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公园的教案

2023-12-10

逛公园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行驶时都有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规则。

  2、使幼儿懂得人们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3、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交通标志。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

  ①小环境布置一幅“热闹的马路”的主题墙饰。

  ②室外创设一条“模拟马路”。

  2、知识准备:

  ①幼儿对马路上的标志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②幼儿已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3、物质准备:马路范图一张,小老鼠开车卡片一张,常见的交通标志一套,“人、汽车、自行车”等标志人手一个。

  活动指导:

  1、故事引入。以故事《乡下老鼠逛公园》引入,认识各种标志。

  2、认识标记。以帮小老鼠的忙,逐一出示标志,提问: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画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3、游戏:我指你说。师指出某一标志,让幼儿说出该标志所代表的意思。

  4、游戏:过马路。让幼儿挂上各种标志(人、或车)扮演各种交通工具,在模拟的马路上,亲身体验各种标志的作用。

  附:故事:

  乡下老鼠逛公园

  有一只乡下老鼠新买了一辆小轿车,他整天开着它东逛逛西玩玩的,有一在路上,他听见松鼠们在议论城里的公园可漂亮了:有成排的大树,五颜六色的鲜花,穿梭的人群,迷人的音乐会,还有香甜的蛋糕和诱人的饮料……他就想到城里的公园去看看了。

  于是,乡下老鼠开着小轿车进城了。城里的一切让乡下老鼠看得眼花缭乱:马路上各种车子开得飞快,人们在马路中间穿来穿去,喇叭不停地响,车子不停地动,城里的路上还挂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标志。乡下老鼠想:我到底应该走哪条路才能到公园呢?算了,我就随便走一条吧!

  想到这,乡下老鼠也开着车向公园的方向走去了。他刚驶入一条路口,就被一名交警给拦下了,“什么事?”乡下老鼠问,“小老鼠,你违反了交通规则,这条路禁止汽车驶入。”“你看”,交警指着告示牌说“你应该罚款5元”,小老鼠交了钱,又从原路退回,继续往前开,可一会儿又被交警拦下了,“又怎么了?”小老鼠又呐闷了,“小老鼠,你闯红灯了,这是提醒你注意信号灯的.标志,你怎么没注意看标志呢?”“罚款5元”。又被罚了5元,小老鼠继续往前行,他提醒自己,这次我要注意看信号指示了。“咦?这是什么标志呢?噢!叫人不要带小号的,幸亏我没带。”小才能鼠继续往前行,前面有人,“嘀……”小老鼠按了下喇叭,又被罚款了,原来刚才那标志是禁鸣喇叭的。

  一路上,小老鼠因为不认识城里的各种马路标志,一直被警察罚款。到了公园门口,小老鼠的钱都被罚光了,没钱买票,乡下老鼠抱怨了:“唉!城里的规定真多,路上到处是标志,可我又不懂,到处被交警罚款,钱都被罚光了,现在没钱上公园了。”

  “噢!是这样子的呀,城里人多,车多,有了那些标志才能使人、车各行其道,走得又快又安全呀。”公园管理员说。

  “可是我都不认识,怎么办呢?”

  “这样吧,我们城里幼儿园的小朋友可厉害了,都认识这些标志的,让他们教你吧!”

  公园管理员带着小老鼠来到了幼儿园。

逛公园的教案 篇2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乡下老鼠逛公园》引入。

  1、提问:小老鼠为什么会没钱上公园?

  2、它为什么会被罚款?

  二、认识标记。

  1、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画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三个标志)

  2、这些标志有什么不同?

  3、认识一些其他标志。

  4、为什么要在路上放置交通标志

  5、游戏:为新城贴加标志

  1)出示一张大地图,引导幼儿先细致的观察,在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给其在多个恰当的位置贴上恰当的标志,使这个"新城"变的有序,为人们提供方便。

  2)交流结果

  延伸活动:过马路。让幼儿扮演各种交通工具,在新城的马路上,亲身体验各种标志的作用。

  这一环节是为标志的引入作铺堑,让幼儿对标志有一个初步概念。

  这一环节是落实目标三,以帮助小老鼠的忙为前题,认识标志。让幼儿知道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行驶时都有特定的范围和特

  定的规则,使幼儿懂得人们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学会怎么样辨别标志。

  经验迁移,在对标志的`认识后,同时要学会运用,让幼儿了解标志必需放在相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需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在幼儿的生活中到处有规则,如区角规则,游戏规则等等,本次

  活动是让幼儿了解在社会中也同样存在着许多规则,只要人们共同来遵守这些规则,这样社会就会井然有序,如知道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行驶时都有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规则,人必须自觉遵守,而这些规则都是由各种不同的标志来体现,标志是城市生活中不缺少的符号,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农村的孩子对于标志比较少见,我以此活动为切入口,通过活动后让幼儿能够关注其他生活中的标志。

逛公园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2、圆圈行进走时,注意与前后的同伴保持适当的距离。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站成内、外两圈的对形,学习内外圈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走。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幸福拍手歌》边律动。

  2、什么是幸福的事?(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胆表达)

  3、小结:是呀,生活中有许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二、学唱《逛公园》

  1、倾听师边范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范唱歌曲,边唱边按歌词的内容依次指图中每个角色,并按音乐节奏轻轻摇动。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唱到弱起后的重音时,用较大幅度的动作暗示幼儿此处的唱法。

  三、学玩音乐游戏

  1、师边讲解边与部分幼儿合作,示范请朋友的方法。

  2、教师:现在我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了,我请到谁,谁就跟在我后面走。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在幼儿围坐的半圆形内侧,按顺序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走动,当唱到第一段的`最后"爸爸逛公园"的"园"时,用左手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请他扮"妈妈"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第二段结束的前一句时,教师停下来提示幼儿:该"妈妈"来找小弟了。然后帮助"妈妈"在唱到第二段的最后一拍时,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最后一段开始时,扮"小弟"的幼儿任意指一个人扮"小猫",大家停下脚步,一同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想一下:在唱到什么地方时,就要请下一个小朋友了?

  4、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讨论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家庭人员同去逛公园,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逛公园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游戏中学习唱准歌曲的弱起小节。

  2、尝试用音乐方式与人交流。

  3、学习顺向和逆向行走。

  活动准备:

  1、歌曲《逛公园》。

  2、爸爸、妈妈、小弟、小猫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听音乐,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大意。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吧。

  2、歌曲里有哪些人去逛公园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那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一听到底是不是这几个人在逛公园。(再次听歌曲)。

  4、师:歌词里有爸爸、妈妈、小弟、小猫。那现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按逛公园的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排列图片)。

  二、 学唱歌曲。

  1、那现在我们就跟着录音机一起来演唱歌曲。(师幼一起演唱数遍)

  2、加入动作表演唱。

  三、 游戏“逛公园”。

  1、请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站在中间扮“爸爸”,音乐开始时幼儿边拍手唱歌,边顺时针方向向前走。教师则沿逆时针方向边走边拍手唱歌。第二段歌词开始后,“爸爸”从圈上请一个女孩出来当“妈妈”,两个人同时边拍手边走。第三段同第二段。最后一段“小弟”从圈上拉一个人到中间做“小猫”,大家边唱歌,边用手指着“小猫”。唱完后,“小猫”大声说:“喵,我现在就去抓老鼠。”说完,就去抓圈上的人,圈上的小朋友迅速跑回座位。

  2、指导幼儿玩2-3遍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应注意提醒幼儿保持圆形队形。

  四、 活动结束。

  邀请配班教师等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