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海滨小城教案

2023-09-03

语文海滨小城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讲给别人听。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记叙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按参观的顺序记叙的方法,但对于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写还不了解。

  教学构想

  先指导学生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体会海滨小城美景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善于观察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能体现大海、海滩的色彩美,体现小城树木种类多、数量多的挂图和投影片

  学生学习过程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青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你们觉得我们的城市美吗?其实,还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海滨城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海滨小城》,看看那里和我们这儿有什么不同。

  二、指导自学。

  这做海滨小城将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 、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说明这是一座怎样的海滨小城。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座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汇报自学情况

  1 、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2 、找出概括说明这是一座怎样的海滨小城的一句话,并指导朗读。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座海滨小城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四、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出一份能说明下面问题的表格。

  1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滨小城的?

  2 、课文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这座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五、汇报学习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的表格,派代表边展示边讲述。

  教师小结:这就是按空间变换的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

  六、合作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记叙的方法。

  作者无论是描写大海、沙滩,还是描写小城,都很注意抓住每一处的景物特点来表现它的美。你们是否也发现了?小组内再一起把课文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然后,一起把这份表格补充完整。

  七、展示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汇报:

  1 、作者通过写天、天上的海鸥和云朵,海、海面上的船只等景物的色彩,以及这些景物再造成式的色彩变化来表现大海的美。(指导朗读)

  2 、谈的美主要通过描写贝壳的多,出海捕鱼队归来的情景来表现。(指导朗读)

  3 、小城庭院的美主要写栽了很多树。

  引导学生想想“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的情景,进一步引导想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情会怎样。(指导朗读)

  4 、小城的公园美主要写榕树茂盛,给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好去处。

  5 、小城的街道不但美,而且很干净。街道用细沙铺成,人踩在上面发出声音,给人感觉像是走在沙滩上一样舒服。它干净到连一片落叶都没有。(指导朗读)

  八、总结。

  如此美丽有整洁的海滨小城究竟在哪里?这么美丽的海滨小城,你想不想亲自去走走、看看?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

  学习作者按地点转换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记叙的方法,观察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再说给同学听。

语文海滨小城教案 篇2

  【创新教案】

  海滨小城

  【教学设想】

  理解、体会文中描写小城美丽景色的语句。懂得怎样按一定顺序观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念方法,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我们刚刚游览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海滨小城。(板书课题:海滨小城,学生齐读课题。)

  2、鼓励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默读、轻声读、大声读,读完之后,再说说自己通过阅读了解到的海滨小城?(板书:美丽、整洁)

  2、小组交流:课文通过哪几处景物来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并板书: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

  4、课文中描写的这五处景物,哪些内容是写海滨的;哪些内容是写小城的?

  5、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海滨大海、沙滩;小城庭院、公园、街道。

  三、质疑探究,导学“海滨”。

  1、提出自学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这部分描写的景物。

  (2)欣赏了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

  (3)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再写了什么景色?

  (4)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沙滩呢?

  (5)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检查自学情况。(汇报自己的学习方式及收获)

  (1)多媒体播放海滨录像,边看这引读。

  (2)回忆课文内容,解决以上问题。

  ①同学们,昨天,我们欣赏了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美)

  ②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再写了什么景色?(大海、沙滩)

  ③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沙滩呢?(色彩绚丽、动静结合)

  ④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色彩绚丽、动静结合)

  3、有感情地轻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的美。(配乐)

  4、风采展现: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美丽的画面,当一回小导游。

  (1)同桌先互相练习说一说。

  (2)推举学生说给全班同学听,师生评议。

  5、合作探究,探究写法。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件提示:

  A、作者观察景物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的?

  B、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C、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观察的?

  (2)分组讨论,互相评议。

  (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情况。

  (4)教师小结:正是由于作者站在小城的街头,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色彩进行描写,所以海滨的美丽才给我们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我们要注意学习作者这种观察、描写的方法。(课件出示写法指导:观察、描写一处景物要注意“三要”要确定观察点;要按一定顺序;要抓景物特点。)

  6、感情朗读,加深印象。

  7、谈话过渡:在这样广阔无垠而又绚丽多彩的海滨的衬托下,小城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继续前往海滨小城。你会看到另一番迷人的景色。

  四、质疑再探,导学“小城”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后四个自然段,找出概括海滨小城景物特点的一句话。(学生读书、勾画、交流: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2、作者围绕“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是从哪些方面对小城进行介绍的?(庭院、公园、街道)

  找出留给你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3、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小城的美丽和整洁的呢?

  4、我们随作者先来到庭院。课件出示庭院图,学生观察,师范读课文。

  (1)指名朗读,找出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

  (2)自由读这一段,说说你觉得哪句话写得美,为什么?

  (3)课件出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①理解词语:

  热闹:写出花多,花艳,争相开放。含拟人手法。

  笼罩:覆盖,花多,几乎满城都是。

  一片片红云:花多,花红,很美。板书:花美

  ②理解句子。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4)你能把美的感受带给大家吗?指名多人读,齐读。

  (5)再看图片,加深印象。

  (6)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庭院中的树(很多)板书:树多;有……这些树都是亚热带树木,这也是海滨小城的特色。

  (7)你还能找出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吗?(板书:叶香)

  (8)齐读第四段。

  (9)总结学法:先找中心句,抓特点,再理解词句,感情朗读。

  5、下面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自学五、六自然段。同学们可以分组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1)课件出示思考题:

  ①每一段各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 ”划出。

  ②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用“   ”划出,并圈出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③小城的公园、街道具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2)学后交流,检查自学: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那么你通过自学已解决了哪些问题呢?指名交流。

  (3)投影出示句子:“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一棵棵:树多。

  绿绒大伞、密不透风:颜色绿,树冠大,树叶茂盛

  ①指导朗读。

  ②出示投影片,让学生再次体会公园里到处是绿树,体会榕树的大,树叶的密不透风。看着这绿树成阴的'公园,你还能用什么句子来描述它,你还想说什么?(我真想去小城的公园坐一会儿。)

  是啊,这里真是小城人民的休闲好去处。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理解“每逢”,并指导造句。

  (4)投影出示句子:“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理解“甚至”,造句。

  小城街道的特点还有许多路是用细沙铺成的。你去过沙滩吗?在沙地上走过吗?那是怎样的感觉?(软软的,松松的,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样的路也只有在海滨小城才看得到。这也是小城的特色之一。

  (5)齐读第五、六段。

  6、“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五、质疑释疑,深化理解。

  1、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如:课文中说:“贝壳只好寂寞地

  躺在那里”,那贝壳怎么能寂寞呢?)(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小结,在小结中肯定学生的见解,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所起的作用。

  六、总结全文,欣赏体会

  1、再现迷人的海滨小城数幅美景图。

  2、学生有感情配乐朗读全文。

  3、小城的树美、花美、环境美,你们知道这样的美是谁创造的吗?(小城勤劳的人民)

  他们在这样美丽整洁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一定会感到很愉快。难怪作者一开头就自豪地告诉大家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4、小城的人们都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你热爱你的家乡吗?如果热爱自己的家乡,就请大家用一段时间留心观察,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段话,介绍你的家乡,写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

  大海(色彩绚丽)留心观察、抓住特点

  海滨

  美丽沙滩(动静结合)

  海滨小城

  整洁

  庭院(树多、叶美、花美)

  小城公园(榕树大、树叶密)

  街道(干净、用细沙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