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小汽车》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待人热情的道德情感。
2. 丰富词汇:“熊婆婆,来我这儿坐”。
3.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短句“熊婆婆,来我这儿坐”。
2.知道尊敬长辈,待人热情。
活动准备
1.幼儿椅子摆成公共汽车座位样子。
2.公共汽车、小羊、小狗、小猴、小猪、熊婆婆的图片,老爷爷、老奶奶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小蚂蚁图片,引出故事。
二、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幼儿带着问题认真倾听。
(教师徒手讲故事:小蚂蚁在汽车站爬上了公共汽车……小蚂蚁神秘地眨眨眼睛说:“你先坐下,我就有地方坐啦!” )
教师:小蚂蚁有个小要求,希望小朋友等会听故事的时候要认真听一听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能不能做到?
2.教师指导幼儿梳理故事前半部分的内容。
(1)故事叫什么名字?
(2)故事里有谁?(幼儿每说一种动物,教师就把这种动物贴到公共汽车上。)
(3)发生了什么事了?
3.学习让座的语言及让座的'动作。
(1)学说短句“熊婆婆,来我这儿坐”。
教师:熊婆婆上车后座位已经坐满了,怎么办呀?小动物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学习让座动作。
4.渗透让座思想。
(1)小动物们为什么要给熊婆婆让座呀?(引导幼儿观察熊婆婆,引出熊婆婆年纪大的特点。)
(2)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对,熊婆婆年纪大了,在车上站着容易跌倒,所以小动物们尊敬老人,都想把自己的座位让给熊婆婆。
(3)道德延伸:如果当时上车的是一位老爷爷或者抱小孩的阿姨,我们又该怎样说怎么做呢?
5.猜一猜:小蚂蚁最后坐到哪里去了?
6.教师续讲故事的后半部分。(熊婆婆坐到了小蚂蚁的坐位上……森林到了,小动物们快快乐乐的下车了。)
三、完整地听故事。
1.播放故事录音,请幼儿完整的听故事。
2.提问:听完这个故事,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只动物,为什么?
3.教师对整个故事进行小结,向幼儿提出平时尊敬长辈,待人热情的希望。
四、游戏:让座。
1.(播放歌曲《让座》)师幼一起坐车去森林玩。
2.半路有老爷爷、老奶奶等需要帮助的人上车(请其他老师戴头饰扮演),考考幼儿是否能从故事中学有所获,学会让座。
3. 离开活动场地。(森林到了,请小朋友一个跟一个下车。)
《坐上小汽车》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乘坐汽车时不随意按动车内按钮,不干扰成人开车,不把头和手伸出窗,开关车门时注意安全。
2.被困车内时知道及时呼救。
3.积极参加活动,感受户外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男孩被车门挤到手的图片、男孩坐在车内将头和手伸出窗外的图片、汽车内各种按钮的图片、男孩被困车内的照片。
2.节奏儿歌《宝宝坐汽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提问:
(1)你坐过车吗?坐过什么车?
(2)是和谁一起坐的?感觉好不好?
幼儿都高兴地讲述自己的乘车过程。
(二)了解安全乘车常识
1.观看男孩被车门挤到手的图片、男孩坐在车内将头和手伸出窗外的图片。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我们在开关车门时应该怎样做?在乘坐小汽车时怎样做才更安全?
小结:开关车门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和脚放到车门外,不随意开关车门。
如果车内有宝宝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安全座椅上;如果没有,就要提醒爸爸妈妈把车开慢一点。不要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这样做很危险。
2.观看汽车内各种按钮的图片。
提问:汽车里这些按钮你认识吗?他们有什么作用?我们坐车的时候能随意动这些按钮吗?为什么?
小结:汽车里的按钮都有各自不同的用处,小朋友在乘车是不能随便乱动按钮,千万不要干扰爸爸妈妈开车。
(三)学习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播放一段视频:炎热的夏天,小男孩被锁在了汽车内,车里又热又闷,小男孩满头大汗难受极了。这时候他应该怎样做?请你帮帮他。
与幼儿讨论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小结:我们一定要提醒妈妈爸爸,不要把我们独自留在车内。如果被困车内感觉不舒服,一定想办法呼救。可以按喇叭、用力拍打车窗等方法向路人求救。
儿歌
爸爸开汽车,宝宝不淘气,
开关车门时,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体,不能伸出去,
安全坐汽车,宝宝数第一。
(四)做游戏:宝宝坐汽车
教师:我是汽车小司机,欢迎小朋友们来乘我的汽车。
坐车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做文明小乘客。我们比一比谁做得好。
(老师做司机,小朋友排成一排做乘客。)
我们开车了,小朋友一起唱儿歌《宝宝坐汽车》:
爸爸开汽车,宝宝不淘气,
开关车门时,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体,不能伸出去,
安全坐汽车,宝宝数第一。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坐上小汽车》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特设计了这次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从左到右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能够正确使用序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3、启发幼儿能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小动物的`图片、汽车图片、自制车票、人手一份火车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汽车图片”。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呀!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乘着汽车去秋游了。
2、依次帮助小动物找座位。
师:看,谁来了?(小马)“小马小马,请你坐在第一”,小马夸赵老师有礼貌,我请小马上车的时候,我还有礼貌的说了一句话,“小马小马,请你坐在第一”,小朋友能不能有礼貌的把这句话说一遍?(幼儿说),小马听了好高兴啊!它说小朋友真有礼貌。------
(通过依次出示小动物的图片,一方面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在不经意间引导幼儿说一句有礼貌的话。在出示第二个动物时,我用了动作来表示该动物的某一特征,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枯燥的数学活动中学的有趣一点。)
(意见:应该给动物准备车票,这样就可以根据它们的车票来给它们安排位置,而且整个活动也可以以车票来作为载体,这样就更贴近生活。)
3、分别提问“小动物坐在第几个座位?或第几个座位坐的是谁?”
二、幼儿操作。
1、教师提要求。
A、幼儿根据动物身上的数字给小动物安排位子。
B、给小动物安排位子的时候要有礼貌的说一句话“,请你坐在第几”。
(幼儿操作时虽然事先提了要求,但是操作时幼儿好象根本就不理解,因此在提了要求的同时,教师还应示范,这样幼儿就跟容易理解。)
(意见:幼儿操作的学具应制作规范,如小动物身上的数字是不规范的,还应在数字后加个“座”。)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怎样有礼貌的把小动物请上车的,并使用序数词表示小动物的排列次序。
四、游戏“开火车“。
1、给幼儿发车票乘坐火车,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要坐在哪节车厢里。
2、开着火车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游戏“开火车”设计很好,教师在示范的时候也很清楚。)
评析:整个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老师模仿动物的特征有模有样,这样更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枯燥的数学活动中学的不那么无趣,枯燥,这样会使该活动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该活动可以以“车票”贯穿在整个活动中,以车票作为载体,新授时可以通过给小动物发车票,然后根据它们的车票来给小动物安排位子,这样就更容易让幼儿理解;在幼儿操作的时候,也可以给小动物准备车票,这样就和刚才的新授活动对应了;而且还和最后的游戏活动紧紧的相结合了。
《坐上小汽车》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的操作活动,准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4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里、外”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房子里面、外面的东西物质准备:图片:公共汽车、有小青蛙、小老鼠,小鸡、小鸭,大灰狼、狐狸的.图片、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坐汽车
1、教师出示公共汽车,(里面有小青蛙、小老鼠、小鸡,外面有小鸭、大灰狼、狐狸)画面上有谁?汽车里面有谁?有多少?汽车外面有谁?有多少?(幼儿完整讲述)
2、教师移动动物小图片:到站了,小动物下车了。现在汽车里面有谁?谁在汽车外面?
引导幼儿用“里、外”说一句话。是:想一想,你还看见过什么在“里”面或在“外”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认识里外。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看图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他们在哪里?认一认汉字“里、外”
2、给外面的东西涂色。请幼儿观察篮子里面和外面的实物,说说:“篮子里面有什么?外面有什么?请你给在外面的小动物涂上颜色。
三、活动评价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操作材料,教师和幼儿进行简单的评价,并带领幼儿读一读画面上的汉字。
反思:
本节课教态,语气自然,语调、语速适合与中班幼儿,运用多种游戏方法,如儿歌游戏《可爱的小动物》和游戏《动物汽车》,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学的既轻松又投入,也很感兴趣。在座位上还需调整,应避免游戏时拥挤的现象。
《坐上小汽车》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继续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
2、让幼儿体验关心老人、其乐融融的情景。
3、让幼儿学习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人手一册小图书、小蚂蚁的纸偶一个、故事中小动物的头饰、故事的.录音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1、用猜谜的口吻。让幼儿猜猜谁来了,然后出示“小蚂蚁:的纸偶,引导幼儿观察,感受小蚂蚁的小。
2、人手一本图书,仔细观察封面,知道故事的名称。
二、幼儿翻阅图书,记住故事里的动物,初步能看出它们在干什么。
三、师生共同阅读图书
跟老师一起边看书边讲,老师讲到哪里,就看到哪里,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1、小蚂蚁要到外婆家里去,在车站等车,汽车开来了,问:“车上坐着谁?”
2、小蚂蚁坐上汽车,汽车又到站了,上来一位熊婆婆,大家都给她怎样?(学讲短句:熊婆婆,请到我这儿来坐。)
3、小蚂蚁也给熊婆婆让座,熊婆婆说:“我坐了你的座位,你怎么办?”
(幼儿动脑筋想想,说说)
4、小蚂蚁坐在了哪里?
四、完整地听一遍故事录音,幼儿再次阅读。
五、引起幼儿表演的兴趣
让幼儿开展讨论:
1、你们喜欢小蚂蚁吗?为什么?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2、你们乘车的时候给人家让过坐吗?你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3、我们来表演小动物们在车上是怎样关心熊婆婆的,怎样给熊婆婆让座的好吗?
幼儿分别戴上小动物的头饰进行故事表演,老师在一边说旁白,边指导幼儿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