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教案集合

2023-11-12

实用的大班教案集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很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的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所以在设计这个活动是就把“激发兴趣需要贯穿于始终”作为方向。从歌曲的选择、活动形式的制定及活动过程的设计都考虑到这一点。首先《加沃特舞曲》是一首节奏明显给人一种活泼、轻盈跳跃的快乐气氛,很适合大班幼儿。其次律动的形式带入了情境性。因为幼儿的感受、发现多处于直观感受水平,依赖于客观本身的鲜明特征的吸引,以八座房子的形式不仅能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及兴趣:“房子里会是谁?”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怎么样才能让房子的主人开门?”既可勾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又给幼儿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同时用敲门形式打出后三拍||X-|的节奏,整个过程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寓教于乐在这个活动中有很好的体现。最后以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游戏,体现小朋友的爱在集体结伴舞蹈游戏中享受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幸福感。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分表现舞曲||||X-|||的节奏。

  2、感知舞曲的活泼、轻盈和欢乐跳跃的情绪。

  3、体验对小朋友的爱,在集体结伴舞蹈游戏中享受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幸福感。

  4、让幼儿进行创编。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1、在此之前幼儿没有接触过拍节奏。

  2、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活动准备

  1、音乐《加沃特舞曲》。

  2、自制挂图一幅;(森林有8座一样的房子)。

  3、为幼儿创设情境;在教室四角创设四座房子,住着四种小动物(小狗,小猪,小猫)。

  4、四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跟老师去森林里走走吧!(出示挂图)教师随着舞曲节奏用手指在挂图上表现走的动作。

  2、教师:我们到了,看!这里有什么东西呀?(这里有八座一模一样的房子。)咦!里面会是谁呢?(幼儿自由猜想)。

  二、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引导幼儿用敲门的形式打出后三拍||x—||的节奏强调走过篱笆之后再敲门,音乐一遍打开一扇门。

  1、教师:哪我们就请小动物出来和我们一起玩吧,但是,在我们请它们时一定按照音乐的节奏一步一步走到门前再敲门哦,音乐一遍打开一扇门。

  2、教师:提问:走了几步?(4步)敲了几下门?(3下)鼓励幼儿发挥想像是,除了用手敲门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幼儿随音乐分别用三种方法打开所有的门、如:打门铃用食指提按,铃铃铃,打电话喂喂喂,拍手跺脚等)。

  3、教师:好!房门被你们打开了,你们看看是谁住在里面呀?(教师一边贴房门上的小动物)第1、2座房子住着小狗,3、4住小猪,5、6住小鸭、7、8住着小猫。

  4、教师:现在你们要和小动物们一起玩了,哪你们就要学他们的动作和他们的叫声才可以和他们一起玩听!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学他们的动作,到敲门的音乐就学他们的叫声吧!来,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一遍,教幼儿学做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5、教师:现在你们都学会了小动物的动作和叫声了,你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和他一起玩了,快,让自己变成你喜欢的小动物吧(让幼儿挑头饰,准备游戏)。

  6、创设情景,教室四角四座房子,跟着音乐开始游戏。

  7、幼儿进行创编,除了这些小动物之外,小朋友想一下还有什么小动物、学一学它们的动作和叫声,跟着音乐来试一下(请几个幼儿示范)。

  8、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从设计到课堂气氛是非常不错的.对于以前的音乐课我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以前没有这样上过音乐课,自从听了培训老师说,音乐自己本身就是很好的乐器,只要你自己会利用,像拍手拍腿,捏指,拍肩,弹舌,跺脚等等.我发现这舞曲的节奏很轻快,所以我有了设计这个内容意图。想不到这节课比我想像中的效果还要好.我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会自己充电。

实用的大班教案集合 篇2

  一、案例背景:

  幼儿的智力是多元的,语言也是如此。那么,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也应当提供各种得以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而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更处于萌芽期,因此,本次阅读活动中融入了一些音乐元素,符合故事阅读本身的需要。而环节设计也体现了“趣味性”。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和语言领域的目标。本次活动的设计思想始终围绕着一个“趣”字。因为那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应该无时无刻为孩子服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逼真的场景,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二、案例实录

  师:小袋鼠想找一个和他一样喜欢跳的朋友,他找了哪些小动物呢?(播放体现动物特性的音乐)

  幼:根据音乐的不同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

  师:原来是小袋鼠一蹦一跳的来了,他对小鸟说:"我喜欢跳,你喜欢跳吗?"请小朋友看看小鸟的表情,小鸟会怎么说呢?

  幼:小鸟说:我不会跳。所以小鸟就飞走了。

  师:播放伤心的音乐“小袋鼠找到朋友吗?你们怎么知道的?”

  师:最后播放小青蛙叫的声音,最后,它找到会跳得朋友了吗?是谁啊?

  幼:是小青蛙,太好了。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一串串音符、节奏以及旋律变化的背后,凭着幼儿对音乐的特别情感和特殊领悟力,他们都会编出不同的故事;他们的想象力也是极其丰富的,不同性质的乐曲会给他们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激发无穷的想象。

  比如这次的活动中,我就是让孩子们通过不同节奏的音乐,来猜猜是哪种小动物来了。这个环节非常有趣,比单纯的看大故事书或者出示图片更能吸引孩子们。孩子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来猜测小动物,活动变得有趣活泼。

  而最后一个环节,音乐由伤心变成开心,因为小袋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他们都会跳。一下子把用音乐把幼儿拉进故事的氛围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始终都非常的集中,也很喜欢这个故事。

  由此可见,任何学习不会只是某个领域的学习活动,任何活动都可以实现领域问的渗透,不同领域的经验常常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音乐教育中的语言因素,使它们有机结合,发挥整体效益。

  附教案:我喜欢跳

  目标:

  1、喜欢听故事,知道那些小动物会跳。

  2、愿意模仿小袋鼠问问:“你喜欢跳吗?”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图片:袋鼠,小鸟,大象,小鱼,青蛙,小兔,乌龟,鲨鱼,小马

  2、人手一本小图书

  3、教师用大书

  活动过程:

  一、这里有许多的小动物,你知道他们喜欢怎样走路吗?

  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二、图画阅读:

  1、小袋鼠想找一个和他一样喜欢跳的朋友,他找了哪些小动物呢?(播放体现动物特性的音乐)

  2、根据音乐的不同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

  回应:小袋鼠一蹦一跳的来了,他对小鸟说:"我喜欢跳,你喜欢跳吗?"请小朋友看看小鸟的表情,小鸟会怎么说呢?

  3、小结:小鸟说:我不会跳。所以小鸟就飞走了。

  小鸟飞走了,小袋鼠又遇到了谁?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播放体现动物特性的音乐)

  回应:小袋鼠遇到了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撅着嘴巴,因为他们不会跳。

  4、他们都走了(播放伤心的音乐)小袋鼠心怎么了?

  5、听音乐,谁来了?

  6、回应:原来是小青蛙。他会对小青蛙说什么?小青蛙会说什么?

  小结:小袋鼠终于找到会跳的好朋友了,他非常高兴。

  二、表演游戏:

  幼儿分角色表演,分成四组,每组扮演一个小动物,与教师互动对话,注意语气的变化。

实用的大班教案集合 篇3

  活动目标:

  1、以手掌印画为基础,大胆想象、添画、组合出各种形象。

  2、愿意参加美术活动,能创造性的表现,体验活动的乐趣。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盛有各种颜色的调色盘若干。

  2、擦手用的小毛巾,小水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你的小手会做什么?你能用手掌来印画吗?

  二、幼儿示范作画

  师:那请你来试一试。印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一边示范,教师一边讲解)

  1、将纸先铺平后,把整个手掌放入调色盘蘸色。

  2、把手掌拿出来时不要甩,在盘子上轻轻靠一靠。

  3、印上去后要用力按一按,不许乱动。

  三、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并添画

  师:一个手掌进行添画后你会变出什么?倒过来看看呢?横过来又像什么?

  师:看我来试着添画,你们看看像什么?(教师倒过去画长颈鹿、横着画小鸡)

  师:那二个手掌可以变出什么呢?怎么印,我们跟你学一学。

  师:看看我变出了什么?

  师:三个手掌,四个手掌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引导

  师:刚才你们已经想过了自己要用手掌变出什么,现在就动手做吧!

  五、交流欣赏作品

  师:请你来介绍你的作品,用了几个手掌,变出了什么?

  活动评价及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是非常感兴趣的,幼儿在进行创作印画时也非常的投入,并且有自己的想法。可能平时水粉还是玩的不多,有些幼儿在活动时会有些拘谨,印画时还不够大胆。因为水粉玩的不多,我本以为这么多孩子玩水粉肯定会乱遭遭的,会抢颜料、水桶什么的,但是幼儿的还是按照一定的秩序来进行活动。说明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是专注的,不过关于美术的素养还是需要长期培养、需要提高的。

  这次活动最大的遗憾就是难点还没有突破,因为从最后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来,作品中手掌的组合添画还不够大胆和丰富。虽然在提问中,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想到了各种造型,但是在画面上没有呈现出来。这可能教师的示范也有一部分原因,因为教师示范的时候只是一个手掌,并且是单个的,倒过来和横过来示范都是同一个层面上的,没有几个手掌组合创意添画。只是用语言来提醒孩子可以添画组合,丰富画面,所以孩子在作品上表现也不够大胆,看出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今后要多丰富幼儿的经验,平时也要多给孩子玩玩色彩,水粉,孩子们是非常感兴趣的,公开课时也就不用担心孩子没有经验基础了。

实用的大班教案集合 篇4

  预设目标:

  1、让幼儿知道雷锋叔叔是一位努力学习、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优秀解放军战士。

  2、激发幼儿向雷锋叔叔学习,认真学本领,多为班级和别人做好事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向幼儿介绍有关雷锋的事迹。

  2、雷锋事迹的图片。

  活动预设:

  1、出示雷锋的图片,提问:这是谁?你们认识他吗?

  2、幼儿互相谈谈自己对雷锋的认识。

  3、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引发幼儿讨论,使幼儿对雷锋有一个整体认识。

  4、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雷锋的生平。

  (1)雷锋冒雨上学的画面和参军后深夜学习的画面。

  (2)雷锋补衣服和整理节约箱的画面。

  (3)雷锋冒雨送母子回家的画面。

  5、介绍雷锋日的由来。(让幼儿知道为了纪念雷锋叔叔,确定每年3月5日为学习雷锋日)

  6、组织讨论:向雷锋叔叔学习什么?教育幼儿学习雷锋叔叔努力学习、勤俭节约、多为班级和别人做好事。

实用的大班教案集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穿线、拉线的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学习揉、捏和卷的动作,体验家庭游戏的快乐。

  3、喜欢跟老师做操,愿意学做动作。

  活动准备:

  小白兔手偶一个,人手一份串珠材料,废旧报纸、透明胶、双面胶、剪刀等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亲亲热热:接待与点名

  1、接待:老师和宝宝及家长交流问候,表示欢迎。

  2、点名游戏:

  (出示小动物手偶)师:大家好!我是小白兔,我来找宝宝做朋友,你能告诉我你是谁吗?

  逐一与宝宝握手问好:“宝宝你好,我是小白兔。”家长鼓励宝宝勇敢和小白兔握手并响亮回应:“小白兔你好,我叫。”

  小白兔退场:“小白兔认识了许多朋友,很高兴!现在小白兔要回家了,宝宝我们和小白兔说再见。”

  二、做做玩玩:穿珠链

  1、出示事先穿好的珠链:宝宝看,这是什么?(戴到自己的脖子上)漂亮吗?漂亮的珠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2、老师演示穿珠链的方法:取出绳线拉成一直线:“宝宝看,绳子,绳子。”放下绳子,从小碗中取出一颗珠子:“色,色。”指珠子上的孔强调:“洞洞,洞洞。”然后穿过去,依次穿成一条珠链。

  3、宝宝尝试穿珠链——宝宝自主操作,老师逐一观察,给予家长和宝宝适时指导。

  4、归放活动材料。

  三、说说唱唱:小鱼游

  复习儿歌表演:小鱼游

  四、蹦蹦跳跳:集体听音乐,进行儿歌表演。(托班律动向前走)

  五、开开心心:家庭高尔夫

  1、老师演示用废旧报纸做高尔夫球和球杆的方法。

  2、指导家长和宝宝共同制作。

  3、游戏:家庭高尔夫

  a、家长和宝宝一起自由练习用球杆击球。

  b、家长两腿分开做“球门”,鼓励宝宝把球打进“门”。(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