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2023-09-02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玩法:1、托班幼儿围坐在一起。

  2、念(1)句时,托儿双手手心向上,跟着节奏念儿歌,上下抖动4下;

  念(2)句的前半句时先做卷左(右)边袖子的`动作,念(2)句的后半句时做卷右(左)边袖子的动作;

  念(3)、(4)句时左手在上,搓搓左手的手心,搓搓左手的手背;

  念(5)(6)句时右手在上,搓搓右手手心,搓搓右手手背;

  念(7)句时双手十指交叉抱好;念(8)句时用力甩三下。

  准备:托儿已会念儿歌“洗小手”。

  提示: 1.培养托儿情绪愉快地和同伴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正确洗手的方法。

  2.如托班人数较多,分两次让托儿洗手,主班老师可带领部分托儿玩游戏,配班老师带领小朋友进盥洗室洗手。

  附儿歌《洗小手》

  (1)洗小手,洗小手,

  (2)先卷袖子后洗手,

  (3)手心搓一搓,

  (4)手背搓一搓,

  (5)换只手,

  (6)再搓搓,

  (7)抱起来,甩三下,

  (8)一、二、三。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具一個。

  2、图片,小故事。

  活动过程:

  1、展示小狗玩具激起孩子的兴趣

  小狗驾驶员要带大伙儿去幼儿公园玩,在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2、展示图片,启发孩子按次序观察

  引导语1:谁是驾驶员?车子里另外还有哪一些动物?

  引导语2:动物们预备到哪个地方去玩?你是怎样明白的.?

  3、欣赏小故事《车子一路开》,幼儿教师边述说边指图片上的有关内容

  附小故事:《车子一路开》

  “请大伙儿上车”。小狗驾驶员好好,他要带大伙儿到幼儿公园去玩。“嘀嘀嘀”,扬声器一响,方向盘一转,呵呵,车子开啦。汽车的两边均有窗户,可瞅瞅外头漂亮的景色。一、二、三、四,噢,这辆车有四个轮子,圆的轮子转得真快呀!是公园到了么?没,驾驶员把车子开到了加油站。

  车子加了油犹如吃饱了饭,一小会儿就到幼儿公园啦。幼儿公园真漂亮,有树有花,有大草坪,另外还有许多好玩的大玩具。车子开了许多路,车身有些脏啦,给车子洗个澡吧。天黑时,孩子均要回家,车子亦要回家,车子的家在停汽车的地方。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内容:《炒小菜》

  教案目标:

  1、在情景中幼儿自然习得,感受的快乐。

  2、培养幼儿有文明礼貌的习惯。

  教案过程:

  一、导入

  1 直接进入情景

  师:有那么多的客人来到我们的家里来做客,我们可以怎么来接待我们的客人呢?

  (幼儿讲述)

  2说说你会给客人准备些什么菜呢?

  二、理解

  1你们说了那么多的好吃的菜来招待我们的客人,让我也来给客人准备些好吃的菜。(师边示范边进行操作)

  2提问:我给客人准备了些什么菜?是怎么烧的呢?

  (引导幼儿来数一数,荤素的合理搭配)

  3今天来了那么多的客人,他们也要来尝尝这些好吃的菜,你们会做这些菜吗?

  (在情景中幼儿进行的.学念)

  三、延伸

  1请客人来尝尝我们好吃的菜(引导幼儿与客人进行交流)

  2你们的客人喜欢吃什么?我们可以和客人一起去菜场买些他们喜欢吃的菜。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语言活动:

  《小汽车》

  活动内容:

  小汽车,嘀嘀嘀,长着一双大眼睛,

  开过来,开过去,来来去去跑得急。

  活动目标:

  1、学会朗诵儿歌。

  2、丰富一些简单的关于车的常识。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小汽车玩具,问:“这是什么?你们还见过什么车?”

  九九:大巴车。

  小雨:公交车。

  欣欣:小轿车。

  成成:装卸车。

  2、出示吉普车:

  问题1:这是什么车?

  问题2:有几个轮子?

  问题3:这是什么?(教师手指车门)

  问题4:这是什么?(教师手指方向盘)

  问题5:这是什么?(教师手指车座)

  问题6:小汽车开起来是什么声音?

  问题7:小汽车在哪里开?

  3、教授儿歌,并初步渗透视觉语言。

  4、游戏:开汽车。(渗透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设计用意: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里,当小孩们看见“毛毛虫”时常常会显现出好奇、恐惧等等形形色色的反应。但是,十之八九孩子并不晓得毛毛虫最后会变为漂亮的小蝴蝶。因此我们依照教学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语言教学《毛毛虫的小故事》即是教学之一。我们企图通过一個生动有趣的故事,协助幼儿园小班孩子了解毛毛虫退变成小蝴蝶的过程,与此同时学习准确地使用量词,使孩子在一边游戏一边述说的过程内,很好的理解小故事,体会参加文学教学的愉快。

  教学目标:

  1、通过生动而且有趣的游戏教学,协助孩子理解小故事内容。

  2、启发孩子学讲量词:个、支、片;学讲短句:第1日找着了个红苹果、次日找着了2支黄甘蕉(即指:香蕉)、第3日找着了三片绿叶子。

  3、初步培育孩子对文学教学的兴致,愿意参与文学教学,并体会成功的愉快。

  教学预备:

  1、孩子动手操作教学材料一人一份:苹果一個、甘蕉(即指:香蕉)2支、叶子三片(安排成苹果园、甘蕉(即指:香蕉)园、小林子的情景),纱巾1条。

  2、孩子已看过毛毛虫与小蝴蝶的图片,清楚些许简易的知识。

  3、录音机、Music磁带。

  4、自制小故事图书。

  教学过程:

  一、律动“毛毛虫热身操”,启发兴致。

  师:“毛毛虫们,跟着大姐姐到草坪上去玩好不好?”,“让毛毛虫们与大姐姐一块儿来跳个舞吧”。(师、幼随Music一块儿做“毛毛虫热身操”。)

  二、游戏“毛毛虫的小故事”,协助理解。

  师:“毛毛虫的'肚皮饿啦,让我们一块儿去找吃的物品吧。”(幼儿教师启发孩子依照场景开展游戏,边教学边述说,提示孩子准确使用量词:个、支、片)。

  1、第1日,毛毛虫们与大姐姐一块儿到苹果园中,每条毛毛虫吃一個苹果。(孩子随教师一块儿爬到“苹果园”,将一個苹果摘下贴于自个儿的肚皮上,一边做一边讲:“我找着了个红苹果,啊唔啊唔吃了啦。”)

  2、次日,毛毛虫们与大姐姐一块儿到甘蕉(即指:香蕉)园中,每条毛毛虫吃两支甘蕉(即指:香蕉)。(孩子随教师一块儿爬到“甘蕉(即指:香蕉)园”,将2支甘蕉(即指:香蕉)摘下贴于自个儿的肚皮上,一边做一边讲:“我找着了2支黄甘蕉(即指:香蕉),啊唔啊唔吃了啦。”)

  3、第3日,毛毛虫们与大姐姐一块儿到小林子中,每条毛毛吃三片小叶子。(孩子随教师一块儿爬到“小林子”,将三片摘下贴于自个儿的肚皮上,一边做一边讲:“我找着了三片绿叶子,啊唔啊唔吃了啦。”)

  三、融合游戏经验,勇敢述说小故事。

  1、教师:“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么?能告知大伙儿这三天你吃了些啥吗?”(启发孩子自由地开展沟通。请个别孩子在集风光前行行述说。)

  2、(展示自制的图书)教师:“大姐姐编了个小故事,名称就叫《毛毛虫的小故事》,孩子们是否想听呀?”(启发孩子一边看图书场景边完好无损地听小故事,在小故事的结末端分以前插进提问: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会怎样哩?以后会变为啥呢?)

  3、师、幼一块儿完好无损地述说小故事。

  四、效仿毛毛虫变小蝴蝶,添加情调。

  1、教师:“毛毛虫们,你们累吗?叫我们歇息吧!”(孩子自个儿将丝巾披在身上变为蛹,接着听Music慢慢变为小蝴蝶飞起来。)

  2、教师:“小蝴蝶们让我们一块儿到外头去做游戏吧!”(教师跟幼儿听Music做小蝴蝶飞出教学室。)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名称一:吃饱了

  目标:

  了解常见动物的叫声

  准备:儿歌卡人手一份

  过程:

  1.师生阅读《吃饱了》。

  2.教师边朗读边指点图片。

  3.幼儿看图书学习儿歌。

  4.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5.讲讲小动物和宝宝在吃什么。

  建议:

  1.教师可在区域中进行这一活动,幼儿可以自由参与。

  2.可连续几天在区域中进行这一内容。

  3.教师在进行“找妈妈”活动时,还可以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分别让幼儿画画《找妈妈》《给动物喂食》。

  4.凡是让幼儿粘贴的内容,教师都要事先将要粘贴的图像剪下。

  附:儿歌

  吃饱了(赵赫)

  小鸡吃饱了,叽叽叽叽跑。

  小狗吃饱了,汪汪汪汪跳。

  小猫吃饱了,喵喵喵喵叫。

  宝宝吃饱了,哈哈哈哈笑。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我国民间儿歌“颠倒歌”的特点。

  2.体验将一件正常事情说颠倒的感觉。

  重点难点:

  理解颠倒的意思

  活动准备:

  1.图片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示范念儿歌《颠颠倒》,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运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文化:“颠颠倒”

  画面内容,教师示范念儿歌《颠颠倒》,“你们为什么笑呀?”

  二、欣赏儿歌《颠颠倒》,感受相反事的幽默感。

  老师再次念儿歌《颠颠倒》,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老师哪里念错了?引导幼儿回忆并用儿歌中语句讲述。

  集体用《颠颠倒》儿歌中的语句连起来完整讲述。

  三、引导幼儿认识我国民间儿歌“颠倒歌”的特点,体会“颠倒歌”把事情倒过来说的`幽默感。

  师:你们把正常事情倒过来说时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体会有趣,学习词语“幽默”

  请幼儿说说这些事不颠倒应当是什么样的。

  1.引导幼儿把对的说一说。

  2.引导幼儿逐句倒过来说一说。

  3.鼓励幼儿独自试着把整首《颠颠倒》儿歌内容倒过来说一说。

  4.集体念倒过来的儿歌内容。

  四、玩“说相反”游戏。

  告知幼儿今天是“相反日”,请大家做一件与平常不一样的事情(教师适当提示一下)

  如:(1)将自己或好朋友的名字倒过来念。

  (2)教师说短句,幼儿将短句反过来说。

  (3)教师或个别幼儿做一个动作,其他幼儿做与其相反的动作。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的主要线索,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蟋蟀的快乐夏天。

  2、幼儿能根据已有经验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对夏天的感受。

  3、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故事所表现的夏天的美好意境。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用书

  3、夏天昆虫和景物图片

  4、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蟋蟀的声音,吸引幼儿的兴趣。

  (1)听!这是谁在唱歌?

  (2)你们知道蟋蟀在什么季节会唱歌吗?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的主要线索,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蟋蟀的快乐夏天。

  (1)幼儿欣赏故事开端,播放课件,知道蟋蟀带的礼物是三朵向日葵。

  (2)有一天,蟋蟀觉得很无聊,他决定去拜访好朋友,你瞧!他的手里拿着什么?

  (3)幼儿讲述“三朵美丽的向日葵”,引导幼儿数一数。于是,蟋蟀开始出发啦!

  3、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夏天》。

  (1)蟋蟀要去找好朋友,他的好朋友是谁?

  (2)蟋蟀带了什么礼物给她的好朋友?

  (3)他找了三个好朋友,分别是禅先生、青蛙、萤火虫;礼物是三朵美丽的向日葵。

  4、能根据已有经验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对夏天的感受。

  (1)教师和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夏天》。重点出示三幅图片,与幼儿一起观察讲述。

  (2)你喜欢哪一幅?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3)教师出示夏天的昆虫,蝉先生的家。

  a他找的第一个朋友是谁?一起在做什么?

  b蟋蟀和蝉先生一起觉得怎么样?为什么?

  c蟋蟀走呀走呀,你看!他的向日葵怎么了?

  (4)教师出示夏天的景物和动物,荷花池里的青蛙。

  a离开蝉先生的家,蟋蟀来到了哪里?

  b请你用你的`小眼睛看一看这一幅美丽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又好听完整的话来说说。

  c引导幼儿用描述性的语句说“天气、环境,如:天空布满乌云、雨滴滴答答地落下来,吃凉凉的冰棒等”

  (5)教师出示教师出示夏天的昆虫,萤火虫

  a蟋蟀离开了青蛙,来到了萤火虫的家。

  b蟋蟀和萤火虫做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c这就是蟋蟀夏天最快乐的一天。

  5、教师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对夏天的感受。

  (1)你觉得你的夏天是怎么样的?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2)可以分组讨论,在集体讲述。

  6、幼儿感受和体验故事所表现的夏天的美好意境。

  (1)完整欣赏故事::让我们一起把刚刚蟋蟀的一天编成一个好听得故事。

  (2)幼儿讲述::蟋蟀是什么季节去找好朋友的?你来帮蟋蟀想想,带什么出门才不会让自己很热?如果你是蟋蟀的好朋友,你会和他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3)幼儿与教师一起看书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讲。

  四、活动结束

  你有你快乐的一天吗?请你在活动区用上你的蜡笔、水彩笔,绘画出你的快乐夏天,好吗?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引发幼儿乐意跟着老师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手一个小动物胸饰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边讲第一句故事边做动作,同时提问:

  ——“一只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扑通跳进小河里”

  请问:是谁来了?来了几只?它是什么颜色的?它又是怎么叫上午呢?小鸭子呢?(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不见了,没有了,跳进小河里等等)

  2、“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扑通跳进小河里”

  请问:谁来了?什么颜色的?怎么叫的?小青蛙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一只小乌龟,爬爬爬,爬爬爬,扑通跳进小河里”

  请问:现在是谁来了?它是怎么来的?谁来学一下?小乌龟后来到哪里去了?

  4、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幼儿再次听一遍故事。

  二、表演故事

  1、现在我们来表演一下,请幼儿在座位上跟着老师边说边做动作表演。

  2、出示胸饰(小朋友表演得真棒,看,现在小朋友来做小动物,请幼儿将胸饰贴在胸前),老师讲故事,请表现得好的幼儿贴上胸饰上来表演。

  3、重复游戏一次。

  4、教师和幼儿边讲故事边和幼儿集体表演一遍。

  三、结束

  小动物都玩累了,口渴了,我们一起回家和牛奶吧!走出活动室。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乐意听老师讲故事,了解猫、狗、鸡喜欢吃的食物特性。

  2、能乐意参与角色表演活动,体验情景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性教具小猫、小狗、小鸡各一个;肉骨头、肉骨头、小鱼、小虫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讲述故事 :

  师:孩子们,认识这位动物朋友吗?(出示小熊图片),今天呀是小熊的生日,它来请客邀请它的好朋友们,还准备了好多好吃的食物,看一看,有(出示肉骨头、小鱼、小虫子),听!谁来了!!!!喵喵喵,原来 是小猫来了,小猫说:“小熊,祝你生日快乐!”小熊说:”谢谢,小猫你最喜欢吃小鱼,请吃,”小猫接过小熊手里的鱼,高兴地吃起来。

  “汪汪汪,汪汪汪”,小狗来啦。小狗说:“小熊,祝你生日快乐,!”小熊说:"谢谢,你最喜欢吃什么?请自己拿。“小狗说:“我最喜欢吃肉骨头了。”说完,小狗就啃起香喷喷的肉骨头。

  “叽叽叽,叽叽叽”,是谁在敲门呀?哦,原来是小鸡来了,小鸡说:“小熊,生日快乐 !”小熊说:“谢谢,小鸡,我准备了你最喜欢吃的小虫子,请吃。”小鸡吃着小虫子,觉得味道好极了。

  小猫、小狗和小鸡吃饱了,他们一起对小熊说:“谢谢你,小熊。”

  师:刚才呀,我们听了这个故事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称 ,叫《小熊请客》

  二、教师提问:

  1、小熊请客,它请了好朋友,有谁呢?(小猫、小狗、小鸡)

  2、小猫说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出示相应的小鱼)

  小狗说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出示相应的肉骨头)

  小鸡说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出示相应的小虫子)

  三、《小熊请客》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第二遍

  四、请幼儿分角色扮演:教师扮演小熊,给幼儿分角色进行扮演小猫、小狗、小猴和小兔来挑选最喜欢吃的食物(画有四种小鱼、肉骨头、桃子、青菜不同食物的大圆圈)。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那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都是小主人,我们也来请客,来请这些客人老师们吃圆圆的小饼干,好吗?(鼓励幼儿能大胆地有礼貌地将食物送给客人老师分享)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1

  活动目的:

  1、细致谛听诗歌,感觉诗歌优美的意境。

  2、在明白诗歌的根本上,开端进修仿编。

  活动预备:

  配乐诗歌《出海》、大海配景图、大海里的种种工具、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感觉诗歌的意境

  1、出示图片(大海配景图)

  (1)师:看看,这是什么处所?

  (2)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

  (3)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

  (4)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东西,我可以划着划子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汽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

  2、观赏诗歌《出海》

  二、明白进修诗歌

  1、提问:

  (1)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

  (2)在听的时间,你喜好诗歌里的哪一句?

  2、再次观赏,跟念诗歌。

  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路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路《出海》

  三、幼儿园教育随笔进修仿编诗歌

  1、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风帆,你还会看到什么呢?

  2、凭据幼儿的答复,引导幼儿仿编。

  如:幼儿:海龟。师:海龟有几多呀?幼儿:海龟一只只。

  3、师幼一路仿编诗歌。

  师:真棒!把你们看到的工具,都编到诗歌里去吧!

  四、一边折船,一边观赏诗歌

  1、师:(出示船)你们看,这是什么?(船)你们谁知道我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路折艘船出海吧!

  2、引导幼儿用长方形纸折船。(自由想象折船)

  师:比比谁折的船美丽?

  五、领导幼儿拿着纸船在诗歌的意境中边念边开出运动室。

  师:好了,我们开着划子出海去了。(跟着音音律动做行动)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2

  名称二:动物宝宝找妈妈

  目标:

  感知简单的对应关系

  材料:

  动物头饰

  过程:

  1.指出这是些什么动物。

  2.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3.教师戴头饰分别扮演书中动物的妈妈,小朋友做小动物。

  ――“谁是我的宝宝?”

  4.幼儿要根据教师头戴何物,确定自己是谁家的孩子。

  如:教师戴羊妈妈头饰问:“谁是我的宝宝?”

  幼儿答:“我是羊妈妈的孩子。”

  5.教师演示其中一则内容,帮动物宝宝找妈妈,幼儿用笔将小动物与它们的妈妈之间连线。

  建议:

  1.为幼儿提供水彩笔。

  2.教师具体帮助幼儿怎样找动物妈妈。

  3.通过环境布置巩固幼儿对动物习性的认识。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感受语言趣味性,愿意模仿兔子动作和发出的声音。

  重点难点:

  感受语言趣味性,愿意模仿兔子动作和发出的声音。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下1)“故事”《兔子兔子上山喽》。

  2.兔子手偶1个

  活动过程:

  一、拿一个兔子的手偶,抱着宝宝根据故事情节表演《兔子兔子上山喽》。

  1.边说“兔子兔子上山喽!嘿哟!嘿哟!”边做出上山坡很吃力的样子,慢慢地从手指爬到肩膀处,然后把手偶转向宝宝,对宝宝说“你好,宝宝!”

  2.边说“兔子兔子吃草喽!吧唧!吧唧!”边从肩膀爬到头顶,然后然后从宝宝头顶探下手偶的头,对宝宝说:“好香,好香呀!”

  3.边说“兔子兔子下山喽!”快速从宝宝头顶滑到胸前,然后将手偶面对宝宝挥挥手说:“再见,再见啦!”

  4.模仿宝宝的语气说:“别走,别走!让我们永远做好朋友。”

  二、出示教学大书,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宝宝猜测画面,并逐页讲述故事。

  师:书里也有一只调皮的`兔子再玩“兔子上山”的游戏,一起来看看吧。

  1.用掩盖的方式逐也出示画面,,增加猜测的悬念。

  2.可引导宝宝模仿兔子上山时发出各种声音,如“嘿哟”“吧唧”。

  3.可引导宝宝模仿兔子上山、吃草、下山、问好、说再见的动作和语言。

  4.可引导宝宝通过翻页发现宝宝衣服、头发颜色与草坡、草地间类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