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小蛋壳历险记》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故事的趣味性,感受故事中小蛋壳的机智、勇敢。
2、了解小蛋壳历险的过程,理解故事情节,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知道遇到危险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课件《小蛋壳历险记》。
2、故事《小蛋壳历险记》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猜想故事内容
幼儿观看ppt1,提问:这是谁?它长得什么样?
有一天,小蛋壳娃娃出门了,猜猜它会遇到什么事情?
二、播放ppt,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小蛋壳遇到了谁?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仔细观察它们的面部表情)小老鼠想用小蛋壳做什么?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课件,欣赏故事)你们觉得小蛋壳会愿意吗?(引起幼儿争议阐述理由)观看课件,揭示谜底。追问,为什么小蛋壳会跟小老鼠走?下雨了,它们该怎么办?(幼儿自由讲述)小老鼠怎么会把小蛋壳当成雨帽的?这顶雨帽好不好,为什么?小老鼠为什么吱吱叫?小蛋壳会说什么?如果你是小蛋壳你会怎么说?小蛋壳为什么要让小老鼠把自己当做小船?如果你是小蛋壳,你会想出什么办法?
三、完整欣赏故事,重点了解小蛋壳动脑筋保护自己的经历。
1.请幼儿故事录音,理解故事名称。
“什么叫历险记?历险记,就是外出时遇到许多危险的事。”
2.请幼儿回忆故事中小蛋壳的经历。“小蛋壳出门,遇到了哪些危险的事情?”
3.说说小蛋壳保护自己的办法。让幼儿分小组开展讨论。“遇到危险,小蛋壳是怎么保护自己的?”(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4.帮助幼儿理解故事重点。“小老鼠怎么会把小蛋壳当成雨帽?这顶雨帽好不好,为什么?”“小蛋壳为什么要让小老鼠把自己当做小船?”
四、想象迁移,教师和幼儿双向设疑并解答。
1.“你们喜欢小蛋壳吗?为什么喜欢?”
2.“如果你是小蛋壳,你还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小老鼠,保护自己?”
3.“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幼共同小结。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小蛋壳历险记》 篇2
活动目标:
1、能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2、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知道蛋壳易碎的特点。
活动准备:故事磁带,与家长一起收集、清理蛋壳,弄到幼儿园里来。半个蛋壳实物。
活动过程:
一、半个蛋壳像什么?
1、老师这里有半个,你认为它像什么?可以把它当成什么?
2、引导幼儿观摩自己带来的蛋壳,并运用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3、想知道小老鼠皮皮把半个蛋壳当成了什么了吗?我们来请皮皮告诉大家。
二、半个蛋壳的最后结果。
1、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一遍。
2、皮皮把半个蛋壳当成了什么?
3、幼儿看图书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4、蛋壳最后怎么了?为什么会碎?
5、我们应怎样保护蛋壳?
附故事《半个蛋壳》
小老鼠皮皮在草地上玩,忽然他发现半个蛋壳,心里十分高兴。
皮皮把蛋壳顶在头上,哈,可以拿来当蛋壳草帽!旅行起来不怕太阳晒,也不怕下大雨。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没有桥,也没有船,怎么办?皮皮一下子想到了头上的蛋壳,取下来放进河里,蛋壳轻飘飘,一艘小船开动了。
划着蛋壳船,皮皮渡过河,面前一座小山坡上山好累,下山怎么办?坐上蛋壳车,滑下高山坡,皮皮皮皮,心里真快活。
回到自己的小屋,蛋壳拿来当椅子坐,轻轻,轻轻,千万别碰破!一不小心跌一跤,摔碎了半个鸡蛋壳!
小老鼠皮皮出发了,再找一块蛋壳……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小蛋壳历险记》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更大的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引导幼儿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吸管、透明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纸条)、小积木若干、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教师以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引导他们发现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容易被啄破的现象。
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幼儿通过操作,验证相同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2.实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现象。
(3)教师出示图示,作简单小结: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
3.知识迁移,了解薄亮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蛋壳凸面的拱形物体?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回屋顶、隧道等的图片,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4.幼儿继续探索,并学习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记录探索的结果。
(1)给幼儿一个河流模型和三张纸条,启发幼儿尝试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桥,用小积木表示拱桥所爱的力,用小积木的数量来进行测量,并记录观察的结果。(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
(2)帮助幼儿比较分析几种桥的受力程度,让幼儿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师: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才是好看又好用的呢?帮助幼儿分析几种桥在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发现新的问题。
5.延伸扩展
师;古人利用蛋壳的这种原理建造了许多的拱桥,有的到今天还在使用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你能用蛋壳的这种原理来建造什么样的建筑呢?请幼儿用笔画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相互交流。(这一环节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