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

2023-09-02

小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能对三种形状进行区分配对。

  2、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课件

  2、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形状饼干若干。

  3、张三种不同形状嘴巴的动物。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认识形状

  1、师:"今天,我们小小四班来了三个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2、出示课件一,引出圆形宝宝。师:"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朋友,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言。

  3、师:"你看这个朋友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圆形。"

  3、同上引出三角形和正方形。

  二、形状宝宝找家

  1、出示课件,引出三个房子。师:"你们看,这里有三幢房子,你知道这分别是谁的家吗?"

  2、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找出形状与房子的共同点——都是相同形状的。

  3、出示课件——开门检验是否找对家,开门的房子里出现相应的形状宝宝。

  三、分饼干

  1、请小朋友去形状宝宝的家里做客,分发相应形状的饼干。

  2、认识手中饼干的形状,请和手中拿一样图形饼干的小朋友相互碰一碰做朋友。

  3、出示小熊小猫和小青蛙。师:"有三个小动物闻到了饼干的香味也到我们小小四班来啦!"

  4、师:"你们愿意请他们吃饼干吗?他们喜欢的口味可是不一样的。猜猜分别喜欢什么口味?从哪里看出来的?(张开的不同形状的嘴巴)"

  5、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分饼干给动物宝宝

  四、延伸活动

  出示真的形状饼干,请小朋友们洗手喝水,分享自己喜欢的形状饼干。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的语言还不够生动有趣,导致一小部分幼儿注意力分散。在教具的制作上,我将图形标志做成有颜色的图形,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幼儿的思维。我会将这次一课伸延的教研活动,作为对自己的磨练。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做进一步的强化。在教具的选择中,尽量考虑周到,排除不应该有的干扰因素。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使更多的幼儿融入到我的教学中,让孩子喜欢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小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发展其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和合作意识,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4、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松紧带或彩绳2根,搭成小鸡、小鸭的家

  2、材料:小鸡、小鸭的头饰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一半);音乐磁带。

  3、幼儿已会小鸡走、小鸭走的动作;会唱"小鸡小鸭"的歌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做热身运动。

  教师为幼儿范,启发引导。

  教师启发幼创设"找朋友"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分别扮演可爱的小鸡小鸭,教师扮妈妈,随音乐作准备活动,边唱"小鸡小鸭"歌曲边做动作。

  2、教师示儿进行钻的基本动作练习,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教师站在场地中间,幼儿围在四周,以游戏口吻边示范动作边介绍游戏的方法:"小鸡小鸭是好朋友,早晨都住在自己家里,听到妈妈的喊声,马上钻出自己的家,来到草地上,找好朋友做游戏,从家里钻出来的时候,一定要低头,不要碰到家门,看谁是个乖宝宝"。

  3、幼儿练习,巩固提高。

  教师请幼儿分别回到自己的家中蹲下准备,听到指令后从家里钻出来,到草地中间跟随录音做游戏。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共同愉快地游戏。请幼儿钻回家中蹲好,听指令继续游戏。

  4、及时纠错,科学评价。

  教师观察幼儿钻的动作,音乐游戏后进行简单的评价,请动作协调的幼儿示范,指导低头弯腰的动作要领。

  5、放松活动。

  游戏结束时,教师带幼儿作简单模仿动作,轻轻放松整理。

  活动延伸:

  回家后与家长继续游戏,同时还可创编其他钻的游戏(如钻山洞的游戏)。

  而且逐渐增加动作协调性的难度,将钻、爬动作结合起来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钻时低头、弯腰、移动重心的动作发展情况,判断幼儿钻的动作协调性。

  根据幼儿找同伴共同游戏,观察幼儿与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