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健康教案:保护眼睛

2023-12-10

大班的健康教案:保护眼睛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幼儿认识眼睛构造、用途。

  2、教育幼儿保护眼睛,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3、引导幼儿学习缓解眼睛疲劳的保健操。

  4、了解生病的症状,知道生病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眼睛的构造图,故事眼镜和鼻梁,幼儿不良行为的情景图(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师的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二、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2、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三、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保护眼睛的办法。

  1、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

  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2、欣赏情景表演或看图片

  (1)小朋友在用脏手揉眼睛。

  提问: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小结:小朋友的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如果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生红眼病,我们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手绢或者卫生纸擦。

  (2)小朋友头趴在桌子上画画。

  提问:这个小朋友哪个地方做的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平时还要注意什么事情?

  小结:看书、画画时眼睛不能距离纸太近,也不要躺着看书,否则容易得近视眼。我们要在看书画画时抬起头,眼睛离开约1尺的距离。平时还要注意不要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看书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锐的东西,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物。

  四、引导幼儿做简单的锻炼眼睛的保健操。

  1、教师示范眼睛保健操眼睛向上和向下、向左、向右看,然后向上、左、下、右转动,用手指轻轻按摩眼睛周围的肌肉,按摩眼睛上面的肌肉、下面的肌肉、太阳穴等。

  2、幼儿在轻音乐的伴随下和老师一起做眼睛保健操。

  附故事:眼镜和鼻梁夜深了,大家都睡得很香,只有明明脸上的鼻梁在轻轻地抽泣:"疼,疼,疼死我了!"他边哭边揉着红肿的鼻梁,"谁在哭?"耳朵问,鼻梁哭泣着说"明明的眼镜整天压在我的身上,我的身上又红又肿。"耳朵气恼地说:"讨厌的眼镜每天挂在我的身上,又沉又重,难受极了!我们找他评理去!"耳朵和鼻梁怒气冲冲地找到桌子上的眼镜:"眼镜!你为什么整天都要挂在我们的身上,又沉又重,难受极了!"眼镜理直气壮地说:"是主人把我戴在你们身上的,你们要为我服务,累也是应该的!"……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吵起来,耳朵和鼻梁气急了,他们要报仇!

  第二天,明明在放学的路上边走边看书,突然鼻梁一耸肩,耳朵连忙弯弯腰,明明的眼镜就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打碎了。明明没有了眼镜什么也看不见,不小心撞在了树上,鼻梁肿了,流出很多血,耳朵也很心疼,眼睛说话了:"不要埋怨眼镜,都是明明不爱护眼睛让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才请眼镜来帮忙,大家要互相帮助,提醒明明爱护眼睛,天天做眼睛保健操,摘掉眼镜,大家都会很开心!"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是:

  1、指导幼儿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2、懂得爱护眼睛。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这节课我共分四方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幼儿观察了解眼睛,了解它的用途。用亲身体验的方式,知道眼睛的重要性。用播放课件判断正误,了解不正确使用眼睛的害处。在播放课件时,幼儿都能积极的举手告诉我这些行为的对错,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对于这些东西是十分的熟悉的;并对它们的用途也是比较了解的,大多数的幼儿一次就把所有答案都说出来了,但是对于他们的共同之处幼儿的回答就不太完整,虽然知道但是不能用一个较好的词语来进行概括,从这里我发现我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词汇还是不够丰富需要加强。

  在第二环节中主要让幼儿交流生活中使用眼睛不当造成伤害的一些体会。幼儿都积极的说了一些自己使用过的不正确方法。有躺着看书,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等,幼儿的知识经验还是较丰富的,有些我也没有马上想到,但是幼儿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还对我说了很多发生在他们自己或者周围人身上的一些伤害事故,从中不难看出现在的幼儿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他们都能对这些事情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进行分析,了解受伤的原因。

  通过上这节课,我知道我准备的还是不够充分,我听取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建议,积极吸取经验,谦虚请教,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如果再让我上一次,我会努力学习,精心准备,把课上的更精彩!

大班的健康教案:保护眼睛 篇2

  “眼睛与眼镜”系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四节内容。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把眼睛作为一种像照相机那样的光学仪器,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疾的原因及矫正方法,主动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使学生获得一些实际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

  《眼睛和眼镜》的教学设计

  眼睛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的拓展,眼镜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感受“物理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节课程在学习中要用到实验、分析、推理等多种方法。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设计的基本是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教学目标上,通过物理知识在眼睛上的应用,力求达到学生能自觉地、科学地保护自己的眼睛的目的。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的有关眼睛和眼镜的知识,而且更加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探究方法的学习,不仅关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且更加注重培养人的科学素养。

  由于眼睛和眼镜学生很熟悉,所以从歌曲引入尽量简洁,直接过渡到对眼睛的学习,通过观看牛眼照相机的视频,为分析出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教师用自制的水透镜模拟晶状体的演示,知道晶状体的形状对观察景物的影响,体会人眼是相当精密的器官,进而指出眼睛是一架精密的可自动调节焦距的照相机;通过学生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研究和矫正方法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增强探索知识的能力。因考虑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物理,科学探究能力较差,所以在设计中尽量减小探究难度,本节课以评估与交流环节为重点,达到探究目的。

  物理来源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教学中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自己交流不良用眼习惯是造成近视的原因等,力求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不正确用眼的行为,使学生学会正确用眼,在学习生活中将爱眼成为一种习惯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任务共分为: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正常的眼睛调节、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和保护眼睛四个部分。对于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和正常眼的调节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理解上有困难,教学中多采用模拟的方法使学生在头脑中获得丰富、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是本节课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把科学探究的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形式,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的方法,找到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科学用眼、保护视力这一部分应作为本节课的`最终目的,学生学习完本节课后能主动将爱眼成为一种习惯。

  学生对眼睛和眼镜较熟悉,生物课上已经对眼球的结构、近视眼和良好用眼习惯有所介绍,所以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已有良好的基础。从物理的角度了解眼睛,了解正常眼睛的调节对于刚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较大难度。由于学生刚接触物理,对于科学探究能力较差,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待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 科学用眼习惯的养成

  难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护眼常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晶状体的形状对观察景物的影响”的演示,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眼睛。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法】启发提问、分析归纳和实验探究相结合。

  【学法】实验法、推理法与合作学习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激光演示仪、自制水透镜、凸透镜、光屏、蜡烛、眼球固定板各一个

  学生用(2人一组):凸透镜、光屏、蜡烛、眼球固定板、火柴各一;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凹透镜各两个

  【教学课时】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