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小书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正确发音:神气、转笔刀。
2.巩固对学习用品的认识。
教学准备:
1.书包等学习用品。
2.根据诗歌内容准备情境表演。
教学过程:
猜谜:铅笔、橡皮,巩固对学习用品的认识。
师:你们一定很喜欢猜谜语,下面老师说几个,看谁聪明,猜得快。
1.师说::身子细又长,黑心长衣裳,走路爱拐弯,脚印老变样。(铅笔)
出示铅笔卡片,贴在黑板上。
2.师说:我的朋友好心肠,有方有圆又有长,发现作业有错误,牺牲自己来帮忙。出示橡皮卡片,贴在黑板上。
3.师说:身子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多种知识肚里装。(书包)出示书包卡片,贴在黑板上
提问:书包是做什么用的?书包里可以放什么?
根据回答,一一出示书包内物品:铅笔、橡皮、卷笔刀。
诗歌表演:一边表演边配上儿歌朗诵。
请讲讲表演的内容。
老师边念儿歌边解释词语:神气、仔细。
1.请说说神气还可以用在哪里。(用神气造句)
2. 请说说仔细还可以用在哪里。(用仔细造句)
学念儿歌:集体、分组
分析儿歌句子,体会儿歌中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诵。
请个别学生上来背着自己的小书包朗诵,体验诗歌中的情感。
作业: 抄写生字 熟读课文
幼儿园小班小书包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整理自己的书包。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件事。
3、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幼儿自己的书包、电视机、录象带,教师示范用的书包和学习用品一套。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电视第一段,并进行提问,让幼儿知道爱惜学习用品。
2、看表演的第二段,继续进行提问,教育幼儿知道整理小书包的重要性。
3、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小书包,里面都有什么东西?我们应该怎么整理呢?请幼儿和小伙伴说一说,讨论整理小书包的方法,最后告诉老师。
4、教师示范平时小朋友整理书包时常犯的一种错误,提醒幼儿整理书包时轻拿轻放。
5、请幼儿自己取出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检查是否折角,并进行展角和整理,要求认真细致和轻拿轻放。(把幼儿的举动现场录下来,放映该幼儿看)
6、让幼儿互相说一说,除了自己认真整理小书包以外,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小朋友认真细致的去完成。
7、带幼儿整理班内散乱的物品,如图书、玩具等。
8、幼儿根据获得的经验再次调整自己的书包,教师观察幼儿的整理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小结评价
观看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录像,再次帮助幼儿总结经验。
儿歌《小书包》
妈妈送我个小书包,
背在身上多神气,
打开心爱的小书包,
一样一样看仔细:
铅笔、橡皮、卷笔刀,
越看心里越欢喜。
背上心爱的小书包,
去上幼儿园!
教学反思:
1、学会按一定顺序整理书包,了解整理书包的方法。
2、培养幼儿自主整理的良好习惯。我认为开展《我会整理小书包》这样的教学活动还是非常必要的。预设活动有三个环节:
第一部分是激发幼儿的兴趣,说说书包里该放些什么;
第二部分动手实践,指导方法:
第三部分是学习整理书包方法。
在这节课上主要是让孩子们对书包内该放些什么、每天怎样整理书包让他们产生兴趣,并加以了解。为了帮助孩子了解上述内容,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孩子对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活动不足:
1、在孩子们整理书包时,没有很好的给他们归类,有些幼儿还特别的迷茫,还不知道该怎么整理。
2、在课上也没有让更多的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书包,也没能让幼儿在互相欣赏中了解书包的作用,我只是请了个别幼儿来介绍自己的书包。
3、在幼儿自己整理书包时,也没有给幼儿讲明白书包有很多夹层,具体怎么来把自己的书包归类,也没有讲清楚。
4、如果我能在课上给孩子们第二次给书包分类,再次强调物品的分类,那孩子们可能还会更加记住每天应怎样整理书包,会对这节更加感兴趣的。
幼儿园小班小书包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观察示范画的基础上,并结合生活经验变换各个角度贴加想象。
2、能大胆地从一种形转化为另一种形,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发现观察、想象、表现、创造的能力,体验创造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ppt
2.白纸若干,勾线笔
3.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图片观察
(1)整体观察:这是什么?它长得怎样? (2)局部观察:背带、包身是怎么样的?
(3)细节观察:包身是怎样的呢?你还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吗?
2、刻画椅子
(1)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刻画书包:画这个书包应该怎么画?画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呢?
(2)幼儿刻画:现在请你们把你们这个书包画下来,看谁画得最有意思。(请幼儿用简练的笔法把书包画下来)
3、启发想象
(1)教师根据幼儿刻画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如果请你贴上几笔能变成什么?这个书包现在倒过来像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侧看像什么?你能变成什么?
(2)教师把幼儿想象的形象画成具象的图画,起到点拨幼儿的作用。
(3)教师提供成品作品给幼儿欣赏: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把书包变成了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
四、创造作画
师:原来书包换一个方向就可以变出不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请你把书包变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你们可以变整个书包,也可以变书包的一个部分,还可以转换各个方向来变。看变得最神奇,还想想你变出的是什么东西。(在作画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遇到困难的幼儿要及时启发以解决问题,对想法特别奇特的幼儿要给以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五、评价、讲述作品
(1)幼儿自我评价、讲述画面内容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画的书包?最喜欢自己画的那个地方?为什么? (2)、同伴互评
师:你们最喜欢其他小朋友画的那个作品?为什么?说说你喜欢他的哪个部位?
(3).教师点评
(根据巡回观察情况进行点评)
四、活动反思
书包是小朋友们以后读书必不可少的东西。首先整体观察书包的基本外形及部件的构成,也可以提醒同学可以从不同角度整体观察书包的形体结构和比例的变化,体会其不同观察角度下呈现的美感。在此基础上观察书包各个部分结构的前后空间关系以及书包结构的细节。在用笔描绘书包时,请幼儿选择用什么样子的线去表现拉链呢?用什么样子的线条表现背带?请几位幼儿同时尝试后对比,哪一种效果更好?再次,应当注意线条的装饰运用,了解疏密的对比。看到什么画什么,通过欣赏作品,幼儿了解了构图的重要性,能从好的作品中吸取经验。
幼儿园小班小书包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在参观小学后。孩子们对课程表上写着什么、书包内该放些什么、每天怎样书包等问题产生了兴趣。为了帮助孩子了解上述内容,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我设计了“小书包”活动。预设活动有三个环节:第一部分是激发幼儿的兴趣,说说书包里该放些什么;第二部分是学看课程表:第三部分是学习书包。
活动目标
1.通过书包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
2.学看课程表。尝试按课程表书包,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期准备
(1)展示幼儿带来的书包,让幼儿在互相欣赏中了解书包的功用。
(2)在区域中文具盒、铅笔、橡皮、尺等文具,让幼儿自己动手。
(3)在区域中小学生的课本,让幼儿熟悉各类课本以及课本名称。
2、教具、学具准备
(1)小学生课本若干,课程表多媒体课件。
(2)水壶、玩具、蜡笔、绳子、毽子、饭盒、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1、小学生的书包里有什么?(在问答中帮助幼儿归类,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2、:书包里要放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放书本。
3、小学生每天要带什么书?怎么才能知道?
二、学看课程表
1、播放课程表多媒体课件。
2、讨论。
(1)这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你能看懂吗?课程表上有什么?
(2)小学生一天有几节课?上午几节,下午几节?都有什么课?
(3)能看懂课程表吗?有什么问题?
(4):小小课程表可以告诉我们每天有几节课,上什么课。有了课程表,我们就能按课程表来书包。
三、学习按课程表书包
1、幼儿第一次书包。
(1)这里都有些什么课本?
(1)假如现在是星期一的晚上,请你按课程表来一下书包。(教师关注幼儿的过程。)
(3)书包好了,你们是按星期几的课程表来的?
(4):晚上书包要按第二天的课程表来进行。
2.幼儿第二次书包。
(1)假如现在是星期日的晚上,请你们按课程表书包。想想该按星期几的课程表来呢?(教师再次关注幼儿的过程。)
(2)书包里一共放了几本书?哪一天也需要带这几本书?有没有不同意见?
四、学习其他用品
(出示水壶、玩具、蜡笔、绳子、毽子、饭盒、毛巾等用品)你觉得这些物品该如何?为什么?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相应物品.让幼儿练习书包。
幼儿园小班小书包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学习用品,知道其名称、用途和使用的方法。
2、学习整理书包,保持整洁。
3、懂得爱惜学习用品。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图片:开心的书包形象和痛苦的书包形象。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一只小书包、简单的学习用品(铅笔盒,包括铅笔、尺子、刨笔刀、橡皮等,田字格、米字格、拼音练习本)。
3、配套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1、幼儿背着书包进教室,体会做小学生的'骄傲。
2、观察书包,认识简单的学习用品。
(1)出示自己的书包,互相观察书包,说出它们的异同。
(2)出示铅笔盒,认识其中的物品和使用方法,互相观察,说出其数量和特点。
(3)出示各种本子,初步知道什么是田字格、米字格、拼音练习本,学会写上自己的名字。
3、出示图片,讨论为什么它们会有不同的表情,猜想它们的主人是怎样对待自己的书包的,使幼儿懂得要爱惜学习用品。
4、学习整理书包。
(1)学习解书包扣和关书包扣。
(2)整理铅笔盒:学习用刨笔刀卷铅笔,将铅笔、橡皮等合理摆放。
(3)整理书包:让幼儿自己试着将多个本子和铅笔盒整齐地摆放进书包。互相检查书包的整理情况。
5、欣赏儿歌《小书包》。
反思活动:
就孩子们上学遇到的迫切需求,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来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做一做中,孩子们手、脑、眼和各种感官并用,看好朋友怎样进书包。在变一变中,孩子们提高了整理书包的速度,在查一查中,同伴进行合作,给予评价。在背一背中体会了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目标完成较好。
不足的是:应该有延伸活动,让幼儿回家后把自己的本领给家里人表演,再给你的好朋友或者弟弟妹妹表演,还有再设置区域角,让幼儿进行整理书包的比赛,这些是需要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