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

2023-08-30

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谈话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太阳。

  2.画出幼儿自己想象的太阳,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想象创造出自己的太阳,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敏感度。

  难点:丰富幼儿对太阳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有关太阳的图片。

  2.音乐《种太阳》。

  3.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种太阳》,请幼儿想象。

  幼儿随着歌曲舞蹈,教师讲解歌词大意。

  二、通过欣赏歌曲,进行讨论。

  1.在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2.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

  3.我们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4.想象一下与众不同的太阳,和伙伴分享。

  三、幼儿进行作画,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都很积极的参与,也乐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想象出的太阳。但是也有个别幼儿的思维受传统的控制,很难想象出与众不同的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双手撕纸做米粉,锻炼手部肌肉。

  2、初步尝试按照提供的线条或轮廓大胆撕出米粉的配料。

  3、感受双手协调撕的动作,体验撕纸做米粉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纸、彩色纸(上面画有若干蛋黄、蔬菜叶和肉片轮廓线、小盘子)人手1份。

  2、逼真的米粉图片和提前撕好的1盘纸米粉。

  3、1个娃娃、娃娃哭声音乐磁带1盘和收音机1台。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抱着娃娃,播放娃娃哭的音乐。

  教师:听,娃娃怎么了?娃娃为什么哭?肚子饿了吗?怎么办呢?对了,我们给娃娃做好吃的米粉吧。

  2、呈现逼真的米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米粉,了解米粉的特点。

  (1)教师:米粉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米粉细细的、长长的)

  (2) 教师:米粉是怎么做出来的?

  展示提前撕好的一盘米粉。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双手是怎样协调撕米粉的,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从纸的一端开始顺着一个方向轮流的往下撕。

  3、幼儿自由撕纸米粉,教师进行指导。

  (1) 教师交代撕米粉的要求。

  教师:今天娃娃肚子饿了,小朋友来撕做米粉喂娃娃好吗?

  教师再次提示幼儿双手要协调撕米粉。(2) 幼儿撕米粉,教师注意观察个别幼儿,指导幼儿完成作品。也可以和幼儿一起撕米粉。

  4、教师示范撕配料的方法,指导幼儿撕毁配料。

  教师:米粉做好了,还要加一些好吃的肉片、蔬菜和蛋黄哦!我们把桌上的彩纸分别按照轮廓线撕下,把它们都放在米粉里,既好看又好吃!

  5、幼儿互相欣赏自己做的米粉,并尝试喂娃娃米粉。

  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撕米粉的,将自己的米粉喂娃娃吃。

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创作和想象的兴趣,体会合作的快乐。

  2、发展幼儿表达与表现的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画出不同形态的猫。

  活动准备

  1、“猫”拼图若干(大范例一套,小拼图幼儿每人一套)。

  2、长卷画纸、彩笔、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一边演示拼图,一边讲故事的开头:

  有一只猫,过着幸福的生活,早上起床,猫先伸个大懒腰,(拼图:猫四肢伸展,头略歪)

  然后洗洗脸(拼图:上肢弯向脸部)、

  就出门找快乐了。它走啊走……(拼图:猫走路,尾巴上扬。)

  2、教师停顿,启发幼儿继续创编

  发生了什么事?它看见了谁?它说什么?”

  并请1~2名说得好的幼儿来边讲边拼摆猫的动作。

  二、幼儿创造性拼摆操作并讲述。

  1、教师启发: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猫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2、请你来摆一摆、讲一讲。

  (请每个幼儿从信封中取出小拼图)

  三、幼儿分组合作绘画。

  1、教师鼓励幼儿将猫的故事画下来,

  “猫的故事太有趣了,我们把它画出来好不好?”

  2、尝试合作画长卷画。(出示长卷画纸)

  教师:我们一起合作,画一幅长长的画,再一起编一个长长的、有趣的故事吧。

  3、请幼儿取彩笔,分组选择喜欢的位置进行绘画。

  4、教师巡回指导。给与幼儿适时适当地帮助。

  5、鼓励先画完的幼儿串编故事并进行适当地添画。

  四、作品展示,讲评。

  1、过程讲评,幼儿绘画中进行随机讲评与鼓励。

  2、请幼儿合作将画纸粘贴到展示墙上。

  3、自由欣赏,鼓励幼儿发表评论。

  4、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串编好的故事。

  5、幼儿自由编讲故事。

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 篇4

  一、活动目标:

  1、用沿叶子轮廓勾画的方法画出跳舞的叶子,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2、大胆想象,创作出不同树叶娃娃跳舞的姿态,体验参与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树叶,白纸,勾线笔,蜡笔,音乐《会跳舞的叶子》、《秋日的私语》,范例一幅,实物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喜欢跳舞吗?那好,我们一起来跳个舞。

  播放音乐《会跳舞的叶子》和幼儿一起跳舞。

  (二)认识一些树叶

  1、小朋友跳得真好看,小树叶看见了,也想来参加了。睢。

  2、出示范例,引导观察

  小树叶是怎么跳舞的(它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请你来学一学。

  3、除了会跳这些动作,小树叶还会怎么跳舞?(引导想出多种不同的跳舞动作,为呆会儿的创作拓展空间。)

  4、你们想不想也让你的树叶娃娃跳舞?那好,我们一起来看老师变出跳舞的叶子娃娃。

  (三)师示范绘画

  1、取一片喜欢的叶子,把它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用勾线笔画出轮廓,然后涂上颜色,画上手和脚,就成了。你可以画二个树叶娃娃跳舞,也可以画三个树叶娃娃跳舞,画好以后,可以把树叶娃娃在哪个地方跳舞画出来。

  2、幼儿操作,师巡回辅导,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与美感,并添画出树叶娃娃在什么地方跳舞?

  (四)展示作品,师幼共同评价

  1、你的树叶娃娃是在什么地方跳舞?它是怎么跳的?请你来学一学。

  2、这么多跳舞的树叶娃娃,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师简单评价,结束活动。

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 篇5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四季中的冬季有哪些季节特征。

  2。培养孩子们的握笔能力。

  3。提高孩子们力量调节的能力。

  活动准备保鲜膜,报纸,粗盐,食用盐,胶水

  活动内容

  [导入]

  1。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冬天。

  —它是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它是秋天的下一个季节,这个季节里会下雪,它是什么季节呢?

  [展开]

  1、谈谈关于冬天你有什么经历。

  —说到冬天的话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大家在冬天里干了什么?

  2、谈谈冬天。

  ①讨论一下冬天有什么特征。

  ②冬天里能看到什么?

  ③冬天里能玩些什么,有哪些游戏?

  ④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3、用报纸和保鲜膜做雪人。

  ①把报纸团成一团。

  ②把团圆的报纸用保鲜膜套上。

  ③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个。

  ④把两个圆球粘在一起,做出雪人的形状并粘上眼睛和脸。

  4、观察活动纸。

  —这上面画了什么?

  —漆黑的夜晚下雪的话会变得怎么样呢?

  —用什么材料表现雪好呢?

  5、用活动纸准备的各种材料表现出下雪的村庄。

  ①在图画上面图上胶水。

  ②在天空里撒上粗盐和食用盐表现出下雪的样子。

  ③在屋顶和树上也撒上盐。

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倒影画的基础上学习表现垂直对称的倒影,进一步感受对称。

  2、巩固运用点彩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3、通过活动感受倒影画对称、均衡与和谐美。

  活动准备

  1、倒影画

  2、小镜子若干、人手一份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倒影画,学习表现垂直对称的倒影,进一步感受对称。

  1、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倒影。

  2、教师出示倒影画,请幼儿观察。

  3、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水中的倒影和岸上的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幼儿观察后回答:水中的倒影。

  颜色一样、图案一样、能重合,我们说他们是对称的图案。

  5、我们小朋友都画过对称的图,可是倒影它和我们平时画的不一样,他是倒过来画的?

  你觉得应该怎么画。

  6、出示一幅只有岸上图案的图,请几个幼儿尝试着来画一画。

  7、分散幼儿,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表现对称。

  8、集中幼儿介绍自己的绘画倒影的方法:

  (1)我是直接倒着画的。

  (2)把纸转过来画就行了。

  (3)我是对折描着画的。

  9、教师肯定幼儿多种绘画方法。

  二、引导幼儿巩固运用点彩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1、在画倒影的时候看看老师还用了什么方法?(点彩)

  2、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3、因为水中的倒影比较模糊,等会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画。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要求:

  (1)画的时候要注意看清图案的位置,遇到不会画可以试试小镜子观察画面。

  (用小镜子比一比能够知道大概在哪个地方绘画)。

  (2)岸上的景色尽量丰富些,不要雷同,尽量和同伴不一样。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表现绘画,岸上的景色和色彩可以丰富些。

  帮助能力一般的幼儿完成作品,图案可以简单一些。

  四、评价活动。

  1、展示作品,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同伴作品。

  2、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评讲,重点在倒影的表现上予以讲解,对于创作上有创新的孩子予以表扬。

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并知道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不同的含义。

  2、让幼儿在欣赏各种不同形式名字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名字的字型和意义设计一幅名字画。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创作。

  活动准备

  1、艺术签名、范例:教师的名字设计的名字画作品。

  2、人手一份黑色记号笔、8开彩色卡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以参观画展引起幼儿兴趣。

  (欣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展出的各种民间花鸟名字画、艺术签名,并总结名字画的特点:

  这些奇特的画都是用人的名字画成的。)

  1、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画展呀?里面有许多有趣奇特、和以往不一样的画呢。

  想不想跟随老师去参观一下神奇的画展呢?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画展作品。)

  在这些画里都藏着秘密呢,你能找到它吗?

  2、教师:这里面都藏着人的名字呢!名字里还藏着鸟、花、龙一些动物和植物呢,

  有些名字就像小桥,有些名字像水草,这些美丽的图案就变成了一幅幅有趣的名字画啦!

  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体会名字中包含着长辈对自己深深的爱。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名字的“访问调查表”,能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楚地讲述名字的意义。)

  1、你们有没有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呢?(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

  2、我们的名字都很特别,昨天我们调查过了,大人为什么给我们起这个名字?

  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爸爸妈妈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幼儿相互交流)

  3、刚才,你们已经和好朋友交流过了你名字的意义,现在有谁愿意告诉我们大家呢。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中回答)

  4、原来呀,我们的名字包含着长辈对我们的祝福、愿望以及深深的爱呀!

  (教师点出名字的含义)

  三、介绍名字画,及其创作要求。

  出示范例作品,向幼儿介绍名字画的创作要求:根据名字的字型和意义进行装饰设计。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教师进行自我介绍

  老师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一幅画,老师的画里有些什么?

  (出示教师的范例作品,幼儿自由讲述)

  2、我叫“黄X”,“黄”看起来像一块田,黄又是黄颜色的黄,使我想到了春天里有黄的迎春花,

  油菜花,等;长辈们给我取名“爱”,希望我美丽可爱,有爱心;琴是弹琴的琴,琴声会发出许多小音符。

  我是根据名字的形状和意义装扮自己的名字的,你们瞧,这就变成了一幅名字画!

  (教师结合范例讲解创作要求)

  3、每个人的名字都可以变成有趣的画,你会怎样装扮自己的名字呢?找个朋友去说一说吧。

  (幼儿讨论交流,并知道名字要写得大些才显得画面饱满生动。)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介绍作画材料以及作画场地。

  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卡纸颜色,进行创作。(播放《百家姓》音乐)

  3、教师指导:根据名字的字型和含义,大胆、夸张地进行装饰。

  五、展示作品、幼儿交流。

  我们的作品也参加画展啦,你最喜欢那幅画?

  (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展板,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的布局、装饰的外形、名字的含义互评作品。)

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 篇8

  《彩蛋拼拼》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区域活动,体验自主选择的快乐。

  2、巩固幼儿对颜色、大小相对应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彩蛋图片,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彩蛋拼图。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以“制作美丽的彩蛋”为题引入活动,激发幼儿操作兴趣。

  (二)介绍区域材料玩法和规则

  1、介绍新材料:

  (1)介绍玩法:观察彩蛋锯齿状的衔接处,根据颜色和大小来拼接好完整的彩蛋。

  (2)介绍操作要点。

  A、可以在魔术贴上进行操作。

  B、互相看看对方的菜单是否拼贴完整。

  2、介绍其他区域并说明区域规则

  (1)今天《彩蛋拼拼》这个好玩的游戏放在操作区,其他区也有好多好玩的游戏。

  (2)要求:在玩游戏时,小朋友要认真安静的玩游戏,不能在班上乱跑,听到手玩具的音乐时要把玩具送回它自己的家。

  (三)幼儿自主进区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主选择材料开展活动。

  (2)提醒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轻声交流,不要随意离开区域。

  (3)幼儿活动,师指导,重点指导益智区。

  (四)交流与分享

  (1)重点点评操作区,展示幼儿作品。

  (2)其他区的小朋友,今天你玩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区的幼儿都玩了什么?

  (3)提出下次活动要求。

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 篇9

  活动目标:

  1.能观察哭和笑对五官的变化,并模仿哭和笑的表情。

  2.初步学习眼睛、嘴巴在哭和笑时的不同贴法。

  活动准备:

  1.两幅情景画及一个已做好的"神奇宝宝"。

  2.胶水、眼睛、鼻子(人手两份),空白的圆脸(正反两面,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先后出示两幅画,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呀?那你们再仔细看一下,看看她在哭的时候眼睛怎么样的?像什么?嘴巴怎样样的?像什么?(同时在画的旁边出示一张空白的圆脸,幼儿一边描述,教师一边在脸上贴上眼睛和嘴巴,并强调哭时眼睛、嘴巴的样子。)

  2.老师请幼儿学一下哭脸,并请个别幼儿表演。

  3.那她笑的时候呢?眼睛怎么样的呀?像什么?嘴巴又是怎么样的呀?(同时也在画旁出示空白的圆脸,幼儿一边描述,教师一边在脸上贴上眼睛和嘴巴,并强调笑时眼睛、嘴巴的样子。

  二、出示"神奇宝宝"。

  师:它怎么样子的?(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神不神奇?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动动自己的小手也来做一个呀?

  三、交代要求,幼儿贴画,教师巡回指导。

  交代要求:眼睛在哪里?嘴巴在哪里?正反两面,一面是"笑脸娃娃",一面是"哭脸娃娃"。

  四、请幼儿拿上自己的画,老师进行评价,并请问幼儿喜欢哪个娃娃?为什么?(因为开心才会笑),原来笑比哭好!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要求幼儿每天都要和"笑脸娃娃"一样,开开心心的上幼儿园。

  2、把幼儿作品挂走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