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2023-09-07

中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篇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安全教育活动《地震来了怎么办》,这是以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为契机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1、课题来源:地震是最近几年经常发生的事,如果在事故中幼儿不会保护自己,后果将不堪设想。四川大地震留给我们的教训实在是太深了,高度重视幼儿阶段灾难意识和技能的培养。从近年来发生的较大地震灾难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对灾难知识和应对技能的了解和掌握都极其匮乏。这不得不引起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反思。个体自出生伊始,便面临各种灾难的考验,这种考验将伴随其一生。因此,应当将地震安全教育视为个体生存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对待,从娃娃抓起。另一方面,在强调“早”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地震教育的“持久性”,必须认识到地震教育是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而幼儿期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地震教育从决策到实施,都应把幼儿阶段包含进去,高度重视幼儿阶段灾难意识和技能的培养,所以,我认为:选择此课题有意义非常重,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次活动来源于社会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把目标定为:

  (1)了解地震产生的危害

  (2)知道地震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地球运动的结果

  (3)学习几种地震逃生的方法和常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了解地震产生的危害,学习几种地震逃生的方法和常识。通过VCD碟引路、避震演习的游戏形式让孩子培养防震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难点是:学习几种地震逃生的方法和常识。总之,我们通过集体讨论,看录像演示。再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正确的'方法、演练学习。使活动教育于学习、游戏之中。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先设置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录像寻找答案。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游戏法层层深入、加以整合。例如:教师大胆地鼓励孩子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们现在要倡导的。在这种活动当中,我们多次的让孩子自己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带着问题去思考。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设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社会情感得到深化。

  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引导幼儿是带着问题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做一做等多种感官参与,不知幼儿不觉就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我们采用了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从火场里逃生得到巩固和加强。我们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设置地震的氛围中进行避震逃生演习。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的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学习讨论游戏体验

  (一)激发兴趣(录像:发生地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教师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闻及地震是的录像片段,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提出问题“发生一件什么事情?”“哪里发生地震”,引发幼儿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关注,兴趣。

  (二)自由探索

  根据幼儿好奇,求知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二环节我就安排孩子自由探索,我们为幼儿提供图片,供幼儿观察。在这一过程,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与同伴,老师说说各自看到是什么?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获得经验是零碎的,那怎么进行加工整理呢?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集体讨论方式,对幼儿获取地震造成的危害进行整理。由于录像投放在孩子的视线前面,故讲评时可结合录像进行,避免了空洞性。也点到了地震造成的一些危害,更进一步让孩子了解了地震。

  (三)学习讨论

  由于大班孩子都是具备多维度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让孩子在家中和学校学习如何避震逃生这个重要环节中,都是提出问题让幼儿去思考,说一说。在此我们允许错误的方法和争论,教师不加以否认,再通过多谋体学习,教师加以分析,引导,小结以共同学习达到修正知识,方法。这两个环节,孩子是处于自由,宽松探论氛围中的。

  (四)游戏体验

  在幼儿都掌握了避震措施时,我们运用了声音创设地震的现场氛围。让孩子完全体验,投入于游戏知识氛围中。在教师生动的言语调动,引导下,师生共同进行避震逃生演练。让游戏的方式对孩子知识的巩固和深化。这种游戏的形式演练是比较适合孩子年龄的发展特点的,在玩乐中获得了知识的体验。

中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篇2

  一、活动目标:

  (一)理解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学习地震时的安全自救常识。

  (二)培养安全自救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视频,PPT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刚才我们看到的视频,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

  (二)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

  怎么会发生地震呢?那是因为地壳在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

  你们知道地震时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这这几次大地震中,摧毁了所有的房屋!

  2.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

  3.造成了桥梁中断。

  4.压死压伤了许多人

  5.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

  (三)引导幼儿学习自救的方法!

  如果我们这里发生地震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总结:孩子们通过本次安全教育了解地震的含义,知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做的正确保护自己的方法。理解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学习地震时的安全自救常识,培养遇到危险时安全自救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