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幼儿园大班故事教案

2023-10-23

上学期幼儿园大班故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

  2.有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体验人和大自然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一盆含羞草。

  2.白板课件:(1)音乐:泉水叮咚声。(2)聚光灯:白云高高、蚂蚁搬家、树桩年轮(3)音频:配乐诗歌录音(4)幼儿可以点击出现的诗歌图谱 (5)视频:大雁南飞冬来到;蚯蚓乱爬雨来到;松鼠储粮秋风刮;蜻蜓低飞,不风即雨;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等(5)音频歌曲《为什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景音乐:泉水的叮咚声,引起幼儿兴趣。

  师(诗一样的语言):寒冷的冬天过去,暖和的春天来了,听,小河在说话,播放音频。提问:小河在说什么话?幼儿讨论发言。

  老师诗一样的语言小结:河里的冰融化了,小河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2.出示一盆含羞草,教师的语气抑扬顿挫:“植物也会说话,仔细看!”

  教师请一幼儿碰触含羞草,“含羞草告诉我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如果被触动的含羞草叶子很快合拢、下垂,之后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态,则说明天气将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反之,叶子受触后收缩缓慢、下垂迟缓,或叶子稍一闭后即张开,则预示着风雨即将来临。)

  师“不要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你们能听懂吗?是靠什么发现的呢?”(眼睛、耳朵、心灵)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教学挂图,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并学习诗歌。

  师:现在就请你们用眼睛认真看,看看大自然又说了什么?

  教师使用白板的聚光灯,分别出示白云高高、蚂蚁搬家、树桩年轮。幼儿根据已知经验分析判断晴天、雨天、年轮。若幼儿分析不确切没关系,下面就会揭晓。

  师“大自然到底说了什么,我们来认真听一听就知道了!”

  幼儿第一次欣赏诗歌。

  提问:“诗歌的名字是什么?”“你们听懂大自然的话了吗?大自然说了什么话?”

  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回答。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逐一揭开相关的诗歌形象图谱(白云、蚂蚁和树桩…)

  师:为什么说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为什么说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说明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这都是人类多年观察出来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2)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人的'话要用耳朵听,而大自然的语言要仔细观察才会发现,需要有心人用心灵去感知)

  (3)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学习朗诵诗歌两遍。

  师:“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五彩缤纷,妙不可言,我们一起来轻轻学习朗诵这首诗歌。”师生共同跟着音频,看着图谱一起有感情的练习朗诵诗歌。

  2.引导幼儿听辨三句体诗歌结构上的特点。

  师:《大自然的话》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段?为什么?你觉得它好在哪里?幼儿相互交流后举手发言。

  (1)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三句体。

  师:诗歌中看到白云高飘、蚂蚁往高处搬家、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想到了什么?(晴天、雨伞、一圈就是一年),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你觉得这种第一句是现象,第二句揭示答案,最后总结的句式,有什么样的趣味?(好像猜谜,三句体有韵律感)

  (2)幼儿再次朗诵,体验诗歌的三句体艺术感。

  小结:诗歌的三句体结构,朗诵起来,节奏韵律感强,这样的句式能让我们小朋友一听就能明白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人类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好的回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真是人类的好朋友。

  (3)将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朗诵其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句,再次体验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

  (4)组织幼儿看图谱完整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仿编诗歌:第2—4段内容。

  (1)幼儿交流自己平时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

  师: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你们平时都注意观察了吗?有没有听到或发现大自然说了什么?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组织幼儿看视频:大雁南飞、蚯蚓乱爬、松鼠储粮等

  师:我这儿也搜集了一些大自然的话,你们能听懂吗?

  (大雁南飞冬来到;蚯蚓乱爬雨来到;松鼠储粮秋风刮;蜻蜓低飞,不风即雨;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等)

  (3)幼儿进行仿编。

  师:请用诗歌的形式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吧!

  小组讨论后个别发言,其余幼儿评价。

  小结:真棒!你们一定都是爱学习肯动脑,细心观察,勤于积累的好孩子。课后你们可以把编的诗歌画下来,我们装订成一本大的诗歌集,好吗?

  (三)结束部分,师生共同边唱边跳舞。

  “爱学习的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唱首歌,放松一下吧!”

  音频:歌曲《为什么》小鱼儿为什么游得欢?小鸟儿为什么飞得高?天上星为什么亮眼睛,河里水为什么会结冰?科学知识真不少,好好学习一定会知道。

  注:含羞草是很奇妙的:你碰它一下,它的叶子会合拢起来,又垂下去,像害羞似的。这其中,因为“害羞”的程度不一样,预示的天气也不一样:如果被触动的含羞草叶子很快合拢、下垂,之后,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态,则说明天气将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反之,叶子受触后收缩缓慢、下垂迟缓,或叶子稍一闭后即张开,则预示着风雨即将来临。

上学期幼儿园大班故事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文进行联想,仿编。用动作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投影。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树叶都飘到哪儿去了呢?

  2、幼儿完整的欣赏教师朗诵的配乐散文诗,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1)文诗的题目叫什么?

  (2)落叶都飘到哪里去了?

  3、教师出示图片,有感情的朗诵配乐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习短句。

  (1)树叶落在地上,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2)树叶落在沟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3)树叶落在河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4)树叶落在院子里,谁看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4、幼儿分角色边欣赏散文诗边表演。

  5、启发幼儿进行联想、仿编。

  树叶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看见,它会把树叶当成什么?

  6、朗诵自己仿编的新诗。

  附散文:

  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动作屋子。

  树叶落在水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