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老师老师我爱你教案

2023-09-02

幼儿园中班老师老师我爱你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内容。

  2、愿意跟着老师学习唱歌,产生对老师的爱戴。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卡片:小蜜蜂、花朵、小鱼儿、小河。

  2、歌曲录音磁带《我为老师唱首歌》。

  【活动重点】

  唱准歌曲旋律、节奏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谁能告诉大家,图片当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在给老师唱歌)

  “什么要给老师唱歌呢?”。(谢谢老师)

  2、讨论:为什么要谢谢老师?(幼儿自由讨论)

  3、理解歌词内容:

  (1)“今天我们也来给老师唱支歌。”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理解歌词内容:

  (2)“歌曲中小蜜蜂爱谁?小鱼儿爱谁?”

  教师边播放歌曲的旋律边朗诵歌曲。

  幼儿跟着老师朗诵歌词。

  4、学会歌曲:

  (1)教师再次示范演唱。

  (2)幼儿边学图边学唱。

  (3)幼儿和老师分乐句轮流唱歌。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老师老师我爱你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班上的各位老师,知道老师们都很关心、爱护小朋友,并教小朋友学习很多本领。

  2、教育幼儿遇到困难时,可以找老师,要求幼儿安静倾听同伴谈话。

  3、初步激发幼儿对老师的喜爱和尊敬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儿歌《老师本领大》、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2、玩具电话一台。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谈谈自己班上的老师。

  (1)使幼儿知道老师很关心、爱护他们。

  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还哭呢,是哪位老师抱着他(她),给他擦眼泪的?中午肚子饿了,是哪位老师给小朋友盛饭、盛菜,让小朋友吃饱的?睡午觉了,是谁帮你脱衣服的?起床了,又是谁帮你穿衣服的呢?

  (2)使幼儿知道,老师会教小朋友学习很多本领。

  我们在幼儿园学会了哪首儿歌,是谁教小朋友的?(念儿歌《老师本领大》)

  我们在幼儿园还学会了什么歌?是怎么学会的?(唱一唱已学会的歌,如《我爱我的幼儿园》)

  看!这是小朋友画的图画,是谁教你画的?

  (3)教师小结。

  让幼儿知道每个班上有两位老师,她们都很喜欢、关心小朋友;谁有什么困难,老师都会帮助他,就像小朋友的妈妈一样;老师还会教小朋友许多本领,也教小朋友玩好玩的游戏。

  2、玩游戏“打电话”。

  师:喂,小朋友好,我是X老师。

  幼:xx老师好。

  师:你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老师吗?

幼儿园中班老师老师我爱你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角色表演,孩子学会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10张(小朋友在班上各种表现),场景布置(两个家)。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活动,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教师:小朋友在班里帮助老师做过哪些事情?(幼儿单独表达,激发幼儿单独讲述的愿望)如:扫地、擦桌子、发筷子、等一些简单事情,那好我们一起来观看照片吧,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观看幻灯片唤醒自己的心灵

  问题:

  ①幼儿一边看照片一边思考,这些小朋友做了什么?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

  ②回放幻灯片,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张?(在回放中加深幼儿的记忆).

  (3)开展游戏"我们这一班",体验班集体的温暖。

  ①把幼儿分组,分别扮演班上的老师、小朋友。

  ②到准备好的场景中去做各种事情(教师巡回观看幼儿表演是怎样帮助老师做事情的)。

  ③两组互相参观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各位老师又是怎样评价孩子们的(取得相互学习的效果)。

  活动延伸

  (1)争做好孩子,拍照在班里的情景拿来展览,作为一个榜样评比栏。

  (2)做个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体验自己和老师之间的爱。

幼儿园中班老师老师我爱你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学习在活动中进行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

  (3)进一步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友谊。

  活动准备:

  (1)一座房子的外形图。

  (2)幼儿分组操作材料:a铺地砖、b贴墙砖。

  (3)记录卡人手一份、各色蜡笔笔。

  (4)活动前与幼儿谈话:我最喜欢的老师。

  活动过程:

  (1)以小朋友为"老师布置新家"引入课题。

  ①谈话。

  教师:今天老师很高兴和你们一起来学本领,老师很想认识你们的家,想到你们家去做客,谁愿意来说说你们家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讲述)

  ②出示房子图,激发幼儿操作愿望。

  教师:老师也很想请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可是老师的房子还没有装修,你们愿意来帮助老师设计,布置我的新家吗?

  (2)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①幼儿分组操作。

  a、铺地砖:提供蓝、黄两种颜色的地砖(小正方形的泡沫),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围围墙:提供四种颜色的小正方形的泡沫,让幼儿按颜色按规律排序。

  c、做彩链:提供不同长短、宽窄、颜色长条手工纸让幼儿根据纸条多种特征串成彩链条。

  d、种树:提供高矮、品种不同的树木,让幼儿按其形状、高矮不同的规律排序。

  ②自主探索活动内容的交流。

  a、取分组活动的内容若干,提问:你是怎么排的?

  b、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法,请幼儿排一排并记录,教师强调规律性。

  c、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教师: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数量等多种特征排序。

  ③交换操作内容再次操作。

  a、教师:刚才小朋友都选择了一种材料来帮助老师设计新家,现在,请你们再去选择跟刚才不一样的材料来设计,想想怎样才能有规律的排序。

  b、请幼儿与同伴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排序的,有什么规律。

  c、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排序的,有什么规律。

  (3)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小朋友帮我设计很多装修房子的方法,我要把你们的设计告诉装修的师傅,等我的房子装修好了,再请你们到我家来做客。

  4、延伸活动:

  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

  绘画:我给老师画个像

  1、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表现人体各部分的结构关系和发型、服装的特点,巩固画正面人的技能。

  (2)通过仔细观察,能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胆表现。

  (3)加深幼儿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活动准备:幼儿园老师相片展

  3、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各班老师的相片,引起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典型特征进行绘画。

  ②幼儿一边观察一边作画,教师辅导。

  老师提醒幼儿大胆作画,注意抓住老师的主要特征画。(脸型、发型、五官等)

  (3)幼儿互相评价欣赏作品。

  ①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老师,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