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活动教案

2023-09-03

春天里的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合作活动,体验集体合作成功的愉悦。

  2、能与同伴分工协作,大胆运用多种操作材料和美工技能,分组创作春天不同场景的主题画,并。

  3、保持活动场地及画面的清洁。

  重点:1、2

  难点:2

  环境材料:

  1、将活动场地布置成春天的场景。

  2、各种操作材料及工具。

  3、幼儿在春天各种场景中的.照片。

  4、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5、预知经验:幼儿对各种操作材料有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一定的美工技能,知道春天的一些特征。

  组织形式:集体、分组、个别

  二、活动过程:

  (一)、以“到春姐姐的家做客”的形式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情趣体验法、交往活动法、自主选择法)(指向目标1)

  1、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中,幼儿自由做动作进入布置好的场地。

  2、幼儿结伴参观照片,感受春天各种场景里的愉快情景。

  (二)、集体创作活动——“我在春天里……”。(自主选择法、交往活动法、主动发现法、点拨引导法、延迟判断法)(达到目标1、2、3)

  1、讨论:

  (1)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还想做什么?

  (2)你喜欢春天的什么?

  (3)春天就要离开我们了,我们怎么做才能把这么美丽的春天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呢?

  2、幼儿自由选择同伴组合,共同协商主题:你们想画春天的什么?

  3、幼儿共同协商,分工合作:

  (1)观察感知操作材料。

  (2)你们的画里有些什么?怎么安排它们的位置?

  (3)用什么材料来画(做)?怎么画(做)?

  (4)你负责什么?我?他?

  4、分组创作主题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利用多种美工技能进行创作。

  (2)保持活动场地及画面的清洁。

  交流欣赏活动——“我们的春天”。幼儿集体欣赏各组作品,各组幼儿向大家介绍作品名称、内容、使用材料及制作方法,体验集体合作成功的愉悦。(情趣体验法、交流学习法、评价学习法)(强化重难点)

春天里的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能边看节奏图边进行演奏,培养节奏感。

  2、使幼儿能用节奏乐表现对春天的感受。

  3、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若干三角铁、小铃、木鱼、沙球、节奏图、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听录音机欣赏歌曲《春天》,感受曲子优美抒情的特点。

  2、出示节奏卡,让幼儿集体练习节奏卡上的节奏型。

  3、分声部徒手练习后,再分组练习四种乐器的节奏型。

  4、出示节奏图,让幼儿观察,哪个是三角铁的节奏?哪个是木鱼的节奏?哪个是小铃的节奏?

  5、请幼儿边看节奏图,边持乐器进行演奏。

  6、放录音,幼儿伴随音乐合奏数遍。

  7、指出不足之处,让幼儿再次练习。

  8、小结幼儿上课情况,结束。

春天里的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更换诗歌中的某些名词。

  活动准备:

  1、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对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挂图,也可将树芽、柳树、桃花、蝴蝶、青蛙、小朋友的形状做成磁性教具。

  活动过程:

  1、欣赏诗歌。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们从什么地方看出是春天?启发幼儿从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放了、蝴蝶飞舞等春天的特征,谈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

  (2)教师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同时,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让幼儿感受句子的韵律和节奏。

  (3)教师采用边念诗歌边表演的方法和幼儿一起学念诗歌,注

  意引导幼儿理解“吹绿”、“吹红”、“吹醒”、“吹来”等词的含义。

  春风为什么能吹绿了柳树?春风为什么能吹红了

  2、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

  (1)幼儿讲述阅读后了解的故事内容,鼓励其他幼儿仔细倾听。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按正确的思路来阅读。

  小熊买了什么东西?

  它背着口袋到哪里去?小熊心里怎么想的?

  小熊到家后发现口袋怎么了?

  春天到了,小路上开满了什么?小熊心里怎么想的?

  教师边指导幼儿逐页翻阅图书,边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了解图书内容,着重指导幼儿看懂主要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

  3、教师和幼儿讨论阅读重点。

  为什么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4、幼儿边看画册边听故事录音。

  5、幼儿边看画册边讲述故事。

春天里的活动教案 篇4

  教案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比较活动,能发现哨音的高低与材料及材料长短、粗细的关系。

  2、情绪饱满地做柳条哨儿、葱叶哨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案准备:

  1、枝条平整、粗细不同的柳条若干,小葱苗若干。

  2、葱叶哨儿、柳条哨儿数支,小刀若干。

  3、选在春季进行。

  教案过程:

  一、用哨音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请一幼儿吹葱叶哨儿和柳条哨儿(声音或长或短、或急或慢),其他幼儿猜一猜:

  1、是什么声音?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2、用什么做的?怎样做的?

  (评:变化的哨音,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幼儿的思维,激发了对活动的兴趣)

  二、学做柳条哨儿

  1、请有经验的幼儿示范、讲述柳条哨儿的做法。

  (评:同伴的示范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突破了柳条哨儿的制作方法这一难点,此时,孩子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这么简单,我也会!”)

  2、讨论:做哨子时应该注意什么?让幼儿知道应该用小刀轻轻刮柳条皮,不弄伤手指。

  (评:此环节消除了活动中的隐患)

  三、幼儿自选材料做哨子、玩哨子

  教师指导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观察幼儿表现,给需要帮助的幼儿以适当的帮助。

  2、鼓励先做出柳条哨儿或有制作经验的幼儿当小老师。

  3、对于每个做出哨子的幼儿,教师都要指导他吹响,让每一个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