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集合

2023-08-26

实用的语文教案集合 篇2

  【设计理念】

  本课主要的教学思路是“以导促学,让学习成为学生事”,因此,首先课前学生根据预习指导进行自学和资料的收集,然后课堂师生共同合作探究,最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科普读物。学生活动方面主要是:读、找、议、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整堂课。

  【导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导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

  自学释疑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品读、朗诵等。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PPT课件(演示文稿) 导学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我能自主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并会给生字标音。

  遭殃( ) 扫帚( ) 腐( )烂 土壤( )

  机翼( ) 大略( ) 关键( ) 鲸( )

  2. 我能联系上下文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可行。(异想天开)

  (2)形容事情很容易做。(轻而易举)

  (3)在生物界的生存和发展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生态平衡)

  3. 我能说出两篇短文的大意。

  《“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 ),一上任就命令( )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 ),结果此举( ),好心办了( ),把森林渐渐给( )了。

  《人类的老师》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 )、( )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课堂探究】

  《“打扫”森林》

  1. 仔细读文,找出林务官的命令:

  2. 划出森林变化后的句子。

  3. 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小提示:重点阅读第5自然段)。

  4.学了《“打扫”森林》这篇课文,我获得的启示:

  5.从题目中我发现 ,我明白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 。

  《人类的老师》

  1.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各得到什么启示?

  从蜻蜓身上得到的启示:

  从鲸身上得到的启示:

  1. 资料阅读: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桨仿鳍。相传早在大禹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观察鱼在水中用尾巴的摇摆而游动、转弯,他们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桨。通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逐渐改成橹和舵,增加了船的动力,掌握了使船转弯的手段。这样,即使在波涛滚滚的江河中,人们也能让船只航行自如。

  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这种仪器目前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

  苍蝇的眼睛是一种“复眼”,由30O0多只小眼组成,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的微小电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质量。“蝇眼透镜”是一种新型光学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鸟类的翅膀具有许多特殊功能和结构,使得它们不仅善于飞行,而且会表演许多“特技”,这些特技还是目前人类的技术难以达到的。小小的蜂鸟是鸟中的“直升机”,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着飞。在吮吸花蜜时,它不像蜜蜂那样停落在花上,而是悬停于空中。这是多么巧妙的飞行啊。制造具有蜂鸟飞行特性的垂直起落飞机,已经成为许多飞机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愿望。

  在企鹅的启示下,人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企鹅牌极地越野汽车”。这种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面上,用轮勺推动前进,这样不仅解决了极地运输问题,而且也可以在泥泞地带行驶。

  你知道吗?

  苍蝇的眼睛,发明了蝇眼摄象机。

  苍蝇的灵敏感知,发明了危险探测仪,用在危险工作场所。

  鹰的滑翔技巧,发明了滑翔机。

  鸟类的`留线造型,改变了飞机的外型,更符合空气动力学。

  鸟类的骨头,改进了飞行器的骨架结构,更轻,强度更高。

  蝙蝠和海豚的声波探测,发明了超声波雷达。

  3.通过阅读课文和上面的资料,我们不由地赞叹:“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

  【当堂检测】

  《大自然的启示》告诉我们,研究( )的特点和规律,研究( )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 ),从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 ),为( )服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与以往教学比较,最大的突破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引导。首先,我根据课文的特点,深入把握了课文的重点、难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导学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预设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学法指导的部分给予提示和帮助,从而把课堂的主动权尽量的交还给了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学生预先了解了学习的内容,并得到学法提示,因此,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自己的学习所得,激发了参与的热情;而我通过检查导学稿的预习情况,对学生的学情也有清楚的认识,引导方面更能有的放矢,一语中的。因此,整个课堂,体现了我个人比较期望达到的“生动、生本”的状态,较好的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学生热情高涨,一直到下课铃响起还在争取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成果。互联网的运用一直贯穿在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与老师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展示以及课后的拓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网络的强大,并渗透给学生查找、选择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也是本课学习的一个有利学生今后发展的目的和收获。

实用的语文教案集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认识新笔画“横钩”和“斜钩”,认识“单人旁”。

  2、能用“美丽”和“五颜六色”各说一句话。

  3、了解课文内容,想想用小彩笔画画的情景,能用小彩笔给书上的画涂上颜色。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感受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

  6、初步产生热爱学生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

  本课共八行,六句话,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小诗。以小彩笔这一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伙伴为儿歌材料,本身具有亲和性、趣味性和潜在的视觉效果。以“用各种颜色的彩笔描绘美丽校园”为主线贯穿课文,感情基调是高兴喜悦的,诵读时要重视语感训练。

  教学目标:

  能在课文语境中及脱离课文语境时识别“小彩笔、五颜六色”2个词,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我、你、们”3个生字。能熟练朗读并背诵课文,喜爱小彩笔,体会校员的美丽。能模仿课文句型拓展想象。体会色彩的美丽和神奇,对身边的事物表象(色彩)有更高的关注欲望,更热爱我们美丽的校园。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基于此认识,我力图让孩子真正有所得,字词上,对已学过的要进行复习认读;对新出现的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文本自身的乐趣,争取当堂巩固。课件的使用力争是真正有效的,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悟。更能把握、突破难点。

  (2)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本课便是一篇与美术学科联系密切的课文。基于此认识,我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

  (3)创设课堂合作交流,愉快学习的氛围:

  课文描绘的景色是美丽的,感情基调是高兴,充满对小彩笔的喜爱之情。在和小伙伴的`合作过程中,互帮互学,小组讨论交流,在一起读画儿歌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被调动。利用各种形式的读,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合作愉快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校园漂亮吗?

  老师把校园画了下来,你看看我画的校园漂不漂亮?(黑白画)

  你有什么好办法把这幅画变漂亮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小彩笔”(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读,要求把句子都通顺。

  三、品位语言,朗读成诵

  导入:

  现在我要给我的这幅画涂色了,可是老师忘记了用什么颜色图哪里了,也忘记了按什么顺序来涂色了,我要请大家帮忙,在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读出来告诉老师好吗?

  1、学生读课文,找到相应的句子。

  2、指导读:“我用画”的句子

  点击课件:我用(蓝色)画(天空)

  我用(红色)画(国旗)

  我用(黄色)画(高楼)

  我用(绿色)画(草地)

  师:谁愿意和老师进行对话练习(用第一句),老师问,你用朗读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你用什么颜色画天空?

  生:我用蓝色画天空。

  师:再回答一遍,让别人听出你用的是什么颜色好吗?

  师:你用蓝色画什么?

  生:我用蓝色画天空。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画的是天空。

  师:你用什么颜色画什么?你回答的时候要让别人听出你用的颜色和画的地方。

  生:我用(蓝色)画(天空)

  师:谁愿意像我们刚才一样进行对话练习?

  师:请你和同桌一起进行对话练习。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知道我用蓝色、红色、黄色、绿色给我的这幅画涂色,我们要按照怎样的顺序图呢?

  生:天空、国旗、高楼、大地

  师:对,我们就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涂色的。你们读句子,老师来上色。

  师:回忆我们刚才上色的顺序,自己再说说。

  师:我们再来上一次色,希望大家能够背着来说。

  师:谁能把这几句话背给大家听。

  3、随机拓展,感受校园美

  师:在这么美的校园中,你还想用什么颜色画什么?(生自由发挥,师点击课件)

  师:这幅画我们用上了这么多的颜色,一样一样的说太麻烦了,书上有一个词语就把这些颜色全包括了,你能找到吗?

  生:五颜六色

  师:那五颜六色什么意思呢?我们用联系上文的方法就知道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生说话练习。

  师:五颜六色都用上了,我们的校园变得怎么样了?

  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的校园真美丽,还可以怎么说?我们的校园怎么样?

  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用换词的方法就知道了“美丽的意思”。同学们,我们在这么美丽的校园中每天都做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你喜欢这样的学校吗?

  师:是啊,所以课文在结尾用了叹号来表达这种喜爱,谁来美美的读者两句话,可以加上你的动作表情,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生读文。

  师:你试着把前边的四句话和后边的这两句话连起来美美的读一读,带着你的表情动作。

  4、熟读、背诵

  师:谁来读一读,在别人读的时候,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在心里和他一起读,看谁能边听边把课文内容背下来。(指名读文)

  师:试着背一背。(自己练习,指名)

  师: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让大家感受你对学校的热爱。

  师:小彩笔的用处可真大呀,它可以使黑白画变得五颜六色,能画出我们心中最美的东西,面对小彩笔你想对他说什么?(自由回答)

  课件出示,齐读第一句话。

  三、拓展练习

  师:小彩笔太奇妙了,它不仅为我们画出了美丽的校园,也为我们画出了许多美丽的东西。看一看我们在美术课上的作品,更是漂亮。我们在这里一起欣赏一下,谁能试着学习书上的语句来说一说。

  四、作业:学习书上的语句来说一说自己的画。

  课后反思:本课中在指导学生背诵“我用画”四句话时,点击课件学生边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快速的记忆课文的内容。

  在“你还想用什么颜色画什么的”训练过程中,随着学生的想象,点击相应的图画,丰富教材中的原有资源,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通过看画面使学生体会校园的美,为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和理解“五颜六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用的语文教案集合 篇4

  【教材简说】

  这是引导同学发现汉字构形规律和识字方法的练习。四组字分别是含有“月、目、扌、足 ”等偏旁的字。学习伙伴说他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我们还发现了什么呢?可能发现了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月字旁的字和人的肉体有关,提手旁的字和手的动作有关,还可能发现其他形旁所表示的意义。

  【学习目标】

  1、巩固所学过的汉字,了解形声字形旁的表意作用。

  2、培养同学的识字能力和发现事物规律的能力。

  3、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与愿望。

  【学习重点、难点】

  培养同学的识字能力和发现事物规律的能力。

  【主要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索,发现规律。

  【学习准备】

  五颜六色的生字卡片。百宝袋、生动形象的卡通字理识字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这节复习课由老师领你们去生字王国看一看,和生字婴幼儿认识一下、做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二、熟读生字、发现规律

  师:老师这里有些生字婴幼儿,看看你们能不能准确的叫出他们的名字。

  (出示卡片)

  生:齐读。

  (教师和时纠正)

  师:嗯,同学们读的`真准确。我们小组来比竞赛好不好?

  生:好。

  (师出示卡片,生以小组为单位读生字)

  师:每个小组的表示都那么好,那我想让男生和女生比一比,看谁的发音最准确。

  男生、女生竞赛读。

  师:读的真棒,那老师加点难度,我一举起生字婴幼儿,认识的同学就站起来读,读完后你就马上坐下。看哪个同学读的准确,做的迅速。

  生读。

  师:嘘!小朋友们,你们听,生字婴幼儿好像在和我说话呢!(师做出听生字婴幼儿说话的样子)小朋友,你们知道生字婴幼儿和老师说什么了吗?

  生:不知道。

  师:它们说阿,王老师,你看你把我们摆的乱七八糟的,一点都不好看。这么多的小朋友,我们想请他们帮帮助,给我们排排队,把长的像的排成一行。谁愿意帮帮他们啊?

  (师找两个同学到前面摆)

  生:我愿意!

  师:其他的同学别着急。老师早就准备好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百宝袋。里面也装着这些生字婴幼儿,现在你们就快点把他们拿出来摆一摆吧。

  生动手操作。

  师:(问下面的同学)你们和他们摆的一样吗?

  (不一样的请举手,老师看一下)

  生:一样。

  师:你是怎么摆的呢?摆在一起的字他们哪长的像?

  生:我是依照部首来摆。我把部首一样的摆在一起。

  生:我把提手旁的摆在一起,把足字旁的摆在一起,把目字旁的摆在一起,把月字旁的摆在一起。

  (板书:四个部首)

  师:(问前面的同学)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生:是的。

  师:你说得真好,你们看太阳公公都笑了。

  (板书:给太阳画上眼睛)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摆在一起的这些生字婴幼儿和他们的部首有什么关系吗?看“擦”这个字,擦,用什么擦阿?

  生:用手擦。

  师:和手有关。再看“跳”这个字,怎么跳呢?

  生:用脚跳。

  师:和脚有关。可见他们都和他们的偏旁有关系。小朋友们,我们在叫一遍他们的名字好不好?

  生:好。

  师:以小组为单位,叫完一个生字婴幼儿你就把它放回百宝袋,咱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动作最快。

  生读、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表示得真不错,你们看大树爷爷也笑了(板书给大树画上笑脸)老师也得给你们点奖励阿,我们来看一段动画片好了,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请同学们仔细的看,看完之后告诉老师你看懂了什么?

  (放课件)

  师:谁能和老师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

  生:我看懂了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

  师:有没有什么没看懂的呢?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

  三、扩展知识,巩固复习

  师:同学们,其实在生字王国里还有许多带有这些部首的汉字,老师也找来了一些,我们一起认一认,看到你认识的就大声地读出来。

  (点击课件)

  生读。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些生字你们不认识,不要紧,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会逐渐的接触到这些字,慢慢的你们就学会了。

  师:小朋友们表示得都很棒,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请你们站起来,和老师一起做一段律动。(点课件)这是老师根据你们前面学过的自编自创了一首小儿歌,我们一起读一读:

  拍拍手阿跺跺脚,

  揉揉肚子掐掐腰。

  摸摸肩膀摇摇头,

  抬起腿跳一跳,

  运动运动身体好!

  师:我们和着音乐,加上动作在来一遍好不好?

  生:好。

  师:好了,小朋友们,在这节课中,你们都发现了一些问题。这是你们爱动脑筋的结果。你们知道你们的表示有多棒吗?是你们的出色表示给了老师一份自信和力量。老师无论走到哪都会记得你们,你们能记住老师吗?

  生:能。

  师:请你们用你们最有自信的声音和老师说声再见吧!

实用的语文教案集合 篇5

  教材分析:

  本次写话是这学期的第一次,配合单元主题,所写的内容是学生熟悉和课外生活,要求不必过高,可以让学生能写多少写多少。

  教学理念:

  通过学生本节课说和写的锻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好词佳句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能力。本节课在注重培养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使学生能够乐于。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写话,引导学生学习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尝试在课外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2、培养学生写话兴趣,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真实的`感情。

  3、鼓励学习在写话中尝试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据需要

  尝试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写话兴趣,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真实的感情

  教学难点:

  鼓励学习在写话中尝试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

  据需要尝试使用标点符号。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呢?是的,他们在踢键子,你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你们想加入这个游戏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那多彩的生活,好吗?同学们,在课堂之外除了踢键子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课外生活,平时你们都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并且写一写你们多彩的生活。

  (二)看板书,想情景,说词语

  师:请你们一边看老师写课题一边想,多彩的生活场景,想到了哪些成语或词组可以说,想到了哪些诗句可以说,想到了哪些情景也可以说。老师板书的同时你就可以积极的主动地站起来来响亮地发表感想了。学生说……

  师相机板书。

  对学生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声有色,我就是生活,就是多彩生活。

  (三)启发谈话,互相交流

  1,回家后写完作业你会做什么?怎么做?

  2,节假日你会安排哪些课外活动

  例如五一长假,十一长假,春节,六一等等

  3,在小组内互相练说。

  4,小组内的成员互相评议。

  (四指导写话

  1、明确写话内容。

  2、把内容尽量写完整,语句要通顺,尽量能使用学过的词语。

  3、注意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

  4、教师巡视,指导。

  (五)推荐到全班交流要求:

  ⒈组员先说说推荐的理由。

  ⒉小作者交流前可先说说自己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写后的收获。

  ⒊生交流,其他人员点评。

  (六)学生(可以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七)师

  希望你们课后仍要多多积累扎实你的记忆,磨快你的嘴。这节课大家上得很认真,我觉得你们很可爱,我希望你们把亮亮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多多观察美好的事物,多多描绘美好的事物。

实用的语文教案集合 篇6

  教学过程:

  1.课前1分钟演讲,一学生谈《营养》。教师点评: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营养,我们不仅需要食物营养,也需要精神营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宋词。大家都知道,宋词有两大派。(生齐答:婉约派、豪放派)这学期中我们就学过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声声慢》,我们还记得吗?

  (生齐背)辛弃疾《声声慢》

  2.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宋代另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大家知道李清照吗?

  一学生:李清照是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师简介李清照:这个同学应该说对李清照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全面。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横跨北宋与南宋,她的词风并不是单以婉约为主,她其实也写过不少豪放词。大家都知道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俘虏了北宋的徽钦二帝,北宋灭亡。部分逃到南方的北宋贵族又以金陵为都建立了南宋。经历这次历史大动荡,对李清照的词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的词作前期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后期则委婉缠绵,饱含人生漂泊沦落天涯的痛楚。

  3.师:我们这节课所要学的是李清照在金兵南侵后避乱金华时写的一首词《武陵春》,先请同学将这首词放声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刚才同学们在读这首词时有几个字的语音不大有把握,这里的“拟”应读“nǐ”,打算的意思,“舴艋”读“zéměng”,形似舴艋的`小船。

  4.师:听得出来,刚才大声读这首词的时候,情绪高涨,兴致很高。那么读了以后,你觉得这首词中的哪一句你最喜欢?

  生:词中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句写出了作者流落江南,经历家破人亡后的感慨。“欲语泪先流”不由得让人想起辛弃疾《书博山道中壁》中“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语还休,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师:你能能够在学习中展开联想,说明你已经初步了解了欣赏古典诗词的决窍。其它同学还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它写出了词人心中忧愁之多之重,以至连船儿都载不动。

  生:我也是喜欢第一个同学说的那一句“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读后让人觉得十分伤心。

  生:我喜欢最后一句中的“载不动许多愁”,这里将心中之愁形象化,更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愁绪之浓。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讲得非常好,应该说他们都准确地领会了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展开联想,把作者形象化地写出的心中之愁这个特点讲出来了。在古典诗词有一条规律,作者往往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象化地表达出来。除了这首词之外,其实我们还学过不少类似的诗句,比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欣赏的时候,充分展开联想并且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有一位诗人曾说“最淡的墨水也要胜过最强的记忆”是很有道理的。

  接下来,大家可以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再来体会一下作者表达之情。

  (生:朗读)

  5.大家已经知道了这首词作者抒发的是作者心中无边的哀愁,下面请大家结合这首词,展开讨论:作者为何有这么多愁呢?

  (生:讨论。举手,回答)

  生:我在上课前曾查过相关资料,刚才又听了老师的讲解,我认为文中主要抒发的是一种“物是人非”之愁。

  师:好,刚才这位同学“物是人非”这四个字概括得非常准确,说明这位同学事前的预习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在注解中可以看到这首词写作于金兵南侵之后,这时词人的丈夫已亡故,自己孤身一人漂泊于人生地不熟的金华,此时此景,怎不让人顿生“物是人非”之感。

  6.师:作者是如何排遣这种“物是人非”之愁的呢?

  生:(讨论)答:闻说双溪春尚好,原拟泛轻舟。作者打算去赏春(游春)。

  师:哪位同学能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呢?

  生:听说双溪春光还好,本打算坐小船前去(赏春)。

  7.作者最终成行了吗?

  生(齐答):没有。师:大家从哪一句看出作者最终没有成行呢?

  生(齐答):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这首词开头两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好像与后文没有什么关系,应怎样理解?请大家展开联想,讨论一下这几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讨论)

  生:这几句还是表达的一种悲伤、凄苦的心情。

  师:那么这几句该如何理解呢?

  生:太阳已升得很,我却心情倦懒,不想去梳头。前面一句不太懂。

  师:开头一句从字面上的确不好直接翻译,但如果我们展开联想,就容易懂了,狂风停止了,但花儿都已凋谢,尽化为尘土。老师还想问一句,既然太阳已很高了,为何又倦梳头?

  生(讨论、答)心情不佳。

  师: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亲人已逝,自己虽然容颜依旧,却已再无人欣赏。看着满地落花,人心中又怎能不哀伤、凄凉。

  9.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将作者内心的愁绪表现出来。

  生(自由朗读)

  师:老师来朗读一遍,大家听一听,作者内心的愁绪表现出来没有?(范读)

  生(鼓掌)

  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表演朗读,好不好?(点读)

  一生朗读。师:哪一位同学评点一下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好,语调低沉,感情真挚,较好地表现出了词中的愁绪。

  师:好,下面我们一齐来读一遍这首词,加深对她的理解。

  生(齐读)

  10.上课前,我们已讲过,李清照虽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但她的词风前后期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我们再来学习她的另一首词,看看它与《武陵春》有何不同,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女词人。先请同学们将这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齐读两遍。生(齐读)

  11.师:今天的作业是把《如梦令》改写成散文,100字左右。并且背诵这两首词。