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春分教案

2023-10-14

小班春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体验坐火车时感知的春天景色。

  2、学习词语:绿油油、金黄色、钻、瞧。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坐过火车、的经验,知道从车窗往外看风景。

  环境准备:教室内四周挂上长幅挂图A、B:绿油油的麦苗、金黄色的油菜花等,大纸箱做成的山洞。

  【活动过程】

  一、游戏:坐火车。

  1、引发幼儿回忆以前坐火车、坐向外观看风景的感觉。

  提问:你坐过火车吗?你坐过吗?坐在里面向外看,能看见什么?

  2、引发幼儿坐火车的兴趣。(幼儿自由地搭乘“小火车”)

  3、通过游戏感知散文的内容。

  老师带幼儿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分别走过长幅挂图A、B,引导幼儿一会儿看麦苗,一会儿看油菜花,并钻过大纸箱做的山洞,让幼儿体验火车钻山洞的感觉。

  二、欣赏散文。

  1、老师配乐朗诵散文。

  坐在火车上向外瞧,我们看见了什么?(学习词语:绿油油、金黄色、钻、瞧)为什么会什么也看不见呢?

  2、幼儿边坐“火车”、看挂图、钻“山洞”,边再次欣赏散文。老师引导幼儿学说“一会儿是……一会儿是……”

  三、户外活动:开火车。

  老师带着幼儿一个跟一个地拉着衣服开火车,边开火车边尝试替换散文中的词句,并将幼儿园里的风景仿编在散文里。

  四、引导幼儿下完火车后,寻找春天的足迹,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延伸活动:

  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幼儿带出活动室,带出幼儿园,到大自然中去,让大自然做主题教育活动的“活动室”,让幼儿感知、触摸春天,与春天互动,这样才能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附散文:

  坐火车呜!长长的火车开了,那是金黄色的油菜花。

  坐上火车往外瞧:咦,我怎么什么也看不见了?

  一会儿是绿油油的麦苗,原来火车钻进了山洞里。

  一会儿是黄黄的一片,坐火车真有趣!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春分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生、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④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课前准备

  ①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②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第一课时

  ●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①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有关资料。

  ②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①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积极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②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③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①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③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④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①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

  ③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较为浅显的问题,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含义深刻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暂时不做讨论)

  ●合作研读,领悟语句

  ①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语句,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同学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②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感悟)

  ③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品评人物,深化认识

  ①同学们已经多次阅读了这篇课文,说一说通过仔细读文,你对盲女孩安静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说一说你觉得安静是个怎样的孩子?

  ②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深层体会)

  ●品读欣赏,背诵积累

  ①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慑服,我们也被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所震撼。请同学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边读边把文中所描绘的情形在眼前浮现出来。

  ②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体会与感受。(教师引导读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还要引导听的`学生进行评议或提问,如为什么读这部分,为什么这样读)

  ③把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①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够积极灵触摸到。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积极去看这个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自读“阅读链接”中的内容。

  ②全班交流:“我”在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③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海伦凯勒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介绍)

  ●布置作业,课下延伸

  ①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②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③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小班春分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简单、明了、形象的简笔画形式为诗歌画出了三幅各具特色的图,条理性更强,有效地吸引了幼儿学习的注意力,也为下一环节学习诗歌提供了阅读范本,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这些阅读范本也可为幼儿的复习活动提供材料,提高幼儿自主复习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语言的趣味性。

  2、拓展幼儿的想象,进行诗歌创编活动。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制作小书,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诗歌、理解诗歌,感受诗歌语言的趣味性。

  2、拓展幼儿的想象,进行诗歌创编活动。

  活动准备

  挂图。

  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谈春天。

  教师提问:你觉得春天是什么样的?

  2、初步欣赏诗歌。

  教师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说春天是什么?春天是本什么样的书?

  3、结合挂图,教师再次配乐朗诵诗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小池塘为什么笑了?它的酒窝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4、学习诗歌。

  采用分段和整体的学习方法帮助幼儿熟悉诗歌,待幼儿熟悉诗歌后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根据诗歌结构,进行仿编活动。

  教学反思

  《春天》这首诗歌以它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赞美着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幼儿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特征。本活动采用挂图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

小班春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结合资料),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读中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所含着的情意以及语言表达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也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

  着小区里的每一个人,这其中也包括一个盲女孩,是谁呢?(安静)

  虽然春天的一切美丽的色彩,对于她来说,只是一片漆黑,但是她却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春天,那就是“触摸春天”(板书)

  在一次又一次的触摸中,奇迹出现了。

  二、品读奇迹,感悟安静

  (一)在这个春天的早晨,我们都看到了哪些奇迹的发生?从中你感悟到安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边找语句边批注。

  (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汇报:

  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二)假想阅读,体情悟道

  假如你现在就是安静,自由地读读这些语句,做做触摸春天的动作,体会体会当时的感受。

  1.(1)“安静在花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A 、说说看,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呢?

  B 、安静为什么能走得如此流畅呢?

  2.(2)“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A 、你从哪儿感受到这真是个奇迹?

  结合上下文,结合你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B 、我们可有过捉蝴蝶或者蜻蜓的经历?

  同样也是屏住呼吸,悄然而行,可就在你要捉住它的一刹那,它飞走了

  我们同样做着安静所做的动作,而且我们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我们却捉不到,为什么?

  C 、能够抓住蝴蝶,是安静神奇的灵性,“神奇的灵性”指什么?(联系上文谈:在花香中流连)(这神奇的灵性来自安静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是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力量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

  师: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竟然拢住了一个长着双翅的生灵,真是一个奇迹。

  海伦·凯勒曾说:

  “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积极去看这个世界。”

  (体会积极与捕捉,积极去体验,自然就有了奇迹的发生。)

  D安静拢住了蝴蝶,她拢住的仅仅是一只蝴蝶吗?

  她拢住的是一个春天,是一个世界。

  这是怎样的一个内心世界呢?(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回答——多姿多彩),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五彩斑斓,绚丽多姿、五彩缤纷)

  引入阅读链接,说说海伦·凯勒的缤纷世界里有什么?

  如何理解这对于安静来说是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这多彩的世界就是蝴蝶在安静手心跳动,使安静感受到了生命的博动,说明她的心灵之窗并没有关闭,她是用全部身心来感受整个世界。在她的内心深处,同样是明媚动人的景色。)

  E 、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这句话。

  (3)“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此刻安静的心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A 、读着这句话的时候哪个词让你怦然心动?(板书:张望)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能看得见吗?

  她是用什么张望?

  B 、安静为什么把蝴蝶给放了?那可是给她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的生灵啊!(放飞蝴蝶、放飞心情、放飞春天)师小结:她双目失明却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还能抓住睁着眼睛的花蝴蝶,但又放飞了蝴蝶,明明眼睛看不见蝴蝶,还要张望蝴蝶,你们说安静的“神奇的灵性”到底是什么呢?(板书: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三个语段体会体会。

  (四)小结感悟

  作者用细腻地语言描写了安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

  踪。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积极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这句话点明了作者要向我们表达的中心。让我们一起朗读这句话。

  三、交流感受,理解文中道理

  全班交流:结合实例,再次体会“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

  出示:都有生活的权利,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

  预设:安静、健康人、残疾人、小孩、老人任何人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本文的语句就像诗一样的优美,选择你最喜欢的句段,把它背诵下来。

  2.配乐指名背诵。

  五、布置作业,课下延伸

  1、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读后感想。

  2、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