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喜欢科学活动。
3.学习歌曲《会变的水》,巩固医学以学的简单乐理知识,学习了解3/4拍的节奏特点。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已冻好的冰块及冰花、热水、矿泉水瓶、小饭盆及洗手盆3--4个、节奏卡、音符卡、音乐磁带(水之韵、举你的右手摆一摆)。
活动过程
1.小手变魔术。
2.谜语:手抓不住,刀切不开。做饭洗衣,洗脸刷牙,都需要它。(水)
3.对了,是水。听是什么声音?(放水流声的磁带)。
哦,它在告诉我们,看到小朋友们用小手变魔术,它也想变。
4.水变魔术。
A请出冰块。幼儿讨论,冰块是什么变成的?是怎么变成冰块的?
小结:水遇冷会结成冰。
B请出一杯热水。
讨论:为什么会有气?
小结:水遇热会变成气。
C请出矿泉水瓶。观察:我把水倒出来。小朋友看到,水会怎么样?(水会流动)水流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哗啦、叮咚……)
小结:水刚才变的.这三个魔术,正是水的三种形态:冰块是水的固态,水蒸气是水的气态,流动的水是水的液态。
5.老师把水变的这三个魔术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叫《会变得水》。教师范唱一遍。
6.好听吗?要想学会这首好听的歌得先过三关。a发声 b节奏 c音阶
7.听歌曲,说出关键词。
8.学唱歌曲。
9.边唱边表演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分成三桌--电磁炉加热、水盆、冰块。下面请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a一起操作,看看水是不是会流动的,听一听水流动的声音。b再想一想,冰块怎样能变成水。C观察一下,水蒸气遇冷会变成什么?
中班音乐教案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音乐三段体回旋式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发挥幼儿的想象。
3、熟悉音乐,能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对美的感受。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 磁带《风中的童话》ABA段。
2、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三段体结构。
1、 根据弦外音做适合的动作。(柔和→活泼→柔和)
2、 再次欣赏音乐,区分段落。
(1)动作是怎样变化的?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欣赏)
(2)音乐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3)乐曲中有个小秘密,是什么?
(4)整首乐曲可以分几段?为什么?
(5)小结:一首乐曲分成了3段,这种形式的乐曲称为
三段体。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其中第3段音乐和第1段音乐是重复的、一样的,只有第2段是不一样的,这样形式的乐曲也叫三段体,它是三段体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完整欣赏,再次感受音乐三段体。
三、分段欣赏,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
(一) 第一段:
1、 我们一段一段来听。
2、 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与哪幅画给的感受是一样的,为什么?
3、 能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二)第二段:
1、 听听第二段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2、 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与哪幅画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为什么?
3、 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三)第三段:这音乐与刚才哪一段音乐是一样的?小结:重复三段体概念。
四、幼儿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的形象
1、 集体表演。
2、 分角色表演。
3、 讲评。
五、结束:回活动室。
3.中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蝌蚪教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范唱。"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它唱了些什么?"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变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尝试配歌词,学唱歌曲。
5、在歌曲录音的帮助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边唱歌,边玩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来鱼网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鱼网出现时,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2、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儿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复习歌曲《在农场里》然后学唱歌曲。
最后边唱歌边玩游戏。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大都生活在小区之中,对于小蝌蚪这个动物形状并不熟悉,因此,在学习时孩子可能不会太理解,这样就会影响游戏的效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因此,在活动前,我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们见了,一到自由活动,他们就拥向自然角,好奇地观察着小蝌蚪,在观察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们游泳的姿态,在谈论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孩子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后,我们就开始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热烈地谈论着对小蝌蚪的认识,这时老师用歌词进行简单总结,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内容,接着在欣赏音乐旋律中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尝试着进行演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哼出了歌曲,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着,我们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进行游戏时是孩子们最投入,也是最高兴的时候,由于他们对蝌蚪的游泳姿势并不陌生,他们纷纷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态表演着,非常开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