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赛龙舟教案

2023-10-25

端午节赛龙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说说我国的传统节日,谈谈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从而引出赛龙舟这一主题,带学生感受那壮观热闹的场面。

  (谈话紧扣单元主题传统节日,由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参与热情,拉近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合作读课文,你一段他一段,标出自然段,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初读课文时,既提出明确的要求,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同桌合作时标出自然段,互相纠正字音,自读与合作读相结合,初读比较充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1、默读课文,用心体会,你觉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龙舟比赛?默读时可以把让你有所感悟的句子画下来。然后按照这样的句式和同学说一说:

  我觉得这是一场__________的龙舟比赛,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中体会到的。

  生按照学习提示合作学习。

  2、集体反馈:

  a、这是一场有民族特色(好看)的龙舟比赛。

  看书上插图,指生读一读写龙舟样子的句子。龙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文中还有哪句描写了龙舟样子?

  指导朗读描写龙舟威武的样子。

  b、这是一场壮观的龙舟比赛。

  (播放短片:龙舟比赛场面)

  从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欣赏几幅桨手的图片,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精神?

  通过刚才的理解,感受一定又不同了,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这部分内容,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

  c、这是一场激烈的龙舟比赛。

  投影:最前面的.……咬得可紧了。

  你能把“忽尔……忽尔”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如果把“咬”字换掉,你打算用上哪个字?作者单用一个咬字就写出了赛龙舟的激烈场面,用词是多么准确啊,同学们朗读的时候也要抓住关键词,读出感情,读出滋味,自己试试吧。

  自由练读,指名读,

  指导场面描写:抓住典型的事物写具体,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d、这是一场热烈(热闹的)龙舟比赛

  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观众的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烘托出赛龙舟的的精彩及热闹场面)像这种写法我们称为“侧面描写”。

  欣赏诗: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这两句诗从从龙舟的迅疾;从观众的喝彩写出了赛龙舟场面的激烈和热闹,在写法上和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课后思考题: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赛龙舟的场面的?这一问题巧妙地设计转化为一道开放题:我觉得这是一场——的龙舟比赛,我是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的。以此引导学生展开个性阅读,个性理解,并进一步指导学生掌握“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开放题的设计既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又不拘一格地随着学生的读书反馈,使预设与生成浑然一体,同时,注重朗读,逐步引导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体会了作者的用词准确、场面描写的精彩,以及侧面描写的运用等写作特点。恰当地引入一首古诗,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力,又使课堂富于变化,充满人文气息。)

  四、引发思考 揭示意义

  赛龙舟这项活动为什么能从古代流传至今?它仅仅是一种竞赛吗?赛龙舟这一端午民俗除了热闹,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带着激动、自豪的情感齐读最后一段。

  (教材即资源,启发学生思考,带着激动与自豪的情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赛龙舟的意义,学生也在朗读过程中理解了课文的主题思想。)

  五、回顾总结 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作者从龙舟的样子,船手,比赛情况和现场的观众四方面写出了比赛的热闹场面。使我们如临其境。布置小练笔,仿照课文写法,从几个方面描写一个场面。

  (学以致用,回到整体,简练地总结课文,布置仿写练笔,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六、拓展延伸 引向课外

  通过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端午节为他们的文化遗产一事,引出要求学生课下收集我国其他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以此来弘扬传统节俗。

  (拓展话题发人深思,再次紧扣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一堂好课,结尾是仍耐人寻味,引人思考的。)

端午节赛龙舟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探索拼搭组装龙舟木片。

  2、能运用各种造型、图案装饰龙舟。

  3、初步感知端午节的民俗文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端午节的相关资料

  教具准备:

  大教具,端午视频,教师自制成品

  材料准备:

  龙舟木片套件,纸黏土,活动眼珠,酒精胶

  活动过程:

  一、欣赏端午视频,了解端午节的风俗

  二、引导幼儿欣赏龙舟,了解龙舟的`由来,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组装

  1、欣赏龙舟,了解赛龙舟的由来

  2、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学习拼装龙舟

  三、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操作要领

  2、幼儿动手操作

  五、幼儿展示作品,讲诉经验

端午节赛龙舟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端午节对小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而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看图片、视频、游戏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一、了解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

  二、知道只有讲规则,团结合作才能划好龙舟。

  三、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及规则游戏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划龙舟这一运动。

  难点: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一、划龙舟视频。

  二、图片:龙舟、划手、鼓手、掌舵人。

  三、纸折的船、塑料门洞。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折的小船,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2、“你们知道它在哪里行驶吗?”(幼儿回答:河上、海里、水里等)

  3、“你们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船呢?”(幼儿回答:冒烟的木头、轮船、很长很长的`船、两层的船等等)

  二、出示图片认识龙舟。

  1、教师出示龙舟图片,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师:“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条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船吗?”

  (2)告诉幼儿图片上船的名字叫龙舟。

  2、引导幼儿认识龙舟。

  (1)“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长长的、前面有一个龙头、后面还有一个尾、有船桨)

  (2)“你知道它是用来看什么的吗?”(幼儿回答:划船的,比赛的)

  (3)教师小结:每年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三、观看视频,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及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及其重要性。

  1、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划龙舟比赛。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

  (1)师:你们看到船上有哪些人?(幼儿回答:有戴帽子的人,敲鼓的人,还有坐在后面的人等。)

  (2)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在敲鼓、在划船)

  3、出示图片进一步认识龙舟上三种人的名称、分工及重要性。

  (1)分别出示三张图片,一一介绍龙舟上的三种人,分别叫:鼓手、划手、掌舵人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龙舟上三种人是做什么的。

  教师小结:在龙舟上面,“鼓手”坐在龙头前敲鼓给划船的人发号口令;“划手”听着鼓点拿着船桨划船;“掌舵人”站在船尾拿着舵掌握方向。

  (3)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三种人不同的工作。

  (4)和幼儿一起谈话,了解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师:“如果有的划手不按照鼓手的节奏来划船,会怎么样呢?”

  “划船的时候鼓手敲鼓的节奏忽快忽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如果掌舵的人控制不好方向船会怎么样呢?”

  (5)教师小结:在龙舟上有划船的、有敲鼓的人、有掌舵的人,在划龙舟的时候他们需要团结合作各尽其责才能到达终点。

  四.游戏体验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规定做不同的动作。(第一组:拍手第二组:拍膝盖第三组:跺脚)

  2、教师讲游戏规则

  规则:听音乐看教师指挥,该哪组做动作或哪两组做动作,其它组则休息,如有人犯规则音乐重新开始。

  3、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4、师幼讨论:

  (1)在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我们重新开始了几次,为什么会这样呢?

  (2)后来我们是怎样成功的?

  五、谈话小结,将规则意识延伸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1、划龙舟的时候怎么做才能又快又稳到达终点?

  2、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怎样做才能完成游戏?

  3、小朋友在喝水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4、在玩滑滑梯的时候我们要讲什么规则呢?

  活动反思

  作为一节社会课,重点放在让幼儿通过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知道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从而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及规则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教案的设计上,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紧凑,条理清晰。

端午节赛龙舟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每一年农历五月这段时间都有赛龙船的活动,孩子们在报纸中,电视上看到了很多有关赛龙船活动的'信息,并且,有很多孩子的父亲还亲身参加赛龙船,他们兴奋不已,七嘴八舌地谈开了。看着孩子们剧烈的讨论,我们不由斟酌:借此机会我们想与孩子们共同熟悉赛龙船,激起幼儿爱故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人和镇每一年在流溪河都有赛龙船的活动,萌生幼儿爱故乡的情感。

  2、以《赛龙船》为主题,鼓励幼儿参加设计、制作活动,进步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学习难点:学习从剪贴情势在画面中表现远近的关系。

  活动预备:

  1、课前带幼儿参观赛落龙船活动,初步了解赛龙船的进程。

  2、“赛龙船”VCD一盒,各色采纸、废旧挂历纸、皱纸、报纸、剪刀、浆糊,流溪河背景图一张等幼儿操纵的有关材料及工具若干。

  活动描写:

  农历五月,广州在珠江及第办了赛龙船的活动,这是广州的一大盛事,新闻白纸都刊登了有关的内容;另外流溪河上人和镇各村也展开了赛龙船的活动。孩子们来到幼儿园也都在谈论着这件事,柏豪说:“我爸爸在方石赛龙船,那里有很多船;”“我也看到了我爸爸在高增村的流溪河上赛龙船,船上有鼓,也有人放鞭爆的。”紫晴小朋友抢着说:“对、对、对,那些船桨有很多不同的色彩,有红的、白的、蓝的、黄的......”春颂小朋友也随着争辩起来。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我感觉到,这是对幼儿园进行乡土教育的大好契机。因而,我就加进孩子的行列:“那为何要在每一年的端五节赛龙船呢?”端五节我们常吃甚么食品呢?请小朋友都来想办法寻觅答案,好吗?第二个题目小朋友很快就知道,端五节我们常吃粽子,那为何要包粽子呢?孩子一时又不能回答了,智杭小朋友说;“我回家问问爸爸。”紫晴说:“我回往查书。”我启发幼儿多渠道寻觅答案,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在书上、网上查阅资料,可以请教爷爷、奶奶等。随着,我在活动角提供了图片、书籍、和相干的玩具等,很快,幼儿就投进到查找资料的研究活动中往。

  第二天,孩子回到幼儿园就迫不及待地找我谈论这个题目,婉琳说:“老师、老师,我妈妈说,那些粽子是做给一个叫屈原的叔叔吃的。”超超跑过来抢着说:“对啊,那龙船是用来救屈原叔叔的。”幼儿讨论的结果就是知道了包粽子和赛龙船的来历。“小朋友,你们亲身看过赛龙船了吗?”孩子们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亲身看过、有的说在电视看过……今天,老师带你们往看龙船,好不好?孩子们听了都兴奋得跳起来,我们组织幼儿往看赛龙船,让幼儿亲身观看,拓展孩子的视野。

  回来以后,我建议孩子把流溪河“搬”到我们的活动室,孩子开心极了,都想在“流溪河”里“赛”一会龙船,我和孩子们首先画好了一条“流溪河”,孩子们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进活动。镜波小朋友还找了一些废旧材料搭了一条“人和大桥”。我和孩子还搜集了很多废旧挂历、报纸、各色采纸等。我引导他们把那天看到的赛龙船的情形,通过剪贴的情势制作了很多龙船把他们贴在“流溪河”上。栩扬小朋友剪了一条特别大的龙船贴在“流溪河”边,我问:“为何这条龙船特别大呢?”他说:“我那天看到的龙船,对边岸比我们这边岸的龙船都要小。”其他小朋友看见栩扬的大龙船都围了过来,都争先恐后地说:“那些龙船离我们愈来愈远的时候,龙船就变得愈来愈小了”,“对了,在我们眼前经过期是很大很大的”。那请小朋友在“流溪河”上剪贴上你们看到的龙船,近的时候是怎样的,远的时候是怎样的。

  春颂还争着说:“远的龙船我们看不清叔叔的脸,近的时候能够看清楚……..在“赛龙船”活动中,孩子们自由活动、自主表达、大胆表现、创作,在操纵中学会了各种方法和材料剪贴出各异的龙船。我把“流溪河”挂在展览角,组织幼儿参观,让所有的孩子都来参观评价作品,孩子们都叽叽喳喳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显得那末自豪。这是一次利用本土资源展开的教育活动,活动中,我以孩子为主体,引导幼儿全身心参与活动,使幼儿处于积极的主动探索活动当中,同时还利用了社区资源,带孩子到流溪河畔一起观看赛龙船。社区本身就是一部份教材,无时不起到教育的作用,我把乡土资源作为教育的内容,使社区环境成为幼儿教育的大课程,从小培养幼儿热爱故乡的情感。

  活动评析:

  该活动目标明确,统筹了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善于发现孩子的爱好点,鼓励他们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做,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处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活动中教师既重视了动手操纵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同时提供充分材料,使幼儿能够自由选择、全程投进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往。另外,教师还利用社区的资源——赛龙船,让孩子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让孩子的身心得到愉悦的发展,同时又到达了教育的目标。

端午节赛龙舟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读课文,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是如何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吗?

  生:知道。

  师:那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生: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过节的时侯吃粽子、塞龙舟。

  生:吃粽子;给小孩带五彩绳;往房子上插纸葫芦和艾蒿;踏青;

  师:你们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其实,在我国,根据地区的不同,端午节的风俗也各不相同。在我国南方,端午节就有这样一个习俗,那就是赛龙舟,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赛龙舟。(板书课题齐读齐写课题) 师:顾名思义赛龙舟就是划船比赛。既然是比赛,一定很好看,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生:想。

  师:那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个激烈的竞赛场面描写出来的,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第七课,我们一起去看看赛龙舟。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生自读课文)

  师: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我想一定是课文深深地吸引了你,通过课前预习,谁来说说课文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

  生:课文由四个自然段组成的。

  师:下面咱们就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指4名学生接读课文)

  师:下面请四个同学分别读一读,其他同学也有任务,用概括的语言说一说课文讲课一件什么事? 生读文

  师:读得很好,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赛龙舟场面的热闹、壮观。

  师: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课文那几个自然段集中写了赛龙舟的场面?

  生2、3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体会龙舟的样子

  A边读边画,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赛龙舟场面的热闹。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读一读这两段,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看看那些语句写出了赛龙舟场面的热闹。 生汇报

  师:读完的做好,没读完的继续。

  师:都谁画了这几句,这几句写的是龙舟的`——?

  生:样子

  师:谁来读读龙舟样子的句子。

  生:读

  师:龙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威猛

  师:仅仅威猛吗还有什么? (课件演示龙舟图片。) 师:作者把龙舟比作什么?

  生:一条条出海的蛟龙。

  师:你能不能也试这说一句比喻句。

  生:?

  师:说得真好!龙舟的样子已印在了你们的头脑中了.能不能用不仅,而且来说一说龙舟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龙舟不仅威武,而且很漂亮.

  师:说得多完整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这龙舟是挺漂亮,但不够有气势。同学们和老师配合读这有气势的一句。那昂起的龙头——

  生:威武无比。

  师:那翘起的龙尾—— 生:直指蓝天。

  (2)体会选手的精彩表现

  师:除了龙舟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赛龙舟的场面,还有没有句子写出了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的。

  生:船头还有一个站着的人-------浪花。(课件出示句子) 师:还有谁找到了这句,找的很对。这句写了什么?

  生: 选手在场上的表现。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 (生读句子)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

  师:光流利行吗?有什么建议. 生:应该有点感情。

  师:这不怪你们,老师让你们来看一下选手在场上的表现,帮你们找一找感觉,老师相信再读的时候你们一定会读得更好。 (课件播放录像)

  师:看完了之后,你觉得选手们在场上的表现怎么样。

  生:动作很整齐

  师:光整齐就行了吗?

  生:速度很快。

  师:他们都怎么想的?

  生:为我们队争光。

  师:谁愿意帮帮选手,读一读他们的表现(只读红颜色的部分)

  师:听出急促了吗?老师也想读一读,同学们认真听,老师都在哪些语句上突出读了。

  生: 站 使劲 敲 吹 生

  2:一起一落 师:这些都是

  生:动词

  师:这些都是写选手动作的词,如果我们把这些词突出读,就能把选手在场面的精彩表现读出来。谁愿意试一试

  师:这些选手奋力地划着,作者写了选手的紧张竞技的场面。这叫“面”。你们能不能结合书上的画面,抓住一个人物进行点的描写。(大屏幕出示问题) (生自己在下面试读指名读)

  师:正因为选手们齐心协力才能让我们看到了龙舟这浪花就在有节奏的起伏着飞快地前进着就像是——— 师:你们棒极了

  (3)、师生互动,情景再现 师:此刻你最想对选手说什么? 生:你真棒

  师:能不能在简练些

  生:加油!

  师:太好了。那我们就一起为他们助威吧!

端午节赛龙舟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多人合作走的技能,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

  2、能多人合作,脚受束缚时走过障碍,动作平稳。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互相合作的品质。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竹竿八根,上面系好宽紧带五个,小红旗一面。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刚才我们在教室里看了电视,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活动活动身体吧。

  二、今天我们来到这绿绿的草地上,想不想玩游戏呢,那我们就来玩一下我们以前玩的民间游戏好吗?那我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可以两个人在一起,也可以几人在一起,去玩游戏吧。

  三、幼儿自由分组复习游戏,教师指导。

  四、集中幼儿问:刚才你们玩得开心吗?你刚才玩了哪些游戏?

  五、幼儿回答后集体练习,表扬合作好的幼儿。

  六、刚才我们在楼上看了什么?(赛龙舟)你能学一下赛龙舟吗?请个别幼儿模仿。特出赛龙舟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

  七、小朋友学得真好,那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叫“赛龙舟”好吗?

  1、幼儿自由结伴五人一组,后面的幼儿依次抱住前面幼儿的腰或者拉住衣服,蹲着向前走。(老师只交待“开龙舟”游戏的基本玩法,让幼儿自己在玩中体验怎样使“龙舟”前进的技巧)

  2、老师观察:幼儿自由结伴的情况。开龙舟游戏时,幼儿能否步调一致,有节奏地蹲着向前走。

  3、集中幼儿一起说说,“开龙舟”游戏玩得怎样?

  师:小朋友们,“开龙舟”的`游戏好玩吗?你们玩得怎样?

  幼:我们“开龙舟”时有一个小朋友掉队了,他没跟上。

  幼:前面的小朋友走得太快了。

  师:那么怎样让“龙舟”上的小朋友走得一样快慢,让“龙舟”顺利地开起来呢?

  师:如果速度一致,有节奏地走,“龙舟”是不是就能开得快呢?小朋友们再试一试。

  4、幼儿再玩“开龙舟”游戏。

  幼:我们还要一起出同一个方向的脚。

  师:你们小组商量,一起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

  5、幼儿第三次玩“开龙舟”游戏。

  老师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八、在已布置的场地上进行赛龙舟比赛,根据情况进行两到三次,给胜利者奖奖牌。

  九、今天我们都玩得很开心,下次我们再来玩吧,好吗?

端午节赛龙舟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划龙舟。

  2、采用组合套色剪纸的方法,剪好各种部件,再组合粘贴成划龙舟。

  3、锻炼幼儿的耐心、细致,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重点:

  了解龙的外形特征。难点:分部件剪再组合粘贴。

  活动准备:

  各色彩纸、剪刀、胶棒、黑卡。

  活动内容:

  1、交代上课内容,小朋友现在是5月底了,马上我们就要迎来一个传统节日,你们想一想是什么节日?要吃粽子的?对了是端午节,其实在端午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划龙舟,你们见过划龙舟吗?请小朋友说一说。并请幼儿观看划龙舟的视频。

  2、告诉孩子,今天我们要剪划龙舟。孩子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表示很难。没关系,让我们来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吧!给孩子们观看龙的图片,了解龙的.结构特征,特别是龙头,龙头是最复杂难表现的部位。在了解分析后,我们把龙头分为几个部分:形的头、形的嘴、形的龙角,然后再加上牙齿、眼睛、鬃毛,这样龙头就组合成了。老师在黑板上分步骤画出龙头,让孩子对龙头的结构有个了解。

  3、示范:分别剪出:头、嘴、角、鼻子、牙齿、胡须、鬃毛。这些部件用不同色彩的纸来剪,再组合粘贴出龙头。

  (组合成的龙头)

  4、请幼儿剪: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剪,可以跟老师的不同,有所创新。

  5、请幼儿把剪好的部件组合粘贴好,成为一个龙头,龙头贴在画面的前方。(第一课时结束)

  6、老师示范剪出龙身:龙身分段来做,每段都是一个长方形,要镂空剪出龙鳞,上下身贴上鬃毛,如此几段连接粘贴好,长长的龙身就出现了。龙尾和龙身制作相同,就是形状不同,龙尾是三角形的。把这些部件组合粘贴好,龙舟就成形了。然后是划龙舟的人,人物由头、双臂、上身组成,再加上船桨,如此组合成奋力击桨的人,同样的人物多做几个,一组划船的团队就出现了。

  (龙身) (龙尾) (划船的人)

  7、请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主要部分剪贴好后,鼓励幼儿自由添加些东西丰富画面,如水波纹、天空中的太阳、小鸟、云朵等等。(第二课时结束)

  活动反思:

  孩子们越来越爱剪纸了,在老师的引领下把看似复杂的龙船也剪贴出来了,实在是不简单呀!制作过程孩子们乐在其中,因为真的是很具挑战性哟!不能有松懈!要不然就完成不了任务。孩子们按要求剪出了各种部件,组合粘贴成划龙舟,非常生动有趣,看了让人忍俊不禁要夸奖孩子们的创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