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外脚背运球教案 篇1
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标准的足球比赛由两队各派10名球员与1名守门员,共11人,在长方形的草地球场上对抗、进攻。比赛目的是尽量将足球射入对方的球门内,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当比赛完毕后,得分最多的一队则胜出。如果在比赛规定时间内得分相同,则须看比赛章则而定,可以抽签、加时再赛或互射点球(十二步)等形式比赛分高下。足球比赛中除了守门员可以在己方禁区内利用手部接触足球外,球场上每名球员只可以利用手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控制足球(开界外球例外)。
一、教学内容分析
熟悉球性是学生体验足球的开始,可以达到建立球感,为学习掌握其他足球基本技术打下基础,有助于技术技能的形成,所以本课时安排以下内容:
1、熟悉球性:揉球、踩球、脚内侧拨球、脚背面正面颠球、拉球
2、足球游戏:抢圈游戏、踩拉球接力
二、教学目标设置:
1、学生能积极参与小足球的学习与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2、通过球性练习建立球感、熟悉球性。
3、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三、问题诊断分析:
(一)课前准备问题及对策
1、问题:
(1)几乎已忘记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
(2)教学计划形同虚设
(3)教案的编写不细致,过于简单
(4)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偏差,很少恰如其分
(5)教学的预设缺乏实践支撑,差距过大
(6)学情等分析有很大问题
2、对策:
(1)重新去学习课程标准和钻研教材
(2)通盘考虑教学计划
(3)认真、实在、有效地备课
(二)课中教学问题及对策
1、问题:
(1)过于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体地位体现
(2)组织纪律教学过于淡化
(3)教师的动作示范和队列练习有所忽视
(4)动作技术强调不够,教学强度和密度被淡化
(5)过分强调过程评价,忽视了总结性评价
(6)器材用的很少,场地布置很少
2、对策:
(1)要注重整个教学组织安排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2)要注重课堂纪律的强化
(3)要注重教师的动作示范
(4)要注重体育课必须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和密度
(5)要注重场地器材的充分利用
(6)要注重评价的有效性
(7)要注重安全
(三)课后反思问题及对策
1、问题:
(1)交流流于形式,光说优点不提不足
(2)上课后几乎没有进行反思
(3)反思只是流于浅层面,没有深入研究“为什么”
2、对策:
(1)自身反思
(2)同伴互助
(3)撰写案例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经费条件限制,而且农村体育足球教师一般都是兼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足球课的认识存有误解,总感觉足球课就是让学生玩球;又因其带着语文或数学课,精力有限,对体育足球课教学内容钻研不透;加之没有一定的体育器材,导致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往往采用放羊式教学;感觉足球课无内容可上。足球课往往只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所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①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实效性。例如设计游戏活动,游戏活动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在选择游戏内容时,游戏内容应该是以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与教学中心紧密相连,这样的游戏才会具有教学实效性。
②农村学校很多体育项目在缺少器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进行,很多教学内容,只要教师把教学内容稍加改进或变通一下,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的兴趣,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③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设施,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其实在场地、器材方面,农村小学也有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用于课堂教学,针对场地小、器材少的实际情况来实施体育教学。只要教师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资源的优势,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五、教学过程
安全措施:
1、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示及处理。
2、教师控制练习节奏,及时调控运动量。
3、准备急救箱,以备不时之需。
足球外脚背运球教案 篇2
一、设计思想
足球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实施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
二、教材分析
1、小学三年级,是以课程目标导向来选编活动内容、组织教育活动、实施教育评价的“主体性”活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
2、教学重点:推拨动作协调自然,用力适应。
教学难点:用脚背正面推拨球。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身体发育还不完全。但是,他们喜欢模仿,胆子大,对任何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足球是人们喜欢的球类运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多人参与的一项运动。本教材是一项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以及协调、平衡能力的教学内容。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脚背正面运球的动作,以及推拨动作协调自然,保持身体的平衡姿势。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习,体验脚背正面运球动作方法,激发运动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学习,初步掌握脚背正面运球技术动作,发展灵敏、协调和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方法
导入教学和模仿练习相结合,游戏方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模仿,首先通过导入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足球运球动作,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力去学着运球,然后再告诉学生脚背正面运球的方法导入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对脚背正面运球的模仿,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脚背正面运球的动作;
2、展示动作要领来引导学生理解脚背正面运球;
3、折返运球游戏;
4、整理放松操;
5、总结评价。
七、布置课后练习,反思本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