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我是小警察》教案

2023-08-27

幼儿园中班《我是小警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公民责任。

  2、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享受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把《谢谢你帮忙》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8-19页印制成警察工作的图卡。

  2、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警察工作的图卡,与幼儿重温警察的工作,引导幼儿知道警察的工作十分忙碌,警察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2、与幼儿讨论如何做个好市民,减轻警察的工作,可引导幼儿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3、老师扮演警察,讲解公民责任,如知道案件线索要向警察提供、遵守社会规则和交通规则、发现犯罪事件要及时打电话告诉警察、自己保护等

  4、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如何帮助警察,并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5、幼儿之间互相介绍交流帮助警察的方法,学习做一个好市民。

  活动评价:

  1、能说出好市民的行为。

  2、能将自己帮助警察的方法画下来。

  活动建议:

  如果本班家长中有当警察的,可请他(她)来介绍自己的工作,并与幼儿互动,现场回答幼儿的一些提问。

幼儿园中班《我是小警察》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学会细致观察,用语言描述各种动物脚印的不同特点,进行案情的分析与侦破。

  2、提升思维的准确性与扩散性。

  3、提高观察能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课件《我是小警察》、脚印图、音乐《警车》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调动幼儿兴趣。

  师:现在我是一名?(警察)警察是做什么的?如果你是一名警察,你会怎样为大家服务呢?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为什么?那我们都来做警察为大家服务,好吗?

  二、教师与幼儿共同执行任务,调查盗窃案

  1、突然电话铃响,电话中小猫报案。

  师:听电话铃响了,有人报案,我们一起听一听。“警察,警察我家有很多的鱼被人偷走了。”

  师:小猫为什么要报案?他是怎么说的?他还应该让我们知道什么?对,家庭住址。你的家庭住址是哪里?那我们问问小猫的家庭住址在哪里?谁会是盗窃犯呢?这些都是你们猜出来的,光靠猜行不行?破案需要什么?(线索)

  2、小警察们在音乐中到案发现场。

  师:现在跟我一起到案发现场寻找线索。(依据)(师带幼儿听音乐做开汽车动作)

  3、检查现场,采集脚印。

  师: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发现?这儿有许多动物的脚印。

  三、通过观察脚印,分析嫌疑人

  1、幼儿观察讨论:自己采到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

  可能是哪种动物的脚印。

  师:你采到的脚印是什么样的?它可能是哪种动物呢?请你跟旁边的警察们相互说一说。

  2、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幼儿发现各种动物脚印的特点。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脚印分别是哪些动物的。

  3、游戏:说一说

  说出与小动物相应的脚印。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脚印到底是谁的?

  四、在多媒体中演示案发现场图片,通过分析观察,推断出谁是盗窃犯。

  五、“抓盗窃犯”

  将盗窃犯抓住后对其实施教育,从而也向幼儿渗透教育:教育幼儿要有社会责任感,不做侵害他人的事情。

  师:你怎么看出小猪是盗窃犯?小猪为什么偷东西?我们一起来听听。

  原来小猪偷鱼是为了帮助受伤的鸭大婶。那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小猪?你会对它说什么?

  师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个好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但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小猪说谢谢你们,以后他一定改正。

  活动延伸:

  除了判断脚印之外,可以引导幼儿了解通过指纹、皮肤纤维、毛发等等现代的科学技术确定犯罪嫌疑人。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是帮幼儿设计情景,进行角色换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于渔,使幼儿能真切的体察真情实境

幼儿园中班《我是小警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这个故事。

  3、能够在小组中跟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够在小组中跟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依照课后认读字表和字典,认识生字。

  1、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小节顺序号。

  2、给生字注音,认读生字词。

  3、同学之间,互查生字词语

  二、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讲的?

  1、读文,交流。

  2、填空:本文写的是“我”在( )跟( )一起( )时,遇到了( )前来检查,从而亲身感受到( )。

  课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三、森林警察给“我”的印象是什么?你使从哪儿体会到的?

  交流:

  印象:可畏、可敬。

  可畏—表现在“查”,查证件、闻鱼饵、看鱼钩。(一丝不苟)

  可敬—表现在“罚”,罚款、违法纪录。(关爱动物)

  四、 国马里兰州关于钓鱼的规矩以及森林警察的严格执法,是否有点小题大做呢?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

  1、组内交流:略

  2、班内交流:明确几点:1、森林警察是忠于职守,依法办事。2、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3、处罚是一种必要的手段。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讲人情就是践踏法律。

  五、 事情反战的先后顺序讲故事。

  1、做准备——俩人一组互相讲。

  2、交流看法

  六、 我们国家都颁布了哪些法律?根据现实生活中你看到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业: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 森林警察

  可畏 可敬

  一丝不苟 关爱动物

  查罚

  证件、渔具、鱼 罚款、罚款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