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从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调查工作,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增强实践。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确定研究主题,探讨研究方法。(课内)
一、 导入主题
1、游戏:根据提供的四个词,猜出是什么物品?
超市菜场、轻便结实、免费提供、袋装垃圾——塑料袋
2、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塑料袋?
3、 塑料袋被评为了“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这是怎么回事?
二、确定小主题
1、关于塑料袋,你知道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人们使用塑料袋、塑料袋的危害)
2、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将各自想要研究的问题写在纸上,教师将纸条选择性地贴在黑板上,合并问题,得出以下三个主题:
(1)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2)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
(3)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3、 我们可以选用哪些途径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研究?
上网、查找书籍、问卷调查、实验、采访、统计、咨询……
4、 分小组
第二阶段:
各个小组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活动。(课外)
第三阶段:
汇报、成果展示。
一、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主题一、(第一组汇报)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1、实验:一个月前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张白纸埋入泥土中,一个月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照片。
2、当场实验:点燃塑料袋,请大家闻闻气味证明。
3、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后得出:(投影出示)
4、小品:《地球爷爷生病了》
主题二:(第二组汇报)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
1、影像资料:采访市场买菜者。
2、 采访结束后,我们小组决定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3、上网查找资料,发现一些惊人的数字:(投影仪出示)
主题三:(第三小组汇报)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1、 首先应尽量选用无毒塑料袋。邀请环保专家介绍怎样区分有毒、无毒的塑料袋。(现场实践)
2、上网查找资料。编成小报《向白色污染挑战》
二、教师生成整合:
1、板书:“限塑令”,有谁对这个词有所耳闻?
2、读了信息,你知道些什么?(时间、内容)。了解“有偿使用”的含义
3、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国家这个号召呢?(讨论)
4、总结
三、学生代表发言:
关于现在孩子用塑料书面和自己家长小时候动手用旧挂历包书皮的情况分析,建议同学们用家中的废旧的挂历等纸张来包书面。
课后延伸:微型课请家长来现场包书皮。
白色污染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办法。
2、通过宣传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和幼儿一起埋在地下的塑料袋和纸袋。
拍摄的无处不在的塑料袋录象片。
做纸袋用的材料:挂历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实地观看实验结果
1、师:小朋友,还记得前几天咱们一起埋在地下的塑料袋和纸袋吗?这么多天过去了,你们猜猜它们会有什么变化?
带领幼儿挖出埋在地下的塑料袋和纸袋,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塑料袋还是那么完整,纸袋有些腐烂)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小结:在我们自然界中,虫类和一些微生物会使纸袋慢慢分解腐烂,而塑料袋却不能分解腐烂,它会在土壤里埋上许多年,而且还会产生有害物质。
二、了解塑料袋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那在我们生活当中那些地方会使用塑料袋呢?(幼儿回答)
师:现在,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看录象)
教师讲解:(分别看一看超市,菜市场,水果店,快餐店的塑料袋使用情况)
2、师:刚才我们看到人们每天都用那么多的塑料袋,你们是怎么想的?使用塑料袋有什么危害吗?
3、教师小结:使用塑料袋很方便但会影响环境污染空气,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讨论减少塑料袋污染的办法
1、师:塑料袋的污染这么严重,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呢?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解决的好办法呢?(篮子,纸袋,布袋)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用篮子,纸袋,布袋来代替塑料袋,那用这些袋子有什么好处呢?
教师小结:篮子结实而且可以清洗用很长时间,纸袋携带方便没有污染,可以用完后回收再加工使用,布袋可以清洗长时间使用。
2、师:可是现在我们没法做到禁止使用塑料袋,那这些塑料袋该怎样处理呢?
教师小结:现在环保部门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塑料袋埋在地下,但它会慢慢分解出一种有毒物质,破坏植物生长。另一种是把它烧掉,但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损害健康,这两种方法都不太好。
四、制作纸袋
今天老师就教小朋友们一个解决塑料袋污染的好办法:就是推广使用布袋和纸袋。在下面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使用纸袋好不好?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赠送纸袋:小朋友做的纸袋漂亮又结实,你向把这个纸袋送给谁呢?想跟他说什么呢?(如:爸爸妈妈为了保护环境请你少用塑料袋使用纸袋吧)幼儿把纸袋送给幼儿园的老师,请她和小朋友一起保护环境。
活动反思:
1.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
3. 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百科:污染,汉语词语,是指使沾上脏物或有害物质或受坏思想的影响,有沾染玷污之意,也有感染,因有害物质的传播而造成危害。
白色污染教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废旧塑料袋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废旧塑料袋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废旧塑料袋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大家来研究研究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首先,老师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32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使用1平方米的塑料袋。那么1天之内,我市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我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320000平方米0.32平方千米
月96000000平方米96平方千米
年116800000平方米116.8平方千米
3、“我们新泰市的总面积是1933平方千米。结合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该市一年之内家庭使用的废旧塑料袋总面积,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我市大大小小的厂家,超市,商品零售场所。总量将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如此之多的塑料袋足以铺满整个市的天空。多么可怕的景象。我们的城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旧垃圾袋,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使用塑料带的现状,贴上废旧塑料袋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关于废旧塑料袋的问题。这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它?”
二、观看录象:(看一看)
“就从咱们新泰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旧塑料袋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们市是国家园林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废旧塑料袋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塑料袋垃圾?可以吗?”
三、研究方案:(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塑料购物袋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从今年六月一日起所有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开始限制白色污染物品的使用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连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塑料饭盒。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也吃下肚
四、联系实际:(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将你们的创意以书信的形式寄给环保局,看看能否为我们市的环保工作作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试一试)[机动]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
“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
“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六、活动小结
白色污染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塑料袋是不会腐烂和分解的白色垃圾。
2、教育幼儿用纸袋或布袋装东西。
活动准备
1、Ppt课件:白色污染
2、塑料袋人手一个
3、根据活动内容培育的两盆花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塑料袋会污染土壤。
1、讨论
这两盆花我们一样照料,为什么其中一盆死了?
2、出示两盆花观察比较
教师倒出死花花盆中的泥土让幼儿观察
(幼儿观察后,发表看法)
小结:浇的水被塑料袋拦住了,渗不到盆外去,泥土经常湿漉漉的,使花的根都烂掉了。而且,塑料袋对泥土还造成了污染,破坏了泥土的营养,花儿吸收不到好的营养,就死了。
二、课件演示:白色污染
幼儿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发现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讨论: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污染?
小结:乱丢的塑料袋堵塞了水沟,河流,形成了水灾;动物吃了塑料袋死了;土壤被塑料袋污染了,植物也死了。
三、儿参与小实验,进一步了解塑料袋是不会自行分解的。
1、教师提出实验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我们把塑料袋和纸一起放进水里转,会怎样呢?
2、幼儿讨论,根据幼儿自身的经验猜测结果。
3、幼儿观察实验,发现纸很快变成碎削,塑料袋还是没有变化。
四、师生共同总结,塑料袋不容易分解。
1、怎样防止塑料袋污染环境?
在生活中,我们要少用塑料袋,用完的塑料袋不能乱丢,放到垃圾箱中。
2、多用布袋或纸袋。
五、我是环保小卫士
让幼儿自由讨论,怎样做才是环保小卫士。
2.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向日葵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对植物生长变化感兴趣。
2、观察感知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了解向日葵种子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3、对身边的动植物感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初步的按变化排序经验。了解平时吃的葵花籽是向日葵的种子。
2、物质准备:有关向日葵的视频3、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向日葵》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谜语: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像太阳,籽香又香。(谜底:向日葵)
三、引导幼儿观看有关向日葵的视频,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1、出示教育挂图《向日葵》,引导幼儿了解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和朝阳的特性。
2、出示《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B、提问: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向日葵是怎样长大的呢?
四、品尝用向日葵种子制作的食品,感知向日葵与人们的关系。
2、幼儿与教师一起品尝用葵花子制作的食品,边品尝边交流食品的味道。
3、讨论:向日葵种子做得食品可以吃,向日葵的种子还能做什么?
六、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种植葵花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