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物结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数字8、9的实际意义,在生活中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能从多个物体中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数、点、物对应板”。
2、学具准备:“数、点、物对应板”。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小手拍拍》
小手准备,准备准备!
拍拍小手眨眨眼,拍拍小手叉叉腰,拍拍小手动动肩,拍拍小手小手放膝盖。
二、集体活动
课件:
1、“熊妈妈为熊宝宝买了一些皮球,请小朋友帮它数一数买了多少个皮球?”(出示数字8)8还可以表示什么?(课件:8个梨,8个圆点)
2、“熊爸爸想给熊宝宝买9个皮球,请小朋友想一想,再买几个,就是9个皮球?”它又给小熊买了1个皮球,请小朋友现在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出示数字9)9可以表示什么?(9只蜜蜂,9个圆点)
3、操作活动
今天小熊都收到了爸爸妈妈送来的皮球,付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玩“数、点、物对应板”点卡、数卡、实物三者结合,进一步提高幼儿口手一致按物点数的能力。)
物点和数卡要交朋友,数字宝宝要来介绍它们认识,我们来帮它们3个好朋友到小房子里休息一下吧!
四、游戏活动《我来说,你来做》
1、根据数字做动作,教师任意出示数字8、9,幼儿根据数字做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捻指)。
2、教师做动作,幼儿根据教师所做动作的次数找出相应的数字。
3、教师拍铃鼓,幼儿听到声音后,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物结合:8、9,回家之后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作业纸》29-32页的活动。
数物结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进行10以内的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
2、通过操作活动,初步体验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3、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6、《指南》指出:4-5岁幼儿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蘑菇若干、洗菜板(纸质)若干、平底锅自制若干、筐若干、小动物卡片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创设情境:秋天到了,森林里兔奶奶的蘑菇园大丰收,兔奶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蘑菇晚会,邀请了很多的小动物我们也一起去参加吧!
二、帮助兔奶奶采蘑菇。
师:听是谁在哭,哦原来是小兔贝贝,发生了什么事呢?大;考吧.幼,师网出处(我一不小心把今天奶奶为小动物们准备煮蘑菇汤的蘑菇踩坏了,而新鲜蘑菇都在蘑菇园里我一个人采不回来那么多的蘑菇,眼看晚会就要开始了这可怎么办?)那我们一起去帮助小兔贝贝到蘑菇园把蘑菇才回来吧!
师:看,这是小兔贝贝为我们准备采蘑菇的小筐,蘑菇园的蘑菇可不是乱踩的而是根据每个筐上的数字采的,如果你采多或者采少了蘑菇就不好喝了。所以在采蘑菇的时候一定要看清自己筐上的数字。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去采蘑菇喽!
三、和兔奶奶一起做美味的蘑菇汤师:好累呀,蘑菇终于采完了,快回到椅子上休息一下吧!刚才回来的蘑菇好脏呀,我们把蘑菇放在清洗盘里清洗一下吧!(清洗盘上有清洗洞,每一个清洗洞里只能放一个蘑菇,现在请将你的蘑菇放在清洗盘里进行清洗吧!)教师验证孩子取蘑菇的数量是否正确师:蘑菇清洗干净了,我们一起来煮美味的蘑菇汤吧!煮蘑菇汤就需要用到锅,快看兔奶奶家的锅好多呀!每一个锅的上面都有不同的数字,说明这个锅里只能煮相应数量的蘑菇。手里有几颗蘑菇你就取贴有相应数字的锅。
四、为小动物们分发蘑菇汤美味的蘑菇汤做好了,小动物们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每一个小动物只和一碗蘑菇汤,我们一起来为小动物们分发美味的蘑菇汤吧!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数物结合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根据中班幼儿思维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及爱游戏、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数学活动更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来进行。通过选择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探索活动的对象,在生活化形式的操作和探索中感受数量关系,体验数学活动的重要和乐趣。本节课利用参观小白兔家的果园和菜园,来引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使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感知数字8、9和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并联系9以内的数物结合,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点数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数学8、9的实际意义,在活动中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能从多个物体中按物取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西瓜6个、梨7个、葡萄8个、茄子8个、白菜9个、萝卜9个、数字6一个、数字7一个、数字8两个、数字9两个、6个点和7个点各一个、8个点和9个点各两个
活动重点:
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9以内相应数量的物品。
活动难点:
通过数与量的对应,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一、
《数字歌》
二、复习6、7的数物结合
1、复习6的数物结合
师:今天小兔子要带小朋友去参观果园。出发啦!请小朋友仔细看我们来到了那里?(出示西瓜图片)西瓜地,请小朋友看看一共有几个西瓜?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
幼:一共有6个西瓜。
师:6个西瓜用几个点来表示?
幼:6个西瓜用6个点来表示。
师: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幼:还可以用数字。6个西瓜用数字6来表示。
2、复习7的数物结合
师: 我们接着走看看还有什么水果?(出示梨)请小朋友看看一共有几个梨?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7
幼:一共有7个梨。
师:7个梨用几个点来表示?
幼:7个梨用7个点来表示。
师: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幼:还可以用数字。7个梨用数字7来表示。
三、学习8、9的数物结合
师: 小兔子告诉小朋友们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小朋友们不仅要多吃水果我们还要多吃蔬菜,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变的棒棒的!我们快一起去小兔子的菜园去看看吧!
1、学习8的数物结合
师: 我们接着走看看有什么蔬菜?(出示茄子)请小朋友看看一共有几个茄子?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7、8
幼:一共有8个茄子。
师:8个茄子用几个点来表示?
幼:8个茄子用8个点来表示。(幼儿操作)
师: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幼:还可以用数字。8个茄子用数字8来表示。(幼儿操作)
2、学习9的数物结合
(1) 师: 快看看还有什么蔬菜?(出示白菜)请小朋友看看一共有几颗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7、8、9
幼:一共有9颗白菜。
师:9颗白菜用几个点来表示?
幼:9颗白菜用9个点来表示。(幼儿操作)
师: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幼:还可以用数字。9颗白菜用数字9来表示。(幼儿操作)
(2) 师: 快看看还有什么蔬菜?(出示萝卜)请小朋友看看一共有几个萝卜?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7、8、9
幼:一共有9个萝卜。
师:9个萝卜用几个点来表示?
幼:9个萝卜用9个点来表示。(幼儿操作)
师: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幼:还可以用数字。9个萝卜用数字9来表示。(幼儿操作)
四、幼儿操作
五、教师讲解并总结
六、结束
活动反思:
本节课《8、9的数物结合》通过和幼儿一起去参观小白兔的果园和菜园的过程中不仅让幼儿学会了按物取数,还提醒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在活动开始时我首先复习了上节课学习过的《7的数物结合》幼儿掌握的很好,所以在进入《8、9的数物结合》的学习幼儿能很轻松的掌握,能够很快的根据物体说出用几个点和数字表示。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但量词上出现个别的错误,还需多加注意。
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思维很活跃,积极回答问题,作业完成的也很好。
数物结合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在每天午睡后发午点时,我都可以听到我班小朋友的声音“1、2、3、4、5…”是呀,这就是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于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兴趣浓厚,常用数数来表达他们探究的开始。我班小朋友最近在拿午点的时候,很喜欢一边数数一边取,而且其他小朋友也会跟着一起数,看着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这一点,我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数与物结合》。主要以感知5以内的数与物体的对应关系,并结合课题《幼儿探究式、教师的介入》的研究,采用教师提问、多媒体、游戏操作等方式介入,合理的开展活动,完成目标。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
2、乐于参加集体游戏,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3、初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相应的数量的物体。
难点: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数学操作卡《数、物拼版1、2》;
2、数学转盘1个、神秘袋2个、托盘若干;
3、纸张作业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走线;
2、律动:5以内《变变变》
3、(1)、创设环境:数字转盘放手里,转来转去真有趣,轻轻用手动一动,看看指向数字几?(教室出示数字转盘,请一名幼儿转一转,其他幼儿观察并大声读出数字)
(2)、按数取物;
a、请出一个小朋友,教师转动几就在魔术袋里取出几个物品;
b、游戏:《找朋友》
请出几个小朋友拿着托盘去在教室里找出与盘子里数卡数量对应的物品;(教师弹琴余下小朋友拍手唱歌)
4、操作蒙氏卡片《数、物拼版1、2》;(孩子自己取出,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转盘做游戏)
5、教师讲解示范操作:纸张作业;
6、分组活动,完成纸张作业;
第一组:操作《按数涂色》;
第二组:操作《点子与数》;
第三组:操作《按数盖印章》;
7、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8、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2册第23———24页得活动。
(2)、请家长在家陪同孩子完成《作业纸》第2册第45———48页的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为了让幼儿注意力集中,我采用了走线和线上游戏(5———变变变)把孩子们带入了课堂上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都很大,在老师的引导都能自主的学习起来,有序的参加活动中(找朋友)的游戏,而且能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学具,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的三大目标1、能按要求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2、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3、进一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含义,理解数与量的关系。在活动的最后我安排了按数涂色和按数连线等操作题,受到家长的好评和孩子的喜爱。本节课总的来说课程内容安排的很合理,游戏和操作的材料、作业都很受孩子的欢迎,让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我发现因为课程的环节多,所以上课的时间有点长,到后来孩子出现要上厕所、有点坐不住等,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一定要注意课程上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合理。
数物结合教案 篇5
活动内容:
5以内数物结合
教案目标:
1、让幼儿在数学情境中感知以内的数量,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初步了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在游戏中感到快乐。
教案准备:
1、教具准备:动物图片5幅,数字卡1—5,糖。
2、学具准备:数字卡1—5 —幼儿人手份。
教案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
2、集体活动:创设情景,"小动物来班上做客",学习5以内按物找数。
师:看看谁第一个来啊?依次出示小动物图片,有几只小狗?(1只小狗)1只小狗要数字宝宝1表示,并将数并字卡1与相应数量小动物对应。依次出示剩余图片,带领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或让个别幼儿点数,说出总数。问幼儿有几只小动物就用数字几表示,将数字卡片和相应数量小动物图对应粘贴。
小结:师生一起数,1只小狗,2只小刺猬,3只小猫,4条鱼5只小兔,一只小动物就用数字1表示,5只小动物就用数字宝宝5表示。)按数取物。教师将有数字的卡发给幼儿,幼儿根据数字卡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三.游戏。(猜糖)
小朋友表现的真不错,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礼物糖,谁小朋友猜猜老师手里有几颗糖,猜对了就送给谁。(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准备好手里的糖,请幼儿猜,然后让幼儿点数糖的数量并说出总数,用几表示。(游戏可反复玩。)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数物结合教案 篇6
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在已有经验上会认读1~5的数字,也在平时的生活中,利用数玩具一边数数,一边取数做按数取物的铺垫,也在每天放学时,数豆豆做按物取数的经验。结合本节课,利用他们对身边事物的兴趣浓厚,进而参与探究数物结合的游戏,学习5以内数物结合,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最后让知识回归到生活感知生活中的有用和有趣。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探究事物结合的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习5以内数物结合,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3.能够按数取物和按物取数。
活动准备:
鳄鱼挂图,鳄鱼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叶老师从鳄鱼馆带来了鳄鱼,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四只)但每只鳄鱼的年龄不一样,
所以他们的牙齿数量也不一样。现在需要宝贝们一起数一数,每只鳄鱼有几颗牙齿,找到对应的数字宝宝贴在旁边,闯关成功后,获得豆豆,最后到老师那里领取对应的零食哦,请你们和鳄鱼一起玩游戏。准备好了吗?
二、按物取数
1.老师操作3
师:这里有四只鳄鱼,第一关就让我来挑战吧
先数一数鳄鱼有几颗牙齿?(3颗)我们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3)找到对应的数字3贴在鳄鱼的旁边。
小结:先数一数鳄鱼有3颗牙齿,用数字宝宝3来表示,请你找到数字宝宝3,贴在鳄鱼的旁边,有3颗牙齿,就用数字宝宝3来表示。
师:我们来看看第二关,这只鳄鱼有几颗牙齿?数一数?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请你找到数字宝宝4,贴在一边。
幼:鳄鱼有4颗牙齿,用数字宝宝4来表示
2.幼儿半操作4
3.幼儿独立操作4、5
三、按数取物
师:刚刚你们都挑战成功了,奖励你们一起和鳄鱼玩游戏吧。老师这里的鳄鱼因为贪吃糖果,所有的牙齿全部坏掉了,现在需要请孩子们给鳄鱼补牙齿。
仔细听游戏规则:孩子们的手里都会有一张没有牙齿的鳄鱼,孩子们要安静,看着老师手里的数字卡片,我们一起认识,是数字几?(3)然后从篮子里找到三颗牙齿放在鳄鱼的嘴巴里,篮子放在中间不能动,牙齿放好后举手,老师说收就收,看哪一组的`速度最快最安静,老师会奖励豆豆哦,最后就根据你们的豆豆数量去领取饼干。
师:看清楚了吗?是数字几?我们找到几颗牙齿?开始行动吧,找好的小朋友举手。
四、结束部份
鳄鱼组有几颗豆豆?找到对应的数字卡片,贴在下面。——4颗豆豆奖励4块饼干
大象组有几颗豆豆?找到对应的数字卡片,贴在下面。——3颗豆豆奖励3块饼干
恐龙组有几颗豆豆?找到对应的数字卡片,贴在下面。——5颗豆豆奖励5块饼干
教学反思
1.最后幼儿操作环节,给孩子们问清楚几个问题,你看清楚了吗?是数字几?我们找到五颗牙齿。开始行动吧,找好的举手,老师来检查。
2.幼儿看数字卡片,做按数取物时,将数字卡片打乱顺序,让孩子提高难度,增加兴趣。
3.小班幼儿身高,将孩子所要用到的数字卡片于黑板下沿线摆放,幼儿便于操作。
4.最后巩固延伸环节,请孩子按数取物取零食的时候,一定要让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自己取零食。
数物结合教案 篇7
活动意图:
我依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幼儿爱游戏、好动、好奇、好探究的心理特征和现阶段本班幼儿发展状况,设计了本次小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数物结合》。本活动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形式操作和探索,让幼儿感知数量关系。本节活动通过给小动物“送水果”的情景创设,来引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使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练习5以内的数物结合,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在游戏操作中感知和体验数的有用和有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数与量的结合,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初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一个数字转盘,一个篮子(内装水果图片若干), 贴有数字和动物图片的篮子5个,数字卡1-5,“神奇的手指”音乐。
2、学具准备:数字卡1-5、雪花片若干, “数、物拼板”若干,油画棒、印章及操作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手指游戏:神奇的`手指
二、集体活动:
1、感官调动、复习数字 创设情境:数字转盘手中拿,转来转去真有趣,轻轻用手动一动,看看指向数字几?
2、创境激趣,按数取物。 创设情境:森林里要开动物舞会,需要一些水果,有5个小动物来信请求小朋友的帮忙。
三、分组操作,解决问题。
第一组:数物连线,幼儿将数字与相对应的物品连起来。
第二组:盖印章,幼儿根据左边写出的数字,在右边盖上相应数量的印章。
第三组:幼儿操作“数、物拼板”,使数卡与物卡一一对应拼在底板上。
第四组:操作数字卡片和雪花插片,相应数量的雪花片与数字卡片对应。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幼儿需要时给予引导与帮助。
四、游戏巩固,结束活动
游戏“送水果”。幼儿帮助动物装水果,快乐的去参加动物舞会。
五、活动延伸,积累经验。
1、将操作材料投放到活动区,供幼儿自选操作。
2、在户外活动时玩“点数上车”的游戏。
六、生活数学,体验用处。
在日常生活中,凡孩子需要一定数量的物品时,教师或家长都可以引导孩子用数字先表示,然后可按数字表示的数量拿取物品。
活动反思:
从目标来看:目标表述角度一致,都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材料准备看:材料准备丰富,有精神的和物质的准备,材料投放有阶梯性,体现了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这一理念,支持和引导幼儿操作,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且材料功能性强,有一物多玩的功能。
从活动过程来看:渗透了社会、艺术等领域,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体现了“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这一理念。活动中运用实物教具操作教学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可操作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活动组织轻松,便于老师引导幼儿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如:“数字转盘"的转动,提高了幼儿注意力,活跃了思维。“送水果”情境创设激励幼儿准确的数出“水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己探索并动手操作数字与物品的对应,目标在游戏操作中自然完成。
不足之处:
1、材料虽然注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但开放性还是不够强。
2、在幼儿操作中对幼儿的适时指导把握的不够准确。
3、自我专业素养还需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