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真好教案

2023-12-15

树真好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散文诗《树真好》是主题《大树与小花》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散文简短,充满童趣,意境优美。而散文中的小鸟、小猫等都是幼儿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对象,贴近幼儿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容易被幼儿理解。中班下学期幼儿的思维想像能力开始萌芽,语言表达逐步增强。散文中的内容,能有效引发幼儿联想,从中了解树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基于以上原因我制订了以下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树的用途。

  3.尝试用“树真好,在树上干”的句式来表达。

  在活动中采取的教学策略:教与学互动的形式、注重整合意识、循序渐进的原则等,创设了宽松的语言环境,利用图画课件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拓展经验,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树的用途。

  3.尝试用“树真好,在树上干”的句式来表达。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欣赏散文,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树的用途。

  难点:尝试用“树真好,在树上干”的句式来表达。

  四、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立体树二棵、小动物若干、抒情音乐一首。

  经验准备:了解树的作用。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2.小结:树有这么多好处,“树真好”。

  (二)欣赏理解

  1.完整欣赏。

  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谁也在说树真好。(播放课件)

  散文诗里谁在说树真好?

  2.分段欣赏、理解内容。

  请你再来欣赏一遍。

  (1)小鸟为什么说树真好?

  (2)为什么树荫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树荫下可以干什么?

  (3)小猫为什么说树真好?

  (4)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谁坐上去呀?

  3.完整欣赏,表达意境。

  (1)边看图片,一边学念散文诗。

  (2)配乐朗诵散文诗。

  (三)拓展表达

  师:小鸟、小朋友、小猫、布娃娃都说树真好,还有谁喜欢树呢?在干什么?我们也来学一学诗歌里的句子说给好朋友听一听,树真好,谁在树上干什么?(幼儿分组)

  (1)请你们把想到的讲给你的好朋友听。

  (2)幼儿个别交流。

  小结:小动物们都喜欢树,树真好,松鼠在树上摘松果……

  (四)经验迁移

  1.树给我们和小动物带来了快乐,我们小朋友能为树做些什么。

  2.小结:我们一起来爱护树,让我们成为树的朋友。

  (五)延伸活动:人们为树做了什么,进一步激发幼儿爱护树的情感。

  看PPT:人们为树做了些什么?(园林工人为我园树木修剪枝叶等,以及师生共种树、保护树木的宣传等照片)

树真好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树真好,……”的句式描述动物、人类和树的关系,并能够用恰当的形容词修饰语句

  2、了解树的好处,萌发喜欢树的情感。

  3、知道不能爬树,增强安全尝常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树真好》PPT课件,动物卡片若干

  2、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自主表达。

  你们瞧,这儿树真多,你们喜欢树吗?为什么喜欢它呢?(树真好……)

  (二)欣赏散文。

  1、完整欣赏、理解内容。

  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谁也在说树真好。(播放课件)

  ⑴谁喜欢树?为什么喜欢树?(它可以在树上(下)干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分段欣赏、学念散文。

  请你再来欣赏一遍。根据幼儿的回答,尝试有感情地学念散文。

  ⑴“树真好,小鸟在树上做窝,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的叫”小鸟做窝后,它会怎么样?”

  ⑵“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荫,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大家吃得怎么样的?

  ⑶“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就爬到树上躲起来,气得大狗”大狗来追我的小帽,小猫怎么办?

  ⑷“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谁坐上去呀?

  3、完整表现,表达意境。

  (三)快乐游戏。

  1、树真好,想不想到树林里玩捉迷藏的游戏。我来扮演寻找人,请你们扮演躲藏人,我把眼睛闭上,请你们轻轻地躲到树林里。

  2、在树林里捉迷藏,感觉怎么样?那我们,好好夸夸大树的好吧。“树真好,我们在树下捉迷藏,大家玩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3、树真好,我们该为树做点什么呢?

树真好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感知散文诗的意境美。

  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联想、讲述。

  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树真好》PPT课件。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请幼儿看课件《树林》,并用谈话引出主题,导入活动。

  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大家都喜欢在树林里,说明我们的树朋友(教师竖起大拇指用动作提示,引导幼儿说出“真好”)。

  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句子讲述看到的内容。

  二、初步欣赏散文诗《树真好》。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树真好》的散文诗,听听这首散文诗里都说了些什么?

  三、再次欣赏散文诗,提问理解内容。

  1、谁说树真好?

  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

  他们为什么说树真好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教师配以课件再次朗诵散文诗一遍。

  结合PPT课件(根据幼儿意愿出示),提问:

  你听清了吗?先想说谁(哪张图)?

  l 鸟为什么说树真好?(它们可以在树上干什么?)引导幼儿学说第一句,先夸树真好,然后再说为什么说树真好 讲出来。

  l 我们全家为什么说树真好?

  l 小猫为什么说树真好?

  l 我和布娃娃呢?

  3、学习完整朗读散文诗。

  树真好,它让大家的生活充满乐趣,变得那么美好,让我们也一起来夸一夸。(引导幼儿看图有顺序地说。)

  4、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

  树真好,我们要用赞美的语气来夸夸树,赞美的语气是怎么样的?(要从心里说出来,脸上笑眯眯的,心里美滋滋的)

  四、联想、仿编散文诗。

  1、发散思维,讲述自己的想象。

  还有谁也会喜欢树呢?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请幼儿模仿“树真好……”的表达方式来表达。

  2、幼儿自由仿编、相互交流。

  五、延伸活动:

  树真好,现在我们就和我们的树朋友一起去亲近一下吧。

  采用课件欣赏和开放式的提问,让说说自己所看到的,然后引导到“树真好”的主题。

  欣赏散文诗,给幼儿一个完整的印象。

  分解散文诗的内容,从简单的人物入手,帮助幼儿学习分析、归纳这篇散文诗的几个要点(地点、人物、事件。)

  再次欣赏散文诗,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倾听。

  重点学习第一句,让他们说说鸟妈妈和小鸟怎么夸树的,为什么喜欢树,它们可以在树上干什么,然后让幼儿完整学说这样的句式,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学习用赞美的语气来夸树,表达自己对树的热爱之情。

  把主动性交给孩子,用问题“树真好,还有那些人和动物也会喜欢树呢?”把孩子们引入大胆创编的境地,发散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附中班散文诗: 树真好

  树真好。鸟妈妈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荫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大狗和小猫玩捉迷藏,小猫爬上大树躲起来,急得大狗“汪汪”直叫。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

树真好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欣赏散文,了解和树有密切关系的事物,进一步感受树的用途。

  2.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3.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乐观精神。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散文,了解和树有密切关系的事物,进一步感受树的用途。

  难点: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散文图片,散文磁带,自备一段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一,小朋友你们在这张图片上看见了哪些东西?(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说)

  (2)我们看到了一棵大树,那你觉得谁会喜欢这棵树呢?为什么?(引导幼儿用我觉得某某会喜欢这棵树,因为……的句式说)

  二、欣赏并理解散文

  (1)其实,这是一棵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树,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给大家带来了哪些快乐。

  (2)教师逐幅出示图片,请幼儿说一说从图片上看出树给谁带来了什么快乐。

  (3)下面,老师就把你们刚才看到的这些事情编成一首好听的散文《树真好》。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为什么说树真好呢。

  (4)教师合着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散文。

  你听到,散文中都有谁说了“树真好”?

  小鸟为什么说树真好?小鸟唧唧喳喳在叫什么呢?(由幼儿自由想象,答案开放)。

  为什么在树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如大树帮我们挡住了太阳,大树上还有树叶和花的香味)树荫下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

  小猫为什么说“树真好”?我们还可以和树做什么游戏呢?

  (5)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散文诗《树真好》,教师配乐朗诵。

  你能用散文中的话来说一说为什么“树真好”吗?

  下面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看着图片,一起来念一念这首散文。教师带领幼儿配乐朗诵。

  三、发现树的美好

  树真是一个不错的朋友,有它真好。那在你们平时的生活里,树是你的好朋友吗?

  它都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快乐?

  树真好,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树朋友,这样它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

  活动反思

  春天生机盎然,树是幼儿熟悉的事物,且幼儿对树很感兴趣。《树真好》是一篇较为简短的散文,散文中的小鸟、小猫等都是幼儿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对象,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树的用途,并能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尝试进行仿编,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根据目标,活动分为欣赏、朗诵、仿编几个环节,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抓住了语言活动的重点,节奏较为紧凑。

树真好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散文诗《树真好》

  活动领域:

  主要领域:语言 渗透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萌发热爱树的情感。

  2.欣赏散文诗,感受与体验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3.了解散文诗的主要内容。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引导幼儿萌发热爱树的情感。

  难点: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丰富幼儿有关树木的知识。

  物质准备:录像、歌曲音乐、视频课件、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3分)

  歌曲《顽皮的杜鹃》导入。

  提问:歌曲里面讲到了哪个小动物?它的家在哪里?(树上)还有哪些小动物是住在树上的?(毛毛虫、小麻雀等)

  小结:树是杜鹃鸟的家,还是很多其他小动物的家,它们在树上快乐的生活,树给它们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地方。

  (二)展开

  1.树的用途及与人们的关系。(出示各种树的DV录像)(9分)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各种各样的树)这些树都有什么用途呢?树那么好,你愿意跟它成为朋友吗?你愿意为它做些什么?(个别幼儿交流,幼儿说到用途的时候出示相应的图片。)

  小结: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树。它们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噪音、美化空间,为我们创造健康的环境;还可以制作各种类型的家具,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有的树还能结出各种果实,为我们提供水果和食物等等。树对人类和动物都有着很多好处,小朋友一定要把树当成我们的好朋友,关心爱护它们!

  2.散文欣赏《树真好》。(12分)

  (1)完整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诗《树真好》,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提问:听到这首散文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2)出示按照散文诗的内容制作的动态课件(有声音和影像),引导幼儿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①当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哪句的时候,教师出示相应的散文影像。例如第一句(课件内容:清晨小鸟的叫声、小鸟筑巢)。

  提问:你听到什么声音啦?小鸟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说话的?你听到这样的声音,看到这样的画面心情怎么样?

  ②第二句(课件内容:风声、沙漠和森林的影像)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沙漠上的风沙是怎样的?森林起什么作用?

  ……

  小结:这首散文诗给我们呈现了那么多美妙的画面,小鸟叽叽喳喳的在树上筑巢,风儿吵吵闹闹地与大树捉迷藏等等。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为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惊喜。

  (三)结束(6分)

  1.引导幼儿将自己续编的散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出来。

  2.活动延伸:联想、仿编散文诗

  引导幼儿说出树的用途(有的树的叶子或根可以做药材,供人们治病救人;有的树可以做成家具,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有的树还能够产树脂,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原料……)引导幼儿用“树真好,……”的句式来讲讲。教师将幼儿讲的师用笔在纸上画下来,帮助幼儿记忆创编的内容。幼儿可边朗诵,边做动作,一起朗诵仿编的散文诗。

树真好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愿意讲述树的好处,发展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理解散文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树木及小鸟、小猫小狗、小朋友、房子等图片,布置成美丽的树林。

  2、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电脑课件1-8,连续的配乐朗诵录音若干段。

  3、树杆、树冠,胶水、大副铅画纸每桌一份。各种可供选择的人与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4、电脑,下栽优美的音乐2段。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树林”参观。

  (1)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树林玩好吗?

  (2) 幼儿随优美的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树林。

  2、探索树林的秘密。

  (1) 师:美丽的树林到了,小朋友看到树林里都有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 讨论: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树林里玩?

  3、欣赏、理解散文诗。

  (1) 老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师:树林可真美,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尽情的玩耍,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树真好》的散文诗。(老师边连续播放课件)

  (2) (逐段放课件)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

  A、树真好,小鸟在树上干什么?

  B、树真好,他能挡住什么?

  C、树真好,……

  4、制作树林,体验树的多样性及好处。

  (1) 树真好,小朋友喜欢树吗?我们一起来做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很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来玩好吗?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干和树冠粘贴成大树,然后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粘贴在树林中。

  (2) 放配乐散文诗《树真好》的录音,幼儿自主操作。

  5、听音乐在美丽的树林里自由舞蹈。

  附:散文

  师:树真好,树林里可真美,让我们在树林里一起跳个快乐的舞蹈吧!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树真好,我家屋子清清爽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往屋里飘。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天好了,树下铺着阴凉儿,我和我的小猫咪,躺在树下睡午觉。

  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爬上大树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乱叫。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啊摇。

  树真好,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滚来滚去,跑跑跳跳。

  活动延伸:

  1、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的周围,让孩子们参观讲述。

  2、在自主活动中创编《树真好》。

  活动反思:

  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树的用途,并能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尝试进行仿编,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根据目标,活动分为欣赏、朗诵、仿编几个环节,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抓住了语言活动的重点,节奏较为紧凑。

  在课前我精心设计问题,对四个画面的提问都是都是不同的,如:“小鸟为什么喜欢树?还有谁喜欢树?为什么?小猫友为什么喜欢树呢?”等等。在幼儿用散文中的语言回答后让幼儿一起来学一学,自然流畅的让幼儿学说散文。

  在活动中,我对幼儿的回答及时作出回应。在提问“你喜欢树吗?为什么?”时,一个幼儿说:“树可以做桌子。”其他幼儿就跟着说“树可以做椅子” 等等,回答都局限在“树可以做什么”上,我马上回应:“都是树可以做成什么东西,那在树上、树下能做什么呢?”帮助幼儿回到活动的目标上。有幼儿说到:“ 树可以做碗。”我马上进行追问:“做什么样的碗?”帮助幼儿将话讲清楚。在幼儿说“树可以做鸟巢。”时,我马上问到:“鸟巢是什么做的?”让幼儿得到了正确的经验。在幼儿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我请其他幼儿帮助他,让幼儿在同伴互助中学会倾听他人、评价他人。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做一个细心的倾听者、敏锐的观察者、积极的促进者,适时地对幼儿的提问回以有效回应,引发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之间的多向互动。

  从活动效果来说,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兴犹未尽,观察、欣赏、记忆、想像、创编等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基本达到了活动目标。但是活动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

  作为散文欣赏活动,活动目标中要求幼儿欣赏散文,但按照活动设计,只是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散文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幼儿的整体感受太少。因此可在第一次欣赏时配上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很快的投入情境,欣赏后提问“你在散文里听到了什么?”让幼儿说说,不要求标准答案,然后“再来听听到底讲了什么?”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让幼儿来为树做点事,是为了让幼儿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目标,但在活动的组织上有些拖沓,而且整个活动的容量显得较大,所以可将最后一个环节放到延伸活动中,并将活动落实到实处,认课班级树,给它浇水、照顾它等,而第三个目标可渗透在前面的环节中。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充分挖掘活动中蕴含的价值,在理解的过程中渗透情感的引导。

  小百科:树是具有木质树干及树枝的植物,可存活多年。一般将乔木称为树,主干,植株一,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树有很多种。

树真好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中洋溢的对树的赞美和珍惜。

  2.体验、感受生活中有大树的美好,懂得爱护树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

  3.初步尝试朗诵散文诗了解重叠词: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清清爽爽。

  活动准备

  1.《树真好》教学挂图 3 幅。

  2.《树真好》教师教学资源。

  3.《树真好》语言 CD(盒带)。

  4.《人类破坏树木造成的危害》教师教学资源。

  5.轻柔的背景音乐。

  6.每个幼儿一套拼图。(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7.幼儿学习资源③第 1~3 页。

  活动建议

  1.观看人类破坏树木造成危害的课件,了解人类破坏树木造成的危害。

  建议提问:小鸟为什么没有了家,风沙为什么会越吹越大,我们可以怎样做等。

  小结:如果有大树就好了。有了大树,小鸟就可以在树上筑巢, 每天天一亮,小鸟就唧唧喳喳地歌唱;有了大树,就能挡住风沙,大风再不会吵吵闹闹地到处乱跑了。树可真好啊!

  2.合作拼图,感受大树的美好。

  (1)请幼儿通过拼图继续找出大树的好处。

  (2)幼儿拼图,给大家讲一讲拼图的内容,说一说大树的好处。

  (3)教师出示相应挂图,并尽可能用诗中的语言小结。

  3.借助挂图,教师配乐示范朗诵散文诗。

  (1)教师出示前两幅挂图,引出散文诗的题目。请幼儿仔细听, 思考自己喜欢哪一句,这一句是怎么说的。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示范朗诵散文诗。

  (3)请幼儿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集体学说。

  4.利用《树真好》课件,初步尝试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了解诗歌中的重叠词。

  (1)了解重叠词。散文诗里的小鸟是怎样唱歌的?(叽叽喳喳) 这样的词语叫重叠词。

  (2)播放课件,再次欣赏散文诗。请幼儿认真听,找出重叠词, 说一说是怎么说的,集体学说。

  (3)播放课件,师幼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5.发散思维,尝试仿编诗歌。请幼儿想一想,除了诗中说的,

  大树还有哪些好处,并试着用好听的语言说一说,可以加上合适的重叠词。

  ●活动延伸

  在阅读区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③ 第 1~3 页《树真好》。

  附:散文歌

  树真好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

  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树真好。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 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往屋里飘。

  树真好。天热了,树下铺着阴凉儿,我和我的小猫咪,躺在树下睡午觉。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 让我的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

  树真好。秋天的夜晚静悄悄, 只有树叶和微风在一起唱歌谣。

树真好教案 篇8

  教学意图:

  秋冬季节的树有了许多的变化,树叶掉了,变黄了,枯萎了,可是有的树叶依然是绿的,并没有掉落。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树真好》。旨在通过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来感受树木的成长特征,并且感受到树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了解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能跟据生活经验想象画面,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创编活动。

  3、进一步了解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4、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5、理解和欣赏散文诗《树真好》,尝试按散文诗的韵律复述。

  教学关键点:

  理解欣赏散文诗,按散文诗韵律复述。

  教学准备:

  各种常见的图片,常绿树,落叶树叶。

  教学过程:

  一、讲讲说说,周围的树

  1、 交流我们的周围哪里有树?

  2、 观察常见树种的图片:分辨这些树的不同,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小结:在我们的周围,路边,房前屋后都有树,这些树有的树叶是黄的,有的是绿的。

  二、共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1、冬天到了,哪些树的叶子都变黄,变枯了?(柳树,梧桐。这些在秋冬落叶的树叫落叶树)

  2、哪些树一年四季都是绿叶?(颜色深,表面光泽的叫常绿树)

  3、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小结:树分为落叶树和常绿树两种。秋冬季节叶子落的树叫落叶树,叶子不落的叫常绿树。

  三、学散文诗《树真好》

  1、边听教师朗读散文诗,边看图书。

  2、两两结伴观看图画书,讲讲说的好处。

  3、交流:我在散文诗中了解了什么?散文诗中是怎样说的?有哪些优美的词句,找到画面学一学这一段散文诗句。

  活动延伸:

  1、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的周围,让孩子们参观讲述。

  2、在自主活动中创编《树真好》。

  3、知识延伸,好书推荐。教师向幼儿推荐图画书《两棵树》。

  附:散文诗《树真好》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树真好,我家屋子清清爽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往屋里飘。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天好了,树下铺着阴凉儿,我和我的小猫咪,躺在树下睡午觉。

  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爬上大树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乱叫。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啊摇。

  树真好,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滚来滚去,跑跑跳跳。

  教师总结:

  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提供了许多树叶,让幼儿先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在活动中幼儿能够找出落叶树和常绿树,因为是南方,常绿树比较多,比如柳树,在北方应该全部落了,可是在南方到现在还没有落下来。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诗歌《树真好》,让幼儿讲讲说说诗歌的内容。幼儿能够根据图片的内容说出树的好处,并且能够感受到诗歌的优美。

  不足之处:

  对于常绿树和落叶树教师的概念还有些含糊,不能够很清楚的分辨他们的区分。如果在孩子们回答的同时出示图片就可以丰富幼儿对树的认识,加深幼儿的印象。

  重构:教师应该根据南方季节的特点总结出常绿树落叶树的区分,幼儿也能够得到相关的经验。因此,生活化的课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鼓励幼儿自发的、持续的和深入的探究,把幼儿看做是有巨大潜能的个体,有智慧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