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班幼师的音乐活动教案范文

2023-11-02

适合中班幼师的音乐活动教案范文 篇1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会在音乐中大胆表情感体验。

  2.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切准4/4节奏,能随着音高音低的变化而改变动作。

  二、重点和难点

  这是一段欢快的乐曲,4/4的节奏明显而且有跳跃感。本教材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熟悉4/4节奏,切准节奏,并且运用欢快的动作表现乐曲的气氛。本教材的难点是要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辨析音高官低的变化而改变4/4动作。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录音磁带“钻山洞”乐曲。

  2.制作一个山洞可供幼儿玩耍。

  3.若干乐器、绸带等幼儿自编舞蹈的道具。

  四、设计思路

  为大班的幼儿按排这个教材,最主要的是让幼儿熟悉4/4节奏,因为在儿童作品中很多是2/4节奏,听一听4/4旋律、并引导幼儿运用多种节奏型表现4/4拍能更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同时本教材还通过教师录像磁带将乐曲时而弹奏在高音部分,时而弹奏在低音部分,以引起幼儿对乐曲变化的注意,感受音高音低。

  五、活动流程

  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集体活动中共同感受乐曲、表现乐曲——角落

  活动中进一步表现乐曲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

  ①角落中放置乐曲磁带供幼儿听赏熟悉乐曲,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

  ②提供一些乐器、道具等引导幼儿在角落活动中可以表现乐曲;用乐器可以敲击出各种节奏如|X X |;| |;| X X|;| X X X X |等等;还可以用绸带等道具自编舞蹈。

  说明

  在角落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是听赏乐曲,对于孩子们各自的表现(有的用乐器,有的用自编舞蹈),均要给予肯定。

  教师在角落中放置此内容一般可维持一周左右时间,让大部分的幼儿都去接触过,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角落游戏讲评的时间评价幼儿在角落里的情况以此吸引更多的幼儿去听赏乐曲、感受乐曲。

  2.集体活动中共同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①教师引出听着音乐做“钻山洞”游戏,幼儿和教师一起在没有山洞的场景中跟着音乐跳舞,其本动作是(1) 55 3 55 3|35 51 3 32|(2) 13 32 12 6| 62 16 55 6|

  (1)小节幼儿小跑步;

  (2)小节幼儿右脚在右前方脚跟着地,扣在腰并在右耳处拍手四下。

  (3)(4)小节重复(1)(2)小节动作。

  注: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欢快地跳舞,可以自由地在设置的山洞里钻来钻去,但必须遵守规则;听着音乐按节奏动作。

  ②教师拆除设在场景里的山洞,请一半幼儿自己来搭山洞,另一半幼儿来钻山洞体会欢快情绪,如弟弟朋友二个二个手拉手架起山洞,妹妹朋友则跟着音乐边作动作边钻山洞。

  ③教师引导幼儿听出音乐中的变化:发现有的时候乐曲是弹奏在高音部分,而有的则是弹奏在低音部分,幼儿要听着音乐欢快舞蹈,学听到乐曲在高音部分请弟弟朋友搭山洞,妹妹朋友舞蹈钻山洞;而学听到乐曲在低音部则由妹妹朋友搭山洞,弟弟朋友欢快舞蹈钻山洞。

  说明游戏可反复进行引导幼儿发现高音、低音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欢快气氛。

  3.角落活动中进一步表现乐曲。

  教师可以将乐曲磁带再度放置回角落里,引导幼儿进一步在角落里大胆表现,更可以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创编的基本动作来做“钻山洞”游戏。

  教师可利用角落游戏交流设置小舞台让幼儿把自己的表演展现给大家看。

适合中班幼师的音乐活动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俏皮风趣。

  2、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数豆豆》歌曲、彩色豆豆贴纸、大兜兜模型。

  活动过程:

  一、感知、欣赏

  (1)幼儿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提问:“在这首好听的歌曲中,都有什么?”(豆豆)

  (2)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加深印象。师:“歌里面的小豆豆长的什么样子?”(圆溜溜),唱歌的小男孩在做什么?(一、二、三四,数豆豆)

  二、学唱歌曲,创编动作

  (1)教师范唱,幼儿跟唱。让幼儿闭上眼睛,老师边唱边把彩色豆豆粘贴贴在幼儿身上。引起幼儿兴趣。

  (2)提问:“你觉得这首歌哪句话最有意思?你可以把它唱出来吗?”帮助幼儿回忆歌词。鼓励幼儿创编相对应的动作。

  三、游戏:《大声小声》唱规则:老师出示大豆豆,幼儿用洪亮的声音唱歌,出示小豆豆,幼儿用轻柔的小声音唱歌.大小声交替唱。

  四、游戏:《装进兜兜》

  规则:

  (1)、幼儿拉成大圆圈,表演歌曲,演出结束幼儿快速跳进圆圈中的大兜兜。

  (2)、再一次游戏,表演结束,跳进与身上豆豆粘贴一样颜色的大兜兜里。五、游戏结束,师:“今天小豆豆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还一起做游戏,这颗豆豆粘贴老师送给你,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好不好?

  教学反思:《数豆豆》这首歌对于中班幼儿难度不大,所以我着重兴趣引导,我始终用游戏观察整个活动游戏开始之前,第一个环节是歌曲导入,激发幼儿兴趣。由于对歌曲的熟悉,小朋友们演唱得很好,游戏环节,大家都积极参与,喜欢游戏,但是创编动作,孩子们都存在局限性,基本和我动作都是一样的,缺乏想象力!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多多启发和锻炼幼儿的创编能力。

适合中班幼师的音乐活动教案范文 篇3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理解和感受AB乐段的不同的音乐形象与情绪变化。

  2.尝试多种肢体动作表现毛毛虫一伸一缩的动作和蝴蝶飞舞的形态。

  3.尝试两人合作,体验集体律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纱巾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知音乐节奏的快慢。

  师:你们是不是听过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啊?今天洪老师带来了一首和小青虫有关的音乐,毛毛虫和蝴蝶,我们来听一听。

  1.完整欣赏音乐第一遍。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乐曲有几段?乐曲中哪段是毛毛虫的音乐,哪段是蝴蝶的音乐?

  师:你们都听出来了,第一段就像是毛毛虫慢慢地爬,音乐听起来是很缓慢的,很安静的。而第二段音乐呢,听起来很欢快,很跳跃,就像蝴蝶在干什么呢?(飞)

  二、欣赏A段音乐,初步表现毛毛虫一伸一缩的动作。

  师:森林里的选美大赛开始了,有一只叫青青的毛毛虫也很想参加,但它长得太丑了,大家都嘲笑它,不让它参加,于是青青伤心的躲起来了。我们一起来听听毛毛虫伤心的时候是怎么爬的。

  1.出示a段图谱,欣赏A段音乐一遍。

  师:听出来了吗?毛毛虫是怎么爬的?(一伸一缩)

  幼儿个别回答。

  师:我们可以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做毛毛虫呢?(肚子、脚,手臂等)

  2.用不同的部位随音乐做毛毛虫爬的动作。(选择有特征性的部位)

  3.听音乐用身体的一个部位做毛毛虫的动作。(音乐到55秒)

  师:毛毛虫怎么了?毛毛虫终于梦想成真长出了翅膀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了。4.师幼共同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师:谁知道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

  三、欣赏B段音乐,表现蝴蝶飞舞的形态。

  师:毛毛虫变成美丽蝴蝶可高兴了,它正准备跳舞呢!,我们一起听听蝴蝶是怎么跳舞的。

  1.出示B段图谱,欣赏B段音乐。

  师:你们知道蝴蝶是怎么飞了吗?

  2.个别幼儿示范。

  3.听B段音乐一起学习蝴蝶飞的动作(站着)

  师:除了这样飞还可以怎么飞呢?

  4.根据幼儿创编随机音乐表演。

  5.选择几种不同的飞法听音乐表演蝴蝶飞。

  6.学习两人合作蝴蝶飞舞。

  7.随音乐幼儿自由两人合作飞舞。

  (1)师:我发现一对对蝴蝶都飞的很漂亮,哪对蝴蝶可以来表演给大家看看?

  (2)个别幼儿表演。

  8.随音乐集体表演蝴蝶飞的动作。

  师:现在蝴蝶王国要开舞会了,毛毛虫要变成蝴蝶以后才可以去参加舞会,对吗?看看我是怎么怎么去参加舞会的。

  9.教师请个别幼儿合作表演参加舞会。(音乐从49秒到最后)

  10.听B段音乐集体表演(音乐从49秒到最后)

  四、完整表演。

  1.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

  师:现在我们从头到尾完整的来表演一下,好吗?(提醒幼儿用不同部位表现毛毛虫,注意听前奏)

  2.手拿纱巾完整表演。

  师:蝴蝶给自己打扮的更漂亮,带上了纱巾。你们也想要吗?

  3.我们飞到外面小花园去跳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