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郊游教案

2023-11-30

一起去郊游教案 篇1

  班级:大班、小班

  活动目标:

  共性目标:通过大带小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分层目标:

  大班目标:激发幼儿的创意想象拼摆出不同的山洞造型,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发展幼儿相互合作、相互谦让以及大班幼儿的示范带动作用。

  小班目标:通过大带小的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大班幼儿的模仿力以及幼儿的钻爬能力。

  活动准备: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见面打招呼

  介绍每组的爸爸、妈妈与宝宝。

  一起去郊游:提醒爸爸妈妈照顾好宝宝。

  1.怎样走过有荆棘的小路。

  2.怎样躲过大风?怎么保护宝宝避雨?

  3.郊游的路上有水坑,宝宝与爸爸妈妈应该怎样过去?

  4.全家用力爬大山。

  二、终于爬过大山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玩个什么游戏?

  引出钻山洞的游戏。

  1.单组“家庭”宝宝搭山洞,宝宝钻山洞。

  2.为每组家庭的山洞拍照,教师并用图谱小人记录下来。

  小结:幼儿用身体搭出不同造型的山洞。

  3.请一位宝宝选择一种山洞其他的“爸爸妈妈”集体为宝宝搭好山洞让宝宝集体钻山洞。

  小结:在钻山洞时存在哪些山洞是不安全的,提醒宝宝要注意安全。

  4.请宝宝们选择一种最安全的山洞供所有的宝宝钻。

  三、放松整理

  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这么多游戏都累了,请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放松一下吧,爸爸妈妈也要轻轻为自己的宝宝放松一下吧。

  四、结束

  育英旅游的团员们,瞧!前面有好多漂亮的鲜花,我们一起去采花吧。

一起去郊游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近期,本班开展“汽车滴滴”的主题活动。部分家长反映---带幼儿外出时,幼儿会在路上东张西望、追追打打;过马路时很多幼儿驻足不定,不知所措;缺乏交通规则意识;为让幼儿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让孩子真正地走进社会这个大家庭。同时结合《指南》中“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的兴趣,让幼儿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的内容含义。为此我选择并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体验做文明人的成功感。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并遵守交通规则。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生活中知道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难点:认识三种不常见的交通标志(禁止停车、禁止通行、掉头)。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如:人行横道、红路灯、左转弯、右转弯、停车场)

  物质准备: 《去郊游》视频、交通标志图片、创设《我们一起去郊游》的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播放多媒体动画,引发幼儿认识交通标志的兴趣。

  师:今天裴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看的动画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基本部分:

  1.提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做?

  2.出示视频中的交通标志

  教师提问:你认识图中的那些交通标志?

  (1)教师出示PPT让幼儿进行操作,并说出认识的交通标志。

  (2)图中还有一些交通标志,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讨论。

  3.再次观看视频,让幼儿进行讨论。

  师:视频中又出现了哪些交通标志?

  (1)教师出示PPT,展示不常见的交通标志。

  (2)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讨论。

  4.情景体验:《我们一起去郊游》

  教师为幼儿创设郊游的情景,幼儿扮演司机,根据出现的交通标志作出相应的反应。

  结束部分:

  讨论:看到认识的交通标志,我们应该怎么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PPT的形式,给幼儿直观的视觉体验,并通过情景体验,请幼儿扮演司机看到交通标识作出相应反应,幼儿的兴趣很高。在本次活动中有所不足的地方是交通标识和道具的准备不够充分,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进行扮演,效果会更好。活动后我会把相应教具放到相应区域,方便幼儿在日常的区域活动中进行游戏。

一起去郊游教案 篇3

  一、设计思路:

  在开展《春天来了》主题活动,去春游对孩子们来说是多么的快乐,本次活动围绕去郊游展开,设计小动物去郊游的课件,通过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小动物都出来玩了,小鸭遇到了小青蛙,后又来了小兔,他们三个喜欢春天美丽的景色,一起去郊游的故事情境,吸引幼儿,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二、内容与要求:

  1、在看看、说说、做做中感受春天出游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体验结伴出游的乐趣。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故事课件,理解故事,感受春天出游的乐趣。

  难点:通过活动,体验结伴出游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课件:一起去郊游

  环境:幼儿园花园。

  五、活动流程:

  回忆导入——故事欣赏——体验感受。

  1、回忆导入

  师:前几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春天了,知道春天可美了,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幼儿回忆交流。

  2、故事欣赏:

  课件播放,主要提问:

  春天来了,池塘里来了哪些朋友?

  小鸭说了什么?

  小青蛙喜欢春天吗?

  小兔喜欢春天的什么?为什么?

  过渡:他们三个好朋友要一起去郊游了,你想不想带上你的朋友一起去春游?

  3、体验感受

  春天了,我们也去郊游吧!

  带上你的好朋友,手牵手,一起去幼儿园的花园里游玩。

  感受春天花园的美,与同伴一起说说唱唱,感受其乐趣。

一起去郊游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的方法。

  2、利用线索和已知条件对人物进行点数,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教具:PPT课件

  幼儿学具: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

  重难点:

  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

  利用线索和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和推理。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场景中进行点数

  (一)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小兰,看看小兰在干什么?(根据小兰眼睛上蒙着的布条说出大家在玩捉迷藏)演示PPT1

  1、看看小兰的朋友们躲在哪儿了?(大树后1个、房子里3个、草丛里2个)

  2、演示PPT2:

  (1)、引导幼儿根据露出来的部分确定人数。

  (2)、幼儿找到一个,在这个人躲藏的地方画个圈——作为标记。

  (3)、引导幼儿先数目测数群再接着数。)

  小结:先数大树后面和草丛里的小朋友,再接着数房子里的,这样就不会漏掉了。

  (二)一共找到6个小朋友,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6)

  小结:人物(东西)多的时候或者看不清楚的时候,可以一边数一边做一个标记,这样就不会多数,也不会漏数了。还可以先数一部分再接着数,这样也不会数错了。

  观察重点:幼儿数数的能力和形式(目测、点数、接着数),知道标记的作用。

  二、利用线索对人物进行点数

  (一)今天小兰跟好朋友一起去郊游,他们先来到游乐场里,看看他们在玩什么?

  1、演示PPT3(出示一堆摆放杂乱的鞋子)玩这个游戏是要脱鞋子的呢?你知道是什么游戏吗?

  2、只有这些鞋子,你能数出有几个小朋友在里面玩吗?(乱七八糟,数不清楚怎么办?把相同的鞋子整理好对对齐)

  3、把这些鞋子对对齐,看看找对了吗?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双鞋?猜猜有几个人?

  4、两只鞋子为什么只数“1”?

  小结:一个人有2只脚,要穿一双鞋,所以要一双一双的数。以后脱好的鞋子要记得对对好放整齐哦。

  (二)看看,小兰和好朋友到底在玩什么?是6个人吗?你们真厉害,光看鞋子也能知道有几个人。演示PPT4(海洋球场景)

  观察要点:知道一双鞋子对应一个人,尝试一双一双数鞋子。

  三、分析推理确认人数

  (一)郊游真开心,小兰拍了很多照片,看看他们在哪里拍了照片?(熊猫馆PPT5)

  1、观察分析,熊猫馆里一共有几个拍了照片?(点击熊猫馆前的照片,共二张照片。)

  3、有的人说3个人有的人说4个人,到底有几个人去了熊猫馆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演示PPT分别在小兰和同伴身上贴上数字标记。)

  小结:小兰分别跟两个同伴一起拍了照,小兰拍了两张照片,只能算一个人,用数字做标记可以帮助我们数得更清楚。

  (二)幼儿操作:

  1、看完大熊猫,小兰又和好朋友一起来到了小河边,这次他们拍了3张照片,你能数清楚一共有几个人吗?想一想重复出现的人物应该数几次?(请你在方框里写上数字,也可以用点点来表示)

  2、人手一张操作练习的材料,尝试分析、记录一共有几个人。

  3、分享交流:到底是4个、5个还是6个人呢?说说你的理由。(点击湖边的照片,一共三张,将这些人物排成一排,确认有4个人。)

  小结:数照片的时候要看清楚,重复出现的人只要数一次就够了。

  观察要点:分析推理的能力,使用哪些符号做标记?能否用数字或点点进行记录?

  (三)小结:今天我们跟着小兰一起去郊游真开心,知道了数数的时候要仔细不能多也不能少,学会了通过放着的鞋子推算出有几个人,还能从照片上观察分析出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小朋友数数的本领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