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设计意图: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 沉与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活动材料: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 *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一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一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一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 *又观察,张俊骞提出,加水才行,边说边给其中一个杯加水,佘馨蕊:水从管子流过去了,3杯红水又第二次流动成水平,水又不流动了。 *老师提醒小朋友想办法让一杯水高一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一起把一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 *就这样反复做做学学。覃芷珊用手指搅拌水,红水没有原来这样红了,变淡了。 *老师说: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 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球的多种玩法,发展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
2、幼儿愿意参加玩球的活动,增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1、球宝宝做早操——热身运动。
(1)教师提问:一星期有几天?我们一起来做星期球操吧。
(2)幼儿每人拿一个球,随教师的口令做球操,包括头部、上肢、下蹲、踢腿、跳跃等动作。
2、设计球的玩法。
(1)教师提出任务:每个星期有五天上幼儿园,每天让幼儿创编出不同的玩球方法,并知道怎么玩。
(2)教师每天要关注幼儿创编的情况,对于想不出玩法的幼儿,可以进行启发,如想一想,身体的哪个部位还可以玩球?还可以几个人一起玩?
(3)启发幼儿左右两手中的球可以交替着拍。
3、放松活动,教师点评活动的情况。
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拍球是一项比较熟悉的运动,经常左右手拍球,还能开发左右大脑,使肢体各部位平衡。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水平,我们设计了此节活动《好玩的球》。在本节活动中,我们以玩球为切入点,通过让幼儿玩球,正确掌握边走边拍球的动作技能,鼓励幼儿大胆求异,培养发散性思维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球的多种玩法,初步掌握边走边拍球的动作技能。
2.在行进拍球中,逐步提高控球能力。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拍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篮球幼儿人手一个。
2.场地布置:起跑线、四把小椅子。
3.热身操音乐。
活动重点:
掌握边走边拍球的动作技能
活动难点:
控制球的方位。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热身活动
1.随音乐进行全身运动。
(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下蹲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2.队列队形的练习。
(4纵队--8纵队--4纵队--2纵队--左右分队--圆圈--十字--4个小圆圈--4纵队)
【分析】本节活动的重点就是玩球,以球操引入,开门见山,幼儿和老师手持篮球,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从头到脚活动全身,老师的节奏由慢到快逐步帮助幼儿完成动作。不仅能够起到全身运动的热身效果,还能激发幼儿玩球的兴趣。
基本部分
一、探索球的多种玩法。
1.幼儿自由玩球。
师:喜欢玩球吗?怎么玩的?
【分析】通过提问,能够调动幼儿玩球的积极性,在此环节中,幼儿自由探索球的玩法,教师随机指导,重点是挖掘幼儿玩球的多种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玩法,能够了解到幼儿对球的掌握情况。比如:拍球的幼儿有多少?会拍球的幼儿有多少?等等。
2、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拍球方法。
师:你是怎么玩的?怎么拍球的?
【分析】通过观察,教师有针对性的请幼儿展示拍球的动作,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入今天的活动重点:边走边拍球。
3、老师小结,并引发幼儿边走边拍球的方法。
二、难点练习,重点指导边走边拍球的动作技能。
1、幼儿探索边走边拍球的方法。
师:怎么样能够边走边拍球呢?
【分析】引导幼儿探索边走边拍球的方法,教师随机指导。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拍的又稳又好,有的小朋友拍的慢?
【分析】这样的问题抛出,能够激发幼儿发现自己拍球的方法及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找出问题,并且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关键。
小结:拍球时将球向前推一点,将球保持在自己身体的侧面,步伐大小均匀。
【分析】通过幼儿问题的发现,在老师的梳理小结下,幼儿明白怎样能够边走边拍球的方法。
3、幼儿再次练习。并请部分幼儿、男孩、女孩分组示范自己的方法。
【分析】趁热打铁,是非常关键的练习方法,通过幼儿的个别站是,能够激发幼儿边走边拍球的动力。
4、游戏:跟我一起拍球走
老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在场地内围成大圆,变换路线边走边拍球。
【分析】教师的加入,场地范围的扩大、路线的变换极大提高幼儿参与的乐趣。
三、游戏:拍球接力赛
【分析】检验动作的掌握情况,无疑,游戏是检验动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大班幼儿已经开始注重结果,比赛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通过竞赛游戏,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能增强幼儿的合作性和集体荣誉感。
1、讨论:比赛怎样能得第一?
【分析】这样提问并不是为了激发幼儿获胜的心态,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明白遵守规则、团结合作是比赛的关键,通过竞赛,让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不违反规则,从小树立规则意识。
2、介绍比赛规则:听口令一排一排的开始,从起跑线开始拍球到对面小椅子处,然后抱球站在小椅子后面。
3、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初步尝试第一次比赛。
师:为什么会输?原因是什么?
【分析】采访输的幼儿,引导幼儿找出问题所在,并尝试解决问题。
4、总结经验,再次进行比赛。
师:怎么样可以在比赛中避免出现问题呢?
【分析】每一次比赛结束,教师都要积极的组织幼儿讨论,怎样能够避免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重点动作技能(边走边拍球)幼儿是否掌握了。这样,能够让幼儿的动作更加规范。
5、教师小结游戏
三、结束部分:通过游戏幼儿进行放松练习
游戏:大皮球
游戏儿歌:大皮球,圆又圆,拍一拍,跳一跳;拍两拍,跳两跳;拍拍拍,跳跳跳。(给皮球打起,呼、吸,呼、吸,给皮球打气)
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报纸,积极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
2、能想办法把报纸变成纸球,并探索出固定纸球的方法。
3、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
使幼儿具有一定的玩纸的经验。
教具准备:
报纸、小篓子、彩色毛线、彩色橡皮筋、包装袋、透明胶布、双面胶、固体胶、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门、小篮球架、剪刀、小背篓。
活动过程:
1、自由玩报纸,积极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
教师引导:
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报纸,我们要和报纸一块儿做游戏。请你们每人拿一张报纸玩一玩,看看可以怎么玩,比一比谁玩报纸的方法多。
幼儿自由玩报纸。(折叠、抛、投掷、跨跳、顶在头上玩等)教师与幼儿共同交流报纸的玩法。(幼儿把报纸放在地上,找张椅子坐下来)
2、探索报纸变纸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
刚才我们用报纸玩了很多游戏,有的把报纸折成小动物玩,有的把报纸向上抛着玩,你们想不想把报纸变成球来玩呢?用什么办法能把报纸变成球呢?想变成什么样的球?(能提供足够的`报纸,接着,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足球门、小篮球架)我们带着自己的球来玩一玩吧。
幼儿自由玩。教师巡回指导。
3、探索固定纸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
玩了这么长时间,看看你的纸球有什么变化。
幼儿:散了,不圆了。
教师:玩了一会儿,纸球就有点散了,没有原来那样圆了,那怎样才能让你的纸球变得紧紧的、圆圆的,更好玩呢?我们用什么来固定纸球呢?(教师出示材料)我们来试一试谁固定得又快又好。
幼儿探索固定纸球的方法。
4、师幼共同游戏:投篮。
教师引导:
刚才小朋友投篮的那个架子是不动的,很容易投。现在,我来当篮球架(老师把小背篓放胸前),在前面跑,看看谁有本领把球投进我这个小背篓中来,好吗?
活动反思:
(一)崇尚简约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简约化,是指对科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资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各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有效利用,使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凝练、深刻。简化后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意味着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探究操作,有足够的空间展现自我;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幼儿。
1、材料简单实用。
本活动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是幼儿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报纸,幼儿在折、团、固定纸球等活动中,建构了关于报纸的相关经验,体验到了探索、发现、获得成功的喜悦情感。因此,科学探究应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2、过程简洁明了。
课堂是幼儿学习、思考的场所,不是表现教师才艺的场所。教学的过程设计要简单有效。简单的设计可以给幼儿留下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现和建构出新知。环节的预设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简。本活动的教学环节简单而清晰:自由玩报纸,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探索报纸变纸球的方法→探索固定纸球的不同方法。这三个环节看似简单,却是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并对教材的重、难、疑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拟定的一个大致框架。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