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预防近视活动教案

2023-12-17

大班预防近视活动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

  1、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近视的苦恼和造成近视的成因,掌握预防近视的方法。

  3、向学生进行用眼的卫生保健教育,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经历调查、搜集、整理信息、汇报交流近视的危害和造成近视的成因过程中,合作探究出预防近视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爱眼睛,保护视力。掌握预防近视的方法并养成科学用眼卫生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近视的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教学准备:

  1、课前了解眼睛的结构,调查家人、邻居、同学等近视的原因以及近视带来的不便。

  2、教学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课题:

  1、猜谜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愿意吗?“白天开门,晚上关门,仔细看看,里面有人,是什么呀?”(眼睛)(真聪明).

  2、游戏——《盲人画像》。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一个与跟眼睛有关的游戏。谁来?

  (一位学生上台表演)

  听老师讲规则:在做游戏前戴好眼罩蒙住眼睛,在老师准备的脸形图上贴上眼睛、鼻子、嘴。听清了吗?拿好卡片,开始吧。打开眼罩看看贴得怎么样?其他同学可以评一评。

  二、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一)近视的原因

  1、看动画片《强强的眼睛怎么了》

  提问:强强怎么了?(近视了).

  你是怎么判断他近视的?(生回答).

  师:是什么导致强强近视的?(也就是近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知识在小组中交流,各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汇报得最好。(小组活动,组长记录、汇报)(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师总结近视形成的原因(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相及打开课件)其实产生近视的原因很多,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素缺乏之外,更多的是不良的用眼卫生行为习惯所造成的。

  (1)读书、写字等学习习惯不好。

  (2)书本放得离眼很近。

  (3)采光、照明条件不好(过强、过弱、光源的光谱与太阳的相差太大)。

  (4)持续用眼的时间太长。

  (5)课桌椅的高度搭配不合适。

  师: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近视的人越来越多。但从正常的眼睛变成近视眼是有一定的过程的。我们先来看眼球结构图。

  2、课件演示“正常眼睛视觉形成示意图”和“近视眼视觉形成示意图”,明确近视的定义。

  3、从正常眼变为近视眼的过程。(看课件,听解释).

  一旦近视了,我们的生活学习都会受影响。下面有请小记者出场,请他采访一下我们班里近视的同学。

  (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从而懂得用眼卫生是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

  (二)近视会给你带来哪些危害及烦恼呢?

  1、小记者采访,请近视的学生回答。

  2、师总结近视给人带来的危害及烦恼。(出示课件).

  师:是的,近视会给人带来很多危害及烦恼。老师做了一下总结,请看大屏幕。(指名读)

  视力低下,眼睛经常干涩和疲劳,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质量。戴眼镜,会导致生活、工作的不便。

大班预防近视活动教案 篇2

  为落实区保健所工作计划,进一步有效控制我校学生的近视患病率,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生的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的近视眼防控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的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的近视眼新发病率。

  2、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导致的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的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坚持常抓不懈原则。把“防的近”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的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的近”工作的合力。

  二、工作要点

  (一)学校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的“防的近”工作小组,建立健全“防的近”工作制度,做到“防的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全面落实《学生的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的要求,做到责任到人,职责落实到位。

  (二)全面开展视力普查,建立学生视力档案。

  一年开展两次视力普查工作,为每个学生建立视力档案。对裸眼视力低于5.0的视力低下学生,要开展个体防控指导,加强视力下降预警机制,及时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早干预、早发现、早矫正、早治疗,不错过最佳视力保护时间。

  (三)大力开展预防的近视眼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爱眼意识和护眼技能水平。

  1、学校要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辟宣传专栏、组织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地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宣传《学生预防的近视眼基本知识和要求》,力争师生、家长对预防的近视眼基本知识知晓率和学生预防的近视眼行为养成率每年都有提升。

  2、学校要以《学生预防的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中的“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坚持做眼保健操”、“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保证睡眠、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定期检查视力,配戴合适的眼镜”这6大项知识要点为核心,大力开展“6月6日爱眼日宣传周”活动,有重点地、逐项深入地把预防的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传授给广大师生和家长。

  (四)开展科学研究,探索的近视防控有效办法。

  搞好宣传教育,普及视力保健知识和技能。通过健康教育课讲座、竞赛、板报、广播、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视力保健知识,提高学生、家长的预防保健意识,掌握防治方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学生户外锻炼,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认真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格执行市教育局下发的课程计划,控制考试的科目和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同时,积极争取家长配合,控制学生电视与网络的用眼时间。

  (二)要注重学生日常用眼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1、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做两次眼保健操,并建立检查指导制度,确保眼操质量。

  2、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写姿势,并经此项工作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3、学校每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眼操、读写姿势比赛,对优秀班级给予奖励,并在全校进行示范表演。

  (三)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1、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米的横行走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2、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3、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4、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5、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6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6、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7、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大班预防近视活动教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为单位,以保健所20xx—20xx学生体质检测统计数据为基础,遏制学生视力不良新发率的上升趋势。

  二、策略和措施

  (一)策略

  1、全方位地开展保护学生视力的宣传教育、使保护视力工作成为学校、家庭、学生个体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

  2、做好保护学生视力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措施

  1、加强保护视力的宣传教育。

  (1)将发生的近视眼的原因、的近视眼的危害、的近视眼的预防和矫治等方面的卫生知识,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各有侧重的进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2)教师要懂得防治的近视眼的知识,熟悉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人人担负起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用眼卫生习惯的责任。建议学校应将此作为奖励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

  (3)加强宣传工作,使全社会特别是家庭广泛地重视保护学生视力的工作。加强家庭的督促作用,建议学校每月都要进行防的近工作宣传,每学期开学都要进行集中宣教,深入开展保护视力的宣传活动。每年6月6日为“爱眼日”,学校能组织相关活动。

  2、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各校要制定本校的防的近工作计划,抓落实,抓实效,学年末做好经验总结)。

  (1)每学期至少进行视力监测一次,并将检查结果通知家长。认真做好患病率、发病率、恢复率等各类情况的统计分析,进行分档管理。

  (2)定期进行用眼卫生检查,随时纠正学生读写姿势,与家长取得联系,建议家长对学生多督促,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使他们自觉的注意用眼卫生习惯。

  (3)做好眼保健操的检查工作。

  (4)依据教育过程卫生的原则,按照动静结合,视的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好课程与活动。

  (5)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保证每周3学时体育课不能随意占用。

  (6)对教学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检修照明设备,黑板,规定板书要求(字体大小、整齐等),制定每月轮换学生座位的制度,及时调整课桌椅高度。

  3、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学习环境条件。

  (1)按照教育部《学生的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努力改善校舍环境及教室的采光照明条件。

  (2)逐步配齐和调整符合标准的课桌椅。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视力监测和技术指导。

  (1)根据国家疾病控制报表的要求,做好定点监测及报表的`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等工作。

  (2)定期监测与评估学校对学生视力不良的预防干预工作。

  5、卫生监督部门加强监督与指导。保健所结合体质监测和下校视导和科研工作,及时与学校交流经验,共同做好防的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