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冰雪天气教案

2023-10-06

预防冰雪天气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增强学生的冬季安全防范意识,保障自己健康成长,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寒冷,安全事故隐患随之增多。这一节课我们举行一次冬季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让大家对怎样注意冬季安全佑个了解。

  二、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3、不乘坐“三无”车辆。

  三、防溺水、防滑冰。

  1、防滑:由于长时间强降雪,地面积雪较厚,在经过踩压后就形成了一层光面,在气温稍高冰面开始融化时,尽量减少外出频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如确需外出,要穿防滑鞋或在脚上绑根旧布条,手上不宜拿伞、棍等细长物品。

  2、防冻:外出时穿戴好保暖衣帽。耳、鼻、手不宜长时间暴露在外。

  3、防病:活动出汗后立刻到室内用干毛巾擦干汗水脱掉已湿衣服,换上干爽衣服,条件允许时可先洗个热水澡。每天保持室内通风半小时防止感冒病毒滋生。

  4、做到“四不”承诺,即不私自下水或滑冰;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滑冰或打捞水中物品;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到秦渠边游玩;不到危险地域、沟渠滑冰游玩。

  四、预防冬季火灾

  冬季气候干燥,是火灾多发的季节,怎么杨预防火灾的发生?我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1)任何同学不准携带火柴火机等火种进学校。

  (2)不得带危险物品进校园,在校外,走亲访友时也要小心,远离这些危险物品。

  (3)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4)、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5)、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6)、严禁在森里等地玩火。

  (7)、人离开住处时,要将充电器、电脑等电源切。

  (8)、做饭时,人补能离开,以免干锅引起火灾,出门时要关掉燃气阀。

  五、防煤气中毒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

  3、煤气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4.急救的方法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六、防人身侵害教育。

  (防暴力)冬季白天时间短,要按时回家,不与陌生人接触;不携带、使用管制x积极举报携带、使用管制x行为;不做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情,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七、防踩踏事故。

  节假日不要到人群密集拥挤的地方去。

  (一)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3.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二)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预防冰雪天气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寒冷的冬天已经来到,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河面上也开始结冰了,在结冰的河面上嬉戏会让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但是殊不知乐趣后面却藏着无情的杀机,每年的冬天造成的安全事故都让人痛心,在雪地上和结冰的路面上摔伤的事故也屡见不鲜。因此,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看似解释的冰面所潜在的危险,掌握自救的基本知识,特设计了本次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在雪地上、冰面上要慢行,不去结冰的河面上、湖面上玩耍。

  2、遇到危险是不慌乱,能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救。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

  (1)《可怕的冰窟窿》录音和图片;

  (2)被大雪覆盖的马路、结冰的路面等图片。

  2、幼儿用书第38--40页。

  活动过程:

  1、演示小实验,让幼儿认识的冰面易破裂,知道在冰面上玩耍的危险。

  (1)演示实验“易碎的冰面”:教师事先冻好一盆水,让幼儿观察冰面,用手或其他物品按压或击打冰面,让幼儿观察冰面破裂的过程,(有条件的可带领幼儿直接到结冰的小水池边做本次试验)。

  (2)引导幼儿讨论:

  如果到结冰的河面和湖面上玩耍会有什么样的危险?

  (3)教师小结:

  结冰的水面看上去光滑结实,其实非常容易破裂。如果在结冰的河面或者是湖面上行走和玩耍就容易使冰面破裂,小朋友容易掉在水里,非常危险。

  2、教师讲述故事:

  《可怕的冰窟窿》,引导幼儿了解自救、求救的方法。

  (1)教师首先要完整的讲述一边故事。

  (2)组织幼儿讨论:

  故事中的牛牛为什么会掉进冰窟窿?他是怎么得救的?冰面裂开后,豆豆是怎么做的?

  (3)教师小结:

  当湖面、河面结冰时,小朋友们要记住不到冰面行走、玩耍。如果不小心走到冰面上,发现冰面出现裂痕,要立即卧倒,匍匐(爬着)前进或慢慢朝岸边滚动,同时要大声呼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援。

  3、出示多媒体教学资源:

  被大雪覆盖的马路、结冰的路面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提问:

  冬天经常会下雪,路面会结冰,在这样的路面上怎样走才是安全的?

  教师小结:

  在雪地或结冰的路面上行走要尽量穿防滑的鞋子;小心慢走,不追逐打闹;过马路更要紧拉大人的手,小心通过,防止摔伤,避免危险。

  4、教师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38-----40页《冬天路滑怎么走》,讨论并完成操作。

预防冰雪天气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1、现在已是冬天了,天气很冷,有的小朋友怕冷,会出现不想上学或不喜欢这个季节的现象。设计这个活动想让小朋友感知冬天的美,喜欢大自然。

  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生活实际,易激发幼儿的兴趣,材料易备,幼儿易参与。

  活动目标

  1、用音乐、用画面、用动作来帮助孩子感知雪的美,大自然的美。

  2、体验纸片变化带来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与别人分享的能力。

  3、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撕纸的方法、感受活动的乐趣。

  难点:往雪人身上粘纸、欣赏雪人。

  活动准备

  1、教具一份:餐巾纸、事先在上面贴好透明胶的大小不等的泡沫雪人、制作好的动画、儿歌、装饰教室的雪花贴花等。

  2、幼儿学具:小盒子(每四人一个),餐巾纸若干。

  3、布置教室:悬挂雪花片、窗户上贴上雪花片。

  4、课前,让小朋友分组坐。(四人一组)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先问小朋友冷不冷?也可以和小朋友握握手,引出冬天。大家喜欢冬天吗?为什么?让小朋友自由发言。(拉近距离,引起兴趣,初步感知冬天)

  二、播放视频《下雪的美景》,同时,播放儿歌《下雪啦》可以让小朋友边欣赏边唱。(让小朋友感受下雪的美,激起玩雪的欲望)

  三、提出问题:我们大家想不想让我们这也下雪呀?

  四、大家快看呀!老师这开始下雪啦!老师趁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雪片”,抛洒到空中。同时,念儿歌。(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片片雪花白又白,人人见了都喜爱)紧接着,问大家:你想不想让你那也下雪呀?

  五、要想下雪,需要老师送给你们的神奇魔盒,大家快打开看一看。

  六、利用准备好的雪花粘片,让小朋友了解雪花的形状。老师做示范,让大家一起学撕纸,比一比看谁撕得好,顺便把纸收集到盒子里。老师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一定要及时鼓励、表扬。

  七、大家合作的非常好!那还等什么呢?快开始下雪吧!儿歌及时响起,老师也要参与唱歌和下雪。

  八、哇!这么多的雪,(老师把握好时间借机提出)我们堆雪人好不好?

  九、拿出准备好的雪人,让大家捡刚才飘落的“雪花”自由粘贴。(注意雪人的摆放位置)

  十、贴完后,让大家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评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雪人。并能说出理由。并对不太漂亮的提出整改建议。

  十一、让小朋友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十二、再次欣赏视频,大家一起唱儿歌。结束本节课。

预防冰雪天气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重点:对学生进行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难点: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导入新课】

  冬季,北风呼啸,寒气逼人。我们如何做好人体的防寒保暖呢?本节课我们讲讲冬季防冻知识。

  【教学内容】

  一、最常见的冻伤部位

  多发生在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这些部位都在身体的末端或表面,血流缓慢,且又经常暴露在外,局部温度低,极易受寒冷的伤害。

  二、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

  冬季夜间温度很低,经常在-8℃以下,若夜间行走也容易发生冻伤。早晚温度也很低,注意防冻,到了严冬季节,时时刻刻都要注意防冻。

  三、判断冻伤的程度:

  1、一度冻伤 皮肤苍白、麻木,进而皮肤充血、水肿、发痒和疼痛。

  2、二度冻伤 除皮肤红肿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黄水,自觉皮肤发热,疼痛较重。

  3、三度冻伤 局部皮肤或肢体坏死,出现血性水疱,皮肤呈紫褐色,局部感觉消失。

  四、冻伤的野外救护措施:

  原则: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

  (1)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可用热水(不能太烫)浸泡,再涂以冻疮膏即可。

  (2)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3)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4)多喝热饮料(姜糖水、感冒冲剂),如疼痛可服2片去痛片治疗。

  (5)除去湿的衣服,进入羽绒睡袋保暖。

  (6)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7)确使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有创面的用消毒棉花,无创面的用干净、松软的棉垫子包裹保护伤处并保温。

  五、冻伤急救注意事项

  冻伤急救时,若一时无法获得温热水,可将冻伤部位置于救护者怀中或腋下复温。注意冻伤后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把浸泡的热水加热,所有冻伤部位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切忌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对已复温的患处,不能再用温热水浸泡,否则会加重组织损伤和坏死。

  六、常用药品:

  外用:冻疮膏(1支)、消毒棉垫(1包)、纱布(1袋)、绷带(1个)。

  内服:感冒冲剂、姜糖水、去痛片、安定

  【思考与实践】

  寒流仍在继续,希望同学们掌握相关知识,注意冰雪天的身体不要被冻伤。

  反思:

  在这节课中,对学生进行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