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

2023-12-12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授: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

  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

  列方程: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可得。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通过分析,列出方程:13+x=(45+x)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

  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45+3)=×48=16,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3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这种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这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可以据此检验一下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问: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为“二分之一”,那么答案是多少?动手试一试,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

  同样,用检验的方法也很难得到方程的解,因为这里x的值很大。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数,该从何试起?如何试验根本无法人手,又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五、作业。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 篇2

  一、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

  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教学过程:

  1、引入:(1)幻灯投影P2的彩图,利用现实生活的背景让学生说出熟悉的几何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2)展出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的模型,让学生分别说出这几种几何体的名称。

  2、过程: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然后学生回答。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棱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老师巡场指导。

  (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并对每一种答案再交由学生共同讨论它的正确性。

  (4)幻灯演示,棱柱的两种类型:直棱柱与斜棱柱,一般棱柱仅指直棱柱。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对以上几何体进行分类:

  (1)按底面

  (2)按侧面

  学生上台动手将这几种几何体进行分类,老师让学生试着说明归类的理由是什么?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都应用鼓励的目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3、议一议:

  投影P3的图片让学生感知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角,可能是书房的一角可能是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分组讨论:

  (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

  (学生在回答桌面时老师应指出桌面是指整个层面)

  (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挂篮球的网袋是否类似于圆锥?为什么?

  (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

  (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

  4、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与球。

  5、小结:

  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感知不同的物体体验现实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几何体,几何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也学会简单地区别不同的物体。

  6、作业: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 篇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我担任的数学教学工作。七(5)班共有50名学生,通过小学的升学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好,不及格的同学较少;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在近日的学习中,后面的学生掌握的非常不好,可能是刚开学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或初中知识比小学的难度大一些。总之,我会和孩子们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教材基本结构分析

  本学期初一数学教学工作共分为6章。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代数式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1、利用图形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并能字母表示算式,初步认识角并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总之在每一章中都要与学生一起认真的来研究学习。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5、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全面发展。

  6、在教学中注意既要使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7、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

  8、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进步。

  9、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涵的潜能,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一点小进步。

  五、教学进度安排: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能力: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小学的时候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

  2.学生设疑

  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提问

  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

  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

  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

  ③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④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⑤棱柱的分类

  ⑥几何体的分类

  4.学生自探(并有简明的自学方法指导)

  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物体那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

  说说它们的区别

  二、解疑合探

  1.针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特征的认识不彻底进行再探

  2、对这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的分类

  2.活动原则: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

  三、质疑再探:

  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请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活简单基本的几何体,并说说其特征

  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

  (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

  3.课堂小结

  4.作业布置

  五、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