,并粘贴(注意色彩之间的搭配)。

  五、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1、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2、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3、用水不能过多。

  六、作品展评:

  1、交换作品,分组模仿时装模特进行表演(播放有节奏感的音乐)。

  2、学生观看、评价,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设计奖。

  七、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画脸谱,大家不仅知道了京剧脸谱的审美价值所在,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谱式,创造了美。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体会欣赏脸谱艺术,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传统艺术。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京剧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虽然不是孩子们经常遇到的熟悉事物,但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孩子,符合孩子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孩子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而后在欣赏的基础上,了解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以脸谱色彩的绚丽及表情的夸张来吸引孩子,让他们对"对称"、"夸张"的美术表现形式有所了解与尝试,进而自主创作。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教学难点

  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大胆设计脸谱。

  教学切入点:

  从听京剧片段、欣赏京剧脸谱入手,而后进行大胆、夸张地设计脸谱。

  教学特色:

  根据幼儿不同的美术表现能力准备了四种层次材料,让幼儿创作京剧脸谱。

  教具:

  京剧片段VCD光盘、多媒体课件、"脸谱"字卡、四种脸谱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目标:

  1、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2、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3、萌发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京剧片段VCD光盘、多媒体课件、"脸谱"字卡、空白脸谱、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京剧片段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师:孩子们听听,这是什么曲子呢?对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和大熊猫一样珍贵。

  评析:通过观看京剧的片段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初步感知京剧,萌发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脸谱,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1、感受京剧演员们特有的服装和脸部的色彩。

  师:唱京剧的人很特别,我们来看这张图片,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脸上是怎么样的?

  评析:教师应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演员脸上的表情和色彩,因为孩子们对演员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很感兴趣,但忽略了脸上色彩的丰富性和表情的夸张性。

  2、欣赏讨论京剧脸谱的颜色及图案代表的意义。

  师:唱京剧的人脸上画了一张张大花脸,我们叫"脸谱"(出示脸谱字卡)。你喜欢哪个京剧脸谱?它上面有什么颜色、图案呢?你知道这些颜色、图案代表什么意思吗?

  教师小结:在京剧里有红、黄、蓝、绿、黑、白等,色彩鲜艳,一看就很吸引人,观众可以从脸谱的颜色上分辨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如红色、黑色在京剧里代表好人,黄色、白色在京剧里代表坏人,蓝色代表勇士,金、银颜色代表神话里的人物。

  3、欣赏京剧脸谱中对称的表现形式。

  师:京剧脸谱和我们不化妆的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都有眼睛、鼻子、眉毛、嘴巴、牙齿、耳朵)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京剧脸谱上的图案、花纹和颜色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对称的,眼睛、嘴巴、眉毛、胡子用夸张的方法,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

  评析:这一环节借助课件的形式,让幼儿通过观看脸谱图片,感受脸谱色彩的鲜艳及表情的夸张,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三、幼儿初次尝试给脸谱涂色。

  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张已经勾好线条的京剧脸谱,我要帮他化化妆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自己动动手帮它们化化妆?

  幼儿给脸谱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教师事先准备勾好线条的脸谱,降低难度,让幼儿在已有欣赏经验的基础上给脸谱涂上鲜艳的颜色,为第二课时的设计脸谱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活动准备:

  准备四种层次材料:第一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第三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第四层次是一张空白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展示交流上次幼儿的脸谱涂色活动。

  师:这是小朋友上次涂的脸谱,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最喜欢哪张,为什么呢?(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颜色、图案)评析:通过欣赏幼儿前一次活动的作品,让幼儿进一步地感知脸谱色彩的鲜艳及表情的夸张,为后一环节的设计脸谱提供参考。

  二、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 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 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彩来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3、 让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如黄色、白色在京剧里代表坏人,红色、黑色在京剧里代表好人,蓝色代表勇士;金、银色代表神话里的人物)。

  活动重点:能画出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

  活动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来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活动准备:

  1、 脸谱成品若干,一段京剧视频。

  2、 蜡笔、彩色脸谱(人手一份)。

  3、 幼儿日常生活对京剧的了解和颜色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京剧欣赏,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幼儿回答)

  师:动画片可不是白看的哦!请小朋友看完后告诉我,短片里放了些什么?(观看视频)

  师:电视里放了什么?( 幼儿回答)(出示字卡“京剧”)

  师:刚才有小朋友说看到了一张张大花脸,你们知道大花脸叫什么名字吗?

  师:它呀,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脸谱。(出示字卡“脸谱”)

  教师小结:我们都知道脸谱是画在唱京剧的人脸上的,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它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和大熊猫一样珍贵。唱京剧的人很特别,我们来看这张图片,你们看,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不一样,尤其是他们脸上画的。我们刚才说过他叫什么?(幼儿回答)

  师:这个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脸谱的秘密呢?

  二、 基本部分:

  (一)、脸谱欣赏

  将事先准备好的彩色脸谱贴到黑板上,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对称。

  1、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脸谱,请你把看到有趣的、特别的地方找出来,告诉大家。(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你们真能干,发现了很多,这些脸谱每一张的颜色都不一样,我来说一下这些脸谱颜色的作用。

  师:在京剧里这些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红色、黑色在京剧里代表好人,黄色、白色在京剧里代表坏人,蓝色代表勇士,金、银颜色代表神话里的人物。

  2、 教师强调,不按顺序随便叫几个幼儿回答。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好,尤其脸谱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拿一张纸竖在一张脸谱中间)小朋友,左边和右边是不是一样?

  脸谱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出示字卡“对称“)

  (二)脸谱填色

  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张空白的脸谱,我要帮他化化妆怎么样?

  师:老师想画京剧里坏人的脸谱,坏人的脸谱是什么颜色呢?(幼儿回答)

  教师示范画脸谱(强调对称)

  师:你们是不是自己也想动手画一画呢?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 结束部分

  展示交流

  师:小朋友们都画好了吗?老师来看看你们的画。

  教师点评,个别幼儿没画对称,进行讲解。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画好的脸谱贴到美工角吧!

  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简单了解京剧这种传统戏曲艺术,萌发幼儿对我国传统曲艺的好奇心和喜爱之情。

  2、使幼儿初步了解有关京剧人物,知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戏曲种类,是我国国粹。

  3、引导幼儿认识京剧特有的脸谱,了解典型、简单的京剧唱腔及台步。

  4、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搜集有关京剧演员剧照、脸谱。

  2、准备京剧小戏装,录音磁带,椭圆形纸及彩笔若干。

  3、准备生、旦、净、丑角色的京剧唱腔录象。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相互交流对京剧的感受与认识。如:你听过京剧吗?你喜欢京剧吗?

  2、观赏京剧剧照、脸谱、服饰等,了解剧照和图片中有关京剧人物(生、旦、净、丑)。

  3、比一比、找一找。(1)比较几种京剧脸谱的差异。(2)找出脸谱上的额头、眉毛、鼻、嘴等处花纹对称的特点。

  4、观看京剧录象片段,并鼓励幼儿学习和模仿典型易学的唱腔及台步(生、旦、丑……)。

  5、大胆尝试在椭圆形纸上为脸谱五官化妆,并涂上自己喜欢的人物的颜色。

  6、带上自制脸谱,相互欣赏,并穿戴小戏装,在京剧唱腔的伴奏下,进行模仿和表现。

  延伸活动:

  1、可展示一些京剧剧照、名家、脸谱等,以丰富幼儿对京剧的`认识。

  2、表演区可播放京剧经典唱段,让幼儿模仿其中易学的唱段。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同时每个环节的衔接也稍显急促,没有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时间,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

  小百科: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鼓励孩子用对称的方法绘画京剧脸谱,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表示。

  2.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活动准备:

  黑色卡纸油画棒音乐《戏说脸谱》视频ppt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京戏?(看过了)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唱戏的人跟我们平时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提: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穿上了戏服、他们脸上化满了妆)

  小结:我们都知道脸谱是画在唱京剧的人的脸上的,京剧是我国特有的艺术,是中国的国粹。

  二、欣赏ppt

  京剧人物脸上的脸谱都很特别,我们一起欣赏吧!

  PPT1.

  提:

  (1)这张脸谱你看到了什么?(一只大蝴蝶)我们先看蝴蝶的身体在什么地方?

  两边的翅膀在什么地方?它用……打扮了……?

  (2)我们再看看它的颜色,什么颜色最多?还有什么颜色?

  小结:涂颜色也很重要,你们发现了吗?其实它们两边的颜色是对称的,莲藕非常夸张但是很漂亮。

  ppt2.师:京剧里有各种各样的脸谱,瞧!这张脸谱你看到的最多的颜色是什么?接下来我们看都有哪些线条?

  三、师范画

  师:小朋友,现在老师也想设计一张脸谱,我想……

  四、幼儿作画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14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充满了神秘感。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

  活动目标:

  1、在欣赏课件、谈话、创作、欣赏作品中感受京剧脸谱色彩的鲜艳、图案的对称和造型的夸张。

  2、欣赏京剧脸谱,了解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

  3、萌发对我国传统工艺的好奇心和喜爱之情。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看过京剧,初步了解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2.(物质准备):音乐《戏说脸谱》、脸谱PPT、无颜色脸谱若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唱歌导入,引出脸谱。

  1、师:小朋友会唱《戏说脸谱》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

  2、幼儿唱歌结束以后,教师提问:

  你们知道刚刚唱的是什么吗?(京剧)

  3、教师小结:对啦!就是京剧。京剧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了,很多人都喜欢京剧,不仅仅是因为好听还因为可以欣赏到美丽独特的脸谱。

  4、刚刚小朋友唱的歌词中就有说到蓝脸、红脸、花脸、黑脸,这些脸谱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幼儿初步欣赏脸谱的特点。

  出示京剧脸谱与人脸图片,幼儿交流讨论,感知脸谱在色彩、五官造型、图案上的特点。

  教师提问:脸谱与普通人脸对比,颜色有什么不同?(颜色更丰富)除了脸谱的颜色更多以外,五官有什么变化吗?(五官夸张)脸谱比人脸还多了什么?(花纹图案)

  三、介绍京剧脸谱。

  为什么脸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夸张的造型呢?小朋友猜猜为什么?(好看、显眼)小朋友说的都挺有道理的,其实答案都藏在图片里,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

  1、观察脸谱丰富颜色。

  2、观察脸谱夸张造型。

  3、观察脸谱图案对称。

  四、幼儿自由创作脸谱

  1、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适合自己的脸谱吧。(你觉得你是什么性格的,设计一张符合自己性格的脸谱!)

  2、小朋友在设计时要注意像我们欣赏的脸谱那样颜色要丰富,五官要夸张,左右图案要对称。

  五、欣赏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听创作者说出自己制作的脸谱用色和造型特点,以及作品的含义。)

  六、戴面具表演幼儿戴面具边表演《戏说脸谱》边有秩序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充分感受京剧脸谱的丰富色彩,体验到各种色彩和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戏剧中的京剧脸谱, 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我国的国粹——京剧脸谱,掌握基本的线条勾画法。

  学画京剧脸谱,知道脸谱的对称性

  活动准备

  教师范例、幼儿绘画用品

  活动流程

  欣赏讲解——教师示范——幼儿作画——小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过电视里面唱京剧吗?京剧是一个什么样的戏剧呢?知它的来历吗?(小朋友讨论,发言)教师归纳:京剧是我国北京地区的一个传统戏剧,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有很多的表演艺术家,最有特色的京剧的服装,还有脸谱,脸谱能够表现各种不同角色的任务,如白鼻子代表坏人,红脸代表好人等。你们想不想画这些京剧脸谱人物呢?

  二、教师演示,幼儿学习绘画

  京剧脸谱的特点就是左右对称,也有个别不对称的,我已经准备好的他们的脸型,小朋友在其中用记号笔勾画线条,看老师怎么画,你们等一会儿怎么画,先在脸谱的中间定一个点,左右画对称的弧线,依此勾出额头、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各部位。勾线条前一定要想好,勾时一下子画成。

  教师演示多种脸谱的画法。

  三、布置作业,幼儿活动

  要求幼儿选择一个脸谱进行作画,按照老师教的画法勾线,要求线条流畅,作画大胆,同伴之间不干扰,安静的进行活动。

  四、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脸型布局合理,左右对称,个别辅导能力较差的幼儿,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洁,不将记号笔画到桌上,看范例作画。

  五、讲评小结,结束活动

  请画的比较好的幼儿讲述他(她)的作画经验,方法,画的是哪一个脸谱,幼儿评价。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鼓励孩子用对称的方法绘画京剧脸谱,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表示。

  2、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教学准备:

  黑色卡纸油画棒音乐《戏说脸谱》视频ppt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京戏?(看过了)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唱戏的人跟我们平时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提: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穿上了戏服、他们脸上化满了妆)

  小结:我们都知道脸谱是画在唱京剧的人的脸上的,京剧是我国特有的艺术,是中国的国粹。

  二、欣赏ppt

  京剧人物脸上的脸谱都很特别,我们一起欣赏吧!

  PPT1、

  提问:

  (1)这张脸谱你看到了什么?(一只大蝴蝶)我们先看蝴蝶的身体在什么地方?

  两边的翅膀在什么地方?它用……打扮了……?

  (2)我们再看看它的颜色,什么颜色最多?还有什么颜色?

  小结:涂颜色也很重要,你们发现了吗?其实它们两边的颜色是对称的,莲藕非常夸张但是很漂亮。

  ppt2、师:京剧里有各种各样的脸谱,瞧!这张脸谱你看到的最多的颜色是什么?接下来我们看都有哪些线条?

  三、师范画

  师:小朋友,现在老师也想设计一张脸谱,我想……

  四、幼儿作画

《京剧脸谱》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感受京剧脸谱夸张的色彩和形象。

  2、能用填彩的版画形式表现京剧脸谱。

  3、体验填彩版画活动的乐趣。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音乐。

  2、绘画工具:吹塑纸、铅笔、白颜料、黑卡纸、油画棒、底纹笔。

  3、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欣赏京剧音乐:请小朋友们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是我们的国粹。

  2、播放多媒体课件,感受京剧脸谱的特点

  (1)脸谱的颜色:说一说这些脸谱有些什么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如:红脸——威武、忠诚;紫脸——善良、正直,是好人;黑脸——公正,包公;白脸——狡猾、阴险。)

  (2)脸谱的对称:图案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对称、对比强烈)

  (3)脸谱的夸张:脸谱的五官发生了什么变化?(夸张)

  3、讲解示范填彩版画的制作过程

  出示范画:画上的印法和我们以前的制作方法一样吗?它是怎么印出来的?

  (1)构思定稿

  示范用铅笔在吹塑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一种脸谱,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有趣、滑稽的脸谱。画的时候注意设计的图案要对称,造型要夸张,线条要加深加粗。

  (2)拓印

  用底纹笔刷上白色水粉颜料,先顺着一个方向从上向下,或者从左到右刷,刷好颜料后覆上拓印纸,用手轻轻来回磨印,然后将纸轻轻揭开,若不满意,可重新刷色再拓印,最后打开、晾干。

  (3)填彩

  用油画棒涂上自己喜欢的脸谱颜色,色彩的选用要突出京剧脸谱的特点,色要鲜艳、浓烈。

  4、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边欣赏边作画,构图时五官的设计突出脸谱的特点。

  (2)用底纹笔刷色时要刷均匀,注意卫生。

  (3)拓印纸与底板在拓印时候不要错位,可以用夹子夹好。

  (4)将拓印底色的作品用剪刀沿着外轮廓线剪下。

  (5)待画面干后,再用鲜艳的颜色(油画棒)进行涂色。小朋友在涂色的时候,涂得要均匀,注意黑色的线条不要涂色。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帮助个别幼儿选择颜色。

  5、作品评析

  将所有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师生共同欣赏、评析。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脸谱是什么样的?

  活动延伸:

  将面具放在区角里,游戏时孩子带上面具表演。

  反思:

  这个活动是在认识京剧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对称、夸张的方法绘画出脸谱上的五官。由于孩子有一定的感知的经验,本次活动通过回忆、再次的感知等形式激起了孩子绘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