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晒被子》优秀教案

2023-10-14

手工《晒被子》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帮小动物晒被子的情境中尝试按颜色和数量(4以内)进行对应匹配。

  2、初步知道晒被子的好处。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事先有晒被子的经验,以及对动物的习性有简单了解。

  2、材料准备:教师演示用ppt课件。展板:一面为草地背景挂有供幼儿"晒被子"的夹子,展板上方有1-4的数字标记;另一面为4幢房子背景,每间房上分别有小动物(狗、鸡、兔、猫)标记,房内各有4张标有数字1-4的小床。操作材料:画有不同数量的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图案的"小被子"若干。(分别为肉骨头图案的黄色被子、小青虫图案的红色被子、胡萝卜图案的蓝色被子、小鱼图案的绿色被子,图案数量分别为1-4。)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入主题。

  播放课件第一页,太阳升起来。

  1、春天到了,红红的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会来干什么?

  点击课件第一页,小动物出现。

  2、哦,原来他们想趁着好天气,把自己的被子晒一晒。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晒被子吗?

  3、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是谁呀?他们的被子是什么颜色的?

  播放课件第二页,小狗拿着被子出现。

  4、小狗的被子真好看,(黄色)上面有什么图案?(肉骨头)原来小动物被子上的图案都是他们最喜欢吃的食物。猜猜小狗把被子晒在哪条绳子上呢?播放课件第三页。

  5、依次帮助其他动物按颜色对应找到他们喜欢的晾绳,其间可让幼儿猜猜某个小动物的被子上会是什么图案?

  依次播放课件第四--第九页。

  二、帮小动物晒被子。

  播放课件第十页,太阳出现。

  1、第二天,又是一个大晴天,红红的太阳暖洋洋,晒晒被子香喷喷,小动物们又来晒被子了。这回,小动物们拿来了许多被子,都忙不过来了,想请我们宝宝一起来帮忙好吗?

  2、(出示第一面展板)这是绿绿的草地,这是晒被子的夹子,夹子真漂亮,有些什么颜色呀?(红、黄、蓝、绿)我们可以把红被子夹在红颜色的夹子上,把黄被子夹在黄颜色的夹子上。

  3、这里一共有4块草地,每块草地上还有一个数字标记,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认读数字)

  4、师示范晒被子。

  5、幼儿分散晒被子,师随机指导。(看清楚可以晒在几号草地?用什么颜色的夹子?)

  6、集体检验并纠错。

  三、给小动物送被子。

  点击课件第十页,太阳下山。

  1、太阳下山了,我们该收被子了,收好被子,我们再帮小动物把被子送回家好吗?

  2、(出示第二面展板)看看这分别是谁的家?(请幼儿辨认房子上的.动物标记,如,小狗。)应该把什么样的被子送到小狗家?(有肉骨头图案的被子。)

  3、师示范取一条肉骨头图案的被子:小狗家有好几张小床,我这条被子应该放到哪张小床上去呢?为什么?(引导幼儿数数有几根肉骨头?如是4,就送到标有数字4的小床上。)

  4、让我们一起来把所有的被子都送到小动物家里好吗?送的时候要看清楚哦:先看看被子上的图案是什么?想想应该送到哪个小动物的家?再数数图案有几个?把被子送到标有相同数字的小床上。

  5、幼儿分散操作,师随机指导。

  6、集体检验并纠错。

  7、还有一张床是空的(是数字5),想想这上面的被子会是什么样的?

手工《晒被子》优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7以内的数量,能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

  2.在游戏情境中学会按被子特征进行对应匹配。

  3.积极愉快地参与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认识数字1--7。

  2.物质准备:

  教具:(1)PPT;(2)展板:一面为草地背景挂有供幼儿"晒被子"的绳子、夹子,草地上有3-7的点卡标记;另一面为5幢房子背景,每间房子分别有不同动物(狗、兔、猫、鸡)、不同颜色(红、黄、蓝、绿)标记,房内小床枕头上有4-7的数字标记;(3)布袋若干。

  学具:不同数量食物图案的"小被子"(米黄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发兴趣。

  1.观看、交流PPT一,进入主题。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啊!瞧,红红的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也出来啦,有谁呀?一共来了几只小动物?它们出来干什么的呀?

  2.师小结。

  二、游戏:帮小动物晒被子。

  1.观看、交流PPT二---八,学习按一个特征进行匹配。

  (1)师:它们的被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狗的被子上为什么是骨头?小狗被子上有几根肉骨头?那你们猜一猜小狗会把被子晒在几号竿上?为什么?

  (2)依次帮助其他动物按数量对应找到它们喜欢的竿子。

  (3)师幼共同小结。

  2.师交待游戏规则。

  3.个别幼儿示范晒被子。

  4.幼儿游戏,师随机指导。

  5.活动评价。

  三、游戏:帮小动物送被子。

  1.出示房子展板,学习按多个特征进行匹配。

  2.个别幼儿示范送被子。

  3.师交待游戏规则。

  4.幼儿游戏,师随机指导。

  5.活动评价。

  6.结束语:X这间房子怎么没有被子呀?想一想为什么?

手工《晒被子》优秀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雪被子》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五年制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雪被子》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发展语言为主线,注重听说读写的协调发展。提倡让学生在课堂中多“动脑、动口、动笔”。而这一编排特点也恰好体现了大纲对。

  本教材“使学生初步形成阅读能力”的要求。因而,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培养阅读能力是本册教材总的指导思想。本篇课文是一篇儿童散文,它是继一册《雪娃娃》之后的又一篇有关雪的课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音乐般的节奏和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在洁净美丽的白雪覆盖下的冬景,一个神奇犹如梦幻般的境界。课文共分三个自然段,包含着两个自然科学知识:“小雪花给麦苗盖上了雪白的被子”说明厚厚的积雪能保持地温,抵挡寒风和霜冻对庄稼的侵袭;“雪被子下面,麦苗们做了两个快乐的梦”,揭示了“瑞雪兆丰年”的自然规律。这篇课文可分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掌握6个生字(麦、苗、盖、呼、淘、哨)教学1—2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第3自然段,进行听说训练,掌握相应的生字新词。

  第三课时:总结课文,朗读训练。

  而本课时即第一课时的教学,应以训练为主线,即让学生做到“三动”,以学生为主体,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本课时教学目标

  (1)初谈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麦、苗、盖、呼、淘、哨”6个生字,理解“被子、满天、雪花、麦苗、暖呼呼”的意思。

  (3)读通课文,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明白“雪被子”能保持地温这一科学道理。

  (4)培养合理的想象力。

  学会6个生字,新词;懂得雪被子能给麦苗保暖,使麦子长得好而丰收的道理。

  2.教学难点

  麦苗为什么觉得暖呼呼的?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教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流,生字教学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即集中读拼音,分散教学字义,并运用部件分析法,熟字比较法教学生字字形。运用启发式提问、图文结合、句子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掌握内容,积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雪被子》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2、学法

  在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自学、锻炼其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探求新知,掌握一定的字形记忆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才能举一反三,形成能力,“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

  3、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所掌握的知识程度看,生字“淘”的正确书写要重点指导。新词“暖呼呼”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积雪能保持地温,二年级的小朋友不可能一下子明白,以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道理。

  4.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思路:

  谈话引题激趣——听录音初感课文——自学课文生字词——检查自学情况——学习课文l、2自然段——复习巩固

  1.谈话引题激趣。

  小朋友,冬天到了,你觉得大自然中什么景色最美?下雪的时候,你们常常干些什么?雪不但洁白、美丽,对庄稼还很有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雪被子》。运用谈话法揭题,自然、简洁、有趣,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2.听录音初感课文。

  利用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音乐般的节奏,从而产生学习课文的强烈愿望,同时,在—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自学课文生字词。

  自学要求:(小黑板出示)

  (1)初读课文,利用拼音学习新字;

  (2)划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的意思。

  (3)看出字,说字形。

  ---------------------------

  (4)想—想:课文写谁喜欢什么?

  这—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让他们去独立动动脑,动动口,让学生在自己读、看、比较、思考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字词的音、形、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检查自学情况。

  (1)看卡片读生字。

  学生易读错的字shào(哨)mèng(梦)fēng(丰),

  多音字jiē(结)多读几次。

  (2)记字形。

  比较法:“麦”与“表”相比较,“苗”与“猫”比较

  动作演示法:盖

  部件分析法:呼——口十乎,哨——口十肖

  笔顺分析法:“淘”字右半边的笔顺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出示句式:课文主要讲(谁)喜欢(什么)?让学生说说课文大意。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让我们教师有重点地查漏补缺,又让学生有充分动口的机会,既掌握了新知,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