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1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喜庆的日子很热闹,人们会在玻璃上贴好多漂亮的贴画。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幼:想。
师:好!看—————
2、出示各种剪纸作品,请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幼:小兔子、老虎、花、剪纸……师:嗯,对!这就是剪纸,它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那你们看,简直和其他的纸有什么不同之处?
幼:有洞、两朵花一样、好多小兔子一样……师作
总结:“洞”是镂空,对称,四方连续……等方法。
3、以四瓣花剪纸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师指着四瓣花说:哎,孩子们看这张剪纸是什么?
幼:花朵师:对,这是四瓣花,那你们想不想学一学这朵花是怎样剪出来的?
幼:想:我们想一想,剪纸需要用什么材料呢?
幼:剪刀、彩纸、蜡光纸
4、探索、尝试剪纸的方法。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学一下如何剪,教师示范两种基本的剪纸方法:
(1)将长方形纸对边折四折,用铅笔画出简单的图形,再剪出来。
(2)将正方形纸对角折两折,用铅笔画出简单的图形,再剪出来。
观看剪纸作品,引导幼儿发现对称关系,学习辨认对称图形,了解对称的美。
5、幼儿进行剪纸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自由创作,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剪窗花时要仔细、有耐心;剪掉的纸要放在指定位置,不乱扔纸屑。
6、展示欣赏幼儿作品,鼓励幼儿继续创作剪出更多的作品。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歌曲《种太阳》。
2、幼儿人手一份画好树干的作业纸。
3、毛笔,颜料,颜料盘,海绵印章,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种太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教师:你想种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呢?它会发出什么样的光芒?
2、师幼共同探索、讨论“太阳树”的画法。
(1)教师出示画有树干的作业纸。
教师:太阳树长出来了,可是太阳呢?我们来给它添上太阳吧!
(2)教师出示海绵印章、毛笔,与幼儿一起讨论作画方法。
(3)教师示范,幼儿观察海绵印章及毛笔的用法。
教师:用海绵印章画太阳,用毛笔画太阳的光芒。可以用直线、波浪线、锯齿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条来画光芒。
3、教师介绍作画材料,并交代作画常规。
(1)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指导幼儿使用后放回原处。
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毛笔、海绵宝宝、纸和颜料。画完后我们要将这些工具和材料送回它们的家。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握笔姿势,学习用毛笔画各种线条。
4、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1)教师:你画的太阳一样吗?你画的太阳准备送给谁?
(2)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巩固对各种线条的认识和表现。
教师:你用了几种线条来画太阳的?是怎样画的?
5、歌表演“种太阳”。
幼儿随歌曲《种太阳》自由舞蹈,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粘贴瓢虫、添画瓢虫的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快乐。
2、能够大胆想象瓢虫的各种形态,并进行创造表现。活动准备:
图片、纸盘、剪刀、橡皮泥、颜料、排笔、固体胶、勾线笔、毛根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题目。
教师: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蚜虫最怕它、棉花最欢迎。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二、出示图片,观察瓢虫的外形特征。
1、七星瓢虫是什么特征?
2、身体上有怎样的花纹?
3、七星瓢虫的腿是什么样的?它的翅膀是什么样的?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用纸盘、橡皮泥等制作形态不一的七星瓢虫。
5、幼儿自主探索制作七星瓢虫,体验成功的快乐。
6、展示作品,讲述分享作品,感受共同创作的成就感。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的本领和线描画的特点,用点、线、面等线描画的主要形式表现绘画内容。
2、幼儿能够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动物特点,尝试表现跑、飞、跳等不同动态,并描画的方式添画身体内部。
3、喜欢动物并愿意表现动物的本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动物的本领,对线描画的特点有所了解。物质准备:线描画的分类图片、动物本领的图片、动物形象卡片、人手一套画笔。
活动建议:
一、谈话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本领,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1、提问:你喜欢什么动物呀?你们知道他们都有什么不一样的本领吗?
2、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二、师幼共同观看课件,回顾动物本领。
1、教师出示图片总结不同的动物不一样的本领。鸟类:
鸟的翅膀能帮助鸟类飞翔;鸟类能够用嘴巴叼着木棍筑巢;猫头鹰的眼睛能帮助它在黑暗中看到食物,并用嘴和爪子捕捉猎物。孔雀:雄孔雀能通过开屏吸引雌孔雀,并且孔雀伶羽上的“眼睛”能吓走其他小动物,从而保护自己。
蝙蝠:能够通过回声定位捕捉猎物以及了解周围的环境。
猛兽类:狮子、老虎和猎豹能用锋利的牙齿和爪子捕捉猎物(小兔子、小鸡等);狮子能够大声吼叫,猎豹跑起来非常快,老虎和猎豹的尾巴很长很有力量能将猎物敲晕。
大象:它的鼻子很长,能吸水、喷水(散热),还能卷起重物;耳朵很大,能散热。
长颈鹿:脖子很长,能吃到高处的树叶。
骆驼:两个驼峰能储存食物和水,帮助它在沙漠中生活。
蛇:爬得很快,通过吐舌头捕捉小动物,像昆虫、青蛙和老鼠等。鳄鱼:大嘴巴和锋利的牙齿捕捉猎物,眼睛长在头顶上,在水里戏水时眼睛也能看到水面上的事物
变色龙:能够根据周围的颜色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从而隐藏自己保护自己。
2、介绍线描画的特点。
(1)师幼共同观看线描画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点、线、面的特点。
(2)小结:用简单的点线面来装饰画面的内容。三、幼儿确定绘画内容,提出绘画要求。
1、幼儿确定绘画内容。
2、提出绘画要求。
(1)先画动物本领,要将动物展示本领的细表现出来(爪子、牙齿等),再丰富画面。
(2)正确握笔、安静作画,均匀涂色。
(3)线描画的形式进行添画,可以利用画格子的方式进行添画。安静绘画
四、幼儿自主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表现,注意动物动态的表现
2、重点指导能力薄弱的孩子,可以进行旁边绘画示范,教授绘画方法步骤。
五、作品展示,分享交流
1、作品展示,交流自己绘画的内容,讲述动物的本领。
2、欣赏每个幼儿的作品,教师从动物的形态、动作、涂色、构图几个方面进行欣赏学习,提高绘画水平。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学会用手指一颗一颗地粘贴较大的杂粮(如绿豆、黄豆),用手指捻撒较小的杂粮(如芝麻,小米)对蝴蝶轮廓进行装饰。
2、通过讨论和尝试,创造性地对蝴蝶进行装饰。养成细致作画、清洁作画的习惯。
3、在作画的过程中,体验自由作画的快乐。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供幼儿欣赏的范画几幅。
2、各种五谷杂粮每组若干。
3、每人一幅印有未装饰的蝴蝶图。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师)中一班的小朋友们下午好,我是严老师。今天,森林里来了一群美丽的蝴蝶,他们聚到一起举行一个比赛:比一比,谁最美!于是,第一只蝴蝶飞来了。它说呀,我是最美的蝴蝶。(展示)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只蝴蝶漂亮吗?(生)漂亮。(师)那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它身上的花衣裳是用什么做的呀?(生)豆子、绿豆、红豆、黑米、玉米片。(师)小朋友们都回答的很好。哦,原来啊,蝴蝶是用这么多五颜六色的粮食给自己做的衣裳。那平时,小朋友们吃过这些粮食吗?(生)吃过,妈妈做过粥。(师)恩,看来小朋友们在家里都吃过这些粮食。其实呀,这些漂亮的粮食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来做美丽的图画哦。
2、教授作画技巧:(展示)你们看,这是什么呀?(生)向日葵。(师)它的叶子是用什么做的呀?(生)绿豆。(师)这位小朋友说对了,老师是用绿豆来给向日葵做叶子的。这张纸上啊,是涂有胶的,豆子啊,是可以粘在上面的。那有哪个小朋友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绿豆粘上去的呢?(生)用手一颗一颗的拿。然后粘上去。(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示范一下。这位小朋友做的很好,那其他小朋友看清楚了吗?是不是都会了呀?(生)是。(师)好,那它的花瓣是用什么粮食做的呀?(生)。(师)可能小朋友们没有吃过,那老师告诉你们,这种圆圆的,黄黄的,小粒小粒的粮食叫做小米。那小米这么小,我们的小手一颗一颗拿起来粘在纸上,是不是很难呀?我们可以怎么办呢?(生)。(师)我们可以用大指哥和二指哥轻轻地捻起一小把,再慢慢地撒在图画上。(示范)再请一个小朋友示范。
注意点:但撒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能不能乱撒呀?(生)不能(师)恩,要把它们轻轻的散在图画的框子内。粘豆子的时候我们的小手也不能放在图画的框子里。如果我们经常把小手放在图画的框子里,粘粮食的时候会怎么样?(生)……(师)哦,胶都粘到我们的手上,豆子是不是就粘不上去啦。
(展示)小朋友们再看看这幅画,是什么呀?(生)梅花(师)恩,好的,那它的花瓣是怎么做的呀?(生)是用玉米片拼成的。(师)那它的花蕊呢?(生)是用红豆做的。(师)小朋友回答得很好。(师)哦。我们除了用粮食来填充颜色,还可以把它们拼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3、指导作画:好,现在小朋友们已经学会粘粮食的方法了,大颗的粮食我们可以一颗一颗拿起来粘上去,小颗的粮食我们可以用大指哥和二指哥捻起一小把,轻轻撒在图画上。好现在每个小朋友按小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给你们自己的小蝴蝶做一件漂亮的衣裳,然后我们飞到森林里比一比谁最美。
结语:今天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学会了用各种各样的粮食,给我们的蝴蝶穿上漂亮的衣服,衣服上有各种形状和颜色。它们比了比分不出胜负,都太漂亮啦。于是它们开心的在森林里跳舞。好啦,小朋友们,等你们回家的时候,也可以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用这些彩色的粮食做出更多漂亮的图画来哦。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喜欢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到的事物,在石头上画画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一种美术形式。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对事物进行从无意到有意的观察,从对石头外形的基本观察开始,启发幼儿想象每一块石头像什么、可以创作成什么…千姿百态的石头为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提供了空间,让幼儿在感受石头的自然之美和形态之美的同时,提高绘画能力及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想象,尝试在石头上作画。
2、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体验用不同方式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石头,棉签、彩笔、水粉或丙烯颜料、调色盘等,“《幼儿学习材我的想象》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的石头,请幼儿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想象。
提问:这些石头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的石头像什么?
2、鼓励幼儿自主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大胆说出自己的创意。
提问:怎样把手中的石头变成你想象的东西?你想怎样装饰自己的石头?
3、教师重点演示用棉签在石头上作画,引导幼儿观察、掌握作画的方法。
提出要求:可以自由选择棉签、彩笔等不同的作画工具,用棉签画时蘸色要均匀,画出的线条尽量清晰、流畅,颜色没干前不要涂抹。
3、鼓励幼儿大胆绘画、装饰石头。
4、教师巡回观察,分层指导幼儿,鼓励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幼儿尽量根据石头造型进行创作;提示想象力比较欠缺的幼儿,可在石头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事物的形象也可以用花纹、图案装饰石头。
5、作品展示,引导幼儿分享、交流作品。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重点说说作品的主题和作画的方法。
(2)请幼儿相互欣赏,说说谁的石头画最有创意,引导幼儿重点从想象力、画的内容、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延伸:
请幼儿阅读《我的想象》第19页,说一说书上的石头变成了什么,进一步拓展思维。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结合不同动物的局部特征及其习性,尝试创造性地建造不同的动物房屋。
2、体验共建动物新家,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若干、森林背景图、老虎的家、纸,勾线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参观动物新家——观察、交流动物新家的特征森林里的动物朋友们准备造新房了,有一个动物已经造好了房子,出示老虎新家的图片
请你们猜猜这可能是哪个动物的新家呢?(老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房子上面有王字)
小结:老虎把自己头上的王字、斑纹变成了房子上的装饰,我们一眼就能认出这是老虎的家了。
二、给动物造新房——利用不同的动物局部特征及其习性,创造性的设计不同动物的房屋出示各类动物的图片过渡语:老虎有了自己的新家,其他的动物朋友们也要造新房,邀请我们帮它们设计新家;
你想帮哪位动物朋友设计新家,怎么设计呢?(幼儿说到的动物可以逐一出示动物图片,给幼儿一些借鉴)
小结:原来动物身上的花纹、身体的部位、喜欢吃的食物都可以成为新家的设计,这样动物朋友不会搞错自己的家了,真特别的房子呀!
幼儿创造,教师巡回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根据不同动物的局部特征以及动物的习性进行设计。
2、观察幼儿能否结合动物的局部特征创造性的装饰房屋。
三、动物的新家——分享交流、体验成功
动物的新家造好了,猜猜看这些都是哪些动物的新家呢?为什么?
小结:今天动物朋友们都住进了你们设计的新家了,它们的房子可都不一样哦,新家漂亮又宽敞,住在里面可舒服啦!
活动反思:
评价幼儿美术活动时,不应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以积极评价为主,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把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在美术园地中,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这种个性化的注重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孩子学会自尊和尊重别人。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8
目标:
1、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通过自己制作刮画,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3、感受新型刮蜡纸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
蜡笔(每人1盒)、白纸(每人1张)、刮画笔(每人1支)
活动流程:
1、用蜡笔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把雨伞的轮廓。
2、小朋友拿出蜡笔,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在雨伞的轮廓里面涂颜色,鼓励小朋友更换颜色给雨伞涂颜色,使得雨伞的轮廓里面全部涂满颜色。
3、小朋友拿出黑色的蜡笔,在涂满颜色的雨伞上面再涂上一层黑色。
4、用刮画笔在涂满颜色的雨伞上面刮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相似色的方法装饰拓印裙子,感受画面的图案美和色彩美。
2、体验拓印画的乐趣。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房子图片若干;积木若干;颜色深、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座神奇的房子,瞧他来了。(出示图片)
很久以前,在城外很远的乡下,有一座小房子。这座小房子盖的很好,她非常坚固也非常漂亮。那位把她盖得很好的主人说:“这座小房子永远也不能卖,因为她是一座神奇的房子。”
1、夏天来了,苹果熟了,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看(出示图片)小房子变成了苹果图案。
2、到了秋天,周围的麦田金黄金黄的,小房子又会变成什么图案呢?
二、引出主题,感知相似色。
师总结:这座房子神奇吗?(神奇)
1、师:可是,小房子在的乡下啊,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开发,他们造房子,造工厂。这个乡下越来越发达,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各种空气污染,汽车尾气让小房子变得脏兮兮的。小房子主人没有办法,只好找来了搬家公司,带着小房子一直去到更远更远的地方。他们的新家周围是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什么呀(小树)
小房子这次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幼儿观察说一说,并说出变化。(出示树叶房子)
这些树叶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感知颜色的深、浅,深绿、浅绿)
2、师:新家的旁边呀,还有一个池塘,谁会游到小房子上呢?(小鱼)
这些小鱼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深蓝、浅蓝也是一对相似色)
3、师:小房子的主人啊,觉得环境还不够漂亮,又在小房子的周围种上了花,瞧,小房子上有什么啦?什么颜色的?(引出深红、浅红,深紫、浅紫和橙色、浅橙)
4、师:这样一深,一浅的颜色,有个好听的名字,我们叫它们相似色。
三、走进相似色,尝试拓印。
师:小房子的主人好能干,把小房子装扮的很漂亮,你们想不想也来为小房子变变样子呢?你想把小房子变成什么样子?(幼儿说一说)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的小房子也一定很漂亮。今天,老师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积木,有水果的,有图形的。你们愿意用他们来装饰小房子吗?
四、教师示范。
师:小房子喜欢小朋友用相似色来给他穿上新衣服,所以老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都放了一对相似色,待会你们就动手来试试。我们要怎么样用积木来印新衣服呢,你们看,选一个你喜欢的图案,蘸一点深色颜料,用力的按在小房子上。然后我们再换一个积木,再蘸一点浅色的颜料,也是用力的一摁。简单吗?小朋友们印的时候呀,要注意,不要印到小房子外面来;蘸颜料的时候呢,要让积木的一面都蘸满颜料;每个积木呢,只用一次,蘸过一种颜料印完后,就放在空篮子里,然后再换个干净的积木蘸另一种颜色。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展示作品,活动评价。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是用小房子喜欢的相似色来印的新衣服吗,你最喜欢哪一个新衣服,为什么?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火锅有鸳鸯锅的基本造型,知道吃火锅会使人暖洋洋的。
2.会用画笔表现火锅的样子,正确使用剪刀剪下自己喜欢的食物。
3表达喜欢吃火锅的感受,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PPT,素描纸,勾线笔,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邀请了两位小客人来做客,一起看看是谁呀?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它们是新新和年年,新新问:过年的时候,最想吃什么呢?年年说:最想吃火锅。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火锅吗?
2.欣赏PPT,知道火锅的基本造型。
(1)迁移经验,认识火锅的各种造型。
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火锅吗?你吃过的火锅四什么样子的?
师:你见过哪种火锅呢?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来说一说。
这些火锅有什么不一样呢?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知道火锅里的很多食物,要荤素搭配。
师:火锅里通常会有什么食物呢?你吃过什么呢?
师:小朋友吃这些食物的时候要注意荤素搭配。
(3)欣赏制作的火锅作品,说一说最喜爱的原因。
师:这里还有一些特别的火锅,大家看看喜欢哪一个?
师:这些师哥哥姐姐做的火锅,请你来说一说他们师怎么做的?
3.幼儿交流绘画方式。
师:看了这些火锅,你们想不想做一个自己设计额火锅呀?你会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最后做什么呢?
4.介绍制作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看,这里有一些工具和材料,可以用这些制作你喜欢吃的火锅吧。
5.作品欣赏评论,讨论吃火锅会使人暖洋洋。
师:火锅做好了,小朋友们喜欢哪一个呀?吃完火锅会有什么感觉呢?冬天里吃有什么感觉呢?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蔬菜拓印小花,用手指拖动画小草的技能。
2.对美术活动感兴趣,感受蔬菜拓印的乐趣。
3.通过拓印发现蔬菜的美丽图案,进一步发现、感受生活中美的事物。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二、教学准备
范画一幅、纸盘、水粉颜料、蔬果(藕、青菜梗、芹菜梗、花菜)切面、蝴蝶贴纸、抹布。
三、教学重点
用手指拖动画小草,用蔬菜拓印小花,感受蔬菜拓印的乐。
四、教学难点
能够将小草、小花布满画面。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花园里的花,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范画)这是一幅秋天里的花园,秋天不光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还是一个多彩的季节。在这个花园里,开满了各种颜色美丽的花。你们喜欢吗?
(二)美丽的花园
1、认识各种蔬菜的切面,让幼儿欣赏它横切面的美丽。
你知道这些花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就是由这些蔬菜宝宝的切面印出来的。
(出示藕)这是藕,你们知道藕的切面在哪里吗?老师来告诉你们,我先用刀把藕切开来变成两半,切开来的这一面,我们称为藕的切面。老师这里还有好多种蔬菜,我们来认识一下其他蔬菜宝宝的切面吧!
2、示范选择用不同的蔬菜拓印小花,让幼儿观察了解不同蔬菜拓印的效果。
我们先选择一节藕,把它的切面放在红色颜料里蘸一下,在空地上按一下,马上提起来,这样一朵小花就印出来了,然后再换一种蔬菜或者一种不同的颜料点印不同的小花。小蝴蝶喜欢草地上开满各种颜色的小花,哪没开我们就给那里印上小花,红的、黄的、蓝的真漂亮。
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学习印小花的方法吧:蘸一蘸,按一按,提一提,一起拿出小手来做一做。
3、教师示范用手指拖动画小草。
花园里开满了花,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在空地上种上绿绿的小草呢?这就要请我们能干的食指宝宝帮忙了。
首先用食指在盘中蘸绿色水粉,然后在盘子的边上舔一舔,舔掉多余的颜料,从下往上在纸上拖动,这样我们就种上了绿绿的小草。颜色没了,我们再去盘子里蘸一蘸、舔一舔、拖一拖,这样就有越来越多的小草陪在小花的身边了,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现在请你们也去为自己的花园添画花朵,待会你先选择一种蔬菜来印画花朵,然后再选择另一种蔬菜继续拓印,可以把手里的蔬菜与同伴换一下,把花朵印满以后,再添画小草。
(四)作品评价,将幼儿作品展示在作品栏
我们的花园真美丽啊!小蝴蝶喜欢哪些花园,就飞到那里去做客。(老师在作品上贴上蝴蝶贴纸)
六、教学反思
我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设计了该活动,让幼儿通过撕、贴,感受活动中的乐趣。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表现都很棒,能跟随老师一起活动。有个别两三个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他们的年龄比其他幼儿小,还无法适应活动常规,所以在活动中会出现乱跑,坐不住的情况。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萌发保护环境、爱护小鸟的情感
能运用剪贴、画、插接、搓、团等方法
能与同伴商量合作采用不同的材料
重点难点
重点:用半成品、废旧材料制作小鸟乐园,萌发保护环境、爱护小鸟的情感
难点:乐园的布局及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收集有关小鸟的信息,带幼儿到户外乐园玩
物质准备:粘土、彩色画纸、可乐瓶(半成品)、纸盒、桨糊、树枝、细绳、小剪刀、插塑、木头积木、玩具等
活动过程
教师读小鸟的来信,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出主题:“小鸟乐园”。
小朋友:你们好!
我今天上午站在你们幼儿园的屋顶上栖息,看到你们快乐地在玩耍,有的在滑滑梯,有的在爬假山,有的在钻山洞,有的在小树林里走迷宫,有的在清清的水池里戏水,有的在绿绿的葡萄架下荡秋千……好美啊!我要有个像你们一样的乐园该有多好啊!小哥哥、小姐姐,你们帮我建造一座乐园好吗
你们的朋友小鸟
提问:信是谁写来的,它希望我们帮它做什么
二、启发思考,讨论“小鸟的乐园”布局。
提问:
1.小鸟喜欢在什么地方玩
2.“小鸟的乐园”该有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三、幼儿分区操作,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找朋友合作,展开美工活动。
(泥工区、插塑区、木头积木区、半成品制作区、乐园布置区)
教师重点指导:乐园的布局及幼儿的合作。
四、展示小鸟的秋千,树枝上搭起鸟巢,小鸟洗澡的喷泉,小鸟喝水的清水池,老鸟搭乘的电梯,音乐旋转的木马……大家一起欣赏、交流,分享为小鸟建造乐园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美术角丰富“小鸟的乐园”的设计。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鸟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在公园里、花鸟市场上看到过各种各样的鸟,鸟的世界对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对鸟的生活具有极大的兴趣,本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中班幼儿已经有了表现事物的需求,但往往表现技能不够。提供活动材料,有彩色画纸、半成品、玩具等,可以帮助能力差的幼儿,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操作,发挥想象,大胆创造,充满自信。活动以小组合作探索的方式进行,能使幼儿的群体经验互动、合作技能得到提高。在评价的环境中让幼儿以小组和个人的形式进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积极性。提供和利用废旧物品。激发幼儿形成“变废为宝”的意识。
二、效果分析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采用不同的材料构建“小鸟的乐园”,并且能友好合作。如:有人搭起了假山,有人在假山的树上搭建鸟巢,还有小小鸟玩的秋千,老鸟搭乘的电梯,有人做水池给小鸟清水喝,有人还建议做个喷泉,这样小鸟可以在那里洗澡……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13
【一】热闹的市场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淡雅的色彩,简洁流畅的线条以及细节处理构成的整体美,能用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2、初步了解绘本画家安野光雅。
二、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热闹的市场图片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热闹,你们知道哪里很热闹?你喜欢去热闹的地方吗?日本有一位大画家叫安野光雅。他特别画了热闹的地方,漂亮极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整体欣赏作品,介绍画家。
1)出示作品,引导幼儿整体欣赏。
提问:画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
2)介绍画家生平。
3、局部欣赏作品,感受细节。
提问: (1)画面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
(2)这幅画上什么颜色多?这些色彩放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
(3)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看过去,说一说每个摊位在卖什么?
卖哪些东西?
(4)你喜欢哪个摊位,为什么?
(5)市场里的大人在干什么?小孩子又在干什么?
(6)什么动物也在市场里出现?它们来干什么?
(7)市场里的商品摆放得怎样?有规则吗?
(8)看到这热闹的市场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画家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淡淡的水彩,精准的线条,丰富的细节,以及作品中所透露出的敏锐的想象力与缜密的逻辑推理力。
4、结合生活经验,拓展讨论。
1、展示了菜市场和夜市的一些图片(从网上搜索的)。
2、引导幼儿讨论:你去过市场吗?
你去过的市场和这幅图里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市场里可以买到哪些东西?
哪些东西是这幅画上所没有的?
3、引导幼儿来模仿一下市场里的人们卖东西的吆喝声。
【二】《快乐生长树》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看照片、物品、谈话,了解自己长大了,发现自身各个方面的变化。
2、在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生长树”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喜爱自己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收集幼儿现在和以前的照片、物品,并用照片制作一个展览区。
2、画纸、画笔、剪刀人手一把、短线、胶水,硬纸壳,各种有颜色的海报挂历。
三、活动过程:
1、通过照片展览、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1) 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身高、体重)和自己学会的本领(学习、自理)等方面比较。
2)试用自己小时候的物品,使幼儿发现自己与小时侯的变化,感受自己长大了。“这里有一些东西,是谁的呢?请你们来试试,穿一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引导幼儿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幼儿制作“生长树”的热情。
“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比如:画画、数数、穿衣服,是很棒的哥哥姐姐了,我们今天来做一棵‘生长树’,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改变和进步。“
3、制作“生长树”,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装扮“生长树”,记录自己的成长。
1)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生长树”,用纸壳做树干,撕贴挂历纸做成树叶。
2)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装扮“生长树”。
如:将自己现在和以前的照片贴在树上,剪下自己喜欢的图片和将自己的愿望画出来装饰在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挂在树上……
4、幼儿欣赏“生长树”,分享成长的快乐。
【三】拓印意愿画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颜色,对色彩的变化感兴趣。
2、学习简单的拓印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准备红、黄、蓝三种颜料,每人准备毛笔一支、调色盘一个,铅画纸、白纸、夹子等。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王老师要请小朋友一起来当小小魔术师好不好?”
教师出示调色盘,引导幼儿认识一下颜色:“你们看,老师盘子里准备了一些颜料,这些颜料是什么颜色的呢?”(红、黄、蓝)
2、引导幼儿大胆的尝试变色游戏。
(1) 师示范并讲解:“今天我们就要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来变魔术看看王老师是怎么来变的好吗?先拿一支毛笔蘸点水蘸上红色,把它放在盘子里,然后呢再蘸点黄色,把红色和黄色搅和在一起变变变,你们看变出了什么颜色?(橘黄色)把变出来的颜色涂在这个铅画纸上。”师再选择别的颜色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变色1-2次。
(2) 幼儿进行调色操作,教师观察,并进行适当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变色。师:“现在王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变魔术了,看看哪个小朋友变的颜色最多,变出来的颜色我们把它涂在铅画纸上,呆会有大用处。”(提出卫生要求——魔术师要小心啊,千万别把魔术变到外面,
(3) 学习拓印的方法:(师出示一张白纸)“看王老师手里有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按在刚才画好的画上,用夹子夹住,然后轻轻的在上面压压,再轻轻的提起来,你们看印出了什么?”
3、添画。
(1) 师示范给印出来的画添画。“王老师觉得有点象一只螃蟹的壳,王老师把它变一变,变成一只螃蟹行不行。”
(2) 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出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画。
4、分享活动的乐趣,积累经验。
教师展现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教师及时鼓励、表
扬一些作品富有创造力的幼儿。
【四】《可爱的乌龟》
一、活动目标:
1.复习画乌龟,鼓励幼儿合理地布局画面。
2.通过欣赏课件,感受画面布局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制作《可爱的乌龟》
2.乌龟手偶。
3.画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出示乌龟手偶。
“今天,我请了我们的好朋友来,你们知道是谁吗?”
“乌龟不高兴了,它迷路了,你们知道它住在哪里吗?”
2.展示课件,帮助幼儿感知乌龟“住”不同的地方,画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出示海水图,听听乌龟说了什么?(“谢谢你们给我找了一个家,可是我应该住在哪里呢?”)
(2)让乌龟分别住在右上角、左上角、画面中下部,请幼儿说说乌龟住在这里好不好?为什么?听听乌龟是怎么说的。(“不好不好,我的头、脚都在水外面了;不好不好,我住在草堆里不舒服”)
(3)让乌龟住在画面中间,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我最喜欢在水中间游来游去的了。)
(4)出示一个小乌龟在中间,听听它怎么说?(“这么大的海,就我一个人住?我很孤单哦!”)请幼儿想想办法?
(5)增添许多个小乌龟(画面较饱满),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这样我就不会孤单了。”)
(6)出示一个小乌龟,一个大乌龟,感受知画面。
3.请幼儿也来给乌龟安一个家。(1)提出要求:先想好是给大乌龟安家还是给小乌龟安家,给1个还是给几个乌龟安家,安在哪个地方,乌龟最高兴呢?
(2)幼儿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照顾乌龟的感受(即合理布局画面)
(3)作品展示。
幼儿互相欣赏、介绍作品,感受画面布局的美。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各种材料卷曲、黏贴后为羊羊们烫卷发,表现卷卷的羊毛。
2、乐意与同伴一起参加羊羊舞会,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 喜羊羊、美羊羊等图片
2、 毛线、扭扭绳、棉花、纸条等材料
3、 各种笔、筷子等
4、 喜羊羊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喜羊羊的卷发
提问:什么节日快到了?(圣诞节)
圣诞节要到了,羊村里要举办一个舞会,羊儿们想烫一个美美的卷发参加舞会,听说中一班的理发师们很能干,所以他们请你们帮忙。
提问:卷发是怎么样的?
马老师准备了一些卷发的图片,我们先来看一看。
小结:卷发也有很多不同的式样,接下来请你们用桌子上提供的材料试一试能不能把它们变卷。
要求:
1、不搬小椅子,听到音乐后马上回到椅子上。
2、把材料留在桌子上,比一比谁的动作又快又安静。
提问:
刚才你用了哪种材料变卷了?(个别幼儿)
你是怎么变卷的?
我们已经变卷了,那怎么样才能让它粘在羊身上不掉下来?
小结:用适合的材料固定才能让卷发不掉下来。你们等一下选一种材料给羊儿烫卷发吧。
二、卷一卷:羊羊烫卷发
1、幼儿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来为羊羊烫卷发
2、烫好卷发后黏在纸环上
5、作品交流分享
三、跳一跳:羊羊舞会
幼儿戴着羊羊面具开始舞会
1、 舞会快开始了,小羊们准备好了吗?
2、 播放喜羊羊音乐,大家一起跳舞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小百科:羊是羊亚科的统称,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国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折剪法等技巧剪出各种图案的窗花。
2、感受剪纸艺术的美,对剪纸活动感兴趣,体验剪窗花的乐趣。
活动准备:
剪刀若干、记号笔若干、彩纸若干张、PPT、剪纸作品展板
活动过程:
一、动画形象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你们想去吗?
师:这是光头强的店,让我们来听一听光头强想对大家说什么?
二、欣赏窗花作品,感知其特征。
引导幼儿欣赏窗花作品的造型及表达的寓意。
和和美美、连年有余、生意兴隆、招财进宝、吉祥如意、寿比南山、福字、喜字等。
三、欣赏剪窗花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窗花的来历。
四、欣赏教师提供的窗花范例。引导幼儿了解窗花的对称与镂空。
五、学习剪窗花,教师可提供两种形式供幼儿学习。
1、介绍剪窗花使用的工具与材料。
2、教师教幼儿剪窗花,学习两种形式,引导幼儿感受窗花的对称与镂空。
教师用形象的方法再次演示让窗花更漂亮的其他方法。
师:小剪刀要去旅行了,在山底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走着(剪出曲线),爬上山坡,走上了平坦的大路(剪出直线),小剪刀的肚子饿了,啊呜一口,吃了一个三角形,啊呜一口,一个心形,月牙形、圆形。。。。。。吃了好多好多,吃饱了,我要回家了!(打开)一幅美丽的窗花剪好啦!
六、交流、欣赏作品。
幼儿将剪好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教师评价,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活动反思:
通过执教中班艺术活动《剪窗花》,我觉得我的目标紧紧围绕“尝试用折剪法等技巧剪出各种图案的窗花”和“感受剪纸艺术的美,对剪纸活动感兴趣,体验剪窗花的乐趣”来进行。整节课通过教师环节的设计和幼儿的表现来说,目标完成的比较好,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极大的乐趣,幼儿对剪窗花这一活动非常感兴趣。
在执教过程中幼儿的兴趣非常高涨,整节课都处于很新鲜、很兴奋的状态,这和环节的设计是分不开的,好的环节能吸引幼儿的兴趣。
对于本节课有几点不足:
1、教师本节课教授了两种方法,其实幼儿在剪的时候只用到了一种,没有创新,可以把两种方法分开来学,学完一种再学另一种,这样幼儿就能把两种剪纸方法记得很牢固了。
2、工艺品店的形式可以不用,孩子们说不出来(在试课时其他班的小朋友能说出来)。
3、出示的窗花不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
4、可以让孩子们来说一说怎么剪窗花。
5、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在纸上画图案进行剪纸。
6、老师不要示范过多,示范过多会限制幼儿的想象。
7、在欣赏视频的时候就可以教孩子们剪窗花的方法。
对于美术公开课的教学,我一直处于摸索阶段,还不够成熟,所以在执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多,虽然课前已经多次试讲,但是在真正执教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的问题。通过这次执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执教美术课重点在于创新,教师不要对幼儿干预太多,尽可能的放开手让孩子们操作,尽可能大胆的提问。在准备一节公开课的时候还要多方位的考虑,尽可能多的找出问题,并尝试解决,这样在真正讲公开课的时候才会较好的驾驭课堂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