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安全自救》安全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物质的燃烧现象
2、理解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基本原理
3、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构成和实例。
二、重难点
(一)重点
1、物质的燃烧现象。
2、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基本原理。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构成和实例。
(二)难点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构成。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例。
三、教学教程
(一)物质的燃烧现象(什么是物质燃烧现象,主要产生哪些气体?)
物质燃烧是一种物质能量转化的化学和物理过程,伴随着这个转化过程,同时产生燃烧气体、烟雾、热(温度)和光(火焰)等现象。其中燃烧气体和烟雾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能潜入建筑物的任何空间。这些气体和烟雾往往具有毒性,因而对人的生命有特别大的危险。据统计,在火灾中约有70%的死亡是由于燃烧气体或烟雾造成的。
对于普通可燃物质燃烧的表现形式,首先是产生燃烧气体,然后是烟雾,在氧气供应充分的条件下,才能达到全部燃烧,产生火焰,并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使环境温度急剧升高。物质燃烧起火过程曲线如图1所示。
图1、普通可燃物质典型起火过程
曲线a表示烟雾气胶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b表示热气流与时间的关系
(如何理解普通可燃物质典型起火过程曲线?)
普通可燃物在火灾初起和引燃阶段产生了烟雾可燃气体混合物,但环境温度不高,火势尚未达到蔓延发展的程度。如果在此阶段能将重要的火灾信息——烟雾浓度有效的测量出来,就可以将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在火焰燃烧阶段火势开始蔓延,环境温度不断升高,燃烧不断扩大,形成火灾,此时通过探测环境温度来判断火情,能较及时地控制火灾。
物质全燃烧阶段会产生各种波长的火焰光,使火焰热辐射含有大量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因此对火灾形成的红外和紫外光辐射进行有效探测也是实现火灾探测的基本方法。
1.燃烧气体。
物质燃烧的开始阶段,首先释放出来的是燃烧气体,一般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氢气(H2)、碳氢化合物(CXHY)、水蒸汽(H2O)及烃类、氰化物类、盐酸蒸汽或其他特殊材料产生的分子化合物。悬浮在空气中的较大的分子团、灰烬和末燃烧的物质颗粒等不可见的悬浮物,通称为气溶胶粒子,其粒径在0.001~0.05μm。
2.烟雾。由于燃烧和热解作用,所产生的人肉眼可见和不可见的液体或固体微小颗粒,称为烟粒子或烟雾气溶胶粒子,其中主要包括:焦油粒子、高沸点物质的凝缩液滴、炭黑固体粒子等,其粒径在0.0l~10μm。
3.热(温度)。在物质燃烧过程中,由于物质内能的转化,必然有热量的释放,使环境温度升高。但在燃烧速度非常缓慢的情况下,这种热(温)度不容易鉴别出来。
4.光(火焰)。火焰是物质着火时产生的灼热发光的气体部分,火焰的光辐射除了可见光部分外,还有大量的红外辐射和紫外辐射。
(二)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基本原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设施多种多样,具体组成部分的名称也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怎么划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基本可概括为有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四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图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的基本组成
对于复杂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火灾探测报警、消防联动控制、消火栓、自动灭火、防烟排烟、通风空调、防火门及防火卷帘、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消防应急广播、消防设备电源、消防电话、电梯、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电气火灾监控等系统或设备(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原理如图3所示。
图3、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火灾探测部分主要由监测器组成,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检测元件,它将火灾发生初期所产生的烟、热、光转变成电信号,然后送入报警系统。火灾监测器根据对不同火灾参量的响应及不同的响应方法,可分为感烟式、感温式、感光式、复合式和可燃气体监测器。不同类型的监测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环境条件。火灾监测器通过对火灾现场发出燃烧气体、烟雾粒子、温升、火焰的探测,将探测到的火情信号转化为火警电信号。在现场的人员若发现火情后,也可立即按动手动报警按钮,发出火警电信号。
报警控制有各种类型报警器组成,它主要将收到的报警电信号加以显示和传递,并对自动消防装置发出控制信号。这两个部分可构成独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来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警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控制联动器输出,去控制灭火设备、防排烟设备、非消防电源和空调通风设备等。
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火警电信号,经确认后,一方面发出预警—火警声光报警信号,同时显示并记录火警地址和时间,告诉消防控制室(中心)的值班人员;另一方面将火警电信号传送至各楼层(防火分区)所设置的火灾显示盘,火灾显示盘经信号处理,发出预警—火警声光报警信号,并显示火警发生的地址,通知楼层(防火分区)值班人员,立即察看火情并采取相应的扑灭措施。在消防控制室(中心)还可能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的RS-232通信接口,将火警信号在显示屏上直观地显示出来。
联动控制器则从火灾报警控制器读取火警数据,经预先编程设置好的控制逻辑(“或”、“与”等控制逻辑)处理后,向相应的控制点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发出提示声光信号,经过执行器去控制相应的外控消防设备,如排烟阀、排烟风机等防烟排烟设备;防火阀、防火卷帘门等防火设备;警钟、警笛、声光报警器等警报设备;关闭空调、非消防电源,将电梯迫降,打开人员疏散指示灯等,启动消防泵、喷淋泵等消防灭火设备等。
外控消防设备的启/停状态应反馈给联动控制器主机并以光信号形式显示出来,使消防控制室(中心)值班人员了解外控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消防内部电话、消防内部广播起到通信、联络和对人员疏散、防火灭火的调度指挥作用。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系统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等构成,如图4。
(1)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主要由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显示盘、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等构成,主要功能是火灾自动报警。针对不同的建筑管理等情况,将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为四种类型。住宅建筑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中,应结合建筑管理和消防设施设置情况,选择合适的系统构成。
(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系统主要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模块、消防电气控制装置、消防电动装置等消防设备构成,主要功能是消防联动控制。消防联动控制主要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气体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电梯的联动控制、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以及其他相关联动控制等。
(3)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系统主要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火灾声光警报器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探测可燃气体火灾。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保护区域内有联动和警报要求时,应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实现。
(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系统主要由电气火灾监控器、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等构成,主要监测电气线路火情。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例
作业
什么是物质燃烧现象,主要产生哪些气体?
如何理解普通可燃物质典型起火过程曲线?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什么是线性传感器?
理解RXPMJS2原理并画图。
《火灾安全自救》安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而家长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常常让自己的小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因此如何能让小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呢?他们在事故发生时也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大班幼儿虽然懂得了一些日常的安全知识,但由于他们年龄尚小,身体发育还不十分完善,动作尚未高度协调,反应不够灵敏,他们不能预料、也难以运用已有的安全知识去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常常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依据《指南》关于幼儿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目标与建议,针对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特别设计这一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同时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2、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火灾视频、蜡烛、操作框、玻璃杯、湿毛巾
活动过程
一、观看着火视频,引出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视频资料后,抛出问题:“着火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请幼儿自由讲述。
二、小实验“蜡烛灭了”。
教师:“如果发现火刚刚燃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请幼儿操作小实验“蜡烛灭了”。幼儿尝试操作筐里面的材料进行灭火实验,并请部分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让蜡烛熄灭的。
教师小结:当火刚刚烧起来,可以用破衣服去扑灭,也可以用沙、浸水的棉被盖住,同时也可以用灭火器隔绝空气灭火。
三、如果发生火灾,没有办法扑灭,你该怎么保护自己?
教师:“如果火灾已经没有办法扑灭了,我们应该快速撤离火场,怎样在撤离中保护自己?”教师出示PPT进行知识点讲述。
(1)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弯腰摸墙或匍匐前进撤离。
(2)楼层着火,当人在二楼,应该一个个跟着走,不可拥挤下楼。
(3)如果火已经烧到身上,应该就地打滚,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不能奔跑。
教师小结:当火灾发生之后,小朋友千万不要慌张,要保护好自己,迅速找到安全出口离开,在报警的时候要说清楚自己的所处位置,在得到消防队的明确回答后,才可以挂下电话。
四、防火演习。
情景:教室里突然出现浓烟,教师表现慌张地说:“小朋友不好了,幼儿园的失火,我们赶快撤离现场。”提醒幼儿不必慌张,就地找到可以帮助我们离开的用品。教师和幼儿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弯腰摸墙下楼撤离。
《火灾安全自救》安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孩子清楚几种熟知的救火方式,初步清楚简易的消防知识。
2、教育孩子不玩火,防止发生火灾。
教学预备:
1、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
2、关于救火的录像。
3、一人一份动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时,几个孩子采用的不一样的救火方式)。
教学过程:
1、游戏:灭蜡烛
幼儿教师展示蜡烛,点燃。
“请孩子动脑子想想,用何方法能把蜡烛熄灭哩?”
孩子想出方法后,幼儿教师给予备有些教学材料,请孩子到前方试一下,幼儿教师总结。
2、探讨,“出现了火情,该如何是好?”“此刻天气干燥,例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孩子该如何是好呀?”
启发孩子讲出种种救火的方法。
总结;刚刚孩子想出的方法均不错,例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能用水浇灭火、用湿布扑救火、用沙子救火、用救火器救火……可是孩子要牢记,例如果出现大火时,我们必须要先拨打119电话。
3、请孩子看录像。
“前几日,有一个地方着火啦,我们来瞅瞅他们想出的方法和我们想出的方法一样不同?”
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一些方法?”“哪一些方法是我们没有料想到的?”(开窗,捂着嘴巴、鼻窜出烟火区)。
总结:火小的状况下,我们可采用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救火器等救火,火非常大时,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员还未到,我们孩子必须要把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窜出烟火区,懂得保卫自个儿。
4、孩子动手操作
“请孩子看动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孩子在着火时采用的不一样的方法,每幅图的左下面有个圈圈,你觉得方法好的就在圈圈内打上“?”号。
探讨:用扇子扇,是否最佳的方法?
“孩子想想,祖父、祖母生火炉时,用扇子悄悄地扇,火就越扇越旺啦。倘若火非常大,用扇子扇来救火可不可以哩?着火时,我们可想其它的方法。
5、怎么样防止火灾?
“只要发生了火灾,跟我们的危害尤其大,房屋没啦,人也受伤啦。那我们平日里怎么样做方可防止火灾哩?”
孩子探讨回答。
总结:孩子讲的都非常好,可是光我们明白还不可以,还需让其它人都明白。那我们此刻就到外头去,告知其它的孩子,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