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23-12-12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1、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3、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教学重难点

  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媒体准备使用

  准备“爬山虎”图片,提前布置学生观察感兴趣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自由读记,标出本组所学生字。

  ⑵小组读认,读中正音。

  ⑶全班交流读,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听写词语,注意书写正确规范。(自我表现)

  4、选择两个词语造句。(小组交流)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意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疑说话:

  ⑴提出不懂的词语,共同交流解题。

  ⑵自由选择一组词,说一段话。

  三、我的发现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2、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细腻之处。

  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分角色读“小林”“小东”的话。

  5、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课后从其他阅读材料中摘录类似的语句,积累在摘抄本上。

  四、成语故事

  1、认识事物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学生通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4、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明白“观察”与成绩的必然联系。)

  5、交流成语含义。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日积月累

  1、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作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

  2、学生小组内读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老师巡回倾听,给予帮助。

  3、抽读正音。

  4、细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

  5、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6、拓展:课后有兴趣的话,用一种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说两句话。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林是什么颜色的吗?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林吗?激发学生兴趣。

  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板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你喜欢海南的红树林吗?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指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树林的?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喜欢红树林的理由吗?

  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

  4.指导朗读:美读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1、摘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

  第二课时

  一、总体把握:

  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红树林的景色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红树林的认识和理解。

  二、内容探讨:

  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

  四、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

  板书设计:

  红树林

  神奇

  美丽

  奉献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篇3

  1、学习本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1、句子,理解爸爸和“我”的两句话的含义,明确做人的道理。

  2、学习本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回忆一下,作者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板书:种收吃议

  二、读文明理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议花生这一部分。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议花生部分,可以分角色读,可以出声读,可以默读,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少字,不唱读。

  思考:作者一家人是怎么议花生的?

  2、你喜欢谁的议论?为什么?

  相机引导理解:

  投影出示:

  A:“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父亲把谁和谁联系起来了?为什么要我们像花生?

  为什么说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父亲的话是不是说不要外表美?

  你从父亲的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知道今后应该怎样做?

  作者懂得了父亲的话没有?他是怎么说的?

  B:“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理解“有用”对谁有用?

  “讲体面”“只讲体面”怎样理解?体面要不要讲?

  你见没见过只讲体面的人?

  C:父亲让我们做什么样的人?在正确答案后划“?”。

  (1)虽然外表好看,可是没有实用。(  )

  (2)虽然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

  (3)外表好看,更有用。(  )

  (4)外表既不好看,又没有用。(  )

  在生活中有没有像花生那样的人?举例。

  这篇课文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方法就叫“借物喻理”。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事物能给我们启迪,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谁能举这样的例子?

  3、小组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4、找一组同学汇报朗读。

  三、梳理全文,分清主次。

  1、本课按叙述的顺序依次写了种、收、吃、议,为什么把“议花生”做为重点?

  2、次要内容可不可以不写?

  今后在写作文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四、明理导行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2、谁愿意毛遂自荐?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喜欢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