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活动课教案

2023-10-21

小学心理活动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活动重点: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活动难点:

  让幼儿懂得微笑在朋友交往中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有一只长着圆圆鼻子,鼻子系着红领巾的小熊来到我们班。大家跟他打个招呼吧(我很漂亮,可是没人愿意和我做朋友)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呀?

  二、孤零零的小熊

  1.倾听故事开头至“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谁也不跟他玩”

  2.小熊去找小猪,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猪跑掉了)

  3.小熊去找小猴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猴子躲起来了)

  三、小熊笑了

  1.小熊那么漂亮为什么没有伙伴呢?(接下去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2.讲述故事从“小熊找到大河马”至结尾。

  3.提问:小熊找到大河马问为什么他这么漂亮却没有朋友,大河马是怎么回答他的?

  (大河马说你要对别人微笑,这样大家才会愿意和你交朋友)

  4.小熊最后有没有笑呀?小熊一笑,动物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5.大家喜欢的是怎样的小熊?(小动物们喜欢的不是小熊的圆鼻子,也不是它脖子上的红领结,而是好看的微笑)

  四、笑一个

  1.小熊脸上笑眯眯,动物都愿意做他的朋友,你们愿意做小熊的朋友吗?

  2.请幼儿微笑着和小熊握手,亲一亲。

  五、课后延伸

  小熊微笑着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你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么等会请你找找你的好朋友(放音乐让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

  自己修改过的,希望对你有用。

  附:故事《孤独的小熊》

  小熊长着圆圆的鼻子,脖子上系着红领结,帅极了。他每天都昂着头,板着脸,很神气的样子。只是,脸上从来没有一点笑。

  妈妈问他:“小熊,你为什么不笑呀?”

  小熊说:“我是最漂亮的小熊,应该别人对我笑,我才不去对别人笑呢。”“唉——”熊妈妈叹了一口气。

  小熊去找小猪。一看到板着脸的小熊,小猪吓跑了。

  小熊去找小猴。一看到从来不对别人笑的小熊,小猴躲起来了。

  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谁也不跟他玩。

  小熊找到大河马,难过地问:“我是漂亮的小熊,为什么谁都不跟我玩呀?”

  大河马说:“你得对别人笑,因为大家都喜欢和开心的朋友在一起。“

  小熊说:“我从来没笑过,不知道怎样笑。”

  大河马说:“你心里想着笑,就会笑。不信,你照着镜子瞧瞧。”

  小熊心里想:“只要笑一笑,就会有朋友和我玩了。”小熊一边想,一边对着镜子瞧自己。哟!小熊的眉毛弯弯,嘴角咧开,他笑起来了。

  哦!小熊没想到自己笑起来会那么好看,心里一乐,“哈哈哈…”地笑起来。

  大河马看到从来不会笑的小熊“哈哈”大笑,也乐得“哈哈哈……”地大笑起来。大河马笑得那么响,把动物们都引来了。

  动物们看到小熊不再板着脸,在那里“哈哈”笑,都过来一起乐,一起笑。“哈哈哈,哈哈哈……”大家笑得好开心。这一回,小熊再也不感到孤独了。

小学心理活动课教案 篇2

  自信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初一新生由于对中学学习生活的不适应,往往会有较多不成功的体验,容易对自己产生疑问和否定。而在这个年龄段,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运用暗示的方法,通过循序渐进地开展辅导活动,使学生体会自信的感觉,并在行为上学会如何建立自信,从而达到提高自信水平的目的。本活动因此而设计。

  辅导目的

  1、了解自信的含义及自信对人的重要作用;

  2、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为建立自信寻找支点;

  3、通过他人的积极评价,初步体会自信的感觉;

  4、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建立自信的方法和途径。

  辅导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角色扮演;

  3、自我积极评价及他人积极评价(填表、口述等)

  4、游戏

  辅导准备

  1、准备一个因自信获得成功的故事;

  2、准备一个小品,展示缺乏自信——通过某途径——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功的情境;

  3、准备自我积极评价表及他人积极评价表(每人一份);

  4、准备一个积极评价他人的游戏;

  5、录音机、投影机及幻灯片等。

  辅导时间:1学时;

  辅导场地:教室或电化教室。

  辅导过程

  (一)做一个心理小测试,引入自信主题。

  心理小测试:集会的时候,假如让你自由选择座位,你是喜欢坐在前面呢还是喜欢坐在后面?

  教师根据不同的回答结果说明:不同的选择代表不同的心态。一般来说,喜欢坐前面的人比较自信,因为前排较显眼、醒目,只有自信的人,才不怕别人的注视;喜欢坐后面的人,则自信心不够强,因为他怕被人注意。从而引入自信主题。

  (二)学生讨论:什么叫自信?

  了解自信的含义: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并充分肯定自己的心理。

  (三)播放录音:一个依靠自信获得成功的故事。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让学生意识到自信对人的重要作用:自信——成功的第一秘诀。

  板书:自信蕹晒Κ

  (四)角色扮演: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角色扮演情境,请同学们按情境需要认真扮演,并针对情境中的情况进行讨论:

  1、小品中的学生开始为什么对自己没有信心?

  2、后来他又是怎样获得信心并取得了成功的?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建立自信心的方法和途径,即: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优点、长处),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得别人的承认和肯定,这样就容易树立自信心。自信会助人成功,而每一次成功的经历又会增强人的自信。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情境:学校校报需要招聘小记者,某学生由于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认识不足,不敢报名应聘。后经教师的赞扬、鼓励,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了正确的认识,满怀信心大胆应聘,获得录取。

  (五)活动:给自己找优点、给别人找优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1、学生填写《我认为我……》表格(附表一),对自己进行积极评价,寻找自信支点(自我暗示过程);

  2、学生填写《我认为你……》表格(附表二),对自己的同桌进行积极评价,填好后相互交换,体会被别人肯定、承认的感觉(他人暗示过程);

  3、游戏:教师出示一个装有同学姓名字条的纸盒,从中随意抽签,抽中谁,就由全班同学为其找优点。(他人暗示的延续,强化被人肯定的感觉)

  4、教师总结:人的能力、优点不是天生就有的,别人对我们的赞扬和肯定也不是随意可以得到的。因此,要建立自信,一定要努力发展、提高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并从尽力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锻炼、培养。

  (六)教师介绍增强自信的其他方法。

  如:充满自信的举动也能增强人的自信。

  教师用幻灯出示常见的一些言行举止,让学生选择哪些是充满自信的举动,并鼓励学生按自己所选择的去做。

  (七)结束语

  教师向学生介绍前世界重量级拳王乔·佛雷基的座右铭:我能行!

  鼓励学生也学会对自己说:“我能行。”

  教师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用“我能行”的话语回答,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

  “学习,你能行吗?”(师)“我能行”(生)

  “劳动,你能行吗?”(师)“我能行”(生)

  “唱歌,你能行吗?”(师)“我能行”(生)

  “克服困难,你能行吗?”(师)“我能行”(生)

  “面对挑战,你能行吗?”(师)“我能行”(生)

  “承担责任,你能行吗?”(师)“我能行”(生)

  “你相信自己吗?”(师)“我相信”(生)

  活动在一种积极的气氛中结束。

  附表一:在符合你的项目后打“√”。

  我认为我……

  乐于助人

  书法好

  快乐

  诚实

  爱劳动

  能干

  有礼貌

  整洁

  宽容

  虚心

  合群

  不怕困难

  勤奋

  友善

  不怕吃苦

  聪明

  有同情心

  有进取心

  记忆力好

  身体健康

  兴趣广泛

  自觉

  幽默

  做事认真负责

  体育很棒

  勇敢

  耐心

  绘画好

  写作能力强

  口头表达好

  唱歌好

  组织能力强

  开朗乐观

  跳舞好

  自理能力强

  知识丰富

  附表二:在符合他(她)的项目后打“√”。

  我认为你……

  乐于助人

  书法好

  快乐

  诚实

  爱劳动

  能干

  有礼貌

  整洁

  宽容

  虚心

  合群

  不怕困难

  勤奋

  友善

  不怕吃苦

  聪明

  有同情心

  有进取心

  记忆力好

  身体健康

  兴趣广泛

  自觉

  幽默

  做事认真负责

  体育很棒

  勇敢

  耐心

  绘画好

  写作能力强

  口头表达好

  唱歌好

  组织能力强

  开朗乐观

  跳舞好

  自理能力强

  知识丰富

小学心理活动课教案 篇3

  生活本来就是一首韵律动人的诗,迭宕起伏,时而激昂奋进,时而低沉萎靡。我们虽然不是身居繁华闹市,但一样有着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学习任务使我们像一根绷紧了的弦,半点不敢放松,我们这些刚踏进大学校园不久的大一学生开始变得烦躁不安。为此我们XX班组织了这次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 活动主题:放飞心灵,享受生活——用爱推开层层锁心的门

  二、 活动时间:

  三、 活动地点:

  四、 参加人员:

  五、 活动计划:

  为了配合学院心理健康促进部的相关工作,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月的一系列活动,我们147班将举行“放飞心灵,享受生活——用爱推开层层锁心的门”为主题的交流会。具体活动计划如下:

  1、 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去烧烤,让同学们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之余放松心情。

  2、 在烧烤期间玩一个小游戏——“猜猜我是谁”让同学们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别人理解的感受。

  3、 让同学们自愿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大家用虔诚的心去倾听别人的故事。

  4、 让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圈,自由交谈,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5、 全班高歌一曲《朋友》结束此次活动。

  6、同学们志愿将场地中的垃圾捡走,为保护环境,建立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六、 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促进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建立相互信任与彼此接纳的关系,用同学之情,同学之爱推开各自那层层锁心的门,增加班级凝聚力,放飞心灵,享受生活。真正达到这次活动的目的——“用爱推开层层锁心的门”。

小学心理活动课教案 篇4

  【设计意图】随着先进社会的告诉发展,我们越来越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味地看中孩子的成绩、得分。正因为此,新闻中屡屡有学生不堪重压摧残自己,甚至轻生的报道出现。因此对于我们幼儿教师而言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幼儿园大班孩子已经开始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觉得他人批评、排斥自己时会显得沮丧,甚至自卑,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如果孩子不能及时的将这不良的情绪排解,长期积压在心里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结合大班孩子年龄的特点我选择了开展此心理辅导活动《洋葱头的故事》,洋葱头在故事中是个大家都不愿和它做朋友,而变成个爱发脾气,又自悲的角色,后来有一只老鼠闯进它们的世界,并肆意捣乱,洋葱头通过自己想办法对付老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并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体验助人自助的乐趣。

  2.把握故事主题,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

  【评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大班年龄段的幼儿表达情绪的方式应适度,不乱发脾气。同时大班孩子对于自我意识已经慢慢形成,懂得自我欣赏。因此以上两个目标都是从幼儿的角度提出来的。

  【活动重点】在生气时尝试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的情绪。

  【活动难点】学会自我欣赏,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

  【活动准备】

  洋葱实物,洋葱、蔬菜、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洋葱,说说自己的感受。

  1、你们好,我是洋葱头。你们要怎么说?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

  2、洋葱头今天呀心情很不好,它很生气很生气。它为什么这么生气呀?谁来猜猜看?

  3、你们猜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洋葱头的故事》

  【评析】该年龄段的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所以,一开始就直接引题,出示图片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为活动的开展设下了卧笔。同时通过设置疑问,让幼儿能够较快地进入故事情节中,体验洋葱头生气的原因。接着又让幼儿谈谈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以自己生气的角度融入故事中,体会洋葱头的不良情绪。

  二、分段讲述故事,了解洋葱头的转变过程。

  1、厨房里住着好多的蔬菜……都不敢和他们在一起玩。(猜猜蔬菜们会怎么跟他说?引导幼儿用蔬菜的口气来对洋葱头说话,并可以加上一定的动作)

  2、有一天晚上,厨房里来了一只大老鼠……心里想:可千万别来吃我呀!

  3、刚刚老鼠是怎么说的呀?谁来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4、洋葱头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

  5、等老鼠走后……气死我啦!(洋葱头为什么这么生气呀?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生气呀?请你们做一个生气的表情让我看一下。)

  6、洋葱头它想呀……我得想办法来对付它!(如果你是洋葱头,你会想什么好办法来对付坏老鼠?)

  7、我们来听听洋葱头想了个什么好办法:到了晚上……辣死我了!”

  8、咦?这是怎么回事呀?

  9、原来洋葱头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只大蛋糕……味道不好闻了。

  10、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喜欢洋葱头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洋葱头前后的变化,能用良好的方法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评析】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视听结合,把幼儿的注意力牢牢的牵住。孩子们也融入其中,教师巧妙引导幼儿关注洋葱头的成功,引起幼儿的共鸣。使孩子们随着洋葱头的情绪由失落自悲到逐渐产生自信,到自我能力的肯定,让幼儿也能逐步产生这样的深刻心理体验,为目标的初步实现奠定基础。

  三、自我欣赏:我的本领大。

  1、原来洋葱头的本领这么大,它之前都没发现。咦?那你们都有什么本领呀?

  2、那请你们来说一说你觉得我们班谁最有本领?

  3、其实呀,我们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你们要发现自己的本领,而且要学习别人的本领,这样你就能成为一个最棒的人了。来,跟我来说一声:我最棒!

  3、自我欣赏:“我的本领大”

  【评析】该环节通过组织幼儿说说自己的本领,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地对幼儿的能力进行了肯定。教师的一再肯定和鼓励能更加激发幼儿学会欣赏别人的态度。从中懂得如何排解不良的情绪。

  四、完整讲述。

  鼓励幼儿与教师一起完整讲述《洋葱头的故事》,引导幼儿再次体验洋葱头的前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