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小多少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2个偏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教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一)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生字,这节课我们还要去认识许多新字。
(二)出示挂图,问: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三)学生回答:一头大牛和一只小猫,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
(四)及时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
1、学生试读、教师范读。
2、学生拼读、指读、小组读、齐读、开火车读。
(五)巩固识字,引出词语。试着读词。
黄牛,花猫,鸭子,小鸟。
(六)练习读词,说说应该注意的问题。
(七)巩固读词。
老师出示音节卡片,学生迅速从手中的词语卡片中找出与老师所示音节相对应的词。
二、识记字形
(一)出示生字卡片,点学生认读。
(二)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
(三)全班交流,老师特别指出:“猫、鸭”的偏旁和字义有关,猫是动物,所以是反犬旁,鸭子是有羽毛的鸟类,所以是“鸟”字旁。
三、练习朗读两段韵文
看谁读得又准、又好。指读、男、女读。
问:在这两段中有两对反义词,你发现了吗?生:大—小,多—少。
四、指导书写
“小“有三画,它的第一笔是竖钩;
“少”有四画,它的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识字的方法?学会了这些生字吗?学会了哪些反义词?
六、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看图
通过上节课看图,我们看到了什么?一头黄牛、一只小猫、一群鸭子、一只小鸟。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大小多少,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大的哪些东西是小的呢?
(一)出示挂图。通过看图引导学生从大小、数量上把看到的东西说出来。如:图上有一个大苹果和一颗小枣。
(二)老师及时点拨:枣用量词颗来表示?那生活中还有什么能用颗来表示呢?生:一颗种子,一颗纽扣。“许多杏子”可以说成“一堆杏子”。
二、自学韵文
(一)从刚才的学习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事物都可用上适当的量词来介绍。)
(二)看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
(三)自读韵文。(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读)
(四)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质疑,交流成果)
(五)全班交流。
个别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指导读出节奏感。
三、拓展运用
说说课后练习“我会说”中的物品,用上量词。
四、写字
(一)出示要求写的3个字,让学生认读。
(二)指导书写。
“牛”有四画;“果”有八画;注意第五笔是横。“鸟”有五画;第四笔叫竖折折钩,反复读加深记忆。
(三)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设计
书写“牛、果、鸟、”三个生字。
关于大小多少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苹、果、杏、桃”4个生字。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
2、生活中,正确运用“你、我、他”人称,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苹、果、杏、桃”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
2、会读儿歌。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词语。(用时: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的水果是什么?
2、课件出示图片:苹果。教师指导苹果读音。
3、教师引导观察这两个生字字形。
4、引导学生分小组识记字形。
5、检查识字情况。
6、用以上方法引导看图片:杏子、桃。
7、教师课件出示“杏、桃”指导读音。
8、指导用“杏”和“桃”口头组词,说一句话。
9、开火车读“杏”和“桃”,检查全体同学掌握情况。
二、认真书写,掌握笔顺。(用时:17分钟)
1、指导书写“小”、“少”并观察“小”、“少”的区别在哪里?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同学指导书写汉字“果”。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鸟”,指导学习新笔画。
(5)教师指导“鸟”短,“鸟”、“眼”不能掉。
2、指导书写“鸟”。
(1)范写“鸟”。
(2)领写“小”的笔顺。
(3)在田字格中范写“鸟”。
(4)教师巡视,展示优秀示例。
三、巩固练习,扩展知识。(用时:8分钟)
1、教师出示习题与习题要求并说明习题要求。
2、组织学生汇报答案。
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指导书写必须细致。不仅应该从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还要对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进行提醒。在教学书写生字时,我逐字指导笔顺。意为夯实学生对汉字笔顺的掌握,逐渐熟悉汉字笔顺的规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并通过展示评价,有针对性地再次写字,提高写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