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散文教案范文

2023-10-14

大班散文教案范文 篇1

  幼儿园新《纲要》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我平时让大班幼儿欣赏一些短小、精悍、内容生动,形象、意境优美的优秀散文诗,来激发大班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求知欲,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我在组织大班幼儿欣赏散文诗时,非常注重提问方面的技巧,主要有五点:

  一、多听少问

  传统的散文欣赏往往是老三遍:第一遍欣赏,提问散文名称和主要角色内容;第二遍欣赏,提问一些具体情节;第三遍欣赏,提问“听后感”。但从实际情况看,大班幼儿的记忆力发展还不完善,欣赏三遍还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师的提问也多遇到障碍。因此,在欣赏和提问的安排,首先我先让幼儿多听,整体欣赏和部分欣赏交替,让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体味散文无处不在的美。传统教学讲究环环紧扣,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要把作品梳理清楚,把幼儿头脑中最美好完整的形象冲淡。因而在组织欣赏时,我注意把握每一篇散文的特色、特点,每一遍欣赏后,不一定都提问,多欣赏几遍尔后提问,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听的需要,幼儿回答时也有信心,积极性也高。

  二、边听边问

  我们讲究散文的整体美,并不是一定要完整欣赏后再提问。有的散文是几段体,有的散文有回环反复,还有的散文有悬念,这就比较适合教师边讲边听,幼儿边听边答。(1)开头设问。如大班散文《秋天的雨》,我让幼儿欣赏前先提问:“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的,轻轻的,你还没注意,秋天的门,就悄悄地打开了。你听……”这样先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欣赏,写杨树林春夏秋冬的景色变化和带给孩子们的趣味,从而表达了幼儿热爱杨树林,爱校园的淳朴挚热之情。教学时我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杨树林吗?为什么?你觉得杨树林怎样?幼儿们便纷纷发言,感情至深,觉得杨树林非常有趣,杨树林像位魔术师,变化无常,给他们带来了欢乐。春天的杨树林花可以玩耍,夏天可以在树荫下游戏,秋天采集着金黄的树叶,冬天可以在杨树林里打雪仗。如散文《蒲公英》,作品描写了蒲公英花朵凋谢后轻盈地飞扬在空中的美丽情景和带给孩子们的趣味,从而表达了幼儿喜欢蒲公英的情感。教学时我组织幼儿讨论:你为什么喜欢蒲公英?幼儿们都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觉得蒲公英的黄色花朵漂亮,它的花朵凋谢后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球,风一吹,绒毛会在天空飞扬,像雪花一样轻盈,给孩子们带来乐趣。通过这样的提问讨论,使幼儿体会感受到了散文里跳荡着的明快开朗且活泼有趣的情感基调,把握了这篇散文要传递给他们的信息。

  三、创编提问

  当欣赏散文的教学活动结束时,我们往往会引导幼儿理解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经验,进而扩展想象和讲述。如散文《云彩和风儿》,教学活动结束时,我启发幼儿:“天上除了云彩和风儿还有什么你也觉得有趣,给你带来欢乐呢?请你也来编一段。”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幼儿们编出了云彩和太阳、云彩和月亮、云彩和星星等段落,个个编得非常认真,把天上云彩和太阳、云彩和月亮、云彩和星星等的景色和给幼儿带来的欢乐画面形象地勾勒出来了。如散文《我多想》,活动结束时我启发幼儿学习用“我多想……送给……让……”的句式来仿编散文,幼儿们都编得非常出色。如“我多想摘到天上的星星,送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让整个世界变亮。”“我多想睡在荷花上做一个美梦,送给我的妈妈,能让她欣赏到动听的歌。”通过提问创编,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了散文诗的结构句式,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散文欣赏能给大班幼儿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激发大班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特别给能力强的孩子更多的机会提高语言发展的条件,也充实他们语言完善的基础。对能力一般的孩子,看似他们并不是积极的参与,但是他们的欣赏中也能感受到散文中完美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变化有趣的情节,在倾听同伴的回答中他们也能更好的理解散文,也会帮助他们学习怎样理解散文。对于能力弱的孩子,他们虽然有时不能对散文完全理解透彻,但是在其他小朋友的回答中,他们也有机会欣赏到散文的内涵,初步体验散文中优美的词句,为他们将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打基础。希望这个“摇篮”使孩子们感到温馨亲切,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长。

大班散文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说说感知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体验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

  2、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结合已有经验仿编散文。

  3、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鸟的意识,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领会散文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小鸟图片一张;实物投影仪一 台,幻灯片若干(配乐朗诵散文),录音机一 台、图片各一 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出示小鸟图片)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

  2、师:小鸟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小鸟最喜欢做什么?

  3、师:小鸟的歌真美!真神奇!让我们来听一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感知散文的主要内容。

  1、师(配乐朗诵散文)提问: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听了这首散文,你觉得怎么样?

  你听到了什么?

  2、师:到底小鸟的歌会落在什么地方?那里变得怎么样?我们再来听一听散文。

  (师再次配乐朗诵散文 。)

  (1)出示图一:森林里有什么?大树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小鸟的歌洒向哪里?在树枝的缝隙里泻成了什么?

  (2)出示图二:小鸟的歌掉在哪里?草尖结出了什么?

  (3)出示图三:小鸟的歌落在地上,地上就长出了什么?

  (4)出示图四:小鸟的歌投进溪水里,游成了欢蹦乱跳的什么?

  3、师:你听,森林里到处都是小鸟的歌。小鸟的歌真好听,落到哪里,那里就会变得很美、很美!我们一起来说说小鸟的歌落到了哪里?

  三:理解散文内容,学习朗诵散文。

  (1) 幼儿一起跟老师看着图片朗诵散文。

大班散文教案范文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两片树叶的外形以及散文的情节进行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三幅,图一画有两片树叶的树苗若干棵;图二表现两片树叶象眼睛的背景;图三是表现两片树叶象耳朵的背景。

  2、教师准备一些树林中的动植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一,激发幼儿想象。

  出示图一,问:图画上有什么?(小树苗)小树苗有几片树叶?(两片)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两片树叶象什么?(幼儿充分想象)老师这里有一篇散文,我们来听听散文里说这两片树叶象什么,好吗?

  2、教师朗诵散文片断,引发幼儿想象。

  ①教师朗诵:瞧!这两片新叶子,多象是小树的两只眼睛。(出示图二)提问:散文里说两片树叶象什么?(象小树的眼睛)小树的眼睛好奇地看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幼儿想象讲述,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图片一一贴入背景图)是啊,小树就像小朋友说的那样看到了很多美丽的东西,它心里怎么样?它觉得它看到的这个世界怎么样?

  ②教师继续朗诵:瞧!这两片新叶子,多象是小树的两只耳朵。(出示图三)提问:散文里还说两片树叶象什么?(象小树的耳朵)小树的耳朵静静地听呀听呀,它听到了什么?(幼儿想象讲述后,教师把准备好的图片贴入背景图)

  ③小树苗越看越高兴,越听越高兴,小树苗一高兴就蹦了起来,发生什么事了?(幼儿想象后)教师讲述:哈,小树苗一蹦,就长高啦!

  3、学习朗诵散文。

  教师完整朗诵散文一遍后,问:散文里讲了些什么?讨论后,教师放慢速度,以等待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朗诵散文。

  4、幼儿讨论:学完这篇散文,你又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体验春天的美好。

  5、延伸活动:画小树苗。

  上面画上两片叶子,画好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树叶象什么,它们在做什么,心里怎样想,你的小树苗长大了没有。

  附:两片树叶

  小树苗种上没几天,就长出了两片树叶。

  瞧!这两片新叶子,多象是小树上的两只眼睛。两只眼睛好奇地看呀看呀,啊,世界多美丽!

  瞧!这两片新叶子,又象是小树上的两只耳朵。两只耳朵静静地听呀听呀,嗬,这树林会唱歌!

  小树苗越看越高兴,越听越高兴,小树苗一高兴就蹦了起来。哈!小树苗一蹦,就长高啦

大班散文教案范文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体验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

  2、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发展想象力。

  3、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鸟的意识,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幻灯片若干(配乐朗诵散文),录音机一台、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根神奇的魔术棒,看一看它会变什么小动物?(教师变魔术)对了!是小鸟。”

  2、师:“在大森林里,有许多许多大树,大树上有许多许多小鸟,小鸟都爱唱歌,小鸟的歌会落在什么地方?(幼儿想象表述)

  3、过渡:“小鸟的歌真美!真神奇!让我们来听一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放音乐1]

  二、初步感知散文的主要内容。

  提问:(1)小朋友,刚才听的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听了这首散文,你觉得怎么样?

  (2)散文里你听到了什么?

  过渡语:小鸟的歌会落在什么地方?那里变得怎么样,我们再来听一听散文。

  [放音乐2]

  三、分段感知散文内容。

  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并朗诵散文。

  第一段提问:森林里有什么?大树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第二段提问:小鸟的歌洒向哪里?在树枝的缝隙里泻成了什么?

  小鸟的歌掉在哪里?草尖结出了什么?

  小鸟的歌落在地上,地上就长出了什么?

  第三段提问:小鸟的歌投进溪水里,游成了欢蹦乱跳的什么?

  师:“你听,森林里到处都是小鸟的歌。”

  教师小结:小鸟的歌真好听,落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得很美、很美!

  四、幼儿学习朗诵散文。

  (1)幼儿观察画面,一起轻轻地念散文。

  师:“我们用优美的声音轻轻地念一念散文。”

  (2)启发幼儿根据画面大胆讲述来散文内容。

  师:“小朋友念的真不错,下面请小朋友拿着图画纸,按着1、2、3、4的序号把这首好听的散文念出来,你可以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也可以念给后面的老师听。

  (3)幼儿完整念散文一遍。

  五、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1)讨论:小鸟的歌还会落在哪里?长出什么?

  (2)师:“下课后我们把小朋友说的话,画成美丽的画,然后编进散文,好吗?”

  六、结束部分。

  师:“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小鸟吗?我们应该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做快乐的小鸟吧!”

  音乐《小鸟飞》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这是一篇散文,散文又被称为美文。“美”是散文与其他文体最大的区别。曹文轩说过这样一段话:“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也会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思想的力量是一种理性的思考,美则作用于人的情感,情感的力量在我们的生命中更柔韧,更持久。这是是散文独特的价值。但是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散文欣赏是比较难的。

大班散文教案范文 篇5

  师:你喜欢小鸟的歌落在哪里?你可以看着图来说说。鼓励幼儿自由讲述画面的内容。

  (3)幼儿完整念散文一遍。

  四:创编散文。

  (1)师:小鸟的歌还会落在哪里?那里会有什么变化呢?请你跟旁边的朋友讨论一下。

  (2)幼儿讨论,师个别倾听指导。

  (3)请有代表性的幼儿上来把自己编的散文朗诵给大家听。

  五:延伸活动。

  师:小鸟的歌还在森林里唱着,响着,小鸟的歌还会落到哪里呢?那里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小朋友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去画一画,编一编,说一说。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孩子的思维更发散,所以在最后绘画环节中我引导孩子们画完小鸟以后,在进行添画,想一想:你觉得小鸟的歌声像什么,就在旁边画什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画的非常好,说的也非常好。例:浩洋画上了太阳,我先是引导他说:小鸟的歌像太阳,暖暖的。接下来很多小朋友就有了想法,画了棉花糖,就说:小鸟的歌像棉花糖,甜甜的;画了冰糕,就说:小鸟的歌像冰糕,凉凉的------

大班散文教案范文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说说感知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体验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

  2、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结合已有经验仿编散文。

  3、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鸟的意识,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鸟图片一张;实物投影仪一 台,幻灯片若干(配乐朗诵散文),录音机一 台、图片各一 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出示小鸟图片)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

  2.师:小鸟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小鸟最喜欢做什么? 

  3、师:小鸟的歌真美!真神奇!让我们来听一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感知散文的主要内容。 

  1、师(配乐朗诵散文)提问: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听了这首散文,你觉得怎么样? 

  你听到了什么?

  2、师:到底小鸟的歌会落在什么地方?那里变得怎么样?我们再来听一听散文。 

  (师再次配乐朗诵散文 。)

  (1)出示图一:森林里有什么?大树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小鸟的歌洒向哪里?在树枝的缝隙里泻成了什么? 

  (2)出示图二:小鸟的歌掉在哪里?草尖结出了什么? 

  (3)出示图三:小鸟的歌落在地上,地上就长出了什么? 

  (4)出示图四:小鸟的歌投进溪水里,游成了欢蹦乱跳的什么? 

  3、师:你听,森林里到处都是小鸟的歌。小鸟的歌真好听,落到哪里,那里就会变得很美、很美!我们一起来说说小鸟的歌落到了哪里?

  三:理解散文内容,学习朗诵散文。 

  (1) 幼儿一起跟老师看着图片朗诵散文。

  (2) 师:你喜欢小鸟的歌落在哪里?你可以看着图来说说。鼓励幼儿自由讲述画面的内容。

  (3)幼儿完整念散文一遍。

  四:创编散文。

  (1)师:小鸟的歌还会落在哪里?那里会有什么变化呢?请你跟旁边的朋友讨论一下。

  (2)幼儿讨论,师个别倾听指导。

  (3)请有代表性的幼儿上来把自己编的散文朗诵给大家听。

  五:延伸活动。

  师:小鸟的歌还在森林里唱着,响着,小鸟的歌还会落到哪里呢?那里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小朋友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去画一画,编一编,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