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多玩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圈,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协调能力及合作能力。
3、培养遵守纪律的习惯。
活动准备:
圈人手一个,录音带、两根长绳
活动过程:
1、做圈操:跟音乐,做操:上肢、下肢、体侧、体转、腹背、跳跃运动。
2、请幼儿用各种方法玩圈、发挥想象与创造力。
3、集中请幼儿演示、其他幼儿向他学习。
4、用刚才没用过的方法再去玩一玩。
5、游戏“看谁钻得快”
6、请幼儿以组为单位,合作摆圈,进行跳圈游戏。体现合作、讨论、看哪组设计的与众不同。
7、看一看,互相跳一跳。
8、游戏“开火车”,音乐。
9、游戏“坐缆车”以比赛的形式进,要遵守规则:站到队尾。
10、“开火车”结束,请幼儿收拾整理。
一物多玩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塑料袋的一物多玩。
2、发展发散型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动脑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塑料袋人手一个
2、宽阔的活动场地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出示塑料袋,告诉幼儿塑料袋不但可以用来装东西,还可以用来做游戏,激发幼儿参与兴趣(语言导入)
2、教师与幼儿共同利用塑料袋做准备活动(动作导入)。
(二)游戏活动
1、幼儿尝试探索新玩法,看谁想的办法最多最好玩,教师巡回观察。
2、幼儿介绍新玩法。
3、请幼儿表演新玩法,教师引导幼儿记录这些新玩法。
4、分组练习,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学习。
5、师幼共同总结塑料袋游戏的玩法,并记录在班级户外游戏档案中。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玩法,收拾器材回教室。
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塑料袋与其它材料组合,玩出新花样。
附塑料袋的部分玩法:
1、吹塑料袋
2、向上扔塑料袋
3、放在胸前跑
4、系上小石块做降落伞
5、系上绳子放风筝
6、在里面装水,提水向前走
7、装水用针扎洞做喷壶
一物多玩大班教案 篇3
幼儿园里有一些随处可见的现成材料,如果教师稍加利用,就能成为“一物多玩”的游戏材料,泡沫拼接板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幼儿园里,教师通常将泡沫拼接板作为地毯、坐垫或镶嵌玩具来使用,而我们则将其变为游戏的一种重要材料,合理、创新地加以运用,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变换出了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是一个“找相关”的集体游戏,在设计游戏时我们用到了泡沫拼接板。我们将许多有关联的图片贴在泡沫拼接板上,让幼儿找出相关的两张图片,并说说自己的理由。由于一种事物可与多种事物相关,因此这个游戏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幼儿言之有理即可,较好地培养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有的教师在设计这个游戏时直接使用PPT,我们认为使用PPT虽然方便,但是降低了幼儿的参与程度,而使用泡沫拼接板开展这类游戏,可以让幼儿直接操作,在亲身参与中获得直观感受,使幼儿在游戏中学得更丰富、更深刻。
●翻骰子
我们将泡沫拼接板制作成“骰子”,和幼儿一起玩“翻骰子”的游戏,这是一个可以产生无穷变化的游戏。如我们最初设计了竞赛游戏——红绿翻骰子,游戏规则为:幼儿分为红绿两队,在相同的时间里,红队幼儿要把骰子翻成红色的一面朝上,绿队幼儿则要把骰子翻成绿色的一面朝上,最后根据骰子的颜色来判断哪一队获胜(朝上的一面哪种颜色多即哪队获胜)。由于比赛紧张、激烈、有趣,所有幼儿都玩得不亦乐乎,幼儿的迅速反应能力在游戏中也得到了提高。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设计了智力游戏——翻骰子,我们在骰子的每一面都贴上不同的数字,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翻出相应的数字。这个游戏与竞赛游戏不同,更强调知识概念的学习以及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培养,让幼儿在玩中学习“数”的概念,在生生互动中体会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动准则。
●洞洞墙
将许多块泡沫拼接板搭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堵“洞洞墙”,利用这堵墙可以开展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如小年龄的幼儿可以玩塞球过墙的游戏,发展手部的肌肉动作,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年龄稍大一些的幼儿可进行竞赛游戏,墙的两侧各站一名幼儿,每名幼儿要在相同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将球塞到对方的领地,这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塞得准,还要塞得快,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