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4续写故事 篇1
一、总体构思:
学生刚刚学完《清兵卫与葫芦》一文,并且尝试编排、表演了课本剧,为续写小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节写作课可以看作是《清兵卫与葫芦》一文教学的延伸,教师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高涨的阅读热情、学习兴趣和青少年特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对话、交流、讨论,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激起他们的写作激情。教学中,仍然要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他们自主意识;要帮助他们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准确、生动地创编故事;要指导他们懂得自己欣赏、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最好两节课连在一起。
二、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1、课前布置学生编写课本剧:以小说的结尾句“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作为开头,合理想象,续编故事,准备在班级表演。每个大组编排一个剧本。大组组长负责本组剧本的编排演。
2、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表演,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为主。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表演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启发学生从续编故事、对话交流和表演中得到写作的灵感。
3、现场写作,自己评价、修改习作。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大家一定爱看动画片吧,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看哪部动画片吗?当然,你还得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
师:这些大家喜闻乐见的动画主人公形象都是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而得来的。同样,如果我们在写作时有了丰富的想象力,也一定会把作文写得更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续写,就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我想通过这次的写作来测评一下同学们的想象力,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观察学生的反应,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写作热情。)
教师点击电脑,借助多媒体系统展示续写的有关知识和要求。(见板书设计)
教师简要点拨。
(二)课本剧表演。
1、各大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报告本组课本剧编排演的分工合作准备过程。教师记载,作为期末综合评价内容之一。
2、四个大组轮流表演课本剧。
3、讨论、评点: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刚才课本剧表演是不是小说《清兵卫与葫芦》情节的继续发展。
学生发言。教师根据他们的发言,结合课本剧表演的内容,启发思维,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师:他们的表演,情节虽然不同,但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强调:
(1)围绕“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编剧。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3)想象合理。
4、提出本次习作要求。(见板书设计)
(三)自由写作。
1、教师提供三种写作形式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见板书设计)
2、学生写作。
(四)自己欣赏。
1、小组交流:我觉得我的文章这儿写得比较好……
2、请部分学生上台宣读自己的习作,师生点评。
(五)简单修改习作。
学生自由表达:我想这样修改我的文章……
(七)总结延伸:
师:这堂课,我们尝试着把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内的写作结合起来。课前,大家发扬合作精神通过查资料、请教别人等各种途径获取多种信息,然后发挥想象,精心构思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课上,大家能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写作方式进行写作;而自信的展示、客观的评价、自主的修改,使你们的作品锦上添花。课后,请大家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再送交老师阅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4续写故事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在公共汽车上》,明白“我”突然流鼻血后,汽车上的人是怎么关心、帮助我的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领会续写的要求,知道想象要根据开头而展开,想象的内容要合乎情理
3、能按作业的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完成续写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的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
难点:想象要合乎情理
三、教学准备:
故事一则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己加减
一、故事导入,认识续写
1、激发兴趣:
一群孩子正在一块空地上踢足球,突然,球“砰”的一声飞到人家窗玻璃上,玻璃碎了。
2、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师:刚才故事只是说了个开头,接下来还会放生些什么呢?你们能不能继续编下去?
(提示:窗玻璃打碎了,孩子们会怎么做?那户人家又会怎么做?)
3、顺势诱导,简介续写
同学们根据故事的开头想象出了好多生动的情节,使得整个故事显得前后连贯、内容完整。如果把刚才说的内容写成一,这种类型的就是续写。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揭示开头,想象说话
2、阅读例文续写部分,思考:
这部分内容跟文章的开头有什么关系?汽车上的人是怎样关系、帮助我的?结果怎样?你觉得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可能发生?
3、讨论、:
这例文根据开头“我”的“鼻血就流了出来”展开想象,续写了这些内容:一位叔叔掏纸巾给“我”,老奶奶、阿姨给我让座,大姐姐用包着冰棍的手帕按在我的脑门上,后来“雪慢慢地止住了”。整文章首尾呼应、前后连贯,人物的行为表现真实可信。小作者的想象有根有据、合情合理。
4、再读例文,体会写法
三、组织讨论,明确写法
1、自学“习作要点提示”,思考:续写有哪些要求?
2、讨论交流
3、引导归纳:续文,一是要根据的开头展开想象,二是要注意想象的内容要合情合理。
四、提示作业
1、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发生了什么突如其来的事情?
2、启发想象:看到这种情景,人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我”会怎么想?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3、同座之间相互交流
4、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教师在评点的时候,既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要合理)
5、练习续写
五、板书设计
练习3练习续写
展开想象
合情合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4续写故事 篇3
教法提示:
一、复习导入
1、熟读课文,了解整个故事的内容,为续写故事打下基础,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2、明确续写要求。
二、指导续写故事
1、让学生从小骆驼的“脚掌、睫毛、肉疙瘩”等方面的作用着手。
2、将小骆驼和小红马进行对比,使学生从中受到正确的审美教育。
3、指名说故事,教师指导。
三、学生练笔
1、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学生自评,修改。
四、教师小结
课题:水上飞机
训练内容:拓展小练笔
如果让你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教法提示:
一、积累素材
1、精读课文,了解水上飞机的作用和种类。
2、搜集关于水上飞机的资料。
3、说说水上飞机有哪些本领。
二、全班交流
1、将自己搜集的素材在班级中交流。
2、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谈谈自己的创意)
三、练习写作
1、学生练习习作
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写清自己“设计”的水上飞机的名字、用途。
2、具体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设计。
四、师生评价。
训练内容:小练笔
1、说说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
2、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写了台风来临时,由于人们作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并不惊慌,仍然谈笑风生,想一想:人们在台风来临之前都作了哪些准备?
教法提示:
一、复习导入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台风和卫星。
3、了解人造卫星的种类。
二、自主选择,完成练笔。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交流写法。
2、练习说话,形成初步思路。
3、学生动手练习写作,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师生共评。
三、反馈、总结。
训练内容:小练笔
在你身边一定也有许多品质优秀的人,把他(她)介绍给别人吧!
教法提示:
一、审题,明确练习的目的。
1、写身边的人物。
2、用一两件事来反应人物的优秀品质。
二、联系实际,进行练笔。
三、小组讨论,师适当指导。
四、学生练笔。
五、全班交流,展示优秀的习作。
训练内容:手抄报
进一步搜集有关保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知识和故事,出一期宣传板报,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行动的自觉性。
教法提示:
一、复习导入
1、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为练笔作好准备。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想。
二、搜集素材
1、一些关于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文章读一读。
2、小组内交流,商讨手抄报的分工。
三、合作手抄报
1、学生练笔,师巡视指导。
2、选出优秀作文在班级展示。
四、总结表扬
训练内容:小练笔
虽然蜻蜓是人们所常见的昆虫,但许多人对它却并不是很了解,请你为蜻蜓写一篇《自己介绍》
教法提示:
一、复习引入
1、精读课文,说说课文内容。
2、从文中了解在关蜻蜓的科学知识。
二、资料搜集
1、到图书室或上网查阅蜻蜓的资料,为写作积累好素材。
2、注意:选取自己兴趣的问题进行写作,不需要写得面面俱到。
3、学生练习写作,老师指导。
三、小组内练说,全班交流。
评价要准确,有导向性。
四、指名说话,师生共评。
五、学生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誊写。
训练内容:恐龙资料展
搜集关于恐龙的图片、模型、文字资料或音像资料,分工合作,动手制作“恐龙资料展”。
教法提示:
一、复习导入
1、复述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恐龙。
2、图文对照,熟悉文中介绍的几种类型的恐龙。
二、素材搜集
1、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关于恐龙的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准备展览。
2、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恐龙展板”。
3、每组选出自己的解说员。(注意: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恐龙进行解说。)
三、展览过程
1、请低年级的小学生和爸爸、妈妈来参观。
2、解说员将自己最喜欢的恐龙介绍给大家。
3、请参观者提出宝贵意见。
四、结束展览。
训练内容:仿写练习
认真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花草,并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上形象的比喻、叠词、象声词等,将文章写得形象、生动。)
教法提示:
一、品读课文,学习写法。
1、认真读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讨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二、小组讨论,理清思路。
1、讨论:你想选择哪种花草,这种花草哪些地方让你喜欢?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写作思路。
三、动手习作,反馈评价。
1、学生自主练习写作。
2、交流:选出优秀习作,上台前读给大家听。
3、师评价写作的成功之处,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四、教师总结。
训练内容:仿写练笔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教法提示:
一、复习导入
品读《海底世界》第三自然段,体会“总分”写法的好处。
二、练习写作
1、教师出示中心句。
(1)我们的课外兴趣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2)这里的景色真美呀!
2、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中心句,并围绕这个中心句写一段话。
三、交流作品
1、指名读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2、选出优秀习作,表扬。
四、教师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4续写故事 篇4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2、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把握故事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感受同学之间的互相关爱。
重点
观察图画及文字,续写故事。
难点
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师:投影片三张,空白画框两个,白纸若干。
学生:课前预习。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1、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及图上配的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
2、指导学生完成习作后与同学互相评改。
重点
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及图上配的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
难点
指导学生完成习作后与同学互相评改。
一、习作前准备指导
指导学生课前自学,观察各幅图画和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家长听。
二、习作中成文指导
1、仔细看第1幅图,弄清图意。
(1)出示第1幅图的投影片。
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说准地点、人物、事情,抓住人物的语气、神态,想象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给小朋友取名。)
(2)出示第2幅图的投影片。
同桌练说。(提示:抓住小男孩的神态和心理,体会他此时的心情)
(3)出示第3幅图的投影片。
想一想:这两个孩子的名字?男孩说的李晓明是谁?
2、引导想象,续写故事,续画图画。
(1)启发过渡:现在,哪位同学能把三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把故事写完整,请生执笔补充余下的那幅画。(出示空画框)(可用简笔画)
(3)小组讨论,画画,师巡视指导。
(4)讨论后请不同的两个小组起来交流,解说画面的内容。
3、练说故事,明确重点。
(1)说说这四幅图要告诉我们怎样的思想。(关爱同学)
(2)重点该讲清哪些方面的内容?(或:你认为哪些内容要特别地讲清楚?)
(3)四人小组一生一图,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展开想象,适当穿插“内心活动”的描写,试把故事说通顺,说具体。
(提示:小组组员在听的时候要专心、安静,听完一幅图的内容之后可适当补充,提提意见;图与图之间要用有联系的词句过渡,要注意图与图的“衔接”。应该把这件事当作真的发生过的,而且你亲眼看见了,甚至可以直接用“我……”的说法来组织语言,当作亲身经历的一样。)
(4)教师巡视参与,提出:先讲完的小组可以先动笔写草稿。
4、学生练习起草,师巡视指导。
三、习作后评改
1、学生写完后小声读一遍,运用修改符号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2、小组互读草稿,互相修改。
3、誊写,四人小组(组与组之间交换)批改,写评语,上交。
4、教师批改后讲评,生再改,并最终誊写在定稿本上。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4续写故事 篇5
板书设计:
1、续写: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使故事进一步发展,再次创编故事。
2、续写的要求:
(1)人物性格、语言风格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2)情节合理、完整。
(3)想象要有创意。
(4)描写要具体生动。
3、续写的类型:
(1)给一个开头,要求续写成一篇文章。
(2)阅读一篇小说,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在文章结尾处加以续写。
写作要求:
(1)围绕结尾句选材、续写。
(2)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你可以选择:
(1)记录故事: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
(2)续编故事:接着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故事写下去。
(3)创编故事:自己根据理解自主创作。
教学探讨:
在编排演课本剧的基础上续写小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能激起他们热情和兴趣的工作。当然,从阅读体验到表演心理体验,再到创造、创新,对学生的要求相当高,所花费的时间也较多。
设计亮点
这节写作课教学设计方案,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人本化、多元化、综合化以及合作学习的教学思想,吻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写作方式;重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自己评价、修改习作,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