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综合江南教案

2023-09-03

大班综合江南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汉乐府·江南》一首汉代乐府诗,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领略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激发幼儿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活动目标:

  1.学古诗《汉乐府·江南》,理解“可采莲”、“何田田”、“东西南北”诗句。

  2.诵读古诗,感受古诗韵律之美。

  3.喜欢诗中美景,激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古诗《江南》课件

  2.自制教学挂图。

  3.表演道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赏荷塘美景。

  1.第一幅画面,理解诗词“何田田”。

  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象?

  2.欣赏第二幅画面,理解诗词“可采莲”。

  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引来了谁?你见过采莲吗?

  3.欣赏第三幅画面。

  还引来了……?鱼儿在干什么?

  (二)学习诗歌,用多种形式诵读。

  1.教师诵读诗歌。

  有位诗人把这江南荷塘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

  2.介绍作者,理解诗句中“东、西、南、北”。

  3.多形式诵读方法

  除了集体朗诵还可以怎样来朗诵?一起试一试。

  (三)表演古诗。

  1.创设荷塘情境。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

  (四)欣赏歌曲《江南》,感受古诗表现的多种形式。

  活动延伸:

  1.投放描写江南美景的诗词供幼儿对比诵读。

  2.投放《江南》背景墙及表演道具供幼儿表演。

  活动反思:

  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不足之处:

  个别幼儿不能很好的理解诗中意思,课堂时间安排过于紧凑。

大班综合江南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在游戏中理解、欣赏古诗,学习古诗。

  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小鱼头饰,用幼儿自画自剪的小鱼及许多莲叶布置成“莲池”的场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盘。

  活动过程

  1.模仿小鱼游来游去,情绪愉快地参与游戏。

  幼儿扮演小鱼,在音乐声中自由、欢快地游戏。

  2.参与情境表演,在游戏中感受并尝试理解古诗中的词句。

  (1)欣赏“莲池”场景,体验首句:江南可采莲。

  教师用幼儿自画自剪的小鱼及许多莲叶布置成“莲池”的场景,并为幼儿简单介绍江南美景,同时轻柔地朗诵首句“江南可采莲”,请幼儿欣赏。

  (2) “小鱼们"欣赏“莲池”中的莲叶,感受莲叶茂密的样子,体验第二句:莲叶何田田。

  教师用丰富的词汇描述“莲池”中的莲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小鱼”们在莲叶中间游戏,体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

  (4)听指令,做游戏。

  分别出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盘,请小鱼们在方向盘的指示下向四个方向游戏,体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完整地欣赏、学习古诗。

  (1)在音乐声中,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请幼儿欣赏。

  (2)师幼共同朗诵古诗。

  活动反思:

  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不足之处:

  个别幼儿不能很好的理解诗中意思,课堂时间安排过于紧凑。

大班综合江南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橡皮筋的玩法,感知橡皮筋的特性:弹性。

  2.通过故事,理解骄傲和谦虚的`含义。

  3.了解橡皮筋在生活中的用途。

  活动准备:

  橡皮筋若干、多媒体课件《小橡皮筋的故事》、小橡皮筋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小橡皮筋的图片:哟,小橡皮筋怎么了啊?猜猜看它为什么会这么不高兴?

  2.请幼儿自由想象并讲述。

  3.听完故事,你就知道它为什么会垂头丧气的了?

  二.故事《小橡皮筋的故事》

  1.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

  2.你喜欢小橡皮筋吗?为什么?

  3.小结:小橡皮筋它太骄傲了,一直想要跟人家比,这样它永远也不会有好朋友。

  三.玩橡皮筋

  1.请小朋友自由玩橡皮筋,想出各种玩橡皮筋的玩法,提醒幼儿玩时注意安全。

  2.交流分享玩法。

  3.感知橡皮筋的特点:刚才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玩法,那你发现橡皮筋有什么本领呢?(可以拉长,也能变回原形)原来橡皮筋是有弹性的。

  四.讨论橡皮筋的用途。

  橡皮筋有弹性,有哪些用途?你在哪些东西上看过橡皮筋。

  五.结束。

  小橡皮筋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决定改掉自己的缺点,做到谦虚、助人为乐,现在,你愿意和它交朋友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十分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动作的发展需要。在活动中充分利用橡皮筋,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感兴趣,而且对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颇有帮助,在注重身体锻炼,发展能力,都符合总的教育目标。

大班综合江南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江南的工艺品、风景、人物的特点。

  2、感受乐曲的柔和之美,能用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表现江南。

  3、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实物:刺绣、扇子、泥人、绸伞、丝巾等

  2、课件、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感受乐曲:

  1、第一次欣赏。

  提问:你感觉这首音乐怎么样?

  介绍乐曲名称:望江南。

  2、第二次欣赏。

  提问:你好象听到音乐里有哪些景色?

  (通过欣赏让幼儿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让幼儿通过想象来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内涵。)

  二、随乐而行,眺望江南:

  1、结合课件,望江南的景和人。

  看课件后提问:江南美不美,美在哪里?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小桥、流水、人家;采茶、刺绣、划船。请幼儿尝试用动作学一学。提醒幼儿跟着乐句变换动作。

  2、结合实物,看江南的工艺品。

  (1)划着船儿去参观:

  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想象路边的景物,并用动作表演出来。提醒幼儿工艺品街到了,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工艺品?你觉得哪样工艺品最美,为什么?

  (3)教师小结:精致的刺绣是美的、别致的纸伞是美的、可爱的泥人是美的、古朴的扇子是美的。

  (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感受江南的美景,并通过模仿来体验江南人的生活与劳动,为下面的表演作铺垫;通过另一个角度欣赏江南的工艺品来感受江南的物美,从而将《望江南》的内涵演变的更为丰富。)

  三、多种形式、合作表演

  1、选道具(既上环节中展示的工艺品),自由表演。

  2、个别表演。

  3、尝试合作表演。

  (从选道具自由表演到个别表演再到合作表演即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给《望江南》的音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让幼儿对音乐的体验达到了又一高的台阶。)

  四、分享交流,拓展延伸。

  1、分组表演。(将选用同一种道具的幼儿分为一组)

  2、教师在每组表演完后及时小结。

  3、教师小结:从古到今有很多的诗人画家都用美丽的色彩文字来表现江南,让我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通过分组表演让孩子体验合作体验快乐,同时无形中也对孩子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形的排列、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合作的默契和谐等等。可以说分组让孩子的表演更加成熟了。最后的总结则是活动的延伸更突出了本次活动的生成的理念。)

  活动延伸:

  收集关于江南的诗、画,带来与同伴交流。

  简评:

  本次活动则以音乐《望江南》为切入点,将幼儿带进了这个美丽的水乡,同时又以此为纽带,将《望江南》的音乐贯穿始终,余音绕耳,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与音乐融为了一体。另外我们还将江南的美景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将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孩子充分感受到了江南的景美。然后由此及彼,又以望"江南工艺品街"的形式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更深入直观地体验江南的物美。最后又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江南,歌颂江南--使幼儿欣赏感受在前,创作表现在后;表演的技巧也随之由低层次到高层次自然过渡!在本次活动的结束部分,我们让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关于江南的资料,为下一次的活动埋下了教育的契机--既使望江南的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延续,又拓展和丰富了孩子们对江南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