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023-12-11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年、卡、几、声、油、已“6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要相互关心、友好。

  重点难点:

  1.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2.了解动植物形状和颜色的相关特征;体会人与人相互关心、友好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诱发质疑。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6贺年片。

  2.识记生字。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形成初步印象。

  2.学生借助拼音对照插图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3.把自己找出的生字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同学相互正音。

  4.教师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谁给谁送贺年片?

  三、精读课文,探讨刚才提出的问题。

  1.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读书,边读边把重点词句铸上记号。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不懂的问题也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3.全班交流读懂的内容。

  ⑴小猫是怎样写贺年片的?

  ⑵小猫在上面写了什么?

  ⑶小鸡是怎样写贺年片?⑷朗读小鸡写的话,体会关心、想念、祝贺的情感。 四、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五、课堂拓展。

  小鸭、小狗、小马也给朋友写贺年片,它们会怎样写呢?

  六、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小动物之间的友情,还让我们认识了它们脚的特征。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制作一张贺年片送给你的小伙伴,把新年的祝福送给他。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2

  日 月 明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木、林、土、力、心”5个字。

  2.让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汉语拼音识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形象揭题,趣味认字

  (一)出示“一轮红日”图及汉字“日”。

  谁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这个字谁认识?

  (二)出示“一弯月牙”图及汉字“月”。

  看图,读字。

  (三) “日”和“月”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字:板书“明”

  1.谁认识这个字?谁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2.“日”和“月”都是非常明亮的,因此“明”就是指很亮的意思。

  二、举一反三,自学生字

  (一)像这样有趣的字还有很多,出示树木的图片,双木林,三木森。

  (二)学生自学其他生字,同桌可以讨论。

  (三)找一名学生做小老师,汇报学习情况。

  三、诵读儿歌,巩固认字

  (一)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师生用对口令的形式读。

  老师:日月

  学生:明

  ……

  (三)同桌对读。

  (四)背诵。

  四、扩词造句,拓展认识。

  (一)投影出示:“读读想一想课后的词。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仿照课文,将这四组字编成一段小韵文。

  (三)四人小组组合,试着把以前的这些有趣的汉字编成儿歌。

  (四)用本课生字扩词。”明、尘、森、众“。

  五、指导书写

  (一)自由描红,了解字的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指名说写好这三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三)练写。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3

  一、课前谈话。

  1、谁去过华山?想看看华山吗?

  2、课件播放一小段表现华山高的录像。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咏华山》。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二、复习。

  ⒈认读词语。

  ⒉听配乐朗诵。

  三、读讲课文,品味华山的高。

  ⒈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多媒体出示图一,指导看图,引导学生用“什么时候,谁去干什么?”句式说图意,课文是怎样写的?

  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⑶了解叙事方法。

  ⑷练说:你能用“什么时间,谁跟谁去干什么”说句话吗?

  ⑸齐读第一自然段。

  ⒉精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自由读这两节课文。

  ⑵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多媒体出示图二,指导看图。

  ②设疑:爬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呢?

  ③指导朗读.

  ④此时,他们会发出怎样的惊叹?

  相机出示句二、句三:啊!华山真高哇!竞读齐读

  ⑤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相机出示句四、句五。

  a指名读句子。

  b质疑问难。(多媒体出示图二,指导看图理解)

  c设疑:从这两句话,你品味出华山的什么特点?

  d齐读句子。

  ⑥谈话:相机出示句六。点拨:“情不自禁”

  ⑦学习古诗:

  a指名读。

  b小组学习:要求: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请找出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找一找,并用划出。(师巡视)

  c指名读句子,点评。

  d质疑问难:

  e诗文分组对照对应朗读。

  f指导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义。

  g竞读古诗。(评价)

  ⑶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多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点评),表演读。

  ②延伸:这首诗好在哪?这孩子是谁?当时几岁?

  ⒊齐读第四自然段。相机进行思想教育

  四、课中巩固

  ⒈竞赛背古诗。

  ⒉课外延伸:

  ⑴多媒体出示动画:欣赏华山的风光。

  ⑵收集有关华山的资料。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