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优秀音乐教案《种瓜》含反思

2023-12-20

幼儿园中班优秀音乐教案《种瓜》含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活泼愉悦的情绪,学习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光盘;节奏卡X X O | X X O |;与歌词相对应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T: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种瓜》的歌曲,请大家来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了解歌词内容。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遍提问:这首歌里面种的是什么瓜?

  再次欣赏第二遍歌曲(放慢一些节奏,可清唱)

  T: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2.熟悉记忆歌词。

  教师范唱歌曲第三遍,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表演动作,便于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

  弹奏歌曲旋律,要求幼儿在琴声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念歌词两遍。

  3.学唱新歌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尝试着跟唱(要求能连贯地跟唱)

  2.重点示范休止停顿处

  出示节奏卡X X O | X X O |,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词。

  重点练习“抱呀,抱呀”这句,注意唱出休止符。(拍手+拍膝)

  3.幼儿边唱边做在位子上表演动作数遍。

  三、学习歌表演。

  1.教师扮演“瓜”,全体幼儿扮演“小朋友”进行歌表演。

  2.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瓜”进行个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四、创编歌曲。

  1.教师示范改变的词: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长丝瓜。长丝瓜呀长丝瓜,摘呀,摘呀,摘呀摘回家。

  2.请幼儿相互讨论,尝试改编歌词。

  3.请幼儿演唱改变的歌词。

  4.选择几位幼儿改编单位歌词,全体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幼儿园《纲要》中提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因此,在歌唱教学活动设计中,师幼互动强调以审美感动为核心,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老师有效利用歌曲情节联系幼儿的生活,帮助孩子整合已有经验,对歌曲进行学习和创编,拓展幼儿的思维。

幼儿园中班优秀音乐教案《种瓜》含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让幼儿了解种西瓜的整个过程,同时感受收西瓜时的心情。

  3.使幼儿掌握一些种瓜基本常识。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1,让幼儿通过儿歌,体会人们劳动的艰辛。

  2,通过学习生字“欢”,“喜”,让幼儿体会获得劳动果实时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幅。

  2,字卡“欢”“喜“。

  3,西瓜苗,西瓜,洒水壶。

  活动过程

  小朋友知道西瓜是怎么得来的吗?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开始工作了。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学种西瓜呀?(想)想的话一起和林老师去种西瓜好不好?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画面的内容。

  二,教师提问:

  1,我在哪里呀?(篱笆下)

  2,种了一棵什么呢?(一棵瓜)

  教师出示一棵西瓜苗,叫一个小朋友示范种西瓜的动作。

  3,种了西瓜之后,我们是不是就坐在那里等西瓜长出来呀?(拿出洒水壶)

  启发幼儿回答:不是,要施肥,浇水,天天来看它,它才能发芽,开花。

  4,经过我们的辛苦劳动,终于结出了一个?(西瓜)

  三,教师捧着个大西瓜,引导幼儿用高兴的语气来朗读:“大西瓜呀大西瓜,

  欢欢喜喜抱回家。

  小结:注意自己的表情,动作,语言要丰富,边演边朗读,以引起幼儿学习朗读儿歌的兴趣。

  活动延伸:小朋友,现在你们都知道西瓜是怎么得来的,你们回到家里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种西瓜,然后帮它施肥,浇水,到时候看谁的西瓜长得最大。

  教学反思

  整个过程小朋友气氛都比较活跃,他们都能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种西瓜的整个过程,老师也只是起到一种指导的作用。小朋友们都很高兴,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树结的,得来不容易。当然,在课堂这么短的时间幼儿体会不出劳动的艰辛,我以后会经常带他们到郊外,多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