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秋天艺术教案

2023-11-13

大班秋天艺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加活动,感受秋天街道上色彩的变化美。

  2.尝试与同伴合作绘画,并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自制课件

  2.画纸、笔。

  知识准备:

  1.对秋天的街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积极地参加活动,感受秋天街道上色彩的变化美。

  难点:尝试与同伴合作绘画,并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法、讲授法、实践法等

  教学过程:

  幼儿活动

  1.谈谈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对街道上树木变化的一些发现。

  2.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可尝试操作。

  3.听清楚绘画的规则和要求。

  4.幼儿尝试进行小组绘画。

  5.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

  6.对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一个简单的评价。

  7.体验秋天街道的美丽。

大班秋天艺术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活动来自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主题《秋日大丰收》。秋天来到了,景色非常美好,孩子们十分感兴趣,也非常需要了解和知道有关秋天这方面的知识,同时这一主题单元的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符合《纲要》中的要求: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主题中有许多故事、儿歌、歌曲介绍了秋天的特征,本次活动是在科学认识秋天的特征;音乐学习歌曲《秋天来了》;语言儿歌《丰收的秋天》的基础上展开的绘画活动。符合季节变化的需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孩子们的心理需要,把活动名称定为《我喜欢的秋天》,更能表达出孩子们盼望秋天热爱秋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绘画、剪贴等手工技能,合作表现秋天美丽的景色。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及对美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秋天的特征,抓住秋天里有代表性的景色进行绘画创作,能够统一构思和意见。在绘画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合作、互相交流、积极配合等多种品质和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秋天里的各种景色图片,歌曲《秋天来了》《秋天》。

  学具:画纸、蜡笔、铅笔、彩色纸等。

  活动:孩子们在课前进行观察秋天和找秋天的活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放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做律动《秋天来了》。)

  (2)请孩子和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和感觉到的秋天特征。(老师走近孩子,做个倾听者)

  (3)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秋天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看图片,加深丰富对秋天特征的认识和印象。

  ①秋姑娘飞来了,五颜六色的树叶怎么啦?

  ②秋天来了,大树上的水果都变什么颜色了?

  ③小鸟飞来了,唧唧喳喳的叫着,他们在商量着什么呢?

  ④田野中收割机响了“嘟嘟嘟”,农民伯伯忙着干什么?

  2、按幼儿能力强弱分成四组进行讨论,确定绘画创作和手工创作命题。一二组用绘画创作,能力强的三四组用手工创作,互相商量如何布局画面?画什么?做什么?分工合作。

  3、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表现《我喜欢的秋天》。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手工组的孩子。(播放纯音乐,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创作)

  4、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请一两个小朋友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幅画?鼓励孩子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5、教师小结。

  在这次《我喜欢的秋天》绘画创作中,许多孩子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构思、布局画面,还学会了分工合作,小朋友在涂颜色和剪贴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掌声表扬自己。

  6、动静结合,增强气氛。

  播放歌曲《秋天》,老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歌表演,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

  7、结束部分:

  请幼儿帮助整理学具。(如蜡笔,碎纸等)

  教学反思

  1、反思备课:想到秋天的景色是幼儿身边熟悉事物,结合季节、主题开展此活动,能让孩子把已有经验通过绘画、手工形式表现出来,符合《纲要》的要求,绘画、手工相结合,照顾了能力强弱不同的孩子。

  2、反思教学过程:能创设了一个互相交流的环节,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孩子得到了尊重和自由。能通过四个不同的.秋天景色图片,让幼儿进一步加深秋天的景象。让幼儿与同伴相互合作,增进了同伴之间的情感受和与人交往的技能。

  3、如果我重上此活动,我不把孩子分组,而是提供各种材料,让他们自由选择材料、自由结伴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